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假期被疫情困在家中,讓人暖心的是賀歲片《囧媽》改在網絡上免費播放,我在大年初一便通過「今日頭條」APP先睹為快。對劇組這樣貼心的安排,有網友說:「我欠你們一張電影票。」對此,我也有同感。
「囧」,據「百度百科」解釋,其本義為「光明」。從2008年開始在中文網絡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尷尬、困窘」之意。《囧媽》這部電影是徐崢導演的「囧」系列電影新作,在表演空間上從香港、泰國換到了俄羅斯,在表現重點上從情節轉向情感,在繼續保持「笑點」不斷的一貫風格之外,還增加了不少「淚點」。
徐伊萬(徐崢飾)是一位成功人士,正和妻子張璐(袁泉飾)鬧離婚,為分割公司的專利而爭得焦頭爛額。在媽媽交了2萬元錢準備遠赴俄羅斯參加一場演出時,他憑豐富的社會經驗斷定這是一場騙局而加以阻止,卻陰差陽錯地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車,一路陪著媽媽,直至幫她完成了參加演出的心願,而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他對「愛」也有了新的認識。
在影片中,人物之間是有真愛的。「媽媽」對兒子的愛是真的,她婚後受了家暴,多次想一走了之,但看到孩子的笑臉,她又強忍著留下來。丈夫對妻子的愛也是真的,在電話中他向妻子痛哭:「我就是不想和你離婚,不想和你分開,可以嗎?」甚至在最難處的婆媳關係中,媳婦在離婚之際仍然關照丈夫多抱抱婆婆。
可惜的是,這些「愛」往往不得要領。「媽媽」對兒子的愛太多了,多得讓已成家立業、人到中年的兒子喘不過氣來。她在火車上不斷地給兒子餵食,催他生娃,確實是一個令人生「囧」的媽!而丈夫對妻子的愛則是錯位的,他所理解的愛不是妻子想要的愛,影片中,「修檯燈」這一細節是有寓意的。丈夫把檯燈修好了,妻子說不要了,丈夫說你不是很喜歡它嗎?妻子說從來就沒有喜歡過。原來,妻子一直生活在丈夫的「誤解」中,他們就像兩條平行的鐵軌,無論怎樣追趕對方,卻始終沒有交集!
當丈夫終於明白「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時,兩人的感情已曾經滄海難為水,他會平靜地在離婚協議上簽字。這樣曲終人散的情節安排沒給觀眾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或許有些遺憾。也許生活本身就是這樣,有太多的無奈。
生活中,都說真愛難覓,其實,「會愛」一樣重要。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把握愛的邊界,不以「愛」之名過多侵蝕對方的生活空間;真正了解彼此的關切,而不一味按自己的意願去「設計」對方。關於「愛」的學問,學校不會教,別人也教不會,就讓我們自己在人生的大課堂中去領悟吧,讓我們的生活少一些「囧」,多一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