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了!敦煌》震撼後是感動——「擇一事,終一生」

2020-11-22 小鹿嘮嗑

敦煌,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11月18日,首檔聚焦敦煌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正式播出。《登場了!敦煌》作為一檔綜藝節目,請來了汪涵、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幾位嘉賓共同組成「敦煌探索團」。但從不追星的我被吸引覺不是為了明星,而是為了「明星」——敦煌。

好不誇張的說,我其實被《登場了!敦煌》的先導片給「勾引」了。開篇,厚重感和神秘感勢不可擋地鋪面而來。「大漠盡頭的無邊風月,絲路上的一眼萬年,在時間之外,在歲月流轉中不動聲色,輾轉千年,只有一個敦煌」,旁白深沉幽邃的嗓音一瞬間帶給你千年歷史的沉澱感和戰慄感。

「沒有幾個城市可以讓一檔節目在這個城市裡面拍10集,很多城市表淺到一集就可以挖完,也只有像敦煌、洛陽這樣的地方才有可能挖10集的東西出來,因為它們的歷史足夠厚重。」製片人何冀兵對敦煌有這極高的評價和重視。

儘管這檔節目的嘉賓並不完美,其實我認為他們對於敦煌的了解和歷史知識儲備是有些不足的。但主創團隊以「復刻敦煌高光時刻」來致敬敦煌的理念絲毫沒有打折。

有網友說:「幾代人的心血融匯成了鋼牆,讓荒蕪的大漠上升起人煙,讓寒冷的西北燃燒起火焰。」希望平凡的人們所有著的工匠精神、匠心精神帶來的感動能讓更多的人走進敦煌、守衛敦煌。有人開玩笑說,「參觀莫高窟,連呼吸都是罪過。」因為人總抵不過時間,終有一日,莫高窟會平整如初,而我們不過是讓那天來得遲點再遲點。

人文探索節目是為敦煌增色,但早有人為了敦煌付出一切。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常書鴻視莫高窟為「家」,在給友人的信中總是落款「客寓京華」。「敦煌守護神」便被鐫刻在老先生的墓碑上。

段文杰曾說:「看到張大千先生的臨摹作品後,我著了魔,所以我到了敦煌。」從1946年開始,段文杰共臨摹各洞窟不同時期的壁畫340多幅,面積達140多平方米。一次著魔,便是一生。

如果我死時讓我留一句話,我就留這句:我為敦煌盡力了。」樊錦詩說,「敦煌叫人著迷,我的心一直在敦煌,要去守護好敦煌,這就是我的命。」北大畢業、敦煌研究院、57年,是樊錦詩一生的驕傲和自豪。

董亞波——浙大計算機系副教授,參與敦煌相關壁畫的保護工作14年。前年,他首次將科研雲引入敦煌項目,藉助雲技術大幅提高調取數據效率。他說,「敦煌壁畫已歷經千年,我想通過技術讓它再活一千年。」

敦煌絕美,美在時間的沉澱,美在歷史的厚重,美在匠人的奉獻。一次相遇,一生相守,太多的人用生命兌現了這個沉重的使命!

相關焦點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人一輩子,擇一事終一生 2020-08-17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登場了!敦煌》開播,跟隨汪涵帶隊的探索團感受大國工匠的「面壁...
    敦煌探索團全員開啟「探窟」之旅,千年壁畫震撼全場 敦煌探索團「師徒四人」從懸泉客棧整裝出發,首站便來到了令人心嚮往之的敦煌莫高窟而這種堅守正是邱飛說的:擇一事,終一生。治沙人身上所呈現出得堅守與執著,值得每一位年輕人學習。
  • 《登場了,敦煌》開播,探索千年文化,是綜藝節目裡的一股清流
    拍了那麼多關於故宮的節目後,終於有一檔屬於敦煌的節目了。對於這類關於人文和美學的欄目,是綜藝裡的一股清流。網友也都非常喜歡和支持。在《登場了,敦煌》中感受千年文化,前世今生,重現昔日榮光。其實這也正是敦煌研究人員的匠人精神中敬業部分的體現。我們在節目中看到了凝固的時間和鮮活的文明!他們把愛好變成工作,並打算從一而終的用這份熱愛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想起木心說的那句話「從前的日子過得慢,慢到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急功近利相比,文物修復工作是一件多麼「不合時宜」的事。
  • 年輕人「粉」上敦煌,很好
    作者:張瑩《登場了,敦煌》一播出,很多年輕人就表示被圈粉,他們紛紛為這檔綜藝節目打CALL:「愛了愛了」「驚喜」「太用心」——從《國家寶藏》到《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新了,故宮》《了不起的長城》,這次大家由衷地感慨:終於輪到敦煌了
  • 一生一事一敦煌
    從「吾國學術之傷心史」到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典範,70多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緣於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為代表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的紮根大漠、薪火相傳、精心守護,他們擇一事、終一生,為包括莫高窟在內的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時代楷模」稱號。
  • 敦煌本地吃喝玩樂指南,《登場了!敦煌》帶你深度體驗
    11月16日,由愛奇藝出品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的「登場了!體驗日」發布會搶先上線。汪涵、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組成的敦煌探索團也現身發布會分享節目錄製背後的故事。
  • 校長楊林璋:擇一事 終一生
    新蒲新區濱湖路旁有一所中學,叫新蒲新區濱湖中學,也是遵義四中實驗初中。新蒲新區濱湖中學有一個校長,叫楊林璋。讓學生走上講臺,成為課堂的主體,是楊林璋提出的繽紛教育中繽紛課堂的重要內容,但這只是繽紛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如何實施好素質教育?如何辦好一所初級中學?如何培養高中階段以及社會、家庭所需的學生?如何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 《登場了!敦煌》為人文類節目提供新範本,青春視角對味年輕受眾
    ,讓人動容,讓人震撼。」「擇一事終一生尤其是在受眾更為年輕態的視頻平臺,人文節目更需要發揮其責任擔當,摒棄枯燥說教形式去迎合圈粉年輕受眾,吸引更多95後、00後年輕人,最終讓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從首期節目的播後網友反饋來看,愛奇藝推出的《登場了!
  • 虎妞THE9-謝可寅沙漠飆車,《登場了!敦煌》竟然是這個路數?
    由愛奇藝出品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終於正式官宣定檔!11月18日起,每周三12點即可與敦煌探索團一同深入敦煌,解鎖千年敦煌的秘密!想想就特別激動呢!因中途探望在敦煌工作的舅舅,李雲鶴在當地逗留了幾日,沒想到,這一留竟是一輩子。當汪涵問他如何看待自己這一輩子時,"值得",他毫不猶豫地說,眼神透露著堅定。小編瞬間就被戳到了,這種真實的情感流露令人感動!
  • 汪涵主持《登場了,敦煌》,這個綜藝實在捨不得看完
    最近迷上一個綜藝節目《登場了另外三位,一個是95後女團成員謝可寅,一個是00後音樂創作人錢正昊,還有一位是95後法律博主李浩源。怎麼看這三人都不是特別有名氣的大明星吧,最多是有一些自己的流量。也許是敦煌莫高窟特有的氛圍,千年文化的震撼,還有莫高窟人的深厚文化素養。
  • 擇一事 終一生——快來認識2020年度北疆工匠!
    擇一事 終一生——快來認識2020年度北疆工匠!
  • 央視專訪愛大愛創始人鄧蕙欣:擇一事,終一生,為視保事業奮鬥
    鄧蕙欣女士作為愛大愛創始人,深耕護眼事業,力求讓全民重視愛眼,明亮世界。現場的老人在戴上愛大愛老花鏡後,獲得清晰的視力,內心萬分激動,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愛大愛公司秉承呵護眼睛的初心,通過多途徑喚醒社會對視力保護的重視。
  • 【藝品人物】林飛——「擇一事 終一生」
    走了多少別人不走的路,激情四射六十載,學藝、精藝、傳藝,擇一事,幸事;做別人取代不了你的事,文化自信五千年,古今、中西、雕畫,終一生,重生。林飛:我認為天賦跟環境,兩者缺一都不可。因為剛好我父親是雕刻大師,我從小就接觸到雕刻,經常看著他教學生,我從小就走上這條路。,我記得我們行業的一個大家——方宗奎曾問我一句話:「你都已經讀到高中了,怎麼可以去當師傅呢?什麼時候有時間學呢?」我說:「我眼睛一睜開就開始學啦。」環境會影響人,興趣能夠成就人。
  • 《登場了!敦煌》專家學者坐鎮,在科普與娛樂中探秘敦煌文化
    兩千年後的今天,現代綜藝《登場了!敦煌》與古絲綢之路上敦煌相遇,一場探秘敦煌的文化之旅即將開啟。   由愛奇藝出品,劍南春冠名,知了青年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聚焦敦煌文化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近日備受網友關注。節目中,汪涵將與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組成敦煌探索團,在敦煌學者專業的指導下,帶領觀眾參與一場跨越古今的文化對話,探索1650歲古敦煌文明的前世今生。
  •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敦煌莫高窟開機
    歷經多年打磨的最新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日前在敦煌莫高窟九層塔前正式開機。這部以改革先鋒、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為原型的電影開拍,引起多方熱切關注。在劇本改編中,增加了多個源自生活的人物和故事,努力把「聞名中外的敦煌」講述的更有厚度、廣度和溫度。據介紹,電影將真實還原今年82歲高齡的樊錦詩先生在敦煌考古、學術研究和文物保護事業五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講述以樊錦詩等幾代敦煌人,用一顆初心,擇一事而終一生,「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展現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 《登場了!敦煌》總製片人:「在年輕人心中種下探索敦煌的種子」
    作為一個超級文化IP,敦煌無疑是有魅力的,然而綜藝形式的呈現有何難度?一檔面向年輕人的文化類綜藝又該如何展現年輕人視角?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在《登場了!敦煌》開播之際採訪了總製片人何冀兵,聊一聊這檔節目的製作和構思。不強調深度,強調影響力《登場了!
  • 《登場了!敦煌》總製片人專訪:「在年輕人心中種下探索敦煌的種子」
    作為一個超級文化IP,敦煌無疑是有魅力的,然而綜藝形式的呈現有何難度?一檔面向年輕人的文化類綜藝又該如何展現年輕人視角?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在《登場了!敦煌》開播之際採訪了總製片人何冀兵,聊一聊這檔節目的製作和構思。 不強調深度,強調影響力 《登場了!
  • 「幹部作風大改進」劉俊麗:擇一事,終一生,平凡亦不凡
    進入乳山市檢察院已經13個年頭,剛踏進檢察院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從檢13年,劉俊麗始終認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也正是這份對檢察事業的熱忱,讓她的檢察青春熠熠生輝。
  • 從「港媽」到「大佬」,68歲鮑起靜實力演繹:擇一事終一生
    一家人共同打造一部電影,真真是極好的!中學畢業後,17歲的鮑起靜考入藝員培訓班。如果你認為從此她的人生就是星途燦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考入藝員培訓班後,鮑起靜去紡紗廠做了3個月的紡紗女工;而後,她才開始了她的演藝事業。
  •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殺青
    《敦煌女兒》劇照 (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歷經20多天的緊張拍攝,滬劇電影《敦煌女兒》近日在橫店影視城殺青。至此,「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與敦煌的感人故事將呈現在電影屏幕上。影片預計將於2021年7月前後上映,獻禮建黨一百周年。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由上海滬劇藝術傳習所(上海滬劇院)、上海廣播電視臺、敦煌研究院、上海新文化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