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隨便一個舉動就會不小心登上「熱搜」的風雲人物,她的歌聲空靈慵懶。
太多人迷上她的聲音,可是她卻並不在意自己的身份與地位,甚至年齡。
對於她來說,那些閃閃發光的稱呼與讚美,那些嘲諷與質疑都不能阻擋她純粹的快樂。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王菲在北京草莓音樂節玩丟手機的新聞登上熱搜。
普通人丟手機事出有因,可是像王菲這般因為玩的太嗨把手機玩丟的,也確實讓吃瓜群眾忍俊不禁。
沒有人想到她會出現在這個場合,看來是音樂把她吸引來的,更沒有人想到她會沉浸在音樂世界裡玩的如此忘乎所以。
當她從失物招領處的志願者手裡接過手機時,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的表情不禁讓人感慨:這個女人,似乎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
可是,她今年已經51歲了,她的天真與快樂,非比尋常。
她的粉絲們這樣感慨:追別人叫追星,追王菲叫供佛。
她的音樂,愛情,婚姻,行事風格自成一派,如同隨意的風,雖然有跡可尋,卻清朗無形,如同霧裡看花,令眾生迷惑不已,偏偏讓人印象深刻。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王菲能夠成為今日娛樂圈中一個特別的存在,自有淵源。
1968年,王菲出生於北京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匯聚之地,積累了她的學識厚度。
王菲系出書香門第之後。
祖父曾是北京大學國文系高材生,在40年代曾經活躍於政壇,名聲顯赫。
父親是煤炭工程師,母親是煤礦文工團的歌唱家。
家族強大的基因元素綜合註定了王菲的「文曲星」特質。
王菲還有一個哥哥,她是家中的老么,按理說,最小的孩子應該受盡寵愛,但是事實卻是她的童年孤獨又寂寞。
每一個人的性格底版形成於童年時代,王菲也不例外,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很忙,所以王菲的童年是居無定所的。
鄰居家,幼兒園,上海姨媽家,都留下了她的童年足跡,不同的陌生環境轉換,很容易讓小孩子產生不安全感與防備心理。
所以,面對熟人,王菲會與之相處融洽,反之則不同,她會快速切換成防禦狀態。
這種既矛盾又統一的性格特徵也是她最迷人的地方,溫暖又冷漠,高傲又親切,天真又世故。
王菲的少女時代,她是與母親敵對的小刺頭,王菲的音樂天賦源自於母親,她的聲音天賦異稟。
小學的時候,她作為學校銀河少年團的臺柱子,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文藝演出,甚至連社會上的一些演出她也積極參加。
但是因為她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母親認為是這些演出耽誤了女兒的學業,於是對她嚴加管束,母親越是阻攔,王菲反抗的越是厲害。
王菲14歲那年就站在了央視兒童節晚會上,而且是穩穩噹噹的C位出鏡。
一首獨唱歌曲《大海啊故鄉》童星出道,並且以此為晉升臺階。
15歲那年就斬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為同學當中的「小富婆」,這件事與她錄製的第一張專輯有關。
高一那年,北京的一家唱片公司想推出一張鄧麗君的口水歌專輯。
為了找到唱得又好聽邀請費用又划算的歌手,他們在新人歌手中選中了王菲,小姑娘不僅唱的好,費用又不高。
於是,王菲錄製了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張專輯《風從哪裡來》。
憑藉當時鄧麗君風靡一時的這股風潮,這張專輯的銷量相當不錯,但是王菲的名字卻沒有藉此走紅。
雖然沒能因此事一炮而紅,可是專輯的銷量增加了王菲從事歌唱事業的信心。
而且父親作為工程師,走南闖北多年,尤其是在香港工作時更是見多識廣,意識到女兒的未來若是在歌壇發展,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王菲讀高中的時候,她在學校裡是校花一般的存在,她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極具吸引力。
即使喜歡安靜的她不說話,孤獨的坐在角落裡,也會散發出一種人淡如菊的氣場,那個時候,暗戀她的男生很多,但是因為她的高冷,敢靠近她的人極少。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喜歡獨來獨往的小王菲迷上了隔壁班級一個高傲的男生,他是學校排球隊的主力,喜歡他的女生不少,但是那個男孩子卻並不理會。
那時候,王菲經常去看他打球,也許是相同的特質,彼此互相吸引,兩個人走的很近。
於是,王菲的功課也多少受了一些影響,這件事情被母親知道後被她強烈鎮壓,甚至驚動了校方。
事情發展到最後,這段剛剛萌芽的初戀也因此告終,多年以後,當王菲演唱《匆匆那年》時,不知道是否會回憶起那個操場上揮汗如雨的排球少年?
光陰荏苒,往事如風,都是美好的回憶了。
因為學習成績下滑,母親不允許她再參加那些演出活動。
母親作為一名歌唱家,卻不允許自己的女兒唱歌,於情於理,這事兒在女兒眼中看起來都是難以理解的。
所以,那段少女時代,王菲與母親的關係一直是針鋒相對的。
或許,母親一直沒有把自己從事的工作當做是一個很體面很正式的工作,在那個年代,學業有成似乎才是正途,這也是當年很多老一輩人的認知局限。
世俗的塵埃不會埋沒珍珠的光華,即使是母親自以為是的武斷,也不能阻止青春無敵的鋒芒。
王菲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她喜歡唱歌,而且唱的很好,這是自己的優勢。
1987年,已經成功考入廈門大學生物系的王菲,用實力向母親證明自己的學業有成。
正在母親欣喜的時刻,她卻放棄了錄取資格,在父親的支持下,跟隨父親移居香港,並且拜師於戴思聰門下,潛心修學聲樂課程。
這件事情的反轉直下讓母親措手不及,但是既然孩子喜歡,老公還支持,母親也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王菲來到香港的那一年,丁武成立了黑豹樂隊,他沒想過這個來自北京的小姑娘有一天會成為天后,甚至把他的樂隊搞的分崩離析,一切自有天意。
1989年,王菲籤約新藝寶唱片公司時,作為新人,公司在包裝她的時候,覺得王靖雯這個名字更適合她,於是,改名字,出唱片,推出與名字同名的專輯《王靖文》。
這張專輯銷量也還不錯,並且獲得「叱吒樂壇流行榜」女歌手銅獎,她這邊忙的不亦樂乎,而就在這一年,她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竇唯加入了黑豹樂隊。
1990年,黑豹樂隊加入了一名新成員,他叫欒樹,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他是王菲的男朋友,後來因為他的關係,王菲認識了竇唯,後來的故事,一切都是天意。
王菲喜歡上了浪子氣質的竇唯,也是情有可原,因為音樂的吸引,因為相同的愛好與磁場,兩個人都是骨子裡叛逆的人,自然相互吸引。
王菲的逆反性格自小而成,骨子裡的叛逆不僅讓家人始料未及,即使是面對當年華語樂壇的「教父」級人物--羅大佑,她也是敢出言相恕的。
當王菲還是樂壇新秀的時候,羅大佑早已是樂壇大咖級的人物,經他一手栽培的樂壇後起之秀,後來都是非富即貴。
王菲當時所在的公司當是寶麗金的分公司,因為公司內部的人員調整,王菲在公司的前景並不好。
後來在滾石唱片任職的羅大佑看中王菲的潛質,於是將其納入麾下重點栽培。
羅大佑把王菲送到美國進修,自己因為忙於事業很少去美國探望,這讓本來就生性孤僻的王菲感覺到失落,認為自己再次被冷藏,於是兩人最後也鬧得不歡而散。
王菲在盛怒之下,口不擇言的對羅大佑表示不滿:你不要對我愛理不理的,將來我會是你的搖錢樹呢!
羅大佑作為王菲當時的老闆,自然受不了手下的挑戰,兩個人都是傲嬌體質,兩強相爭,必有所傷,羅大佑怒氣攻心之下與王菲解約了。
王菲跑回香港之後結識了兩位貴人,陳家瑛和邱黎寬,這兩位大才女給她重新定位,並且量身定製適合她風格的歌曲。
1992年,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兩岸三地,空靈婉轉的嗓音,驚豔世人,至此之後,王菲將王靖文的名字改掉,恢復本名,從此走上了天后之路。
王菲與羅大佑的師徒之誼失之交臂,不禁令人嘆惜,若是有音樂「教父」的指導,強強聯合,想必王菲的人生會與現在有些許不同吧?
王菲的很多歌曲,都非常經典,粉絲們感言,每一首都可以單曲循環,心情差的時候,可以聽聽她的《悶》,想要激勵自己,可以選擇聽聽她的《人間》。
她的《天空》讓人浮想聯翩,仿佛進入一個童話世界,《紅豆》的韻味綿長,意境美好,情思悠揚,脫俗清新。
王菲的唱功沒有明確的界定,她的歌聲在華語樂壇辨識度極高,空靈縹緲,可以柔情,也可以滄桑,可以魅惑,也可以激昂,全憑她的心情信手拈來,將她的情感注入歌曲的意境中。
她的御用作詞人林夕這樣總結兩人之間多年合作的關係:沒有林夕,王菲依舊會是王菲,但是王菲有了林夕,她的作品就有了錦上添花的意境。
所以兩個人之間的相輔相成,如同高山遇到流水,渾然天成,佳作不斷。
林夕偏愛王菲,他把自己寫的最好的詞都給了她,所以其中有太多經典之作讓聽眾至今津津樂道。
《笑忘書》中自憐自愛的多情與感傷,還有一種自我安慰的堅強纏繞其中,曲風清雅,措詞精準。
《暗湧》中無奈的奮勇與堅強,層層遞進的情感表達,透露著都市中人鋼鐵一般的意志與掙扎。
所以,王菲有林夕的助力,她是幸運的,她被太多人偏愛也是原因的,她似乎是娛樂圈中浪子的終結者,前有竇唯,後有李亞鵬,再到謝霆鋒,也許是因為她的純粹確實讓人過目難忘。
王菲的歌聲縹緲空靈,如同她的愛隨風而動,就像四季的風,她的行事作風不拘一格,全憑心情,這樣的女子,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她的音樂,好聽!她的快樂,或許,無人能懂。
文|默默
圖片均來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