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學學西方人老了靠自己養老吧!
在不太老的時候一定保養好身體,積攢好用於養老的財富!
至於以前對孩子的付出不要計較,想一想當年孩子還給你帶來了很多快樂呢。
趕上孝子那是你福分,趕上逆子只能是福報不夠,誰也別怨,該怎麼活就怎麼活。
如果不生孩子人也得老嗎,一切順應自然吧。
我是做女兒的;
不管是婆婆還是自己的親媽。都是一樣對待,
當他們老了,要好好對待;
因為你也會有老那一天,
對老的不孝順。
以後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去孝順你!
做母親的都不容易。
當父母的有幾個是做到對兒女能掏心掏肺的
不要無限度抬高一方;到是小孩子對父母是全心全意的愛,
因為沒有父母他們就長不大;
所以生活永遠只能靠自己。
母親含辛茹苦養育孩子,
可是接受的教育是低等教育,如何才能讓他長大後成了這樣的人,
我在深思,家庭,社會,學校,可能都有;
但最終還是自己的理念錯誤,同樣一起受教育,其結果往往是少數極個別人才這樣!
望廣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教育;
等到孩子思界觀形成了,再評價已成為為時已晚,
到時再傷心也於事無補。
養育兒女二十餘載,
無論你多麼不舍,子女終將羽翼豐滿,遠走高飛,奔向美好前程;
這也正是每個為人父母所期待的,父母對於子女就是付出……守候……欣賞。
至於養老,很贊同文章所言,不要過於依賴子女,做一個心胸開闊的快樂老人!
守住老窩,關心老伴,留有養老錢,兒女需要時伸把手幫幫,
兒女閒時來多看探望父母,不過於參與和打攪彼此生活;
彼此生活要多交集少平行,彼此生活輕鬆愉快些最好,
等到我們真老的不能自我料理的時候。
也不能拖累兒女,自有社會相關機構,我們只負責安靜的走好人生的最後一程……
曾經和朋友討論過養兒女的意義是什麼,我的感受是這樣,
兒女是夫妻感情的結晶,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的永遠企盼和念想;
綜上所有我們人生才是沒有缺憾完整的,養育的過程是艱辛但是快樂,
我們唯有用心對待和兒女這一場今生今世的緣分罷了。
父母也要學會與自己獨處,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 每個人都會老 不需要用任何道德去綁架一個人;
如果我父母老了 !有錢會給他們在我們同一小區 。
買個小戶型給他們住 方便照顧 如果沒錢就回家多看看 ;
他們 兩代的生活習慣 ,
跟觀念不同 ;不生活在一起是為了避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