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草根不過小乞丐,美味不過「老三樣」

2021-02-17 好食記


1900年臘月初七,開封王家一個男孩出生。貧窮的父母給他取名「饃頭」,期盼這個孩子,能有塊饃頭吃。

他們沒有料到,這個孩子是個美食的奇才;他們更沒有料到,100年後,這個寄託著能吃上飯的乳名,會成為一座城市的美食記憶。

2015年10月6日傍晚,開封下起了雨。秋雨寒綿,實在不是個適合出門的時候。

然而在「大宋王饃頭」的店裡,三層樓的座位卻坐得滿滿當當。就在幾天前,央視《中國小館》剛播了這家店,食客中除了本地人,適逢假期,更有不少外地人循名而來。

▲「王饃頭」老店新開張

「王饃頭」家最著名的,就是開封人稱為「老三樣」的拉麵、雞蛋灌餅、韭菜盒子。

他家的「拉麵」,並不同於我們常吃的蘭州拉麵的做法,確切來說更近似於炸醬麵,不過北京是用黃醬,開封是用甜麵醬,面拉得細膩潤滑,可以拌醬、油潑、雞丁、熗鍋;

雞蛋灌餅雖是河南常見小吃,但他們家的做法與眾不同,其他地方是雞蛋灌在餅中間,他們家的能一直灌滿整張餅;

▲灌滿雞蛋煎至外焦裡嫩

韭菜盒子就是用兩張薄餅,包入時鮮韭頭為主料的素餡兒,白餅黃花,這黃花是炕制時麵皮泛起的氣泡破碎而成,入口軟筋,香嫩可口。

▲蛋花鋪滿翠綠的韭菜

難怪那許多人,會在這冷雨天,擠在老店裡吃得活色生香。

如今店裡的老闆,是年近70歲的王安長。大嗓門,率直,帶著老開封人身上的淳樸和豪爽。

王安長少時,曾被人算命:要想平安長大,得認100個乾爹,吃百家飯穿百家衣。所以小時候,縱然已經是王掌柜的少爺,他最經常做的,就是跟著叫花子們出門玩,像他們一樣吃百家飯穿百家衣。

這在別人或許難以接受,但在他父親王饃頭那裡,卻自然而然——父親王饃頭小時候生長在乞丐間,縱然是發跡了,也是生活簡樸,時常揣一個窩窩頭。

王饃頭的經歷,像極了電視劇《大染坊》的裡的陳壽亭。《大染坊》裡,年輕的小乞丐陳壽亭通過勤奮聰明得到了老闆的信任,繼而繼承了染坊,勇於創新,深明大義,把小生意做成了大生意。

王饃頭出生於1900年臘月初七,家境貧寒,小名「饃頭」。因為這兩個字後來太出名,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記得他的大名叫王國柱。

他12歲那年,在開封要飯時,被開麵館的蕭掌柜收留。

王饃頭處處留心,肯吃苦勤學習。很快,就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做的拉麵光滑筋道,顏色如玉,根據顧客口感可粗可細。不久蕭家拉麵就成為大相國寺旁諸多小吃中的一絕。

蕭掌柜無兒無女,去世後,把麵館留給了王饃頭。除拉麵外,王饃頭請來了長垣廚師杜光亭,做雞蛋灌餅和韭菜盒子。這幾樣小吃,既家常又實惠,麵館名聲大震,很快發展成兩層樓的大館子。

因為一手拉麵的絕活兒,王饃頭還改良了河南名菜鯉魚焙面。

在他之前,鯉魚焙面用的是刀切面,色、香、味、形都不夠精細考究。王饃頭就琢磨著用拉麵代替刀切面,用拉麵做成的焙面比頭髮絲還細,宛如一團金絲覆蓋在魚盤上,蓬鬆酥脆,就連當時的政府大員們也頻頻光顧。

後來「鯉魚焙面」傳入了北京,北京豫菜名店「厚德福飯莊」,也經常千裡迢迢買王饃頭的焙面帶回去用。

▲而今王饃頭的兒子王長安也繼承了父親的手藝

除了手藝上的絕活兒,最為人稱道的,是王饃頭的為人。

因為麵館附近有個火神廟,經常有大量乞丐和窮人落腳,王饃頭不忍心他們挨餓受凍,等到晚上生意打了烊,就用賣拉麵的湯鍋,下一大鍋綠豆麵條分給他們吃。王饃頭的善舉在乞丐中有口皆碑。1938年日軍侵佔開封,王饃頭舉家逃亡,不少店鋪被毀,王饃頭的拉麵館卻完好無損。

王饃頭妻子去世時,十裡八鄉的人都來弔唁,還來了數百名乞丐,傾其所有,買了成丈的白色幔布。賣布的一聽說是王掌柜家的事,只收了成本價。

雖然沒讀過什麼書,王饃頭卻很有愛國心。

1940年秋,一名地下黨員不幸被捕,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個要飯的。日本人聽說王饃頭和要飯的熟,叫他來問認不認識。王饃頭情急之下,裝作認識,還上前扇了一巴掌,罵了句粗話:「你跑到這兒搗個啥蛋哩!」日本人疑心頓消,於是便把地下黨員放了。

多年以後,在「文革」中,就是多虧了這個黨員的一封信,王饃頭未受衝擊。

1982年,82歲的王饃頭離世。

這個寒冬臘月貧窮人家出生的孩子,在那個年代命如螻蟻。他父母也許未曾料到,這個寄託著一頓飽飯的乳名,會在100年後,成為一座城市的美食記憶。

事實上,這家老店從沒叫過「王饃頭」。王饃頭做學徒時,飯店叫蕭記麵館;他接手後改為兩層小樓時,把店名改為「王合盛」;公私合營後,更名為「公記飯莊」;「文革」時期又改為」東升食堂」,後來還叫過「開封拉麵館」,但在老開封人的習慣裡,總會說:「走,到王饃頭家吃飯去!」

1991年,王安長辭職,用父親的名字開起了「王饃頭飯店」,賣的還是父親在世時候的「老三樣」:拉麵、雞蛋灌餅、韭菜盒子。

▲王饃頭家的全家福掛在如今的店裡

看到這個店名,看到這個記憶中的飯店重出江湖,開封人的熱情著實讓王安長嚇了一跳:飯店門前排滿了車隊和飯盒隊,很多老年人一聽說「王饃頭」,立刻打發孩子去買一份。

美味兒的記憶真的會刻在骨子裡。誰說不是呢?



本公眾號發布內容均屬原創,版權屬於觀素文化創意工作室。

歡迎轉發朋友圈,歡迎投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微信公眾號:好食記。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留言微信後臺或發郵箱:1572889817@qq.com

或者加微信zhzdym進群。

相關焦點

  • 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抖音馬保國老三樣表情包分享[多圖]
    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老三樣這個梗很久之前就有,是東北的一種說法,但是最近又出了一個馬保國老三樣哦。那麼大家知道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嗎?馬保國表情包一直在抖音上非常的火爆,很多用戶都知道這個梗,那麼你知道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意思嗎?讓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這個梗是什麼意思,方便用戶可以更好的使用,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出處吧!
  • 青島臺東土著二十年前的老三樣,有名的蒼蠅小館子,滿滿的回憶殺
    老青島們可還記得二十年前臺東最有名的老三樣?那些老字號的蒼蠅小館子你還去吃嗎?還是只能默默路過,抬頭看一眼已經斑駁的門頭,只剩下些許的回憶?青島臺東萬壽路上的老店,現在的很多小孩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臺東還有這麼一條路吧?當年逛臺東逛累了進來吃一頓的老朋友,互動一下吧。
  • 消失的歌手丨阿杜:草根歌手為什麼大都「紅不過三年」?
    這是一個草根奇蹟。時間轉眼到了2004年——這時距他出道也不過兩年時間,阿杜徹底暴露出了音樂前途的難以為繼:第四張專輯《醇情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慘敗,絲毫不受市場垂青。這在草根歌手阿杜身上同樣應驗了:阿杜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用獨特的沙啞嗓子唱苦情歌,當聽眾對此厭倦了,他沒有足夠的創作能力為自己再闢蹊徑。
  • 中國最「狂」老字號,遭遇史上最大危機!情!終究抵不過貪婪
    可以說,天價包子,全靠老字號硬撐。關店危機:營收過億,竟全靠速凍產品支撐除了貴,狗不理還完美的繼承了老字號「黑臉式」服務體驗。翻遍了大眾點評和知乎上網友的反饋,得到的答案八個字可以概括:名不副實,極其難吃。
  • 百年老字號「金牌八寶鴨」美味帶回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就是我們的節目前兩天才做過一個春節囤貨指南,但依然有很多粉絲在後臺問,還有沒有味道好,價格實惠的老字號推薦啦?那可就問對地方了,今天的這家老飯店絕對符合大家的需求!上海本幫菜老字號,八寶鴨鴨肉很軟爛,肚子裡的糯米飯也很入味,分量很大,用餐人數少的話,真的這一道菜就可以吃飽。八寶鴨是最愛,鴨皮肥而不膩,裡面的糯米、板慄等各種食材吸收了鴨肉的鮮,一口大滿足!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四」:中西合璧的老味道,老字號的西餐館
    老派爺叔摘要:上海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口岸,隨著大量洋人的到來,西餐也開始在上海逐漸風行,並和上海本地的口味結合,出現了獨樹一幟的海派西餐,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名聞滬上的老字號西餐館。圖1:海派西餐就是中西合璧的老味道上海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口岸,隨著大量洋人的到來,西餐也開始在上海逐漸風行,並和上海本地的口味結合,出現了獨樹一幟的海派西餐,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名聞滬上的老字號西餐館。
  • 怎麼在老字號點菜(一)——東興樓
    老字號的菜品,都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老字號光字號老並不值錢,買賣好,有傳承,更重要的就在於特色,也就是說特色菜品才是一個老字號館子的生命線。所以,我們去老字號點菜,一定要了解這些館子的特色,菜系內的一些基本菜,點了一定不會吃虧,而嘗了特色菜,才會覺得出彩。從今天開始,我就為大家梳理一些我比較熟悉的老字號,談一談各家的特色。
  • 嶽雲鵬曬美食,總少不了的「老三樣」,網友:吃的還不如我家呢
    嶽雲鵬出身草根,自小輟學跑到北京務工,機緣巧合拜郭德綱為師開始學藝,努力踏實好學,一步步走到今天也真是不容易。如今已經成為「相聲界頂流」的小嶽嶽,生活方面和普通百姓有哪些不同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若想知道一個人的生活狀態,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看出來,小嶽嶽就經常通過微博分享自己的一日三餐,雖是「當紅小生」,可每天吃的飯菜曬來曬去總是「河南老三樣」,很多網友看了之後不禁感慨:當了明星也不忘本啊,還不如我家吃的好呢!看看小嶽嶽最愛的三樣美食,有沒有你愛吃的。1、水餃是小嶽嶽的最愛
  • 烏魯木齊惹人惦記的30+家老字號餐廳,去過5家以上才算及格的吃貨!(上)
    下面的烏魯木齊16家老字號餐廳,你去過幾家呢?在這裡,讓我們慢慢回憶這座城市的味道。這家真的算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了,近百年傳承下來的味道當然也絕非尋常。周邊的上班族、學生都可以到這裡吃飯,不僅美味,上菜速度也很快。樂樂在這裡一定要推薦一下蒸饃肉夾饃。我們平時吃的肉夾饃的餅子都是脆皮厚餅,但是這家的蒸饃肉夾饃的餅子是軟軟的,可以充分的吸收醬汁,其中的肉燉的也很爛,咬上一口,感覺整個美味可以在嘴中融化。
  • 人文沂水:海味「老三樣」
    蝦皮、海帶、海蜇皮,是過去我們那裡農村老百姓吃海味的「老三樣」。有人說鮳魚子應該更有代表性的普遍意義啊,可是鮳魚子適合門市部裡賣百貨的老漢子圍著個大鐵碳煙爐子喝半端子白幹哩,逢年過節還有來客人,鮳魚子是上不了席面的。
  • 一起吃「大菜」:在老上海走一圈,能收穫多少美味西餐「老字號」?
    此前的推送中,我們曾介紹過上海的「老字號」西餐館(點擊藍字查看紅房子西菜館相關文章),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在上海「走一圈」,聊一聊本地更多的西餐「老字號」,品一品老上海的西式美食——到西餐館吃餐、品酒、跳舞、喝咖啡是近代上海都市人夜生活的主題之一中國人最早的西餐館上海有西餐的歷史已過百年,據說最先引進者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啟
  •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西旅四季·乘風破浪金秋季」讓老字號美味齊聚...
    >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西旅四季·乘風破浪金秋季」讓老字號美味齊聚鐘鼓樓
  • 廣州老字號頂級美食鑑賞
    廣州是一個具有深厚飲食文化的城市,要想記住正宗的「廣州味」,你可能必須記住這裡眾多的老字號美味佳餚。德信餐廳德信葡萄酒創建於這真是一家太公級餐廳。然而100多年的歷史時光似乎對這裡的人和氣氛沒有任何影響,他沒有任何自豪感,他仍然低調而保守,他仍然在附近,平凡很簡單。
  • 難以抗拒的上海老字號美味 100年啊!他們一直在誘惑著魔都人
    現在的生煎饅頭多取半發麵,內餡則是多加肉凍,以中庸之道迎合吃客,不過,如果品嘗過大壺春的生煎饅頭,人們也許會對生煎饅頭有另一種認識。人家生煎饅頭下鍋時,彼此留有空隙,大壺春的則是擠擠挨挨的。這月餅外形圓正光澤,香氣撲鼻,層層酥皮包裹著紮實彈牙的愛森牌鮮肉,一口咬下去,溫熱鮮美的湯汁浸潤著酥皮在嘴裡漾開……創建於1914年的泰康公司,歷史上曾以出品萬年青和梳打等餅乾家喻戶曉,如今,推向市場不過十餘年的鮮肉月餅成了泰康金字招牌上的一樣「小鮮肉」。三陽
  • 不可錯過的天津老字號餐廳
    雖然當年的「八大成」已不見蹤影,但依然有許多老字號在堅持著傳統,用美味吸引著祖祖輩輩的天津人。來天津,要吃地道天津美味,老字號是你繞不開的第一站!【狗不理】天津人心目中的「小吃」「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被稱為天津的美食三絕,皆有明顯的碼頭文化的特徵。
  • 農村俗語:「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是什麼意思?
    歲月滄桑,跌宕起伏,坎坎坷坷,自然是再尋常不過了。「豪不過三」,我認為是說不論是多大的英雄,創下了多大的基業,若是後輩子孫碌碌無為,也許過不了三代,便會聲名不再,歸於沉寂。想當年,滿蒙八旗鐵騎勇猛善戰,橫掃中原,幾萬人竟然打敗了明王朝的百萬軍隊,可謂是豪氣沖天,傲視天下。
  • 青島最老排骨米飯,臺東土著老三樣:脊骨或罈子肉,虎皮蛋,豆腐腦
    排骨米飯店,自然是吃排骨,這家老店老土著們有每次必點的老三樣,其中之一就是他家的脊骨,味道更濃鬱,肉質更軟爛,完全脫骨,肉香四溢。和脊骨並列的是他家的罈子肉,大塊兒的五花肉,燉煮的入味兒,香而不膩,湯汁泡飯,能吃三碗,哈哈,不過他家的米飯不是管飽的哈,要加錢,可能就是太下飯了。
  • 魔都外來老字號 落滬餐廳2.0
    製成後成雙成對供人購買,象徵和諧美好,是杭州另一傳統小吃!❤回復關鍵字「外來老字號」即可獲取餐廳地址。★ 來自新加坡,開業至今70年「養生蛋」解釋為撒了點胡椒浸在醬油裡的水潽蛋。【推薦餐廳】洞子張老匠火鍋【美味區域】寶山區/淞興西路【人均】65元【上榜理由】他家沒有受本土口味影響,是正統的四川火鍋。搭配好的調料——自製的蒜泥麻油蘸料絕對嗲,地道的四川火鍋就該蘸這個嘛!
  • 這才是李長樂鬥不過李未央的真正原因
    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局。更多劇照!甩你一臉!
  • 這才是廈門老字號的真面目!!!
    價值108元的阿吉仔流心餅                  ❻ 價值80元的黃勝記臻品禮盒❼ 價值88元的味友閩南面線禮盒❽ 阿德土筍凍❾ 價值100元的邵子牙禮盒➓ 價值128元的舒心酒家砂鍋蟹肉翅它們是廈門的歷史傳承是這座城市的文化沉澱是幾代人守護的廈門味道是直抵城市美味的命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