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是溫村,來了的人都這麼叫。事實好像也的確如此。為什麼呢?
除去「好山好水好寂寞」之類的說辭,單看時尚度,Global Language Monitor網站公布的Global Fashion Capital的排名中,溫哥華今年僅僅排在第52位,雖然曾經我們也在2012年以第31名出道。而我大中華區上榜的上海,排在第15,稍稍落後亞洲時尚中心東京5個名次而已(阿拉桑海寧表特字茂好伐?)
對溫哥華,GLM網站給出的評語是,「獨立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時尚直覺」。意思就是,溫哥華你一定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水瓶座,可是莫名地有了一些粉絲,姑且就把你放在榜上吧。
村歸村,到底還是村出了自己的風格,得到了認可。只是,所謂溫哥華「獨特的」風格,到底又是什麼?我們先來走走溫哥華的時尚地圖。
Downtown中心
這裡溫哥華的CBD,走跳著努力工作努力享樂的高逼格人群,他們在Burrard Street上班,Robson Street上閒晃,出入Holt Renfrew以及各大精品店。需要隨時能說走就走上班開會見客戶,逛街吃飯最好還能約個會的行頭。
服裝版型一定要修身,才能穿衣顯瘦脫衣有肉,不管是什麼肉。最好能在基本搭配中混入當季的流行的配件,比如鞋或墨鏡,正式之餘才顯CBD高冷範兒。若再有一樣名牌傍身,看似低調實則一路高歌「時尚時尚最時尚」,更能走路帶風,在人群中絕塵而去。
Yaletown
Yaletown距離Downtown中心僅僅數步之遙,以前是貨倉和鐵路車廠聚集的工業區,經過80年代一批雅痞的改造後,如今已是一個遍布畫廊,精品店和餐廳的成熟社區。Yaletown脫不掉的,就是一件雅痞風的袍子。
相較Downtown中心商務式的幹練,Yaletown的風格更精緻,樂於用各種花紋和顏色搭配出不同的層次;白球鞋或是舊踝靴更添一分文藝的隨性。當然最不能少的,是各種bling bling的配件。越是bling,越是把文藝調調稱得騷氣,高調地碎碎念著,我就我,不一樣的煙火!
Gastown
當Yaletown的發展日趨成熟,受到越來越多的富一代富二代青睞之後,新一代的雅痞們便轉戰到Gastown。可以說現在的Gastown就是80年代的Yaletown,隨處可見獨立設計師的小店,平面設計工作室,小有情調的餐廳,甚至還有全溫哥華唯一一件概念精品店。
Gastown的風格,就是彰顯個人風格。
不管你是留著大鬍子卻披著一頭長髮,還熱衷于波西米亞的圖騰,還是長了衣服雌雄莫辨的身材,擅長中性混搭;又或者是塗著深色口紅穿著破壞丹寧的rocker,也許還是熱愛平淡自由的Normcore,不屬於其他任何一種風格,就一定屬於Gastown。包括聚集在Hasting的洪姆烈士,在Gastown總能找到一張睡覺的椅子。
West 4th/Kitsilano
Kits有片海灘,一到入夏,第一個脫光光開始日光浴的人大概就躺在那裡。生活在這片區域,沒有個人魚線馬甲線都不好意思脫衣服。加上溫哥華第一瑜伽品牌Lululemon就是創立於此,Kits範兒更像外人眼中溫哥華人的形象。所以就算不愛運動,至少也要穿得像有運動的習慣。
一件好材質好剪裁的純棉tee,除了透氣吸汗機洗不變形不起球之外,搭配上一條有pattern的褲子,或者一雙statement shoes,不需要任何配飾,立刻隨性又有型。走在路上就是在表達「我就是有錢有閒想運動就運動想偷懶就偷懶,可是我還是這麼時髦啊」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你怎麼沒提更具地域性的Surrey寶萊塢Style, Richmond土豪範兒,咳咳,這個我已經注意到了,其實呢,相對溫村來講,那些個都屬外村啦,此處先按下不表(下次單說)。
溫哥華獨特的多元文化給予多種時尚風格發展的自由空間,可能這個才是所謂溫哥華的獨特的時尚品味。你,找到自己的溫村Style了嗎?
作者:珂璃珥,自由散漫的時尚觀察者,細節偏執的造型師,現居Gastown。
稿件版權屬作者,授權城市知道-溫哥華發布,歡迎到朋友圈分享喔,轉載聯繫微信君。
(Photo credit:www.stylebutcher.com,streetscout.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