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大會在陳瑞球樓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校黨委組織部、校黨委宣傳部、學指委、研究生院、教務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發展聯絡處、校友總會辦公室、地方合作辦公室、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各院系領導、參與社會實踐的師生代表約260人出席了總結大會。會議由校團委書記錢文韜主持。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在致辭中向通力支持實踐育人的各個部門、各位指導老師表示誠摯感謝,向在實踐中歷練成長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祝賀。他提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青年尋找走向時代、建設國家的切入點,知行合一,砥礪成長,未來走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他為同學們提出三點勉勵,一是希望同學們在校期間多次參加社會實踐,了解國情,融入時代;二是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培養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真摯情感,在增長才幹和磨鍊意志中感受勞動帶來的收穫和成長;三是希望同學們在實踐中找準人生方向,投身新時代偉大奮鬥!
學生處處長侯士兵介紹了2020年學生社會實踐的總體情況。今年,學校以「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為主題,在疫情動態防控的背景下,全年組織1233支實踐隊伍,10500餘人分布全國各地屬地實踐,共有576位教師參與指導工作。
在課程建設方面,會同馬院深入推進《新時代社會認知實踐》課程改革,實踐理論課首次加入勞動課時的考核要求,設置「基礎類課程」「勞動類課程」「講座類課程」「實踐類課程」四個教學模塊,將勞動教育融入實踐教育,不斷豐富課程內涵。
在實踐板塊方面,加大力度打造「大實踐」育人格局,以黨建為核心,以就業為牽引,加強統籌,設計「黨建專項實踐」「就業引導實習實踐」「通識實踐」「行業教育社會實踐」,結合「講好疫情防控中國故事」「青春力量助力扶貧攻堅」兩個時代主題,引導不同年級的學生群體深度參與,打造實踐育人價值引導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夏天,大批交大學子結合專業前沿和特長,帶著任務、帶著本領,在西部、在農村、在基層的廣闊天地練本領、作貢獻,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地,投身強國偉業。93個學生實踐團聚焦扶貧調研、科技扶貧和教育扶貧,在扶貧攻堅最前線奉獻青春力量。
下階段,學校將加大力度,把學校戰略合作優勢轉化為學生行業教育優勢,推進建設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深度建設院系品牌化的行業教育和就業引導實習實踐線路,通過一系列舉措,紮實推進「大實踐」教育全方位育人。
今年的社會實踐工作,師生共同參與,在實踐的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9人獲評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和先進個人,98人獲評校級優秀指導教師、341人獲評校級先進個人。發展聯絡處黃金賢、校友總會辦公室張立強、地方合作辦公室張鵬為優秀指導教師、先進個人頒獎。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魏文棟老師代表優秀指導教師發言。魏文棟分享了在指導過程中的所思所感,他提到,在指導實踐項目的過程中,要注重言傳身教,不放鬆實踐項目學術性的要求,不斷加強團隊建設,注重在實踐途中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和引領,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
實踐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各個院系的大力支持和全力保障。各院系精心謀劃,組織得力,取得了豐碩成果。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凱原法學院、設計學院獲評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優秀組織獎。校黨委組織部張洋、校黨委宣傳部李厚銳為獲獎單位頒獎。
今年1200餘支實踐隊伍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實踐結束後,近200支團隊參與了答辯展示,分享交流。最終評選出校特等獎12項,校一等獎15項,校二等獎10項,校三等獎51項。研究生院歸琳、教務處黃丹、包玉剛實驗學校師學斐為獲獎團隊代表頒獎。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吳佳妮代表「畫好民生幸福同心圓」實踐團發言。他們聚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地調研長三角的三省一市,挖掘出長三角欠發達區域面臨的四大瓶頸問題,探尋城鄉聯繫紐帶和發展路徑。她表示,實踐團將不斷傳遞「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通過接續努力,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交大學子的青春力量。
農業與生物學院「滇南馥鬱雲果香」實踐團呂俊瑤同學代表團隊發言。她說到,團隊成員深入扶貧一線,奔赴雲南普洱,用農科技術幫助基層一線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針對當地栽培技術比較落後病害明顯、野生果樹種質資源豐富卻缺乏開發利用等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交大方案,為當地可持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交大智慧。
設計學院徐之淇代表「新時代·新非遺·新發展」實踐團發言。她表示,此次社會實踐中,設計學子用設計的力量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高質量的創新再造,用現代設計的力量賦能經濟效益,幫助非遺文化真正地走出鄉村。她表示,期待通過設計思維的融入,讓非遺在全國各地的文化沃土上,在助力鄉村振興的戰略道路上綻放新的花朵。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趙愷老師代表院系作社會實踐組織工作經驗分享。他提到,船建學院堅持社會實踐與學科特長相結合、與社會熱點相結合、與公益服務相結合,實踐項目連續四年獲得上海市知行杯特等獎。他分別從構建以行業教育為核心的實踐育人體系、強調專業教師依託教學科研設立選題深度指導、結合育人目標針對性設計不同類型的實踐計劃三個維度分享了實踐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引起在場師生的共鳴。
今年的「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得到了全市50多所高校的積極響應,形成了一大批優秀的實踐團隊和實踐成果。我校學生團隊斬獲特等獎3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取得優異成績,再次問鼎「知行杯」!在總結會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羅鵬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王震老師為「知行杯」獲獎團隊頒獎。
會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今年的社會實踐成果展。
把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本次大會為2020年學生社會實踐畫上圓滿句號。未來期待更多的交大學子在躬行實踐中深切感悟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中國力量與極具魅力的中國精神,在服務奉獻中涵養家國情懷,明確奮鬥方向,勇擔責任使命,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