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賀歲大片《 囧媽》,在敘事上,把陪媽媽旅途 之囧和自己婚姻窘況雙線推進,在看似搞笑的橋段背後,敘述的卻是相對嚴肅的親情、婚姻故事。雖然娛樂搞笑的成分有所消減,但現實主義的力道卻在增加,雖然相對徐崢的口碑力作《我不是藥神》還遜色不少,但畢竟沒有丟失關注現實、幹預現實的勇氣,還算是一部良心作品。
「今日頭條」上邀請免費看《囧媽》的宣傳海報
可能,導演在拍這部本應該叫作「俄囧」的《囧媽》之時,也想對自己以前的《泰囧》《港囧》模式有所突破,所以就鍥入了關於親情、婚姻的嚴肅話題,增加了回應熱點的現實主義的思考,而我個人把它概括為一句話:你伴我成長,我陪你變老。
影片的主人公徐伊萬雖然是個事業頗有成就的小商人,但他在人格上似乎還沒有完全獨立長大。面對妻子張璐的離婚要求,他死活不情願;得知張璐要去美國開拓市場,他發誓不放手夫妻兩人曾經合作的結晶「即所謂「暖霸」的授權(實際上女方也告訴他了,依照法律,其實他也管不了);為了阻撓,他甚至還要去美國阻撓破壞對方的商業招標。
之所以這樣胡攪蠻纏,歸根究底還是他原生家庭的影響:從母親那裡耳濡目染得來的家庭內部處事方式 ——僅僅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按照自己設想的樣子去要求塑造自己的妻子,從不考慮對方的心理感受——這與當今現實中的很多家長何其相似啊!
這一點從影片開頭的修檯燈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徐伊萬自以為修好了張璐的檯燈,結果張璐卻告訴他,她根本就不喜歡這個檯燈。
「修檯燈」的細節說明徐伊萬完全忽略對方的心理感受
徐伊萬真正的開始成長獨立並最後開悟,正始於陪媽媽乘坐火車前往莫斯科的旅途中。
在滿載記憶的綠皮火車臥鋪車廂,假如你放慢節奏,沉下內心,我們會驀然發現,那真的是一種很有懷舊情結、浪漫情懷的乘坐體驗。
或許,「囧媽」盧小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捨近求遠不去乘坐飛機的。
但起初的徐伊萬隻有不得不與媽媽一同乘坐的不滿和情場失意的委屈,只有在和媽媽共同應對危機難關(毛熊狠撲過來)的時候,他的內心才漸漸平復下來,開始認識和理解媽媽;而作為母親的盧小花,也逐漸在回憶和現實中溫馨真愛的感召下,認識到了自己以往行事方式的不足。
毛熊既是危機,也是母子情感的轉機
最後,母子二人的情感變得親密和諧,最高點的標誌就是伊萬拼盡全力幫助目前實現了在莫斯科劇院合唱表演的心願,母子再次熱情相擁:
母子情感漸漸和諧親密
在母親真誠反思的啟發下,伊萬也終於認識到自己在婚姻關係中的不足,他不再與張璐進行無謂的糾纏,心中芥蒂煥然冰釋,完成了成長的終極飛躍,影片也在這時水到渠成地對主題進行了點睛升華: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囧媽》結尾處點睛之語
固然,在伊萬的成長過程中,親情的力量何其巨大,但僅僅靠這一點好像還不行;假如沒有這一次陰差陽錯的六天陪伴,沒有他幫助母親達成心願,他成長羽化的質變估計也很難發生。
所以,有時候,親情很重要,但陪伴同時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當下的中國。——至少,可以陪陪媽媽看看《囧媽》!
頭條《囧媽》觀影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