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囧媽》:愛,應該是包容與關懷,而不是改變對方
徐崢的「囧系列」三部曲都是公路片,第一部《泰囧》探討的是工作中的競爭關係,第二部《港囧》探討的是和老婆及情人的三角關係,《囧媽》討論的則是母子和夫妻之間家庭關係的改善。「囧系列」在情感的表達上完成了一次升華。徐崢導演本來是想拍「俄囧」的,因為知道有一列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k3列車,要開6天5夜,很適合囧系列。
-
有一種愛叫放手/放手,真愛會自己選擇方向
文|青檸我們總是想,今生若是愛了,就一定要把愛緊緊抓在手,從沒想過會放手,真愛了,才知道:原來,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天,梁思成出差回來,林徽因告訴他: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很苦惱。人生的豁達莫過於懂得:有一種愛叫放手。01、放手,是希望對方幸福梁思成自從第一次見到林徽因,就愛上林徽因,還因為林徽因喜愛建築,也改學了建築,和林徽因共同赴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
-
《囧媽》徐崢怒吼惹哭網友:一個懂得放手的媽媽,有多重要?
最近在家看了《囧媽》,電影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徐伊萬,遇到了一些麻煩事,老婆要離婚去美國發展,徐伊萬想去阻止,但護照卻被去莫斯科圓夢的囧媽帶走了。於是,這一對平日水火不容的母子開啟了一段笑料不斷卻又讓人淚目的旅程。
-
《囧媽》的選擇:為他人而活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幸福
從影片質量上講,《囧媽》目前豆瓣評分6.1,與之前7.7分的《人在囧途》和5.7分的《港囧》相比,也算是差強人意。《囧媽》的主題闡釋:珍惜愛,做自己,學會擁抱和放手自古以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影片雖為《囧媽》,實際上整部電影都貫穿著母親和妻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囧媽》的主題很明顯:人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而不是活成別人口中的自己,珍惜愛,學會擁抱,學會放手。妻子想做一個好妻子,於是就按照丈夫想的那樣去做,想做一個好媳婦,於是就按照婆婆想的去做。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徐伊萬也學會了放手,在愛情無法回頭之時,用感恩之心放下曾經的美好。當婚姻走到盡頭之時,不做無謂地挽留。母子倆最終都意識到: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世界不是圍繞著哪一個人轉的。愈是控制,愈是受到別人的疏離與逃避。一般來說,控制欲超強的母親,婚姻大多都是不幸的,她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在下一代身上。
-
《囧媽》: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
感謝徐崢導演,請我們看電影,我們欠你一張電影票《囧媽》作為今年的新年檔,很遺憾因為疫情無法在電影院觀影。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肉沒錯,很多人在家的這幾個月都成功給自己貼上了秋膘。這背後都要感激媽媽每頓飯辛勞的付出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
-
《囧媽》中國式關係:控制不是愛,懂你比愛你更珍貴
而吸引我看《囧媽》是演員袁泉,她的電視劇及電影我都會追。有多少人常常反問對方:「你以前不是這樣的,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不可理喻?」我們應該明確的是,兩個人即使結合,依然是兩個個體,你是你,他還是他。要對方按自己的意願生活,這不是愛,這是控制。《不要讓愛控制我》書中說:把控制當成愛,愛就成了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也會潛移默化的傳染給身邊其它人。
-
《囧媽》看得有點囧,在這個節骨眼上,越囧越有希望
囧媽2. 愛要放手。丈夫用自己想像中的妻子模樣去衡量、去和自己的妻子相處,這是多麼的不真實啊,這種假象讓妻子喘不過氣來,導致婚姻的破裂。影片就這樣緩緩地拉開序幕。母親對兒子的愛,更是傾注了所有。從這位母親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縮影。母親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什麼事兒都一手包辦,母愛讓孩子喘不過氣。這種愛小時候可以,長大了,作為父母要學會放手,換一種方式來表達愛。
-
《囧媽》:在撕扯的中式親情關係裡,如何與自己、與世界和解?
那麼,到底該如何擺脫這種「囧」境,避免這個災難?徐崢在這部電影裡,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剖開最真實的自己,放手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活,才能真正與對方和解,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她拼命地控制著兒子,按照她的生活經驗來: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儘管她的邏輯有時讓人啼笑皆非、甚至自相矛盾,但她永遠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你就該聽她的,因為我是你媽,我都是為了你好,我不管你誰管你?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囧媽」甚至「囧爸」,真實得就像我們身邊的爸媽?
-
不捨得放手的《囧媽》和一心想要逃離的兒子
看到了徐崢「《囧媽》全網初一免費看,看《囧媽》抱媽媽」的宣傳廣告。看看表,零點剛過,於是我點開了屏幕。 《囧媽》在春節上映,賣點是喜劇,但觀劇過程中,我一直哭的稀裡譁啦。感覺這部劇雖然有笑點,但更多的是淚點,是親情。母子的隔閡最後得到了化解,母親懂得了對兒子應該尊重和放手,兒子明白了應該更多地理解和包容母親。故事雖然老套,但體裁很抓心。
-
《囧媽》不囧?但它是我看過的最溫暖的徐崢電影
不過徐崢導演並不這樣認為,他曾在採訪中表示:「囧系列電影裡,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人物成長的主題。在系列電影裡面,我不想做成僅僅是平行換不同的地方,我希望在主題上面可以不斷做深化,我覺得升級也可以是一種升華!」所以為了能讓觀眾對電影主題有一個深刻思考,《囧媽》在劇情的設計上更偏向感情路線。
-
《囧媽》——有真愛,還要會愛
今年春節假期被疫情困在家中,讓人暖心的是賀歲片《囧媽》改在網絡上免費播放,我在大年初一便通過「今日頭條」APP先睹為快。對劇組這樣貼心的安排,有網友說:「我欠你們一張電影票。」對此,我也有同感。「囧」,據「百度百科」解釋,其本義為「光明」。
-
徐伊萬:囧媽?其實最囧的只是自己|電影《囧媽》解析
看《囧媽》已有時日,一直未寫影評,今有閒暇,遂論之一二一、張璐和伊萬感覺並不是一個生活空間的人從電影塑造上,似乎張璐更為理性或者「正面」,但是我認為伊萬更有「人味」。雖然他的語言帶有不羈,調侃,很隨意的語調,他只是在掩飾心中的不安,伊萬看著張璐,眼裡是寫著愛的。而張璐所表達出來的,是一種淡定中的「無情」,有情中的「冷漠」。為什麼這麼說?
-
囧媽:讓我們學會適當的放下,比擁有更好
兩代不同的思維模式引發的盾折射出愛、親情壓下的控制欲前半部分母子在火車上衝突,產生的笑點以喜劇化表演方式帶出來的自然。徐伊萬陰差陽錯和自己的母親困在一個車廂,他不得不陪母親去莫斯科紅星劇院演出,完成老人的夙願。在K3火車上,互虐六天六夜,囧媽對兒子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無奈,通過黃梅瑩和徐崢的精彩表演,表現的淋漓盡致。
-
《囧媽》告訴中國女人,如何減少生活的不幸福?
《囧媽》更多的是一種壓抑,尤其是中國女人的壓抑。一方面,冏媽們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不幸福,卻為了孩子堅持了下來。所以,她們常常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另一方面,因為她們對孩子太愛太關心,所以又事無巨細介入孩子的生活。盧小花們拼命地想讓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發展,甚至孩子40歲了,還要管著他吃多少肉,喝什麼水,信誓旦旦地拿著愛來控制孩子。
-
《囧媽》:成年人的世界,逃不過一個「囧」字
而在這一旅程中,徐伊萬發現總是試圖控制自己的愛嘮叨的媽媽,在舞臺上光芒萬丈,魅力不凡,意識到一個道理:我們經常以愛的名義綁架對方,希望把別人改造成自己心裡想要的樣子,卻忽視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被尊重和認可。徐伊萬反思和妻子張璐的婚姻,決定尊重對方,選擇放手。
-
《囧媽》愛是接納和尊重
2020年春節檔前期三大影片宣傳競爭白熱化,高潮迭起,意外半路殺出個新冠病毒,最終只有《囧媽》異軍突起在網絡上跟大家見了面。《囧媽》講得是中國式父母和孩子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一個拼了命甚至願意犧牲自己對兒子的母親,一個忍無可忍不惜犧牲自己只想逃跑的兒子。
-
《囧媽》:愛,應該是包容的,關懷,不能互相改變
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在共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他們相互理解,最終實現了愛的真諦和處理家庭關係的故事。徐崢的「囧系列」三部曲都是公路電影,第一部分《泰囧》討論工作中的競爭關係,第二部分《港囧》討論與妻子和情人的三角關係,《囧媽》討論母子關係和夫妻之間家庭關係的改善。「囧系列」完成升華情緒表達。
-
吾是《囧媽》嗎
《囧媽》的畫面很美。大雪簌簌地落著,一列俄羅斯的綠皮火車,在茫茫雪野中穿行。雪中的白樺林更是美得無與倫比。母親盧小花對兒子講述與父親相愛相離的劇情,安排在浩瀚的冰河之上,溫暖又感傷。男主徐伊萬,與妻子張璐的婚姻走到尾聲。思維方式的不同是矛盾點。
-
想要儘快脫手的《囧媽》到底有多囧
《囧媽》又或者說《囧媽》背後的徐崢,這次好像是行業的領頭人一樣,因為在這種時候大家確實面臨了很多的風險,所以提檔也正常,撤檔也正常,都是對於影片和觀眾或者是公眾負責的一種表現,這無可厚非,甚至是後面在頭條系的各種app上做線上公映,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