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2月3日下午,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況,重點就如何做好社區(村居)聯防聯控工作進行發布。發布會邀請省委政法委、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廣州、深圳、韶關所屬區(縣)和社區(村居)負責人出席。
成立專項開展疫情防控所需相關科研攻關
省衛生健康委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周紫霄通報,截至2月3日12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725例。3日0-12時全省新增確診病例42例,新增確診病例中,深圳19例、廣州11例、珠海4例、肇慶3例、佛山2例、汕頭1例、清遠1例、梅州1例。另有疑似病例195例。有2680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周紫霄指出,廣東在最新疫情防控方面,一是全省建立了網格化的立體的疫情防控體系,全省聚焦基層管理末梢,對三類重點人群開展咽拭子樣本採集篩查。社區防控力量方面,注重推動鎮、村、社區第一書記參與農村的疫情防控,做好返程高峰後社區的防控工作。二是成立了應急科研攻關專項,全力開展疫情防控所需疫苗、藥品、醫療器械的科研攻關。省人才領導小組也發出了至廣大在院專家人才的倡議書,鼓勵在院專家發揮特長,貢獻才智,在群策群力、攻堅克難中顯身手,在科學防護、宣傳引導中傳播正能量。
另外,針對大家關心「廣東收治床位是否充足」的問題,周紫霄表示,目前,廣東省確診病例在院人數為711例,收治床位充足。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省級30個定點醫院收治床位有4755張,16家市級定點醫院收治床位有1085張,後備醫院可以提供收治床位2255張,共有8095張。另外通過應急調劑,床位數可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按照「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按照應急預案,在必要時候,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市可做好建設臨時救治醫院的準備。
「網格化」防控疫情,抓好農村薄弱環節
「能不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基層的重點在農村、在社區、在網格,網格化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措施。」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張慶宏介紹, 近年來,政法綜治部門按照一個網格300-500戶1000人左右的標準,在全省25932個村(社區)共劃分140005個網格,配備了177384名專兼職網格員,在鎮街綜治中心的領導下,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張慶宏指出,廣東重點抓了5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廣泛發動群眾。發揮鄉賢理事會、老人慈善會等民間組織作用,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儘可能多的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真正做到人人參與、群防群治。二是組織健康排查。對來自疫區或去過疫區人員進行健康登記,密切觀察健康狀況;對密切接觸者協助落實居家醫學觀察措施,配合疾控機構做好追蹤管理;對發熱、咳嗽,疑似感染人員,立即報告衛健部門並協助送醫檢查。三是做好衛生保潔。重點對網格內的市場、車站、廣場等重點場所,路邊、橋邊、屋邊和公共運輸工具等重點部位進行清潔消毒,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四是開展宣傳教育。通過村(社區)「大喇叭」、牆報、標語、村(居)民微信群等,廣泛宣傳防疫知識,發布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引導公眾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引導群眾正確對待政府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消除群眾恐慌情緒。五是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及時排查化解因疫情引發的涉旅行出遊、餐飲服務、商業經營、勞動勞務、房屋租賃等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張慶宏表示,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到了關鍵階段。隨著返工返校潮的到來,廣東省疫情防控即將迎來更加嚴峻的考驗。廣東將繼續有序、有力、有效推進基層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網格化」疫情防控措施,突出抓好農村這個薄弱環節,最大限度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科學應對「三大返流高峰」,越秀區按原定開學時間開展線上課程
面對今天機關上班、2月9日後企業開工、2月17日後開學三大返流高峰,廣州市越秀區區長蘇佩表示,越秀區按照省市部署,嚴格落實錯峰復工復業復學措施,科學應對「三大返流高峰」,確保省會中心城區平穩有序運行。
一是科學應對今天上班高峰。通過張貼市指揮部2號令、告機團單位一封信等,督促各單位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即「一把手負總則、組建一套專班、制定一個方案、統一一個口徑」。建立做好體溫監測形成本單位疫情防控機制。嚴格落實市指揮部2號令要求,全面動員各方力量儘快完成全體市民和來穗人員通過「穗康」微信小程序主動申報全覆蓋。
二是科學應對2月9日後企業開工高峰。嚴格按照文件要求成立復工復產專責小組,由相關部門會同行業主管單位,制訂企業提前復工申請指引,對「三必一急」企業的復工進行實地檢查、嚴格把關。支持、協助醫藥企業儘快復產復工,加大醫療物資銷售、配送力度。發動全區57個行業商協會力量,逐家倡議、提醒、動員全區179家專業批發市場推遲開業;全力摸查湖北籍員工信息,建立臺帳底冊,勸導延後返穗時間。
三是科學應對2月17日後開學高峰。越秀是教育大區、強區,師生健康是防疫的重中之重,做好萬全準備之後才開學。落實「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各項措施,全面停止各類校外培訓教學活動,按原定開學時間開展線上課程。
她表示,廣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將於2月10日開通線上高中課程,2月17日開通小學、初中課程。,通過網課、視頻輔導等方式,因地制宜指導學生在家進行正常學習。通過穗康和越康微信小程序,精準摸查各級各類學校湖北籍以及旅居湖北、與高危人群有密切接觸史的教職工、學生的數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等,勸導仍在湖北的師生延緩返穗,實行日報和零報告制度。持續通過學校官網、家長群等,開展校園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師生做好科學防護。提前對全區所有學校、教育場所進行衛生清潔和消毒消殺。同時要求,每一間學校都要設置傳染病隔離觀察區域。
疫情防控經驗分享
韶關市翁源縣官渡鎮官渡村:密織「四張網」,目前無確診病例
官渡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方健芬表示,作為戰鬥在農村一線的工作人員,該村充分發揮綜治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密織「四張網」,即排查網、覆蓋網、勸導網、服務網。她介紹,轄區內1045戶共3104人已100%排查完畢,到目前為止,該村沒有確診病例。
官渡村從實際出發,主要做好了幾項工作:一是以行政村統籌為主體,密織重點排查網;二是以17個村小組為單元,密織全員覆蓋網;三是以村組幹部為中心,密織片區勸導網;四是以居家隔離人員為重點,密織跟蹤服務網。
深圳市南山區:制定出臺《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五項行動方案》
面對疫情,南山區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深圳市南山區委書記王強介紹,南山區在第一時間制定出臺《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五項行動方案》,五項行動包括:一是「亮身份、八帶頭」行動。就是「亮出身份、八個帶頭」,黨員守初心為黨旗增輝行動,在疫情防控一線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模範崗,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二是黨員幹部馳援一線行動。三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銅牆鐵壁行動,就是要把疫情防控的責任落實到一線、落實到具體人,像銅牆鐵壁一樣,外嚴防輸入、內嚴防擴散,嚴防再輸出。四是精準考察識別幹部行動。五是關心關愛黨員幹部行動。
廣州市越秀區:建立落實「五個三」聯防聯控機制
截止2月2日24時,全區疫情17例,疑似5例。越秀區區長蘇佩表示,在疫情發生後,越秀區迅速啟動「戰時」機制,建立和落實「五個三」聯防聯控機制。一是重點發揮「三種力量」: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戰鬥堡壘作用、群眾群防群治力量、行會商會社會各界力量。二是織密三道防線:嚴把入城關,在廣州火車站和省、市汽車客運站實行最嚴格交通檢疫,採取出站旅客體溫檢測、設置隔離區域、現場人流疏導、站場全面消毒等防疫措施;嚴把市內交通檢疫關。聯動地鐵對轄內已開通的4條線路27個站點開展體溫檢測;嚴把公共場所關。按照「三個全覆蓋」要求,設置檢測點,務求公共場所人員戴口罩、體溫監測、衛生消毒等工作落實到位。實行公眾聚集活動管制。三是建立「三人小組」機制:形成和固化「三人小組」機制(「黨員+警員+衛生員」),並在全區全面推行。「三人小組」累計入戶排查重點人員3991人,其中醫學觀察246人,居家隔離3745人,全部落實「一人一冊」健康管理。四是完善三本臺帳:按照市大數據下發名單,通過網格化系統、開發「越康」微信小程序,統籌物管、群眾報告等多管齊下,健全完善常住居民、臨時來穗人員、與湖北相關的重點人員等三本臺帳,目前累計排查核實登記在冊武漢籍來穗人員1259人、湖北籍來穗人員9203人。全面加強出租屋管理,累計通知59730名出租屋主勸導來穗人員租戶延遲回穗。五是編印三大類防護指引:編制《廣東發布12類疫情相關重點人員防控指引》《越秀區社區防控工作指引》《越秀區居民防疫指引》等三大類防護指引「口袋書」。
韶關市武江區:建立了「三個一」的網格化疫情防控機制
韶關市武江區委書記顏亮介紹,武江區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三個一」的網格化疫情防控機制。一是「一個網格一個支部」。以35個社區黨支部為網格單元,26個區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分別任掛點網格的「第一書記」,與社區黨支部書記一道帶領黨員幹部聯防聯控。二是「一個社區一張拼圖」。把每個大網格分解成若干個小網格拼圖,實行掛圖作戰、黨員幹部包幹負責,通過派發一張服務聯繫卡、一份宣傳指導手冊,做好一份問卷調查,逐樓逐戶開展動態化排查、宣傳、重點人員服務工作。三是「一個小組早晚一會商」。黨支部每天一早會一小結工作制度,做到每天有工作布置、分析解決問題。
廣州市白雲區三元裡街松柏崗社區:要求返穗人員第一時間報到
廣州市白雲區三元裡街松柏崗社區黨委書記蘇為民介紹,社區在在登記排查返穗人員方面,要求返穗人員到達社區後第一時間報到。依託返穗人員當地黨委,通過行政村廣播通知返穗人員報告返程計劃,到達社區後,第一件事就到社區報到。社區臨時關閉門禁,只有通過報到才能開通門禁。在所有出租屋張貼告示,並貼上封條,確保不知道要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的返程人員也能及進報到。報到需要提供返程途徑的有關憑證,掌握其是否去過或途經武漢等。此外,社區報到處安排有醫護人員進行身體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