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沒有人會對一個欲意歸隱的人抱有長時間喜歡的責任,不管他是天后抑或普普通通的幾線歌手,都難逃時代大浪淘沙搬得殘忍抉擇。
1997年,香港樂壇風頭最勁的女歌手無疑是鄭秀文。自從王菲懷孕生女以後,後來居上的鄭秀文就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天后。一頭染紅的短髮、臉上塗滿各色金粉的鄭秀文已經成為香港樂壇新潮前衛的代表,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在香江掀起一陣陣狂潮,成為時髦的青春一族競相模仿的對象。
其實鄭秀文的名字我想當年應該是可以跟王菲並列的,只不過王菲的活躍或者歸隱都帶有一種清高離世的脫俗之感,而鄭秀文的歸隱則被坊間和小道的多。鄭秀文和王菲走的完全是不同的兩條道路,一個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一個普普通通甚至傻裡傻氣;一個唱著「美麗的錯誤往往更接近真實」(王菲《美錯》)看破是非紅塵,一個唱著「我聽的歌愛的人說的話是不是美麗的誤會」(鄭秀文《美麗的誤會》)而不能自拔;如果說王菲是理性的,那麼鄭秀文無疑就是感性的。王菲可以理性的在竇唯、謝霆鋒、李亞鵬之間做出取捨,最終找尋到自己的歸屬,而鄭秀文卻始終感性地纏繞在安仔的身旁,不曾離去,不曾歸宿。
簡單的說來就是,王菲不食人間煙火卻仍然享盡人間安樂,鄭秀文嘗盡生活苦楚卻仍然不食人間煙火。
然而在大千世界中,很多人如同鄭秀文一般在感情中苦苦周旋而不得解脫,舍不掉放不下,好像鄭秀文更像一個普羅大眾的樣板,而非王菲清冷灑脫只能羨慕卻很難效仿。
人真的有「面」緣之說,我相信歌手和聽眾之間存在著所謂的「聲」緣。而究竟到何等著迷救程度則要看緣分的深淺了。向來對喜歡的歌手的八卦和私人生活關心甚少,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偽歌迷」的一種。而對於鄭秀文,我只能數出寥寥數張專輯名,幾部被媒體吵得很熱的電影,世人皆知的一段戀情。
認識Sammie始於和葉倩文的《談情說愛》,MV的畫面依舊清晰,Sammie的聲音第一次深刻地烙在心中,質感,堅實的中音。第一盒卡帶《去愛吧》還幸福地躺在家裡的臥室。真正接觸她的粵語歌曲時,香港歌壇已經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幸虧網絡提供了「補習」的各種可能,我知道Sammie後來轉型了,後來電子了,後來「煞科」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歌壇,最後總是要隱退的,哪個天后不走一樣的演藝之路呢,就像每個人要經過少年,青年,壯年,暮年一樣,這是生命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