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從使徒時代之尼哥拉一黨的行為,一直墮落到羅馬天主教時期,自稱為女先知的耶洗別掌了權,神就不能再容讓了,所以撒狄來了。「撒狄」的原意乃是「恢復」(另說撒狄乃「虛張聲勢」之意)。撒狄教會有名無實,不單指改教時候的教會,乃是改教以後的教會歷史。
該城地理環境獨特,在1500英尺高的懸崖上面,因人口增多,又在懸崖下面建造了另一半城。該城還是羊毛製品的中心,自稱染毛業的首府。遇到敵人來攻時,山下居民則逃到山上的衛城,以保安全。衛城易守難攻,他們以為是堅固保障,疏於防守,曾五次被攻破,他們是多麼不吸取教訓。可見這裡的安逸、舒適、富足導致大家完全失去警醒,就連教會也是如此。撒狄教會跟士每拿教會恰恰相反,沒有一樣是完全而得主稱讚的。這個教會沒有面臨前面幾個教會的問題:逼迫、患難、貧窮、異端等,但沉迷於安逸而不醒悟,沒有好行為,則是仇敵最易攻擊的,因此主的這封信裡嚴厲警告大家要警醒、悔改。
一、主自稱: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表明主的能力與主權,教會裡一切負責發光者都是屬祂的。所以唯獨祂有權柄,可以支配他們,叫他們順服。給以弗所的信裡主說右手拿著七星,撒狄的信上主說有七星。以弗所是從使徒時代墮落下去,撒狄是推雅推喇恢復起來。有行為沒有愛心,是以弗所;按名是活,其實是死的,是撒狄,這兩個都需要主的愛激勵教會使者,帶動整個教會。
七靈就是聖靈,在啟示錄中彰顯神自己各方面的工作,七是完全數,所以稱為神的七靈。神的七靈是神差遣到世界去作生命的工作,成全神的旨意在地上。主在這裡表明祂自己有神的七靈,所以有無量的能力和無限的智慧,得以成全神一切所喜歡的。
七星是七個教會的使者,應當在主右手才可以。教會中一切恩賜的支配,應當隨著主所命令的才可以。
二、主責備: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不是說撒狄的使者尚未重生得救,只是缺乏生氣,不夠儆醒事奉主。他們自己是活的,然而並沒有能力叫群眾同活。撒狄雖然有充滿活力的聲譽,但內部卻是充滿罪惡。他們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會。聖靈對他們實在沒有什麼稱許的話可說。是不是改革後的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而不注重行為導致大家跑向另一個極端?
三、主警告:「你要儆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教會已從因信稱義和公開的聖經得到新的生命,但這生命將要衰微了,他們從主領受的多,但是他們並沒有保守他們所得的。主叫他們恢復到原初的。「你要儆醒」,撒狄的信徒已經逐漸忘記主的再臨了。他們雖然沒有敗壞和迷信,但冷淡和沉睡,沒有好行為。儆醒是唯一的補救。主說:「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主並不是說撒狄的工作不好,乃是不完全。好,但是不夠好,很多都是有頭沒有尾。主是完全的主,所以祂要求完全。主教導我們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凡不是進前到完全的,都要退後到衰微的地步。
主不但警告我們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還要回想「當初」怎樣領受,怎樣聽見,又要遵守,並要悔改。目的叫我們恢復起初的信心、熱心與愛心,如使徒行傳第二章所講的,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和交通、擘餅,祈禱。否則主如同賊突然臨到,所以要警醒預備,迎接主來。
四、主肯定:感謝神主知道這教會還有幾名是未曾汙穢自己衣服的;他們要穿白衣與主同行,因為他們是配得過的。只有幾名,表明人數極少,但個個都為主所寶貴,主知道暗中的隱情,他知道誰忠心跟隨,不沾汙穢,配穿白衣與主同行。
五、主應許: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這應許不單單給那幾名未曾汙穢自己衣服的,也給一切願意悔改歸主,得主潔淨,勝過罪惡的,也能像他們一樣得主恩寵和殊榮。
親愛的主,感謝你再三賜恩言,指引與光照,給我們悔改的機會和力量。求主憐憫我,赦免我,潔淨我,救我脫離疲憊、軟弱、睏倦、沉睡,賜我警醒禱告的靈,殷勤行道的心。使我能好好反省,真誠悔改,徹底更新,幫助我重新恢復起初火熱的愛心與信心,回想當初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能謹守遵行。求主賜我恆心和毅力,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能持之以恆地遵守主道,穿上主所賜光明潔白的細麻衣與主同行,完成使命,坦然見主交帳。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