中新網南昌1月9日電 (熊錚 記者 吳鵬泉)年關將至,又到了醃製臘肉的時節。深受大眾喜愛的臘肉該如何正確食用?江西省市場監管局9日發布「乾貨」知識,為民眾建議「支招」。
臘肉具有瘦而不柴、香而不膩,可長久保存等特點,在中國具有悠久歷史。早期臘肉製作主要是為了貯藏,如今臘肉成了一種獨特肉製品產品。
「臘肉獨特的風味是由肉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化合物發生一系列生化反應而產生。」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臘肉雖美味可口,具備一定的肉製品營養,但由於經過高鹽醃製、煙燻等過程,若控制不當易產生危害物質及有害物質超標等問題,因此臘肉的食用安全性受到廣泛關注。
該相關負責人稱,食鹽是臘肉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可起到調味,抑制微生物生長等作用,但是過高的食鹽攝入會影響人類健康,有導致高血壓、中風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對於燻制臘肉,燻煙成分複雜,其中有害物質主要有多環芳烴類和甲醛等。工業生產製作的臘肉,為了使產品色澤鮮豔,同時起到防腐作用,部分廠家可能會往臘肉中添加一定的亞硝酸鹽,然而亞硝酸鹽食用過量會使血紅蛋白運輸氧氣的能力下降,造成集體組織缺氧,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急性症狀。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提示,對於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臘肉時需要注意產品標誌,看產品包裝上是否貼有食品生產許可標誌;查生產日期,不購買過期產品;選擇外觀呈色澤鮮豔,肌肉呈鮮紅色或暗紅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乾爽結實富有彈性無異味的臘肉。若肉色脂肪發黃、肉質鬆軟且帶有粘液,並附有酸臭的異味,請勿購買。對於臘肉的保存,可用真空包裝或用保鮮膜包住放入冰箱冷藏,可有效延長臘肉保質期。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表示,食用臘肉時可採取一定的方法減少臘肉的含鹽量:比如先將臘肉水煮,最大程度減少臘肉的鹽和添加劑,還可搭配一些蔬菜一起翻炒。七類人群要注意少食或不食臘肉:孕婦不宜食用,嬰幼兒童、高血壓心臟病患者、腸胃病患者、腎病患者和痔瘡患者不宜食用,臘肉屬於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肥胖人士也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