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亭侯究竟是一個什麼級別的侯爵,為什麼能讓關羽極為珍惜呢?

2021-02-13 小小仲醫

(一)暫歸曹營 受封亭侯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佔據徐州大部的呂布敗亡,在這次作戰中,曹操、劉備合力,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呂布敗亡後,劉備跟隨曹操回到了許昌。

在許昌期間,劉備一直想方設法脫離曹操,恰逢袁術此時走投無路,想要北上投靠袁紹,對此,曹操斷然是不允許的,因此,在一番運作之下,劉備爭取到了率軍前往徐州攔截袁術的任務。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術在遭到劉備的攔截後,無法前進,最終吐血而亡,而後,劉備並沒有返回許昌,而是趁機襲殺曹操所置的徐州刺史車胄,而後佔據下邳,開始分兵掠地,反抗曹操。

此時,劉備與張飛返回小沛,以關羽駐守下邳,代行太守之職,得知劉備如此行徑的曹操大怒,立刻派遣劉岱、王忠前往攻擊劉備,不想卻被劉備輕鬆地擊敗,無奈之下,曹操也是顧不上官渡之戰開戰在即,於同年十二月親自率徵討劉備!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劉備敗逃,投奔袁紹,關羽戰敗被擒,不得已暫時歸順曹操,此時的關羽得到了曹操的後代,當即被拜授為偏將軍,此時,官渡之戰已然打響!

袁紹派遣所部上將顏良與淳于瓊、郭圖等人猛攻東郡,在白馬與東郡太守劉延激戰,此時,曹操在荀攸的見一下,迅速援救白馬,而關羽則是作為先鋒出戰顏良!

關羽來到陣前,遙遙望見顏良,立刻便是策馬狂奔,直接突進顏良陣前,一下刺死顏良,而後又割下顏良的首級,返回了曹操陣前,對此,袁軍眾將無人可擋,關雲長之名一下子響徹整個中原地區!就此,白馬之圍直接解除,此戰過後,為了表彰關羽的武勇,關羽直接被封為漢壽亭侯!

而這,也是關羽漢壽亭侯的來源,那麼,在這裡,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亭侯是一個什麼級別的侯爵呢?

(二)何為亭侯?有何意義?

根據《後漢書 百官志》記載,是為如此:

「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

這也就是說,所封侯爵,在東漢時期有三種,分別是縣侯、鄉侯與亭侯,其中縣侯地位級別最高,這是依據著行政區劃而施行的封侯體系。

如蜀漢後期魏延封為南鄭侯,是為縣侯,張飛為西鄉侯,是為鄉侯,而關羽的漢壽亭侯,則是最低級別的亭侯。

而且,在東漢中後期,所封侯爵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實封很少,也就是真實領有封地的很少,大多數是虛封,也就是只有其名,而無有封地。

關羽的漢壽亭侯,地點漢壽並不在曹操的統治區內,所以,關羽的漢壽亭侯,也只不過是虛封而已。

那麼,這裡問題出現了,有的人有著這樣的主張,那就是關羽一直都相當的重視漢壽亭侯,而且根本看不上劉備所封的任何官職,而且關羽心裡是因為認可大漢正統,在一直重視漢壽亭侯的。

這種說法,其實相當的不嚴謹,關羽的確重視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可是遠遠沒有達到不重視劉備所封官職的地步,那麼,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封侯,不是官職,而是地位的象徵,其叫做爵位,而不是官位,所以,是不能將侯爵與官職混為一談的。

其次,封侯的權力,一般的諸侯根本不具備,至少是王以上的級別才可以,更多的,在東漢末期,是天子,因為,劉備並非不封侯給手下眾將,實在是級別不夠,在蜀漢集團,劉備稱帝之前能夠封侯的人,少之又少。

法正算是一位,不過,那也是在劉備成為漢中王的時候,且是追諡,包括劉備自己在內,都是在稱漢中王之後,才將朝廷所給予的左將軍印綬與宜城亭侯爵位還給朝廷。換句話說,在此之前,劉備自己也才僅僅只是個宜城亭侯而已,按照爵位級別來說,與關羽,是一致的。

第三,關羽的漢壽亭侯,只是為了象徵身份,因為漢壽亭侯是大漢天子授予,劉備代表的便是大漢天子,正如劉備保有的宜城亭侯,是一個道理,這並非是關羽忠於天子而貶低劉備的表現。

第四,所謂的漢壽亭侯,實在不能與劉備對關羽加封的官職相提並論,不管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以關羽為元勳,封為蕩寇將軍領襄陽太守。

還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六月的「董督荊州事」,或者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的「前將軍、假節鉞」,這才是真實的權力與信任,豈是一個區區亭侯可比擬的?

所以,對於關羽來說,亭侯的爵位,不過是得到大漢天子官方認可的象徵地位的錦上添花而已,他雖重視,卻也是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漢壽亭侯是什麼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惜?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劉備為何始終不給首席大將關羽進封爵位呢?畢竟,張飛和馬超也曾分別進封「西鄉侯」、「犁鄉侯」,而關羽卻只是個亭侯,明顯比二人低一個檔位。不過,相比關羽口中的「軍中老卒」黃忠的「關內侯」則要高一個檔位,而又和趙雲的永昌亭侯相當。
  • 「漢壽亭侯」是個多大的官職,能讓關羽極為珍視
    上圖_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那麼,漢壽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呢?其實,「漢壽亭侯」並不是官位,實際上它是一種爵位,關羽之前被封的「偏將軍」才是官位。那麼,關羽在自我介紹時,為什麼不稱呼官位,而要稱呼爵位呢,官位和爵位有什麼區別呢?古代講究職以能授,爵以功賞。官位屬於行政系統,有具體的職務和對應的上下級關係,並有定期的考核,多是通過選拔人才方式來授予官位,而且官位不可世襲。
  • 關羽的漢壽亭侯是什麼級別?
    「二十等爵」從低到高分別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每個級別都享受相應待遇,其中王爵擁有自己的封地。徹侯在漢初也有封地,但漢景帝之後不設封地,僅享食邑待遇。關內侯無封地,享食邑待遇。其他爵位食朝廷俸祿。
  • 張遼關內侯,張郃都亭侯,關羽漢壽亭侯,這些爵位差別有多大?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太祖破呂布於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三國志·張郃傳》記載:「拜郃偏將軍,封都亭侯」;《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 關羽「漢壽亭侯」的封號,被許多人竟誤讀至今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鮮明豐富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而深受國內乃至海外華人的喜愛,而關羽關雲長因其武勇和忠義成為最受歡迎的三國人物之一,後世更給予武聖的尊號,民間尊稱「關公」或「美髯公」,受到廣泛的崇敬和膜拜。
  • 關羽以「漢壽亭侯」 自居,來自於曹操的冊封
    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英雄人物,他們意氣相投,言行相依,共同立志要幹一番大事業,他們選擇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裡、於桃園舉酒結義,向天同盟,發誓以後要難同當,有福同享,有苦同受,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三國演義》原文是「豪情義氣衝雲天,歃血為盟桃花園。肝膽相照兩崑崙,此生共赴黃泉間」。
  • 為何關羽寧願接受曹操封的漢壽亭侯,也不願接受劉備封的漢壽縣侯
    前文提到,關羽曾被曹操表奏為漢壽亭侯,因而劉備在封賞關羽時便沒有改動這個封號,只是將漢壽亭侯加封為漢壽縣侯(縣侯大於亭侯)。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如標題所示,關羽曾欣然接受了曹操封賞的漢壽亭侯,卻始終不願接受劉備封賞的漢壽縣侯,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關羽的漢壽亭侯在當時能拿多少錢工資?
    」有人指出,關羽的封號爵位是漢壽亭侯,應該讀作「漢壽-亭侯」或者是「漢壽亭-侯」,而不是「漢-壽亭侯」。馬連良先生的唱詞中認為關羽「漢-壽亭侯」是大漢的壽亭侯,所以省略掉了「漢」字,直接唱「二弟壽亭侯」。但是實際上按照兩漢三國時期的官制,漢壽是個地名,亭侯是關羽的爵位。關羽的「漢壽亭侯」意思是關羽是「漢壽」這個地方的亭侯。隱含的含義是,關羽可以自由支配漢壽亭這個地方一亭的賦稅。
  • 關羽的漢壽亭侯聽起來很叼的樣子,那萬歲亭侯不是更叼嗎?
    我們都知道關羽被曹操封漢壽亭侯,在當時,曹操手下甚至全國將領侯爵並不多的時候,是非常榮耀的一件事。而萬歲我們通常指皇帝,千秋即千歲,指王爺。所以萬歲亭侯,不就是跟皇帝和王爺沾邊了嗎?那應該是很叼的樣子才是吧?我們先來看看都有什麼人當了萬歲亭侯。
  • 為啥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比一比才知道漢壽亭侯到底有多金貴
    戲臺上,關老爺出場往往有一套標準程序,手中青龍刀,胯下赤兔馬,白臉的關平,黑臉的周倉,一邊一個左右護駕,背後豎起一面大纛旗:漢壽亭侯關!好威風,好殺氣。每一樣裝備,每一位副將都為關羽添了不少氣場。尤其是漢壽亭侯的金字招牌,怎麼看怎麼牛。
  • 關羽:請你們稱我為漢壽亭侯,我不屑當前將軍
    關羽死之前都是自稱漢壽亭侯,從來不提前將軍這個稱號為什麼呢? 一、將軍是個官,亭侯是個爵位 二、接受之後官降一級 三、關羽心胸高傲,傲氣過人
  • 為什麼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
    因此有著漢獻帝親賜的漢壽亭侯護體,關羽作為五虎上將之首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戲臺之上,關老爺一旦出場,那麼必定他的背後會豎起來一道旗幟:漢壽亭侯關。那麼這個漢壽亭侯究竟是什麼呢?從周武王分封之時,就已經明確的建立了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度,等發展到了秦漢之時又進一步進行了完善,提出了爵位之間的尊卑,妻妾,田宅等待遇,用不同的爵位來應對不同的待遇,以此來刺激其他的各界人士好好奮鬥。
  • 為什麼關羽是五虎上將之首,看看漢壽亭侯有多珍貴就知道了
    那麼為什麼關羽能夠排行在五虎上將之首呢?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封為了漢壽亭侯,不僅如此,即使是正史中,關羽仍然是漢壽亭侯。對於關羽的漢壽亭侯,人們肯定是知道的,在蜀漢時期,關羽一直是沒有得到劉備封爵的。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關羽的漢壽亭侯是非常厲害的。在歷史上,關羽只接受了漢獻帝的封賜,根本沒有接受其他人的封賞。首先來說,漢壽亭侯該如何念呢?漢壽亭侯應該念作漢壽-亭侯。漢壽,表示關羽受封的領地。亭侯表示侯這一爵位的級別。
  • 魏延被封為縣侯,諸葛亮僅為鄉侯?武鄉侯究竟是鄉侯還是縣侯?
    不過看了魏延和諸葛亮的侯爵,我們卻會非常奇怪,作為蜀漢二把手的諸葛亮,在侯爵上僅僅是個鄉侯,而作為諸葛亮的下屬,魏延卻是一個縣侯,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說諸葛亮的武鄉侯實際上也是個縣侯?我們先看看侯爵有哪些等級?漢朝的侯爵一般有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四個等級,魏延是南鄭侯,而南鄭是漢中郡下的一個縣,所以說魏延的南鄭侯是一個縣侯。
  • 劉備稱帝之後,成了一國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劉備稱帝之後,成了蜀國的皇帝,卻為何不給關羽張飛封王呢?劉備稱帝前後,張飛關羽是什麼爵位呢?說起來還真不高!關羽是「漢壽亭侯」,張飛是「新亭侯」,後來又封為「西鄉侯」!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亭、鄉,範圍都很小!需要說明的是,漢代侯爵分為兩種,(1)關內侯,(2)列候!其中,關內侯是「侯爵」的入門,此後才能列候!
  • 劉備稱帝,為何不賜封關羽和趙雲?一個沒必要封一個沒想要封
    他知人善用,雖然說他謀略比不上「諸葛亮」他的武藝比不上「關、張」,但是他有一顆仁義之心,有能使天下英雄為其所用的能耐。 曹魏建立之後,「劉備」也很快稱帝, 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蜀國,在劉備稱帝之後,他對他身邊的有功之臣進行大封,其中「五虎上將」中,「張飛」、「馬超」、「黃忠」都得到了大封,這三人都直接封侯。那麼同是「五虎上將」的關羽和趙云為何卻沒有得到敕封呢?
  • 關羽不死劉備不敢稱帝?不要再被欺騙了
    確實如此,但劉備到底是不是皇室後裔並不重要,關鍵是所有的人都相信他說的話,劉備以他的姓氏和無雙的個人魅力徵服了他遇到的每一個人,在漢室傾頹,皇帝無為的時候,這樣一個皇室貴胄憑空出世,要「救社稷於危難,保大廈之將傾」,那些心懷漢室,有野心建功立業的人大都被他徵服,而願意為他鞍前馬後,關羽、張飛等人,就是他的死忠分子。那麼為什麼我說忠於劉備,就是忠於大漢。
  •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雖許多事跡來源於歷史,卻又「高」於歷史。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有個非常醒目的標記:身後那杆上書「漢壽亭侯」的大旗,走到哪跟到哪。按理說這個封號,是關羽降曹後,曹操假託漢獻帝之口,封賞給關羽的。
  • 關羽之死
    荀彧家族「四世三公」,家族地位遠遠高於曹操,因此荀彧對於曹操的貢獻還包括荀家江湖地位給曹操帶來的好處。可是,荀彧這個人幫曹操的目的,是助其匡扶漢室。到後來曹操封魏王加九錫,荀彧發現他有篡奪漢朝的野心,於是站出來反對曹操,結果曹操大怒,賜了一杯毒藥,害死了荀彧。為什麼先說荀彧?因為關羽和荀彧是一類人。關羽這人,沒事喜歡讀《春秋》,講大義。
  • 赤壁之戰後,張飛為何棄矛改用新亭侯刀作為自己的武器?
    關於新亭侯刀的記載也只有一句,出自《古今刀劍錄》: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朱山鐵為一刀,銘曰新亭侯蜀大將也。後被範強殺,將此刀入於吳。翻譯成白話就是:張飛剛剛封為新亭侯的時候,親自命令工匠冶煉赤珠山鐵做了一把刀,銘文為:新亭侯蜀大將也。後來張飛被範強殺害,將新亭侯刀送給了吳國。並沒有關於新亭侯刀造型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