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妃」嵯峨浩隨丈夫來華後,是怎樣度過新年的?

2021-02-13 貴妃講歷史

儘管溥傑和嵯峨浩是在日本舉行的婚禮,但是說到底溥傑也總歸還是要回到滿洲國的,畢竟他來到日本學習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更好的為自己的兄長溥儀效勞的。盧溝橋事變的發生令得溥傑愁眉不展,因為這也是他最為不願意看到的一件事。當時,雖說在日本的謀劃下,在中國東北地區搞了偽滿洲國政權,並且將溥儀等原清朝皇族與這個政權捆綁在了一塊,然而溥傑也很明白,自己仍然還是一個中國人。所以在接到七七事變的消息,溥傑也長嘆一聲:「滿洲和中國,本來是一回事……」

在這一年的九月份,溥傑剛剛從步兵學校畢業,這也就意味著溥傑即將就要回滿洲為自己的兄長效力,並且溥傑也正是這樣做的。不過,因為當時溥傑的妻子嵯峨浩已經有了身孕,所以預計在十月份的時候再啟程前往滿洲新京,正式開始在中國的新生活。前往新京的路程是漫長的,因為當時的交通並不方便,所以嵯峨浩只能坐船接著再轉車,最後在一番「折騰」下,嵯峨浩總算是到達了最終的目的地,也就是自己即將要長期生活的地方新京(長春)。

時值冬季,除卻一個皇室的特定規矩之外,嵯峨浩最大的挑戰還應該要數對當地習俗的適應。事實上,作為一個即將要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嵯峨浩對於中日之間的風俗習慣的差異是很敏感的。比如說在日本,蓮花是在葬禮上使用的,而中國卻是用於喜慶的時候。送禮不能送單個,往往需要成雙。這一系列的與日本迥異不同的風俗,也令得嵯峨浩在剛開始的一段適應時期頗為苦惱,卻也總歸還是逐漸的步入正軌,而嵯峨浩對於當地的習俗也以一種新奇的態度欣然接受。

轉眼就進入到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北方這便就是小年了,也就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在當時向來就有著祭灶的習俗。據說灶王爺升天的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不能在灶裡點火,並且都要吃用砂糖和糯米做成的糖瓜。到了晚上的時候,則開始點燃蠟燭香火,並且放響鞭炮,接著便可以行禮,即在祭主三拜九叩後,家中的男子按照輩分在灶中點火,如此便表示恭送灶王爺升天。而在估摸著灶王爺已經抵達天宮之時,便開始在院子中撒上一些芝麻杆,這便是「踩歲」。很顯然,對於這樣一些習俗,嵯峨浩是比較陌生的,不過既然嫁給了溥傑,成為愛新覺羅家族中的一員,嵯峨浩所能做的也只有儘快適應,別無他途。

在小年過後,緊接著便就是迎接除夕,這是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天,同樣受到重視。在這一天中,嵯峨浩必須隨著自己的丈夫來到溥儀的「皇宮」,因為按照規矩,皇族中的所有人都要在宮內度過這一天,並且迎接新年的到來。在進宮之後,大家都要向溥儀行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對皇帝陛下的尊敬,而後便開始隨便拉家常,以一種閒逸的方式度過。當然,這一天最為熱鬧的無外乎是晚上,整個「皇宮」燈火通明,大家都圍坐在一塊兒打麻將,以此取樂。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作為皇帝的溥儀需要將一些用黃紙包好的銀幣賞給自己的一些親屬,也就相當於是發「壓歲錢」。一般來說,這種皇帝賞賜的「壓歲錢」只能是當遇到特殊困難方才能夠使用,否則就只能妥善保管好。

待到午夜十二時,就進入到新的一年了,嵯峨浩所要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還是一如進宮之時的禮儀,對溥儀行三跪九叩之禮,並且還需要祝詞「新禧如意」,如此表達了一年當中對皇帝的第一次問候。

正月初一和除夕一樣,幾乎一整天都是在「皇宮」內度過,大家圍坐在一塊飲食,皇家素來拘束,並且禮儀繁多,所以嵯峨浩同樣也是不堪其重,尤其是在穿戴的問題上。本來按照愛新覺羅家的慣例,在春節這一天諸多婦女是需要穿的隆重一些,而能夠代表「隆重」無非也就是穿戴一些金銀首飾,越是珍貴越是體面。然而,因為當時嵯峨浩初來乍到,也不清楚有這麼多規矩,在從日本出發的時候就未能攜帶珍貴首飾,以導致溥儀不禁偷偷對溥傑表示「浩太寒酸了,怪可憐的」,令得嵯峨浩在事後也是哭笑不得,隨即便寫信讓日本的外祖母寄了一些金銀首飾,以維持所謂的「體面」。

總的來說,嵯峨浩初次在中國過年,並且還是在愛新覺羅家,未免也有一些拘謹,不過令得嵯峨浩比較心安的是,無論如何,還有著自己的丈夫溥傑陪伴在身邊,正是溥傑的悉心解惑,方才令得嵯峨浩能夠儘快地掌握繁多的禮節,儘快地適應新的環境,這對於她來說也是難忘的一部分吧。

相關焦點

  • 末代王妃嵯峨浩:日本貴族出身,用生命將政治婚姻演繹成曠世絕戀
    對於嵯峨浩而言,嫁給溥傑對她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好處。首先,她得跟著丈夫回到戰火連天的中國,其次,日久後,她還得忍受本國人民和來自中國人民對她的各種猜忌,在這些之外,嵯峨浩在中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此間,溥傑還帶著嵯峨浩遊覽了一次故宮,對溥傑來說這是對家族的一次回憶,對嵯峨浩而言,這則是她了解丈夫的一個重要階段,看著丈夫小時候讀書學習的地方,嵯峨浩心裡百感交集。1943年,溥傑一家回到嵯峨浩的故鄉日本。兩年後,溥傑與嵯峨浩帶著二女兒回到長春,而大女兒慧生則被留在日本上學。
  • 最後的皇弟,流轉的王妃,溥儀弟弟和日本女人嵯峨浩的傳奇姻緣
    當時中國比日本落後,而嵯峨浩卻最終加入中國國籍,成了陪新中國公民溥傑走完了後半生的伴侶。日本有電視劇《流轉的王妃》,是根據嵯峨浩本人的同名回憶錄翻拍的,記錄了二人的一生。 一、嵯峨家系 乍一聽起來,愛新覺羅家族是過去天朝的正統皇室,血緣高貴,現在和倭國不知道哪來的血緣結合,哪怕大清都亡了,這也不是什麼有面兒的事吧。
  • 「流轉王妃」嵯峨浩時隔多年再回中國,成了真正的中國公民
    人生有悲有喜,生活還得繼續,嵯峨浩也逐漸地從痛失愛女的陰霾中走出來,這個時候的她,顯然滄桑了許多。所幸,她的精神還有的支撐,早在1954年的時候,因為慧生的緣故,嵯峨浩就已經能夠與還在中國的丈夫溥傑通信,在丈夫的慰藉與鼓勵下,嵯峨浩不禁生出了回到中國與其重逢的念頭。思念無時不在,缺的只是一個契機。
  • 人物 民國最美麗的相親:「末代皇弟」溥傑與嵯峨浩
    ▲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溥傑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弟弟。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來,溥傑和嵯峨浩事先都看過對方的照片,第一眼的印象都非常好,在溥傑眼裡,嵯峨浩溫文爾雅,美麗嫻靜,外貌有點像當時他很崇拜的日本寶冢戲場裡最紅的當紅女星草笛美子;而在嵯峨浩眼裡,第一印象覺得溥傑溫和安詳,雖然戴著軍帽,但五官端正,眼鏡後面的眼睛聰慧而明亮,與其說像個軍人,不如說更像個學者或文人。
  • 溥儀胞弟溥傑和日本貴族小姐嵯峨浩的一世情緣!
    凡是屬於你的,或許會有得到後再失去的,但是到最後也會回來的。因為一襲政治浪潮,溥傑和嵯峨浩的命運交織在一起。他是末代皇帝胞弟,她是日本貴族小姐,心不甘情不願中,兩人被安排了一場跨越國界的聯姻。相親那天,嵯峨浩靜靜地站在那裡向前來的客人行見面禮,等到了溥傑時,兩人禮畢後四目交匯,就在那一霎那,他們在心中定住了,一見鍾情,片刻生之。
  • 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
    周末來推薦一部日本影片《流轉的王妃,最後的皇弟》,講述清朝最後的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竹野內豐 飾)和他的日本妻子嵯峨浩(常盤貴子
  • 直擊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的真容,身材高挑、五官精緻、氣質絕佳
    直擊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的真容,身材高挑、五官精緻、氣質絕佳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農曆4月16日出生於直隸順天府(今北京),他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同父同母弟,父親是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說起來,溥傑比哥哥溥儀幸運多了,他遇見了自己生命中的靈魂伴侶——日本妻子嵯峨浩,而這場政治聯姻,竟然讓溥傑的人生有了一抹最溫暖的底色。1937年1月,愛新覺羅·溥傑在日本人的陪同下,遠渡重洋,在嵯峨浩的外祖父家裡,和嵯峨浩相親見面。當時,嵯峨浩23歲,她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身材高挑、五官精緻、氣質絕佳,畢業於女子學習院高等科,這些都給溥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有日本皇室血脈的嵯峨浩,為何加入中國國籍,還不讓女兒嫁日本人
    那時候溥傑三十歲,比嵯峨浩年長三歲,他們性格相似,溥傑又如兄長一樣對嵯峨浩無微不至的照顧著。1937年10月,溥傑攜新婚妻子一同回國,居住在長春。他們琴瑟和鳴的度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對彼此越發熟悉和依賴起來。不過日本方的目的很快暴露出來,他們希望嵯峨浩可以生下兒子,然後繼承溥儀的身份,因為溥儀膝下無子。
  • 溥傑的日本妻子嵯峨浩到底有多美?看完這組罕見舊照,就明白了
    不過嵯峨浩與溥傑終究是一場政治聯姻,嵯峨浩懷上溥傑的孩子後,日本關東軍便讓溥儀籤字通過了《帝位繼承法》。但嵯峨浩卻是連生了兩個女兒,分別是慧生和嫮生。嵯峨浩和次女嫮生在1947年,則跟隨部隊輾轉回到了日本。十年後,慧生與溥傑取得了聯繫,但由於和日本青年大久保相愛,嵯峨浩則認為慧生是中國人的女兒,應當嫁給中國人為妻,因此十分反對,而年僅19歲的慧生則選擇了與大久保殉情。
  • 歷史講談 末代皇后婉容最後的日子
    婉容皇后最後的日子被記錄在一本叫做《流離的王妃》的書中,作者就是當時一起被關押的日本女人嵯峨浩。她是日本的貴族小姐,皇室近親,因為嫁給溥儀的弟弟溥傑成了滿洲國的王妃,於是也和婉容成了妯娌。文繡在現代的眼光看來稱不上養眼,但這張照片中擺出的當時女性罕見的姿勢可能預示了她日後的反叛,面對長輩的指責,她甚至援引民國法律男女平等的原則,稱要拿法律武器為受到侮辱的自己討回公道。
  • 16年後夫妻重會!皇族楊過和日本小龍女的悽情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是愛新覺羅•溥傑,滿清末代皇帝、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弟弟,末代皇弟。圖為溥傑(右)和溥儀兄弟合影。
  • 花開日本 情歸中國——溥傑愛人嵯峨浩
    她的人生如果按部就班進行的話,應該成年後會嫁入另一個日本有名望的家族,然後相夫教子,平淡且安逸地度過一生。1950年8月溥傑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羈押,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改造。
  • 大清末代格格與日本平民青年的「殉情」事件
    根據慧生母親嵯峨浩寫於1958年的自傳《流浪王妃》所述,慧生並不愛大久保,甚至對大久保的追求感到困擾。離婚後成為畫家。1949年遷居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校。當時溥傑30歲,嵯峨浩23歲。1947年,嵯峨浩與次女嫮生隨部隊輾轉回到了日本。母女三人團聚,但是溥傑卻仍然身陷蘇聯,後來又被送到撫順,與她們母女斷絕音訊。慧生從小天資聰穎,具有文學與藝術天分,擅長彈鋼琴、拉小提琴、繪畫。
  • 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傅傑,因病去世後,留下2個女兒,現狀如何?
    除了委員的身份外,溥傑還有一個令人矚目的身份: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弟弟,全名愛新覺羅·溥傑。 溥傑的前半生與溥儀及偽滿洲國息息相關,後半生才在我黨的關懷下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下面讓我們走進他的一生。
  • 嵯峨浩回憶:手撕火雞,大口吞咽!
    身為大清朝的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迷上抽菸的,至今已經沒有確切的資料可以查證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婉容後期的菸癮十分的巨大,主要與其空虛的精神生活和所處的生活環境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尤其是溥儀常年對於婉容的冷淡和忽略,也使得婉容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轉移到了抽菸吸鴉片這樣的事情方面,畢竟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沒有什麼樣的打擊
  • 嵯峨浩回憶:手撕火雞,大口吃吞咽!
    身為大清朝的末代皇后,郭布羅婉容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迷上抽菸的,至今已經沒有確切的資料可以查證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婉容後期的菸癮十分的巨大,主要與其空虛的精神生活和所處的生活環境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尤其是溥儀常年對於婉容的冷淡和忽略,也使得婉容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轉移到了抽菸吸鴉片這樣的事情方面,畢竟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沒有什麼樣的打擊,比自己的愛人對自己的冷落和無視
  • 愛新覺羅·浩:浪跡的王妃
    溥儀對嵯峨浩雖未徹底放鬆警惕,到底緩和許多,有了一家人的樣子。慧生俏麗聰穎,很討人喜歡。溥儀也沒想到,他會這麼喜歡這個由大和女子所生的侄女。有了慧生,嵯峨浩再次感到無與倫比的愉悅。她在這搖搖欲墜的小朝廷裡,忘我地過著自己的日子,她沒想到自己是什麼王妃,她只是個平凡女子,有丈夫和嬌兒的陪伴,有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的俗氣,夠了。在那常常天寒地凍的所在,她心底始終有一片溫暖樂園。
  • 她身負禍害中國的陰謀嫁給溥儀的弟弟,卻譜出末代王朝的曠世戀歌
    當時,日本人害死了末代皇帝溥儀的祥貴人譚玉玲後,為了更好地掌控偽滿洲國的政權,想給溥儀找個日本妃子,讓他們生下有日本血統的繼承人。誰知溥儀先下手為強,選了福貴人李玉琴,但日本人在此時了解到溥儀不能生育,也就沒管了。他們換了個思路:決定給溥儀的弟弟溥傑配一個日本妃子,等他們生了兒子,再按照《帝位繼承法》將溥儀趕下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