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腦會演變成科幻電影中的「天網」嗎?

2021-01-18 新浪科技

來源:新京報

網際網路不斷進化,人工智慧迎來一波新浪潮。網際網路會變成天網嗎?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

文 |劉鋒

《終結者》電影中,人工智慧發生突變,控制網際網路形成」天網」並開始摧毀世界。

另一部著名科幻電影《黑客帝國》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超級人工智慧系統設計和控制,這個超級版的」天網「不但控制了機器人,也控制了人類,讓人類大腦相連,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但看似真實的世界裡。

▲《黑客帝國》海報

科幻預言的實現,崛起的超級智能

關於網際網路進化為「天網」的題材被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題材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成為人類一直揮之不去的夢魘。

科幻作品的意義在於可以跳過科技進步的天塹,直達可能的未來世界,如今人類興奮於人工智慧的興起,恐慌於人工智慧是否超越人類時,一個更為龐大和令人驚嘆的超級智能正在崛起,科幻成真的現實逐步到來。

人類群體智慧以雲群體智能的形式成為了網際網路的「右大腦」,設備的機器智能以雲機器智能的形式形成了網際網路「左大腦」。作為基於網際網路大腦架構形成的超級智能,它的未來會不會真的演變成「天網」、「矩陣」?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警惕的問題。

網際網路大腦能否演變為「天網」?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網際網路大腦的構成和運轉情況,就可以看出關鍵風險點主要集中在一個地方,「不斷發育成熟的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

回想一下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在1969年到1990年的21年中,網際網路主要連接了科研機構、軍事機構和政府機構的計算機,人類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科技軍事政治的信息分享與資料保存,這時的網際網路對現實世界的影響還很小。

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中,隨著全球資訊網的確立,新聞、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博客、音樂、遊戲等網際網路應用蓬勃發展,數十億的人被連接到網際網路上。這時的網際網路對人類依然沒有值得警惕的危險性。

但變化還是在悄然發生,隨著網際網路線路的不斷升級,傳輸速率加快,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攝像頭、聲音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被連結到網際網路上,網際網路已經開始從虛擬世界的建設邁向與現實世界的關聯上。不過這時的網際網路對於現實世界依然是安靜和安全的。

危險的苗頭在2012年以後逐步顯現,隨著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無人汽車、3D列印、智能製造的興起,無數的智能汽車、無人機、工業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辦公設備被連入到網際網路上,網際網路大腦的運動神經系統開始加速發育了。

還記得《速度與激情8》中黑客通過網際網路控制數百臺無人汽車追逐並試圖殺害外交官嗎?這已經不再是科幻的想像。

英國《泰晤士報》2009年12月18日報導,伊斯蘭武裝分子使用廉價的網上黑客軟體,成功侵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捕食者」無人機攻擊系統。

儘管武裝分子目前仍無法使用黑客軟體遠程遙控「捕食者」無人機,但他們卻可以觀看無人機傳給美國控制中心的實時監控畫面。這個案例突出顯示了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未來的安全風險問題。

▲《速度與激情8》海報

網際網路大腦的安全風險

從廣義上說,任何連結到網際網路上可以移動或對現實世界進行改造的設備都可看做是網際網路大腦的運動神經系統,當這個系統出現問題時,可以產生出無數令人不寒而慄的場景。

例如水庫的大壩閘門因為控制程序浮點數溢出,突然將閘門保持關閉改為迅速提升,從而導致大壩突然放水,造成下遊重大水災;還有就是被網際網路雲端控制的數千臺機器人由於控制它們的網際網路雲端AI程序出現BUG,導致混亂的運動和操作,對周圍的工人造成傷害。

更為嚴重的是,聯網的核武器被遠程的黑客控制或由於自身的程序錯誤,發生科幻小說裡「天網」做出發射攻擊行為。雖然這個事故不像「天網」那樣,是AI產生敵對意識導致,但其後果和影響是一樣的。

因此可以看出在今天的現實世界,網際網路大腦產生威脅人類安全的風險點,主要發生在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有兩種風險產生情況。

第一種是雲機器智能中的AI程序特別是AI巨型神經元程序出現BUG,導致的重大事故。上面談到大壩突然防水、工業機器人失控、核武器發射都屬於這一類。

第二種是黑客、野心家或者是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操作者對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進行操作導致的重大災難,這是一種更為常見和更為嚴重的類型,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黑客攻擊醫院的醫療設備、敵方人員接管無人機、智慧機器人、航空器材等等。

對於這一類風險,如何區分哪些是破壞分子的角色,哪些是正常操作,在監控和防範上要更為複雜和困難。阻止敵對力量、破壞力量對網際網路運動系統的侵入和使用,將是人類未來持續博弈的過程。

網際網路大腦進化,人類參與和控制不可或缺

應該說這一輪的人工智慧熱潮本質上依然是網際網路進化過程中的又一次波浪式高潮。它的產生離不開網際網路之前應用和技術為人工智慧新爆發奠定的基礎。

不過這一次人工智慧浪潮具有與以往不同的特點,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而是通過與網際網路的大數據、社交網絡、雲計算結合,形成了網際網路的大腦模型。

這個類大腦架構不但擁有更為豐富的知識,更為強大的計算能力;而且還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路邊的攝像頭、家庭的服務機器人、每日陪伴我們的手機等。

面對這個龐大的超級智能,單個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感和無力感,也許這是今天人們擔心網際網路變成天網,人工智慧超越甚至控制人類的根本原因。

從網際網路大腦模型的形成可以看出網際網路進化的動力源泉主要來自人類的群體智慧和機器的雲端智慧,與「天網」、「黑客帝國」不同的是,離開了人的參與,網際網路的左大腦-機器雲端智慧並不具備獨立的智慧和進化能力,它將會逐步枯萎。

而網際網路的右大腦-人類群體智慧是驅動網際網路前進的核心動力。人保持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是網際網路大腦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不是受控於網際網路大腦的奴隸。

網際網路雖然在形態上形成類腦巨系統結構,但它依然是人類參與和控制的系統,它就是人類自己的延伸,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因此,科幻電影中」天網」、「矩陣」、「奧創」與人類的對抗,在現實中歸根結底依然是人類之間的鬥爭。

□劉鋒(計算機博士)

編輯:範娜娜 實習生:龍江蘭 校對:李立軍

相關焦點

  • 黃鳴奮 | 從科幻電影創意看視覺文化的演變及底線
    視覺是人類把握世界的重要渠道,視覺文化就是在人們通過各種視覺文本把握世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如果說電影作為活動圖像是最生動的視覺文本的話,那麼,科幻電影則是最富於想像力的視覺文本之一。不僅如此,科幻電影還包含了對視覺文化本身的反思、審視和瞻望。從科幻電影相關描寫來考察視覺文化,可以說是一種新方法,它從特殊的角度揭示了視覺文化的演變與底線。人類的視覺是一個歷史範疇。
  • 科幻必看電影,等待30年的重啟電影!
    上一部中,超級電腦「天網」阻止人類抵抗領袖約翰·康納誕生的行動失敗,時隔13年後,在「審判日」到來之前,「天網」派出了更加先進的生化機器人T-1000(羅伯特·派屈克 飾)從公元前2029年回到洛杉磯追殺已經長大的約翰,與此同 時,約翰也派出了機器人T-800(阿諾· 施瓦辛格 飾)回去保護年幼的自己。
  • 科幻電影中的2020年,預言實現了多少?
    影片中,人類作死地製造出了擁有超強學習能力,並產生了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天網。但沒想到,天網卻製造了大批機器人,並對人類展開屠殺。就在人類感到絕望時,「救世主」約翰·康納出現了。在眼看康納即將率領人類反敗為勝的時候,天網卻製造出了時間機器,並派出施瓦辛格飾演的終結者機器人回到過去,企圖殺死約翰·納什的母親......
  • 《天網狙擊》電影票房被低估了?
    《天網狙擊》影視投資分紅被騙?《天網狙擊》影視真的能如期上映嗎?《天網狙擊》影視霸王條款你還在籤約?《天網狙擊》影視被爆虛假宣傳誇大收益!   律法天空收到不少投資者詢問《天網狙擊》這個影視項目的真實性,懷疑自己被騙了,但又無從查詢,回憶自己投資的整個過程,疑慮重重,擔心受怕。
  •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盤點
    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1【星球大戰系列】  開創了科幻電影神話,成功塑造了手持光劍的天行者形象,而且把「願原力與你同在」印在了人們的腦海之中~~~影響了一代人  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2【終結者2】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科幻片中的經典之經典~~《終結者》系列講的是人類被自己親手製造的高智能計算機「天網」毀滅的故事。第1部和第3部中規中矩,唯有《終結者2:世界末日》永遠銘記在了大家的心裡。
  • 3D列印大腦晶片 科幻電影將成現實?
    將人腦與電腦連接起來,通常是科幻電影裡面的場景,但是現在,英國謝菲爾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和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合作研究的3D列印大腦晶片,讓人腦與電腦連接成為可能。△英國謝菲爾大學科學家們製造的3D列印的大腦晶片,通過探測和發射信號,可以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包括癱瘓。
  • 如果科幻電影情節成真美國11次會變成荒蕪之地
    【PConline資訊】要是我們最喜歡的科幻電影場景真是來自未來的「神諭」,警告我們未來將會發生什麼,結果會怎樣?如果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變成事實,美國將走上艱難旅程,沒有人值得信賴,特別是美國政府和機器人。
  • 分析:不同的科幻電影類型
    太空旅行是科幻旅行中最盛行的一種圖片來自:《月球》(索尼影業)雖然這第一種次類別有點像是幾種科幻元素的大雜燴,但科幻小說電影的雛形概念都會多少涵蓋一些簡單的科學——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太空旅行。從《星際迷航》到《星球大戰》再到《銀河戰星》,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在科幻類型上都湧現了優秀的作品,故事都是在未來感十足的太空飛船上在探索星系。
  • 十大末日科幻電影,看美國電影是如何作死人類的
    末日討論是科幻電影常用的命題,網友經常調侃中美電影的區別在於中國沒未來,美國沒過去。意思是說中國想拍科幻片卻一直拍不好,美國想拍歷史片,講的都是別的國家的歷史。其實有時候,美國的科幻片也沒有未來,因為他們會拉著人類共赴末日。下面就為大家列舉十個美國電影作死人類的末日科幻片。
  • 科幻電影《猩球崛起》或成現實?
    經典科幻電影《猩球崛起》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擁有與人類同等水平智商的猩猩,打敗了奴役猩猩卻反而感染了「猿流感」而導致退化的人類,從此統治了地球。這個電影本身用意在於給人類敲響警鐘,不要被瘋狂的野心驅使而破壞自然的平衡,但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疑問:現在的猩猩還會演化成人類這樣的高智商生物嗎?這個可能性現在看來是很小的。
  • 科幻電影《超體》:大腦的無限潛能,人類的無限可能
    新型毒品讓她的大腦得到了不斷地開發,當她成為一個科學意義上的完整人的時候,她也會覺到迷茫,頓時不知自己在這個世界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這部電影有明顯的呂克貝松風格特徵。首先,他的電影中處處體現著女權思想。
  • 本周上映,科幻必看電影《終結者:黑暗命運》
    上一部中,超級電腦「天網」阻止人類抵抗領袖約翰·康納誕生的行動失敗,時隔13年後,在「審判日」到來之前,「天網」派出了更加先進的生化機器人T-1000(羅伯特·派屈克 飾)從公元前2029年回到洛杉磯追殺已經長大的約翰,與此同 時,約翰也派出了機器人T-800(阿諾· 施瓦辛格 飾)回去保護年幼的自己。
  • 科幻、機械、愛情、 精彩電影一大波!
    科幻、機械、精彩電影推薦!一順發現英君從來不吃飯,她飯盒裡裝滿了電池,英君稱自己是個機器人,她聽收音機,有時會對著電燈、自動售賣機講話。一順與這個自稱是機器人的女孩成了好朋友,在她不開心時偷走她的心,並喜歡上了她。英君告訴一順,機器人不能談戀愛,一順對英君說「你是機器人也無所謂」。英君的拒絕進食已經到了生命危險的地步,一順為此開始想盡一切辦法。
  • 網際網路為電影提速 電影院會消失嗎
    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網際網路和電影的關係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多個論壇以此為主題進行,吸引了網際網路、傳統電影產業以及周邊行業的許多人士。他們各抒己見,唇槍舌劍,時有激烈交鋒。  網際網路怎麼幫IP孵化成電影?  IP(智慧財產權)是去年和今年影視內容產業的熱詞。
  • 英國記者挑戰中國天網系統能「潛逃」幾分鐘?
    早在看《速度與激情8》時,我們就曾被電影中美國強大的天眼系統震撼。無論目標人身在何處,只要啟動天眼系統,便能迅速準確地找到他。但這只是在電影裡,在現實中,真的也有這種「黑科技」嗎?其實在這方面我們中國比美國做的還要好!
  • 【獨家】除了「大白」,還有這些電影中的機器人值得關注
    故事講述一個工廠製造了人造人並把它們當作奴隸,它們之後奮起反抗破壞人類。機器人並沒有被想像成節省勞動力的工具,而是對剝削勞動力發表觀點的一種文學手法。自從人類電影時代以來,就不只有人類是科幻電影的主角。你能分清哪些是在機機器人,哪些是人機機器人,還有哪些是仿人機器人嗎?
  • 最近在社交媒體瘋傳的天網系統,到底是什麼鬼?
    2、其實對於「中國天網」,大家已經不陌生,唯一感到驚訝的是,居然在人臉識別上可以做到跟科幻電影一樣了。電視透露了兩個信息,一個是牛逼的人臉識別,另一個是大數據。同時在實時人臉抓捕中採用動、靜態人臉比對技術,在河北、廣東等地屢屢破獲重大案件。8、而公安三所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承建了全國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注意到「全國唯一」這四個字了沒有,這裡基本敲實天網裡的人臉識別技術有商湯科技介入。官網是這麼介紹的:「商湯和公安三所基於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達成長期合作戰略,主要用於網上遠程識別身份,共同推進網絡社會管理。」
  • 大腦植入微晶片 科幻電影的橋段即將成為現實場景?
    科幻電影一直都是人類將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展示出來的做好的方式。無論是當年震撼了世人的《太空漫遊2001》,還是近些年來的經典電影《盜夢空間》等都表現出了人們的探索。這些「人類」之所以會比現代人類更加強大主要就是因為他們改造了自己的血肉之軀並且在大腦中植入了晶片,從而獲得強大的能力,而這一切據悉有可能在五年之內成為現實。近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開發微創方式侵入大腦,挖掘更大的人類潛力。
  • 念力、隱身、人機相連,科幻電影中這些技術成真了!
    你以為這樣的話語是發生在電影之中嗎?它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了這種可能性。科學家從小白鼠大腦中成功分離出記憶分子,並利用這種分子清除了它不愉快的記憶,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神經細胞》雜誌上。不過,相信不同於電影中深沉的科學家,在現實中你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親親,這裡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呢?」
  • 科幻、機械、精彩電影推薦!
    一順發現英君從來不吃飯,她飯盒裡裝滿了電池,英君稱自己是個機器人,她聽收音機,有時會對著電燈、自動售賣機講話。一順與這個自稱是機器人的女孩成了好朋友,在她不開心時偷走她的心,並喜歡上了她。英君告訴一順,機器人不能談戀愛,一順對英君說「你是機器人也無所謂」。英君的拒絕進食已經到了生命危險的地步,一順為此開始想盡一切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