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方舟子的質疑,韓春雨是這麼回應的

2021-02-08 農業科技評價網


 

近日,方舟子發文質疑《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的重複性問題》,方舟子在文中表示,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並稱,「韓春雨在北大和遺傳所的報告上都強調,他目前的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的情況。

 

對於方舟子的質疑,7月2日,韓春雨在百度貼吧「國際米蘭吧」發帖做出了回應。

 

一位名為「第十三米的陽光」的吧友引用方舟子質疑文章中的內容在該貼吧內發帖。

 

 

隨後,韓春雨用自己的「槐北路」的帳號進行了回復。

 


 

很多網友對韓春雨表示了支持。

 


 

韓春雨在回覆中,對於方舟子的質疑一一詳細作答。

 

方舟子質疑1圖片3:有人能重複(FACS和Western Blot),但那有可能是假陽性。

 

韓春雨回覆:高超的技巧,其實也很簡單,細胞做好檢測,不要有寄生菌汙染,不要有支原體汙染(Ago系統對汙染特別敏感---特別是單轉guide假陽性---我非常確定在沒有汙染的情況下,單轉guid不會影響GFP表達,假陰性也大多因為細胞汙染,假陽性和假陰性我都遇到過,國內買的細胞我就不吐槽了),轉染用的質粒質量要好(可用30ngGFP轉細胞,若是均一且效率高表明質量好,強弱不均一則表明質量差,越不均一表明質量越差),guide磷酸化完全(沒有磷酸化不能load和切割---謝謝印證我的Fig2結果,至於怎麼檢測,自己跑個PAGE看看---)。

 

方舟子質疑2目前還未見有人反映重複出了圖4結果,據稱韓春雨在遺傳所的報告上說,重複出來和不能重複的比例是1:3,能重複出來的有20家。那麼究竟有哪家實驗室重複出來了?(指圖4結果)這事沒必要保密吧。

 

韓春雨回覆:特別的,對於Fig4,也是幾乎惟一算是有難度的,就是控制轉染時的細胞密度和用血清控制細胞生長,時間稍長,畢竟NgAgo未經過系統的密碼子優化---照著online method上protocol for genome editing and T7E1做(小經驗,PCR最好不要有引物二聚體,如果引物二聚體多請重設引物;PCR產物直接回收最好不跑膠回收,可能跟ago切24bp有關,設好對照!)---銀染解析度高,可以排除T7E1假陽性,能做出預期條帶後請用PCR產物去測序---歡迎大家廣泛使用此系統,並分享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附,addgen上的質粒,可以直接用作基因組編輯。再次強調,不加NgAgo,就能抑制GFP,是假陽性,是細胞出問題了(謝天謝地不但我自己而且審稿人也有這個對照)出現假陽性的細胞切基因組就沒戲了。對於Fig4,若是不習慣做銀染,也可以直接做KI:doner 用GFPcoden+polyA signal,前後加幾個保護性的鹼基---從GFP-N1擴出來連到T-vector上,再從此doner-Tvector上擴(防止GFP-N1汙染的假陽性)出來純化,500-800ng共轉(for each well of 24 well plate)。

 

同時,韓春雨針對知乎上的一些質疑,也做出了回復,並無奈表示「我這麼苦口婆心的……」

 


 

科研成果的權威性是在質疑聲中建立起來的,而影響力越深遠、意義越重大的成果,受到的質疑就越多。最前沿領域的科研成果的鑑別通常異常困難,難以證明,也難以證偽。而檢驗一項新技術需要時間和客觀標準,實驗肯定有關鍵細節,韓春雨本人也不迴避系統的不穩定性,也表示希望與同行進行交流,且目前在努力改進,即將推出2.0版和smart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摘引自「今日頭條」)

 


相關焦點

  • 方舟子質疑,韓春雨答疑,關鍵竟然是細胞沒有汙染!你造用的是啥血清嗎?
    韓春雨團隊和他們的NgAgo-gDNA技術自第一次被報導,就一直倍受關注,近日,方舟子公開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的可重複性問題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下一個「韓春雨」在哪裡?
    時間回到兩年前,韓春雨作為一個三線院校的「土博」,十年甘坐冷板凳,在簡陋的條件下做出革命性的基因編輯工具NgAgo的新發現,並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這一切滿足了外界對於「偉大」科學家的幻想。韓春雨事件因此進入大眾視野。
  • 獨家專訪:面對質疑的韓春雨
    10月14日,河北科技大學通過河北新聞網發布了一份「關於輿論質疑韓春雨成果情況的回應」,聲稱「已經有獨立於我校之外的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了基因編輯」,但未披露更多細節。         面對科學界多位同行的滾滾質疑,韓春雨所在大學呼籲「多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這一爭議?
  • 輿情分析:諾獎級學術成果遭質疑 正面跟進回應是不二選擇
    質疑淹沒了掌聲,輿論風向旋即轉變,不少媒體和網民紛紛聚焦於「學術造假」話題。   10月10日晚,國內13位學者實名發聲,公開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的結果:「陰性的」、「不工作」,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並希望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韓春雨」事件進入輿論白熱化階段。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 Nature子刊發布撤稿聲明
    2016年7月2日,知名學術打假人方舟子發表《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的重複性問題》,對其進行公開質疑,NgAgo基因編輯技術的爭議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韓春雨拒絕自證清白。同天晚些時候,12位學者實名發聲,公開表示他們所在的實驗室未「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記者隨後致電韓春雨,韓春雨表示 「我不做任何評價」,「過上一兩周左右,我們這邊還會有回應。」
  • 科研 一波三折韓春雨 -- 仇子龍確認重複其驚世工作?
    不過,實驗的重複性,近來引起巨大的爭議,讓他飽受質疑和困擾。如今,事情是不是出現了一點轉機?他是韓春雨,河北科技大學的副教授,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的發明者。從一鳴驚人到一波三折,他會是下一個屠呦呦,還是又一個小保方晴子?一鳴驚人!
  • 解析韓春雨新版實驗方法,其中增加了什麼內容?
    整理   趙維傑 張帥琰 吳蘭三個月前,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了 NgAgo 酶對哺乳動物進行基因編輯的論文(F. Gao et al. Nature Biotechnol. 34, 768–773; 2016)。文章介紹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方法,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研究的可重複性問題為韓春雨團隊招致諸多質疑。
  • 「諾獎級」學術成果遭普遍質疑 中國科學界被打臉了?
    質疑淹沒了掌聲,輿論風向旋即轉變,不少媒體和網民紛紛聚焦於「學術造假」話題。 10月10日晚,國內13位學者實名發聲,公開他們「重複」韓春雨實驗方法的結果:「陰性的」、「不工作」,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並希望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韓春雨」事件進入輿論白熱化階段。
  • 追蹤韓春雨事件:身為打開僵局的關鍵,仍然拒絕自證清白
    在協和,韓春雨流暢地向同行和學生介紹著這個前途光明的新工具。他談吐輕快幽默,在場師生反響相當熱烈。在仔細闡述NgAgo的優勢與不足後,韓春雨透露自己正在試圖將NgAgo優化出一個使用起來更方便的「2.0版本」,讓大家拭目以待。
  • 方舟子娛樂圈打假:質疑韓寒代筆 斥王菲宣揚迷信
    方舟子娛樂圈打假:質疑韓寒代筆 斥王菲宣揚迷信   近年來,一直未停止科學「打假」的方舟子逐漸將觸角深入到了娛樂圈,他曾質疑韓寒曾被代筆,質疑樂嘉學歷,更曾和王菲、周立波、崔永元打過口水仗,雖然很多時候他的許多「打假」並沒有定論,但方舟子曾坦言,辯論是給別人看的,只為釐清事實。
  • 韓春雨回應:有些問題只有我知道
    作為實名發聲的帶頭人,魏文勝表示,「除了指證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之外,對中國學界聲譽的擔憂,也更加促使他在自己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出時間來質疑韓春雨的論文。  近年來,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投入了大批資金,創建了一些無與倫比的科研設施,同時,眾多頂尖中國科研院校也在不停地闖入各種世界最佳排行榜。
  • 韓春雨的「基因剪刀」又復活了?
    NgAgo,正是兩年多以前,讓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捲入巨大輿論漩渦的物質。如今,伴隨著兩篇新論文的發表,由韓春雨首次發現並命名的NgAgo能否作為基因編輯的新剪刀,再度成了被關注的焦點。《知識分子》主編、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將韓春雨推介給編輯部,在此我們特別刊出專訪,以饗讀者。」此後,國內媒體蜂擁而上,對韓春雨的研究成果進行報導。韓春雨先後被評為河北省科協副主席、河北省最美教師、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候選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候選人、2016年度高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等。
  • 12位學者實名發聲:未能重複韓春雨實驗,呼籲第三方介入調查
    這樣結論的通俗表達即是,他們沒能「重複」出韓春雨的實驗,其實驗方法「讓人懷疑」。這並非第一次有人質疑韓春雨的實驗方法,但願意實名站出來,並接受公共媒體的採訪,卻十分罕見。今年5月初,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術》)發了一篇論文聲稱發現了基因編輯的新方法「NgAgo」,後有人質疑這個所謂的新方法,「實驗沒法重複」。
  • 小崔和方舟子那些年的恩怨
    如今在人名心中樹立起高大形象,細數小崔與他人的個人恩怨,除了馮小剛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打假鬥士」方舟子。當年方舟子和小崔由於轉基因是否應該引入引起了強烈對質,由簡單的網絡對質進而演化成一場巨大的社會討論。也難免涉及到對雙方的人身利益及個人聲譽。
  • 方舟子否認舊作剽竊:翻譯錯誤
    方舟子否認舊作剽竊  回應:翻譯錯誤,一年前已澄清  春節假期,方舟子質疑韓寒之父代筆為子寫作,與韓寒展開隔空「罵戰」,目前韓寒方面宣布以1000頁的手稿資料作為證據,正式起訴方舟子。不過,方韓之爭還未結束,方舟子反被他人打假,有網友在網上指出方舟子的作品《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一書中,曾剽竊他人論文中的表格,並有明顯的翻譯錯誤。
  • 方舟子:教教林志穎「博士」怎麼做化學實驗
    一面是方舟子揪著艾碧麗公司的官方聲明不放,深扒該公司涉及無照經營的皮;一面是林志穎的經紀人、助理出面滅火,他本人則背起行囊帶著兒子出遊了。今日(11月27日)在搜狐自媒體上再度對聲明提出了質疑。  今日,方舟子在搜狐自媒體再度對聲明提出了質疑:教教林志穎「博士」怎麼做化學實驗  林志穎聲稱「愛碧麗」膠原蛋白飲料是他帶領「菁英團隊」研發出來的,並在微博上曬出幾張他穿白大褂做化學實驗的照片,以表明林「博士」並非名義上的領導,也實際參與了實驗。但從這些照片看,林「博士」連做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都不會,擺拍得很搞笑。
  • 方舟子,這廝又跑出來亂咬人?!
    弄明白這個道理後,對於方舟子這種無賴(對不起,我好像說粗話了,但實在想不出其它更溫和的詞),不能再和他對罵,就像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用抗生素無效的情況下,繼續加大劑量有害無益一樣,得用其它治療方法、找出更為有效的藥物來。對於方舟子的「無賴病」,唯一的方法,是用法律手段。可是問題來了:方舟子是美國人,中國的法律能治他嗎?
  • 林志穎被方舟子炮轟賣「假藥」:12月6日開記者會
    方舟子的博客發出後,引發極大熱議。  對於方舟子和網友的質疑,林志穎經紀人鍾雨橙在前日發布微博,稱公司和團隊會為林志穎做好最好的危機處理,請大家給他一點時間。接著,愛碧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發表書面聲明,承認愛碧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確實為林志穎創立,與上海葡萄王企業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和生產「愛碧麗」品牌商品,且臺灣公司已經登記註冊,而上海公司已經在申請註冊,並非傳言中的非法公司。
  • 肖傳國出獄喊冤 方舟子叫囂對質
    起因:肖傳國出獄微博叫囂方舟子為「瘋狗」  3月17日,肖傳國悄然出獄。出獄後的肖傳國不斷更新自己的微博,稱「十萬買兇傷人」等均屬造謠、誹謗,並聲稱方舟子為瘋狗。在微博中,肖傳國大量舉證說明遭到方舟子十年迫害,還聲稱遭瘋狗咬十年;同時也常常發表自己所認為的方舟子學術造假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