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中國分帳網劇編劇

2021-01-0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劇Sir」(ID:jusir2018),作者 靈樨,36氪經授權發布。

分帳劇最早是由愛奇藝提出的「商業模式」,標誌著劇集製作者從TtoB向TtoC轉變的大趨勢,在分帳劇發展的三四年時間裡,國產網劇的劇集質量愈發提高,為平臺和片方都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愛奇藝每個月都有不少分帳劇集上線,其中《等到煙暖雨收》的分帳金額突破了3000萬,《妖出長安》在愛奇藝的播放量超過了3.7億,《花間提壺方大廚》獲得了5.4億的播放量,分帳金額超過了7200萬。

優酷和騰訊紛紛效仿,騰訊播出的分帳劇《龍日一你死定了》最終播放量突破6.7億,累計收益超過了8000萬,優酷與新片場合作的分帳劇《二龍湖愛情故事》最終獲得了4.1億的播放量,分帳金額達到2000萬,而今優酷、華誼聯合出品的分帳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更是大獲成功,播出兩個星期分帳金額突破2000萬,播出一個月分帳金額突破8000萬,創下了優酷分帳劇的歷史記錄。

對於低成本作品來說,與平臺採取分帳劇的合作模式是最佳路徑,對於平臺來說,分帳模式也能夠保障劇集的播出質量和為平臺帶來的流量和收益,是「雙贏局面」,這也是各平臺積極布局分帳網劇的原因之一。然而,鱗次櫛比的分帳網劇急需良好的幕後製作團隊,尤其是編劇崗位實屬稀缺。

由於低成本,不可能花費高昂的費用邀請知名編劇加盟,而未出道或剛入行的編劇新人也未必能夠擔此重任,最後不僅浪費了片方的籌備時間,而且呈現出的作品也未必能夠讓平臺和製片人買帳。

為了方便片方和平臺選擇合適的新人編劇,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整理了100位分帳網劇的編劇名單,排名不分先後,作品年份和熱度不分先後,列舉作品僅是其分帳劇作品,希望能夠為平臺和影視公司的分帳網劇製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注:排名不分先後)

新人編劇缺乏獨立創作能力

分帳網劇的編劇往往啟用新人,或者交給某個編劇工作室完成,因此一些分帳網劇的編劇名單往往由多個編劇合力完成,最多可達五六個人。

《少主且慢行》兩季都是由周彤好代夢穎合作完成的,《大周小冰人》也是由楊悠然和李悶兩位編劇合作完成。《公子,我娶定你了》、《小女上房揭瓦》、《危險的她》都是由三名編劇完成,而《戒毒風雲》、《未知生物》、《人龍湖愛情故事》則由4名編劇共同書寫完成。愛奇藝分帳劇《哦!我的皇帝陛下》第一季由五名編劇完成,第二季則換成了兩名編劇。

從整理的表格中也不難發現,大部分分帳劇編劇都僅有一兩部代表作品,且多數是人生第一部重要作品,這也是片方為了控制成本才在編劇上縮減開支。

多個編劇合作完成劇本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合作問題,如何分工、如何分配工作、是否每個編劇都能夠完成同等的工作,這些問題都是在籌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這些編劇有些並非科班出身,對於劇作結構的掌控和故事的架構也不見得都很擅長,因此分帳網劇在前期籌備過程中很可能出現項目停滯、甚至更換編劇的可能性,這都浪費了籌備的時間成本。

還有一些作品在第一季時會啟用大批編劇共同完成,而到了第二季則由參與過第一季的某一位或兩位成績突出的編劇繼續獨立完成作品,這樣也節省了多人溝通的成本,創作第二季、第三季的效率也會大幅度提高。

實際上,分帳網劇也是新人編劇的入行和訓練的跳板,擁有了一部成功代表作品之後也能夠開展其他的工作,比如陳小桃在《等到煙暖雨收》大獲成功後,又與愛奇藝合作了《水墨人生》,也獲得了突破1000萬的分帳票房。

當然,多人合作編劇的分帳網劇也無法看出個人的編劇水平,這也需要新人編劇儘快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保障能夠獨立完成編劇創作,才能在分帳網劇的洪流中抓住機遇,創作出更多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獲得平臺認可的作品。

分帳劇片方往往對編劇不重視

為了開源節流,製片方最容易忽視掉的崗位便是編劇,往往將希望寄託於「高概念」(策劃)、演員顏值或鏡頭畫面上,而忽視了故事本身的重要性。一些分帳劇選用新人編劇,這自然是為影視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實則也無法真正保障劇集的品質。

而有些分帳網劇甚至直接由導演代勞,編導一體控制成本,這樣一來,該作品就變成了導演的個人作品。比如《甜心軟糖》、《錯落的音符》都是由導演直接擔任編劇的。還有一些作品,甚至沒有公開編劇署名,比如《謀愛上癮》在百度百科和豆瓣上都沒有編劇的名字,還有一些短劇例如魏大勳主演的《特工別鬧》等更是沒有將編劇署名編入字幕,這都體現了分帳網劇對編劇崗位的不重視。

還有一些分帳網劇直接購買了小說的IP版權,由原著作者直接擔當編劇。當然,這在電視劇、自製劇中也非常常見,小說作者擔當編劇能夠更好地進行改編,也能夠使改編過程更加順暢,保障了對原著的還原,但由於大部分的小說作者沒有經過影視劇作的訓練,也容易出現缺乏戲劇性、畫面感等弊病。

還有一些分帳網劇直接由工作室的名字擔當編劇,沒有給予每位編劇署名,而一些編劇則用名隨意,用網名代替本名,這也使得許多製片方無法準確獲得編劇的個人信息,對於編劇自身的職業發展也不利。例如《喜歡你時風好甜》的編劇西小芹,《失戀療養院》的方興未艾。還有《惡魔少爺別吻我》的編劇葉曉楠在寫第二季時用了葉傾城的筆名,直到第三季時才用了本名葉曉楠。

分帳網劇編劇崗位署名的不規範也容易影響後續的合作和發展,而編劇更是一個靠作品和資歷說話的工種,因此分帳網劇的編劇儘量依靠多季作品積攢經驗和人脈,才能真正尋求到更多的資方合作,建立個人品牌。

分帳短劇或成大趨勢

短視頻以及抖音、快手等社交軟體的崛起,使視頻平臺也開啟了短劇和豎屏劇的戰爭,一些豎屏劇是平臺自製的,但隨著更多的影視公司入局豎屏劇,一些短劇和豎屏劇也採取了分帳的方式。

最具典型性的是優酷。優酷在去年4月發布了《優酷網絡劇合作白皮書2.0》,其中詳細闡明了分帳網劇的分帳細則,首先增加了CPM廣告分帳收入,這足以吸引大量的優質團隊入駐平臺,甚至優質的內容在優酷還可以獲得前期投資,大力鼓舞了創作者的創作熱情。其次,優酷鼓勵微短劇,優質的愛情、青春題材還可以獲得額外的補貼20%。

打開優酷首頁,除了一些自製劇、版權劇以外,優酷的劇集頁面充斥著大量的微短劇內容,例如:豎屏劇《豪門之錯嫁新娘》、《雙世醜妃》、《醫妃權傾天下》、《錦衣衛獨寵》等,橫屏短劇《風月道人》、《同學不錯哦》、《我在今天等你愛我》等,都是劇名淺顯易懂、沒有明星、劇情簡單且有噱頭的劇集,製作成本極低,卻非常符合當下生活在快節奏都市的上班族、低頭族的娛樂需求。

不過由於內容和製作與長劇集的精品化都無法媲美,因此短視頻劇集仍然屬於小眾群體,討論度、熱度值都一般,雖然平臺給予了這些劇集機會,使其成為影視新人的入行跳板,但短視頻劇集的潮流和數量仍然無法撼動長劇集的地位。

無論是分帳長劇還是分帳短劇,編劇在劇集中起到的作用都非常甚微,影視行業每年都會有編劇維權的糾紛,卻仍然無法改變國內影視圈層的固有思維模式。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下,內容精品的劇集更加具有競爭力,而版權劇、自製劇都過於依賴知名編劇,鮮少給予新人編劇機會,分帳劇由於受到成本限制或可成為新人編劇的入行跳板,但往往由於資歷尚淺而失去話語權。這一矛盾亟需解決,希望新人編劇在培養自身獨立創作能力、加強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獲得更多來自片方的信任和機遇。

相關焦點

  • 映美傳媒: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雙賽道領跑者
    付費市場容量的不斷發展加上市場圈層化的趨勢為分帳內容提供了巨大的機遇。2015年開始入局網絡電影的映美傳媒幾乎與分帳市場共同成長,歷經五年,映美傳媒已經跑通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兩條賽道,成為分帳領域的領軍者。
  • 第一次「試水」分帳網劇,新片場為何就能讓《二龍湖愛情故事》斬獲超2000萬的分帳收入?
    如作為優酷首部分帳網劇,由新片場影業出品、製作、宣發於一身的《二龍湖愛情故事》的分帳收入就已經超過了2000萬。對於一部小微體量的網絡劇而言,這一市場表現可謂相當搶眼。雖然在網絡電影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新片場在網劇市場畢竟算是一個新來者,在缺乏可參考數據、「前車之鑑」所能帶來的行業經驗等情況下,用牟雪的話來說,就是「身處PGC分帳網劇的元年,要審慎一點,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
  • 【聚焦】優質「圈層劇」《大周小冰人》,尋找分帳網劇的成功方法論
    發展進入中場後,分帳網劇不再是腰部、尾部公司狙擊的目標,經驗豐富、聚焦內容,具有成熟的製作能力的影視公司和影視人也加入了分帳領域。資歷雄厚的影視人和影視公司入局分帳領域,帶來最直觀的效應就是作品品質的直線提升。近期,一部「小而精」的分帳網劇《大周小冰人》圓滿收官,並以新穎獨特的題材成為眾多網友的「心頭好」。
  • 攢局、分帳、後發、IP……網劇公司崛起各有錦囊妙計
    新聖堂:分帳劇先鋒2017年《花間提壺方大廚》(以下簡稱《方大廚》)上線,兩年累計分帳收益超過7200萬元。2020年《人間煙火花小廚》(以下簡稱《花小廚》)上線,兩個月分帳收益破億。作為一家以電影為主業的公司,新聖堂在網劇上分配的精力並不多。
  • 從網絡電影到分帳網劇,探索鬼才導演陳未衾的女頻世界|專訪
    大家不約而同把目光放在了「分帳網劇」之上。網絡電影團隊操盤分帳網劇的優劣又有哪些呢?這些問題一再成為近期行業熱議。 作為成功操盤過諸多有影響力的女頻網絡電影例如《男狐聊齋》《人魚江湖》和分帳網劇雛形的《總裁在上》,同時兼具製作人、編劇、總導演、藝術總監等多重身份的陳未衾,對於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市場,具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 衝刺「億」級分成,商業營收拓寬,分帳網劇「拐點」將至?
    2016年5月,愛奇藝率先提出付費分帳網劇合作模式,11月,愛奇藝又以《妖出長安》投資回報率400%的分帳成績給了市場信心。 自此,分帳網劇開始蓄力生長。 當下,分帳網劇在《安家》《完美關係》等高話題衛視熱劇,以及《三生三世枕上書》《鄉村愛情12》等頭部網劇的圍壓下依舊錶現亮眼,《人間煙火花小廚》更以超8000萬的金額推高分帳天花板,再次反證了網劇分帳模式的可行性和吸金率。 那麼,經歷3年多的沉澱累積,分帳網劇真的要邁入「拐點」了嗎?
  • 斯琴高麗主演首部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破億
    日前,由斯琴高麗主演的首部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破億,超高收視率再次證明斯琴高麗作為演員的無窮潛力。 《人間煙火花小廚》是由李小江執導,斯琴高麗、湯敏、劉潺等領銜主演的古裝美食劇。將誘人美食與甜蜜愛情相融合,在感悟人間喜樂之時遙償美味。
  • 今年以來,「頭部」的臺網大劇遇冷,「腰部」的分帳網劇能逆勢頂上嗎?
    不過,儘管近年各平臺對分帳網劇的分成規則,一直走向利好,但是對純粹「靠實力」的分帳模式到底能不能打,很多人心裡還是個問號。今天,我們不妨仔細聊聊,這大半年來,分帳網劇究竟活得怎樣。以及,究竟什麼樣的作品,才適合「分帳」。我們先看數據。以分帳網劇發展規模最大的愛奇藝為例。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在愛奇藝採用分帳模式上線的網劇,已經超過了40部,相比去年在數量上穩中又升。如果計算上7-8月暑期檔的集中上新,今年愛奇分帳網劇數量「破百」幾乎已無懸念。
  • 用差異化打出一手好牌,《謀愛上癮》讓分帳網劇再現曙光
    分眾化思維和創新基因,是網劇能在短短幾年裡快速崛起的核心關鍵詞。在分眾化的開發定位下,網劇市場相繼出現青春、懸疑、甜寵等優勢熱門品類。在創新基因的主導下,越來越多在作品風格、故事和人物等維度讓人耳目一新的網劇出現,比如愛奇藝剛剛收官的分帳網劇《謀愛上癮》。
  • 愛奇藝分帳網劇年終分享大會:領跑行業秘訣是扶持圈層、分級生態
    作者|劉冰倩12月23日,愛奇藝分帳網劇年終分享大會順利舉辦。過去五年,愛奇藝分帳網劇模式一直領跑行業,愛奇藝副總裁、影視文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恆在開場就闡明2021年愛奇藝將在三個方面加大投入:第一,在源頭上,利用包括愛奇藝文學小說、愛奇藝漫畫、動畫、劇集、電影等在內的整個生態IP來賦能分帳網劇工作;第二,加大愛奇藝自有經紀公司和藝人經紀的協同服務與支持;第三,加大包括預熱、上線以及長尾在內的營銷投入。
  • 疫情期間影院「缺位」 推了網大、網劇一把
    今年3月份,由網絡電影領域的「頭部」公司奇樹有魚和項氏兄弟聯合策劃的2020版《奇門遁甲》網絡電影上線,5月上旬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的分帳票房超過了5000萬元,該片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雙平臺播發,刷新了網絡電影的分帳票房紀錄。這是屬於網大、網劇的「五一」檔。而截至目前,出於疫情防控需要,全國影院仍未開放。「院線的『缺位』,大大推了網大、網劇一把。」
  • 專訪新片場影業CEO牟雪:分帳網劇對網大公司是好機會麼?
    今年廣電總局上線了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投資總額超500萬元的網絡劇、網絡動畫片和投資總額超100萬元的網絡電影,均由傳統的視頻網站代備案變為片方向廣電自主備案。2月份備案系統啟用以來,通過審核並公示的網大與網劇分別是71部與42部,數量同比回落,內容市場迎來更注重品質的精品化網生時代。
  • 網劇分帳僧多肉少,大趨勢下製片方以何取勝?
    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和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讓分帳模式移植到網劇領域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但目前的網劇市場明顯面臨著和網大早期市場一樣的困境——隨著入局者的增多,市場逐漸變得擁擠,資源顯得不再那麼豐富。出現:2016年5月,愛奇藝作為網際網路視頻平臺,面向網劇創作行業首次推出網劇付費分帳模式。
  • 網絡電影和分帳網劇「雙賽道」布局,映美傳媒用優質內容領跑市場
    疫情擴大了用戶對線上娛樂的消費需求,C端付費市場持續升溫,網絡電影迎來了新一輪爆發,分帳網劇更是風生水起。最直觀的變化就是,不管是網絡電影還是分帳劇,整體分帳金額都有了大幅度躍升。 C端網絡付費內容的發展速度讓人咂舌,而同樣令人咂舌的,還有一批專注於網際網路內容供給的網生內容公司。
  • 分帳模式全解讀:精品當道,優愛騰各出奇招
    網劇分帳模式推出後,愛奇藝的分帳網劇從2016年的31部,已經發展到2018年的132部。圖片來源:網絡2017可以說是網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年,這一年網劇市場呈現出熱度激增、品質看漲、頭部內容突出的趨勢,湧現出《白夜追兇》《河神》等一大批精品網劇。與此同時,2017年愛奇藝分帳網劇也達74部,《花間提壺方大廚》《假鳳虛凰》《龍鳳店傳奇》三部劇的分帳收入都突破了千萬,其中《花間提壺方大廚》截至目前的兩年間分帳收益已經超7200萬。
  • 優愛騰入局,短視頻分帳模式的春天來了?
    在分帳模式的鼓勵下,一些做長劇集的公司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一家劇集公司的製片人姜漢最近就開始策劃一部迷你喜劇,「這類短劇本身開發時間也不長,比較適合我們公司95後、00後的年輕編劇來寫。雖然分帳有一定風險,但體量小的話還好。」 分帳模式能否幫短視頻實現盈利?張嚴西以公司出品的《我的廢柴超能力》為例算了筆帳。
  • 華誼兄弟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票房破億,創造新紀錄!
    3月23日,華誼兄弟出品的《人間煙火花小廚》分帳票房突破1億,成為全網首個分帳票房破億的網劇,創造了網絡劇分帳票房新紀錄。
  • 網劇《替嫁醫女》分帳破千萬 霸寵劇情打造甜劇標杆
    上線僅24小時,愛奇藝播放熱度就超4500,佔據飆升榜榜首,排行貓眼全網熱度榜第5位,成績十分可觀。網劇《替嫁醫女》講述俏皮炸毛的小醫女攜手高冷霸氣的主君開啟一系列的宮廷逗趣日常的故事,甜虐交織的情感關係和喜感逗趣的劇情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熱議,熱度節節攀升好評不斷。
  • 《絕世千金》分帳票房破5000萬!分帳劇王是如何誕生的?
    自2016年愛奇藝率先推出網劇分帳模式以來,分帳網劇迅速發展,《絕世千金》的成功則為其具備的市場潛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如今,愛奇藝會員數已突破1.005億,中國視頻付費市場進入「億級」會員時代,更是為分帳劇帶來新的機遇。 8月22日,愛奇藝戲劇中心總經理李莉,映美傳媒聯合創始人、COO高銳,酷影傳媒創始人/CEO、《絕世千金》總製片人/總編劇王天楚,劇中人物柳修文的飾演者方逸倫,集體做客金鮫分享會(第9期),共同分享了分帳劇的新機遇和新玩法。
  • 數讀2018網劇丨從這十大維度裡,我們看到了網劇市場的變化與趨勢
    《鎮魂》的走紅顯然是「因人成事」,它抓住了女性觀眾的注意力,儘管編劇頻頻「被寄送了刀」,依然難掩「鎮魂女孩」的熱情,朱一龍和白宇兩位男演員也借這部劇正式走紅。   《如懿傳》與《延禧攻略》雖然在題材上「撞衫」,但在方法論上卻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