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局、分帳、後發、IP……網劇公司崛起各有錦囊妙計

2020-09-16 影視獨舌

一周之前,影視獨舌發布了「網劇新勢力盤點」的上篇。這份復盤引來了一些關注,也收到了一些討論性的反饋。

被提及最多的問題,便是何為「新勢力」?畢竟,上篇選中的六家公司,無論從作品質量、數量,還是紮根國產網劇的時間,都算得上網生內容創作領域的頂流、前輩。

今天趁下篇發布的機會,再次明確一下我們的選擇標準。

第一,所謂新,是相對於電視劇頭部製作公司而言。從《暗黑者》《匆匆那年》誕生的2014年算起,網劇規模化發展不過5、6年的時間。與之對應,專注網絡劇集的公司,發展軌跡也較短。

相對於新麗、華策、慈文這些電視劇「老炮兒」而言,這些公司的確新且勢頭強勁,是為新勢力。

第二,網劇公司新秀很多。為了保證所盤點的公司既有鋒芒又非曇花一現,至少有兩部以上成功網劇作品的公司,才會被納入盤點視野。

當然,我們對網劇製作領域的關注,也將是持續性的。

兩篇盤點之後,我們將陸續對網劇公司當家人們進行深度專訪,算是對網劇創作前沿的探尋,也將會有對網劇發展曲線的描畫,敬請期待。

回到今天的盤點,本篇將梳理五家網劇新勢力公司,分別是:留白影視、新聖堂、曼荼羅影視、南派泛娛和青春你好。

它們都是在近1-2年間有強勢網劇作品輸出的公司,但代表作大多並不在青春、懸疑這兩大網劇優選類型上。它們在類型和模式上的探索,拓寬了網劇的內容圖譜,也影響著網劇的未來樣貌。

留白影視:「攢局」的門道

去年夏天,《長安十二時辰》的播出與飄紅讓留白影視成功「出圈」。

但對於關注影視財經新聞的圈內人來說,在此之前留白影視的名字就並不陌生。

這家2014年成立的公司,是典型的資本+內容的組合。創始人徐康是資深文娛行業投資人,另一位創始人毛攀鋒則出身於知名電視劇製作公司,浸淫影視行業多年。

有了這樣的開局,關於留白的場外故事便少不了。

很長一段時間內,與戚薇綁定、1年3輪融資、微影(前票務平臺「微票兒」)系……這些話題遠超過作品,成為留白的標籤。留白影視也從來沒有掩飾自己以資源調配和組局見長的公司特性。

但是從作品序列來看,留白影視對內容運營並不缺章法。

僅就網劇條線而言,2016年上線的搜狐定製劇《親愛的,公主病》和一年後播出的《親愛的王子大人》不僅較早佔領了小甜劇的賽道,還形成了人氣頗旺的系列開發。2017年上線的《端腦》則較早地進行了科幻網劇的探索,雖然體量不大,但腦洞卻足夠大。

與娛躍傳媒(微影時代旗下獨立內容品牌)聯合開發的《長安十二時辰》,體量大、難度高,播出時又遭遇古裝劇的冷處理期,可謂一波三折。

最終作品的成功,要歸功於製作團隊的創新膽識和「強迫症」,也要歸功於留白影視給予前線人員的巨大決策空間。

今年4月,留白影視開發的男頻玄幻《天醒之路》低調上線,在疫情壓城的氛圍下平穩播出,反響不錯。

鬆緊有尺度,攢局有門道。留白影視的創作歷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不過,在視頻網站打通產業上下遊的發展態勢下,平臺對合作公司的要求也有所變化。作為資源調配型公司的代表,留白影視如何適應這個變化,將決定著它未來的發展潛能。

新聖堂:分帳劇先鋒

2017年《花間提壺方大廚》(以下簡稱《方大廚》)上線,兩年累計分帳收益超過7200萬元。

2020年《人間煙火花小廚》(以下簡稱《花小廚》)上線,兩個月分帳收益破億。

作為一家以電影為主業的公司,新聖堂在網劇上分配的精力並不多。自2016年新聖堂影業在「編年史」戰略發布會上宣布開發網劇以來,《方大廚》和《花小廚》是唯二的兩部作品。

但就是這兩部作品,都成為了分帳劇發展歷程上的裡程碑。

如今回頭看《方大廚》成功的原因很複雜,有可控的,有不可複製的。但要說這種敢於直接跳過平臺與觀眾對話的勇氣,與新聖堂聯合創始人朱先慶不無關係。

早年投身樂視,主導過最早一批原創網劇開發的他,對所謂「網感」有自己的判斷,對網劇有信念。

在投拍《方大廚》的時候,他堅信這種治癒的反套路是觀眾所想看的,儘管當時平臺的反饋大多是節奏慢、情節平、人物淡。選擇分帳模式是一招險棋,但卻是《方大廚》當時最好的選擇。

相比《方大廚》的黑馬之勢,《花小廚》的成功更值得說道。

因為這是一部不太像續集的續集。《方大廚》是甜寵劇,《花小廚》是種田劇。兩部劇的故事不相關、風格不相似、演員也不相同,唯一貫穿的是「美食」主題和治癒味道。

也就是說,在不依賴IP、演員延續性的前提下,新聖堂依然具備複製「爆款」的能力。在容錯率較低的分帳劇市場,這是一種極為可貴的能力。

曼荼羅影視:把握後發優勢

曼荼羅影視成立於2017年,是知名製片人張語芯離開平臺後自主創業的成果。

2018年5月,12集公路愛情劇《假如沒有遇見你》在優酷上線,曼荼羅影視才算是交上第一份主控作品的答卷。

從時間點上看,在行業熱錢出清、稅務自查的當口揚帆起航,曼荼羅影視確實沒有趕上最好的時機。但從片單兌現和作品輸出來看,逆流而上的曼荼羅證明了自己的原創力和穩定性。

上文提到的《假如沒有遇見你》,取材自罕見絕症「企鵝病」患者賴敏和丈夫的真實愛情故事,風格清新、溫暖。沒有IP、控制體量、節制篇幅,這部作品的每一個關鍵詞,都與當下的創作訴求契合。

今年夏天,一部只有3集的女性密室懸疑劇在優酷上線,引起了不少討論。這就是曼荼羅打磨了許久的《女孩們在那年夏天》(以下簡稱《女孩們》)。

3集,這是英劇迷你劇的體量。在國產網劇中,這即便不是獨一份,也絕對是頭一桌吃螃蟹的。在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中,這部劇探索了時空交錯的敘事可能,復現了女性心理的幽微與細膩。

這部劇確實不完美,但從這種對複雜敘事的迷戀,對迷你劇模式的探索中,我們不難看到一個內容人的熱情。

今年4月底,曼荼羅與愛奇藝、稻草熊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援外醫療群像劇《一起深呼吸》(原名《白色生死線》)殺青。這也是2017年公司成立發布片單時的一部重頭戲。

從題材和殺青時機來看,這部劇算得上恰逢其時。期待播出相見。

南派泛娛:探路IP管理

從南派投資到南派泛娛的轉折點是2016年。

那一年,三叔重新拿回版權後開發的網劇《老九門》與觀眾見面。真正符合原著和作者原意的改編,扭轉了「盜墓」IP影視化拍一部爛一部的局面。

接下來,南派泛娛承擔起了把控改編調性和質量的任務——2018年上線的《沙海》便以人物立體、場面宏大受到了書粉的認可。

而南派三叔則以「盜墓」系列為核心,構建起了龐大的「盜墓宇宙」。《盜墓筆記重啟》的更新和影視化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在目前南派三叔對「盜墓宇宙」的勾畫中,至少有四個類型。

第一類是以《盜墓筆記》和《盜墓筆記重啟》為代表的當代冒險;第二類是民國傳奇,也就是《老九門》《新月飯店》這些前傳故事;第三類是古裝傳奇,以《藏海戲麟》《藏海迷航》為代表的明朝探案;第四類則是以《沙海》為代表的少年冒險。

這樣,一個人物有關聯,時序與地理空間清晰,同時又可以無限外延的故事世界就形成了。

今年暑期檔上線的《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由南派泛娛主控,這標著這家圍繞一個IP構建的運營型公司,具備了網劇項目的操盤能力。

在國內IP系列化開發還不甚成熟的情況下,南派泛娛以合拍、主控的方式把控改編品質的模式,具有借鑑意義。

青春你好:網劇選擇了它

青春你好傳媒2015年成立,以著名編劇、製片人梁振華為核心,是一家以編劇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2017年,青春你好主投主控的第一部電視劇《思美人》在湖南衛視黃金檔播出。此後,便緊接著進入到了以清末民初為背景的青春勵志劇《熱血同行》的籌備和製作中。

《熱血同行》由黃子韜、易烊千璽主演,共58集。無論從體量還是篇幅來說,都不是一部為網絡量身打造的劇集。但是因為種種排播變動,這部劇最終選擇了今年初在優酷上線獨播。好在播出成績可觀,口碑也不錯。

今年6月,由青春你好主控並製作的都市劇《怪你過分美麗》在愛奇藝上線播出。憑藉對娛樂行業入木三分的刻畫和對女性成長的細膩表現,這部劇自開播以來便熱議不斷,成就了純網行業劇的新標杆。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還有一部青春你好參與的網劇播出,那就是由青春你好負責劇本創作的仙俠IP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半年內密集上新三部網劇,對於青春你好來說是個全新體驗——畢竟,這是個骨子裡帶著濃鬱電視劇基因的新公司。

但在如今的行業生態下,對於有能力把控項目的電視劇公司而言,選擇網劇只是早晚的事。青春你好在網劇創作上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恰巧說明了這一點。

【文/鐵皮小鼓】

相關焦點

  • 100位中國分帳網劇編劇
    愛奇藝每個月都有不少分帳劇集上線,其中《等到煙暖雨收》的分帳金額突破了3000萬,《妖出長安》在愛奇藝的播放量超過了3.7億,《花間提壺方大廚》獲得了5.4億的播放量,分帳金額超過了7200萬。 對於低成本作品來說,與平臺採取分帳劇的合作模式是最佳路徑,對於平臺來說,分帳模式也能夠保障劇集的播出質量和為平臺帶來的流量和收益,是「雙贏局面」,這也是各平臺積極布局分帳網劇的原因之一。
  • 分帳模式全解讀:精品當道,優愛騰各出奇招
    作者:慕朝2015年愛奇藝率先推出「網大分帳」後,分帳模式成為網大的主流,這也激發了網大市場的快速發展。2016年,在網大分帳這一模式成功後,愛奇藝又率先開啟「網劇分帳」序幕。
  • 映美傳媒: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雙賽道領跑者
    隨著90後、95後、00後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文化傳媒產業消費的主力軍。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19歲以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其他年齡段,這些數據都在昭示著一件事情——圈層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同圈層追逐的小眾文化也能有廣闊的生存空間。付費市場容量的不斷發展加上市場圈層化的趨勢為分帳內容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 衝刺「億」級分成,商業營收拓寬,分帳網劇「拐點」將至?
    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等視頻網站先後推出了自己的分帳規則,與此同時,上新的分帳網劇數量和單片分帳金額逐年走高,並憑藉其「成本相對較低,回報率較高」的優勢吸引到越來越多製片方和投資方的目光,除去映美傳媒、新聖堂影業、耐飛、新片場等網生內容公司,華誼兄弟、慈文傳媒等傳統頭部影視公司也在陸續入局。
  • 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雙賽道」布局,映美傳媒用優質內容領跑市場
    疫情擴大了用戶對線上娛樂的消費需求,C端付費市場持續升溫,網絡電影迎來了新一輪爆發,分帳網劇更是風生水起。最直觀的變化就是,不管是網絡電影還是分帳劇,整體分帳金額都有了大幅度躍升。 C端網絡付費內容的發展速度讓人咂舌,而同樣令人咂舌的,還有一批專注於網際網路內容供給的網生內容公司。
  • 專訪新片場影業CEO牟雪:分帳網劇對網大公司是好機會麼?
    而行業內的頭部公司已經站穩腳跟,開始探討網絡電影的工業化標準,進一步升級網絡電影的內容製作品質與影響力。其中,踐行網生內容標準化、可量化、可複製、上規模的新片場影業在2018年迎來成績大爆發:網絡電影分帳總金額接近1億,製作和出品的首部分帳網劇《二龍湖愛情故事》分帳收入超過2000萬。
  • 用差異化打出一手好牌,《謀愛上癮》讓分帳網劇再現曙光
    分眾化思維和創新基因,是網劇能在短短幾年裡快速崛起的核心關鍵詞。在分眾化的開發定位下,網劇市場相繼出現青春、懸疑、甜寵等優勢熱門品類。在創新基因的主導下,越來越多在作品風格、故事和人物等維度讓人耳目一新的網劇出現,比如愛奇藝剛剛收官的分帳網劇《謀愛上癮》。
  • 【聚焦】優質「圈層劇」《大周小冰人》,尋找分帳網劇的成功方法論
    發展進入中場後,分帳網劇不再是腰部、尾部公司狙擊的目標,經驗豐富、聚焦內容,具有成熟的製作能力的影視公司和影視人也加入了分帳領域。資歷雄厚的影視人和影視公司入局分帳領域,帶來最直觀的效應就是作品品質的直線提升。近期,一部「小而精」的分帳網劇《大周小冰人》圓滿收官,並以新穎獨特的題材成為眾多網友的「心頭好」。
  • 今年以來,「頭部」的臺網大劇遇冷,「腰部」的分帳網劇能逆勢頂上嗎?
    不過,儘管近年各平臺對分帳網劇的分成規則,一直走向利好,但是對純粹「靠實力」的分帳模式到底能不能打,很多人心裡還是個問號。今天,我們不妨仔細聊聊,這大半年來,分帳網劇究竟活得怎樣。在《花間提壺方大廚》這樣的作品,向業界演示了分帳模式的巨大潛力後,今年有不少積壓電視劇先後湧入這個「小池」。但是,付費會員的增速與之並不匹配。如此,自然就會造成集均播放數據的調整下行。
  • 第一次「試水」分帳網劇,新片場為何就能讓《二龍湖愛情故事》斬獲超2000萬的分帳收入?
    所以本質上來看,我認為還是要有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劇作,從文學策劃到公司的管理層,大家對什麼是一個好的故事、好的劇本,要有一個準確可靠有效的方法論,要有這種審美眼光,要有高度的市場敏感性」,牟雪這麼總結道。
  • 雲騰計劃網劇《我的蓋世英雄》熱血開播 網球競技打造全新青春IP
    6月14日起,愛奇藝雲騰計劃青春校園競技網劇《我的蓋世英雄》將在愛奇藝全網獨播。作為愛奇藝雲騰計劃首批重點項目之一,《我的蓋世英雄》由愛奇藝文學、耀世星輝傳媒、當代星光、雲南金彩影業聯合出品,並且入圍「2018指尖劇集榜」——2019年度最受期待電視劇(網劇)。「青春」+「競技」的搭配,在愛奇藝雲騰計劃各類IP中也是獨樹一幟。網劇《我的蓋世英雄》講述的是一群年輕人因網球而結緣,堅定夢想、一路拼搏的故事。由金牌導演、知名編劇操刀,大膽啟用了新人演員。
  • 盤點:各大平臺的網劇合作方式
    近年來,網絡劇大熱,逐漸成為市場上前景可觀的一個分類,《餘罪》、《妖出長安》等爆款網劇的成功,更是給網絡劇這一新興類別打了一劑強心針。針對網絡劇,各大平臺出臺了不同的合作政策、分帳模式,網劇已然形成了一個細分的市場。今天8mm就來盤點一下各大平臺針對於網絡劇的付費分帳合作方式。
  • 盤點 | 各大平臺的網劇合作方式
    合作流程分為申請、受理、籤約、上線、結算5個環節。(因為賣植入的公司就幾家,所以沒必要兩家都找)另製作公司可以自己拉直客。前期可能完全招不到植入,完全靠貼片回本。  2)貼片廣告方面,將廣告位賣給定向投放的客戶。如《老九門》片前有8個廣告位,若8個客戶都投放了,就減去愛奇藝的運營成本(10%,包含:宣發成本、帶寬成本)後分這總收益。
  • 愛奇藝分帳網劇年終分享大會:領跑行業秘訣是扶持圈層、分級生態
    作者|劉冰倩12月23日,愛奇藝分帳網劇年終分享大會順利舉辦。過去五年,愛奇藝分帳網劇模式一直領跑行業,愛奇藝副總裁、影視文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恆在開場就闡明2021年愛奇藝將在三個方面加大投入:第一,在源頭上,利用包括愛奇藝文學小說、愛奇藝漫畫、動畫、劇集、電影等在內的整個生態IP來賦能分帳網劇工作;第二,加大愛奇藝自有經紀公司和藝人經紀的協同服務與支持;第三,加大包括預熱、上線以及長尾在內的營銷投入。
  • 從網絡電影到分帳網劇,探索鬼才導演陳未衾的女頻世界|專訪
    網絡電影跑馬圈地的時代似乎已經結束,頭部公司已穩固為早期伴隨網絡電影成長並堅持下來的幾家。新的增量市場在哪裡?大家不約而同把目光放在了「分帳網劇」之上。網絡電影團隊操盤分帳網劇的優劣又有哪些呢?這些問題一再成為近期行業熱議。
  • 36氪首發|漫改劇《謀愛上癮》「分帳破千萬」,內容孵化公司「三福...
    此前36氪曾報導過,三福互娛以漫畫 IP 內容為核心,業務線覆蓋網絡小說、大世界觀孵化、影視製作發行、遊戲及衍生周邊、動漫培訓等,公司旗下擁有女頻文學網站「四喜文學」,大世界觀孵化公司「為爐文學」,影視製作公司「為舟映畫」,海外發行公司「韓國好通」,基本覆蓋內容 IP 孵化的上下遊,同時擁有獨立的海外發行團隊。變現方式主要包括漫畫、影視的版權及分帳收益等。
  • 斯琴高麗主演首部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破億
    日前,由斯琴高麗主演的首部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破億,超高收視率再次證明斯琴高麗作為演員的無窮潛力。 《人間煙火花小廚》是由李小江執導,斯琴高麗、湯敏、劉潺等領銜主演的古裝美食劇。將誘人美食與甜蜜愛情相融合,在感悟人間喜樂之時遙償美味。
  • 拯救電影院的錦囊妙計:發行通兌券,讓觀眾當皇帝!
    相當於2個平臺各做一張通兌全市影院的會員卡,各影城自願加入。總之,真心希望這個滬影通的項目能最終成真,然後推廣到全國。對外,有如外交部一樣的美國電影協會一旦牽涉到分帳這樣的行業核心利益問題,好萊塢內部一致對外,極其團結。因為,他們深刻地意識到:如果行業中的某個人、某部片、某家公司被欺負,唇亡齒寒,下一個倒黴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 懸疑探案劇也來「分帳」?內容拓展+模式創新缺一不可
    但To B向To C的模式的轉化,也讓分帳市場召喚到了許多製作垂直內容的中小影視公司入局。「粗糙製作」「低成本」「段子劇」等標籤被逐個擊碎,自上線以來便備受關注的《九宮奇局》也用亮眼的成績表現證明:分帳劇的粗放發展階段已經結束,也不再是影視行業的局部戰場。
  • 分帳劇的興起:規則完善,資本入局;優質短劇將成為主流
    在這裡情況下,友愛騰旗下的三大視頻平臺也都建立了各自的帳號共享規則,雖然各大視頻平臺的帳號共享模式各不相同,但隨著視頻平臺對帳號共享標準的不斷更新,網劇帳號共享系統越來越規範。之前分帳劇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大視頻平臺的補貼力度仍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