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漢壽亭侯在當時能拿多少錢工資?

2021-02-23 以史為鑑說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1930年,和梅蘭芳齊名的京劇大師馬連良發布三國京戲唱片《甘露寺》,發行極為火爆。但是有人聽了唱片後對馬先生說:其中有一句唱詞錯了!

原來在《甘露寺》的唱詞中,喬玄喬國老的唱詞中有這麼一句:「他有個二弟壽亭侯,青龍偃月神鬼皆愁,白馬坡前誅文丑,在古城曾斬過老蔡陽的頭。」有人指出,關羽的封號爵位是漢壽亭侯,應該讀作「漢壽-亭侯」或者是「漢壽亭-侯」,而不是「漢-壽亭侯」。馬連良先生的唱詞中認為關羽「漢-壽亭侯」是大漢的壽亭侯,所以省略掉了「」字,直接唱「二弟壽亭侯」。但是實際上按照兩漢三國時期的官制,漢壽是個地名,亭侯是關羽的爵位。關羽的「漢壽亭侯」意思是關羽是「漢壽」這個地方的亭侯。隱含的含義是,關羽可以自由支配漢壽亭這個地方一亭的賦稅。馬先生知道後馬上要求唱片公司銷毀片模,並且回購未售出的唱片,親自把唱片銷毀。馬連良先生對於節目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今天以史為鑑就跟大家聊聊兩漢三國的官制。

漢朝爵制在三國故事上,關羽關雲長在下邳兵敗被俘,曹操獲得這位SSR武將後,不勝歡喜,於是拜為偏將軍,對他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打算收攏關羽人心。關羽於是替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曹操知遇之恩,於是曹操上表漢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

其實漢壽亭侯不是官,而是爵位。曹操拜關羽為偏將軍,這才是關羽的官職。

漢朝王爵漢朝爵制一般有2等4級:分為王侯2等,縣、鄉、亭3級。劉邦在建立漢朝後逐漸平定了七個異姓王,然後劉備殺白馬為盟,和部下約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大漢存在一天,諸侯王這一級別就只能是劉姓的皇族才可以擔任。這一招斷絕了異姓稱王的道義旗幟,可以說非常成功,整個兩漢四百年也僅有三次異姓稱王事件的發生。在劉邦死後,呂后及其家族作亂,第一個打破了「非劉不王」的傳統,結果被周勃、陳平等老臣群起而攻之,平定了諸呂之亂,這也讓「非劉不王」成為鐵律。漢朝侯爵白馬之盟劉邦的第二句話就是:沒有軍功的人不能封侯,若有違反,天下共誅之!

漢朝的侯爵制度其實就是來源於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度,按照二十等爵的獲取要求,前面十八級都不是侯爵,只有第十九級的關內侯,第二十級的徹侯才是正兒八經的侯。比如授予關內侯(包括關內侯以下)的爵位,官方稱之為「賜某爵」,用的是「」字;而授予徹侯的爵位,官方稱之為「」,這就是俗稱的「封侯」。

再比如關內侯只有封邑而無封國,關內侯只能收其封邑的租稅,在其封邑內並沒有其他權力。但是徹侯就不同了,徹侯是有封國的,而且是其封國內的最高統治者,是可以任命一些小官員的。如果是劉姓皇子封侯,則稱之為「諸侯」。(注意這裡的「諸侯」並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說的諸侯,現代的「諸侯」含義更多的是上面介紹的封王的皇子被稱為「諸侯王」)

漢朝對於軍功封侯還是很嚴格,所以李廣屢次出擊匈奴,但是不是功過相抵,就是功勞不夠,最後還迷路錯過了大戰,因為無法獲得足夠的軍功,哪怕李廣名氣很大,也無法封侯。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為「徹侯」犯了劉徹的諱,於是將「徹侯」二字改為「列侯」,其他權利都沒有變化,照樣是侯爵的最高等。侯爵三級大漢的列侯侯爵總共有三級,分別是縣侯、鄉侯、亭侯。到了東漢末年,列侯雖然不咋值錢了,但是也絕對不好取得,「非軍功不封侯」的概念還是深入人心的。

所以關羽剛剛投降曹操就被拜為偏將軍,但是要等到關羽斬顏良解白馬之圍,獲得巨大的軍功後,曹操才有理由上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關羽的爵位可以和同時期投降曹操的名將張遼做一對比。根據記載,張遼在呂布戰敗,投降曹操後,就被曹操拜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雖然張遼也是曹操非常欣賞的名將,但是他關內侯的這個級別就要比關羽的列侯低上一等了。

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三國志-張遼傳

一直到了建安十一年,張遼才通過攻打袁譚、攻打黑山賊、平定江夏諸縣後獲得了足夠的軍功,被曹操封為都亭侯,這一時間比關羽足足晚了十年。從關羽和張遼獲得列侯的時間來看,關羽在白馬之戰中的戰功可能還被大家低估了。官職和爵位

圖註:關羽掛印封金,實際上不論是漢壽亭侯還是偏將軍的印章都比這小多了,金印長寬高大約是2CM左右,可參見上圖關內侯金印。秦漢時期的官職和爵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官階爵位制度。著名學者閻步克在《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中說中國的官階是一個「一元化多序列的復品式結構「。我們把這一結構細化到兩漢三國時期,就會發現當時的官階體系由二十等爵構成的爵位,再加上由獲得「若干石」的俸祿構成的祿秩組成的體系。

比如在漢代同樣是當縣令,有千石縣令,也有六百石縣令,還有四百石,三百石縣長四個不同的級別。而二十等爵剛開始的時候只能通過軍功獲取,但是等到漢代又多次給平民賜爵就相當於發放福利,到了後來朝廷沒錢了,甚至說只要交一定的糧食或者錢財就可以獲得不同的爵位,這也讓爵位的含金量不斷降低。漢代的郡守這個級別還有一個說法是「兩千石」,意思是擔任了郡守就會有價值「兩千石糧食」的收入。但是根據記載,兩千石這個級別還分為「中兩千石,真兩千石,比兩千石」三個級別。東漢時期發工資是發一半錢一半谷,比如同樣是兩千石這個級別,「中二千石」級別最高,每月可獲得月錢九千,米七十二斛。東漢最頂級的文職官員三公,武職官員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的俸祿都是號為萬石,月俸三百五十斛。到了四方將軍這個級別就是等同於高級郡守,俸祿為中二千石。其他四徵、四鎮、雜號將軍等因為漢末亂世,各地俸祿都較為混亂,魯肅曾經因為有功被孫權拜漢昌太守、偏將軍。

這個實例可以看出偏將軍和漢昌太守基本上一個級別,所以說關羽的偏將軍、漢壽亭侯的官職爵位差不多也已經可以等同於郡守了,當時關羽的俸祿估計也在兩千石、比兩千石左右。當時的劉備也只不過是豫州牧左將軍,也就是中兩千石的水平了。

相關焦點

  • 漢壽亭侯是什麼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惜?
    關羽畫像對此,歷史上存在兩種爭議:第一種,「漢壽亭侯」由漢獻帝所封,而漢獻帝又代表的是天下大統,其「含金量」自然不是劉備、孫權等「草頭王」的封爵所能相比。所以,就算劉備進封關羽為「鄉侯」,也比不了漢獻帝封的「漢壽亭侯」。同時,劉備還不好進封關羽的爵位,以免落下「僭越」的詬病。
  • 關羽的漢壽亭侯是什麼級別?
    東漢建立後,最高等級的列侯又被細分為:縣侯、都鄉侯、鄉侯、都亭侯、亭侯等級別。享一縣食邑為縣侯,享一鄉食邑為鄉侯,享一亭食邑為亭侯。(註:秦漢時的鄉相當於現代的鎮,亭相當於現代的村)喜歡三國的人都知道,關羽曾被封為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存在最大爭議的地方在於它的讀法,有人認為應該是「漢壽」「亭侯」,有人認為是「漢壽亭」「侯」,也有人認為是「漢」「壽亭侯」。其實第三種觀點明顯是錯的,因為當時從來沒有誰的爵位前面掛著國號「漢」作為前綴。
  • 漢壽亭侯究竟是一個什麼級別的侯爵,為什麼能讓關羽極為珍惜呢?
    (二)何為亭侯?如蜀漢後期魏延封為南鄭侯,是為縣侯,張飛為西鄉侯,是為鄉侯,而關羽的漢壽亭侯,則是最低級別的亭侯。關羽的漢壽亭侯,地點漢壽並不在曹操的統治區內,所以,關羽的漢壽亭侯,也只不過是虛封而已。那麼,這裡問題出現了,有的人有著這樣的主張,那就是關羽一直都相當的重視漢壽亭侯,而且根本看不上劉備所封的任何官職,而且關羽心裡是因為認可大漢正統,在一直重視漢壽亭侯的。
  • 「漢壽亭侯」是個多大的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視
    ~200年),字公驥 ,安平郡堂陽縣(今河北省新河縣)人關羽作為先鋒,急於立功,他遠遠地望見了顏良的麾蓋,就於亂軍之中快馬奔騰來到顏良面前,還沒有等到他反應過來,就被一槍刺死,關羽當眾割下顏良首級,袁紹軍於是大敗。《三國志》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 為啥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比一比才知道漢壽亭侯到底有多金貴
    因此,漢壽亭侯應該念作漢壽-亭侯。漢壽,表示關羽受封的領地。亭侯表示侯這一爵位的級別。東漢時期,列侯從大到小,依次有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之分,十裡為一亭,劉邦就曾經為泗上宜亭長。所以亭侯本身的級別並不算高。漢壽亭侯,就是漢壽地方上的亭這一級別的侯。不過關羽的漢壽亭侯,並不是實際的分封,也沒有食邑。漢壽在荊州武陵郡,屬於劉表的地界,當時漢朝的中央政府已經失去了對各地的實際控制權,漢壽亭侯更多的是一種掛名榮譽稱號。
  • 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
  • 關羽以「漢壽亭侯」 自居,來自於曹操的冊封
    從「桃園三結義」中就可以看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一開始就是志向相同,情投意合,在此之後,關羽、張飛二人為實現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而共同聯吳抗曹、建立蜀國,這一路走來,他們二人對劉備都是盡心輔佐、絕無二心。尤其是關羽,《三國演義》中記載,曹操在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初九,殺了反曹的董承,而後攻打據守徐州的劉備,大約在二三月間攻克了下邳城,也降服了關羽。
  • 關羽的漢壽亭侯聽起來很叼的樣子,那萬歲亭侯不是更叼嗎?
    我們都知道關羽被曹操封漢壽亭侯,在當時,曹操手下甚至全國將領侯爵並不多的時候,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而萬歲我們通常指皇帝,千秋即千歲,指王爺。所以萬歲亭侯,不就是跟皇帝和王爺沾邊了嗎?那應該是很叼的樣子才是吧?我們先來看看都有什麼人當了萬歲亭侯。
  • 關羽「漢壽亭侯」的封號,被許多人竟誤讀至今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鮮明豐富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而深受國內乃至海外華人的喜愛,而關羽關雲長因其武勇和忠義成為最受歡迎的三國人物之一,後世更給予武聖的尊號,民間尊稱「關公」或「美髯公」,受到廣泛的崇敬和膜拜。
  • 為什麼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
    就是關羽無論是在文學作品、戲曲還是歷史書籍等作品中,關羽都是排行第一的。從北宋開始,關羽的形象就對關羽進行追封,此後關羽逐漸成為武聖,在民間以各種方式對其進行祭拜。那麼為什麼關羽能夠排行在五虎上將之首呢?這裡面大有原因。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封為了漢壽亭侯,不僅如此,即使是正史中,關羽仍然是漢壽亭侯。對於關羽的漢壽亭侯,人們肯定是知道的,在蜀漢時期,關羽一直是沒有得到劉備封爵的。
  • 為什麼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看看漢壽亭侯有多珍貴就知道了
    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封為了漢壽亭侯,不僅如此,即使是正史中,關羽仍然是漢壽亭侯。對於關羽的漢壽亭侯,人們肯定是知道的,在蜀漢時期,關羽一直是沒有得到劉備封爵的。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關羽的漢壽亭侯是非常厲害的。在歷史上,關羽只接受了漢獻帝的封賜,根本沒有接受其他人的封賞。首先來說,漢壽亭侯該如何念呢?漢壽亭侯應該念作漢壽-亭侯。漢壽,表示關羽受封的領地。亭侯表示侯這一爵位的級別。
  • 為何關羽寧願接受曹操封的漢壽亭侯,也不願接受劉備封的漢壽縣侯
    前文提到,關羽曾被曹操表奏為漢壽亭侯,因而劉備在封賞關羽時便沒有改動這個封號,只是將漢壽亭侯加封為漢壽縣侯(縣侯大於亭侯)。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如標題所示,關羽曾欣然接受了曹操封賞的漢壽亭侯,卻始終不願接受劉備封賞的漢壽縣侯,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五虎上將之中,誰的工資最高?關羽10年可買房,馬超是月光族
    說到工資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敏感話題。不過在古代,皇帝給臣子的工資不像現今社會一樣。把這些錢,拿過來,個人使用、全家周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自己都可以看個小當鋪,做做小生意。那麼,在世人面前自稱為「仁義之君的劉備」,他會給自己的愛將發多少工資呢?會高於曹魏大將們的薪水嗎?
  • 【TA說】關羽之死,誰才是背後真正的兇手?
    首先先了解關羽在樊城是怎麼敗走麥城的。公元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的鼓舞,傾荊州之兵北上伐樊城。到12月敗走麥城,被呂蒙擒殺,這麼短時間裡,很多人認為是來不及派出援兵,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 關羽之死
    就算關羽看不明白,劉備看不明白,諸葛亮也看不明白?後來總算明白,其實劉備看明白了,諸葛亮看明白了,關羽也看明白了,就連曹操和孫權也都看明白了。關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關羽死了,大家都放心了。所以,整個《三國演義》,其實核心就在關羽之死。所以結論是:關羽死於謀殺。那麼,是誰謀殺了關羽?
  • 三國志關羽傳原文及譯文
    羽望見起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  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 當廚師能拿多少工資?
    當廚師能拿多少工資?廣州珠江新城著名食肆麗晶明珠,據說行政總廚的基本年薪是48萬元;中山某海港酒樓,行政總廚20萬年薪另加技術入股的分紅……當廚師能拿多少工資?天河某高級食府籌備開張,以「年薪20萬外加分紅」一下子把競爭對手的總廚拉了過來,這還不算,總廚手下幾名精兵良將也跟著「投奔」而來,年薪加起來也要八九十萬元。
  • 三國名將關羽,與宜昌有著怎樣的淵源,忠義仁勇信將永留世間
    關羽終日跟隨劉備,不畏艱險,八方徵戰,神勇威武,銳不可擋。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東漢建安五年,劉備偷襲徐州,關羽上演了「賺城殺車胄」的好戲。後曹操東徵,導致劉備投於袁紹。曹操活捉關羽後,任命關羽為偏將軍,讓他享受極大的禮遇。到了建安六年,袁紹派大將軍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讓張遼和關羽迎戰對峙。
  • 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關羽的自稱是什麼?
    演義裡五虎上將五人武力雖然相差不大,但是性格卻是各不相同,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五虎上將大概可以這麼說:關羽傲,張飛暴,馬超狂,趙雲猛,黃忠勇;五人之中趙雲張飛和關羽三人無論是對敵或是其他場合時喜歡自稱
  • 健身教練的工資一般能拿多少?
    作為一名私人健身教練的話,自己的工資不是穩定不變的,因為會根據你所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因為我們不可否認的就是畢竟我們說健身這個東西還是屬於高消費的,所對應的的客戶會員人群也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