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的寒冬還要多久

2020-12-22 騰訊網

6月10日,賈樟柯導演在微博發出了百萬影院從業者的心聲,呼籲考慮電影院復工復產的事。

同樣在6月10日這一天,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墜樓身亡,公司方面說他是因為長期失眠,心情壓抑導致的。

我不敢說黃巍的壓抑身亡是否與當前影業的困境有什麼關聯,但是他的離去,卻讓我們看到,電影業這個幾乎快被忘卻的行業,如今是有多麼的艱難。

疫情之下的電影業狀況,如今的關注度顯然還不如村口擺地攤的了。

演電影的,做電影的以及放電影的是電影行業裡三大塊,有別於後兩者,演電影的明星藝人們當下還能跟上風口,做起了直播賣貨的生意。

而且對於部分藝人來說,直播可比演電影合適多了,我倒是希望他們好好在直播這個事業上幹出自己的天地。

對於做電影的和放電影的,他們對於疫情這種衝擊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

當前沒有新片拍,電影製作公司只能幹耗著,拍攝的,服化道的,場地的,整一個電影製作產業鏈條上的誰也不能躲過,就連傳統的小影視公司,現在也都是在艱難維持著。

而對於放電影的來說,沒得開張的影院,各種固定支出與企業維護都得照常,賈樟柯導演說的,「有的電影企業一天虧損百萬」,一點也不誇張。

電影院不開張,百萬影院從業者的生計就只能另尋出路,但這種就業形勢下,上哪找這麼大的就業缺口來填補,我一時想不出來,可能真得去擺地攤了。

我個人對於電影的口味其實還是挺挑的,習慣於十幾二十年前那一類內涵飽滿的電影表達方式,我總體感覺這十年來的好電影已經是越來越少。

一方面是客觀環境的因素,近些年來的電影已經逐漸的把自己的稜角磨平,放眼望去近五年的票房榜單,你就會發現電影業在夾縫中找到了另一種生存的規律。

王小波1997年在《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一文中寫道:

「假設我要搞的是《侏羅紀公園》那樣的電影,我怎麼跟上面說呢?我這部片子,現實意義在哪裡?積極意義又在哪裡?為什麼我要搞這麼一部古怪的電影?最主要的問題是,我這部電影是怎樣配合當前形勢的?這些問題我一個都答不上來,可答不上來又不行。」

對於這些問題,有部分電影人已經找到答案了,所以我們就有了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另一方面,是電影人的自甘墮落。不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爛片盛行,難道是因為觀眾問題嗎?顯然不是。

不是因為觀眾想看爛片,而是因為劇本爛,演技爛,製作爛,才會有這麼多的爛片。這可能是我們的電影創作者們「過度關懷弱勢群體」的結果,也就是把觀眾都當成了傻子。

有人說,「電影只不過是一種娛樂業而已」。

確實,對於一個年產值600億的娛樂行業,從數字層面上他確實不值一提,可從精神層面上看,電影對藝術、對文化的價值,僅用冷冰冰的數字卻是難以估量的。

儘管今天的電影經歷著很多磨難,但眾多熱愛電影事業的人依舊在努力的為這個行業付出。

我還挺喜歡看電影的,雖然每年到電影院看片的次數不會很多,但是我很是享受到影院看電影所帶來的那種精神放鬆的狀態,尤其是在我這種沒什麼精神消費場所的三線城市,去看電影也算是難得的一種精神生活了。

仔細想想,已經有大半年沒有進過電影院看電影了,那種吃著爆米花喝著可樂然後沉浸在3D大屏的愉悅,我已記不清大概是什麼樣的感覺。

從防控的角度說,電影院著實屬於「密閉空間」,可是我們對於密閉空間的執行標準卻是不一致的,KTV、酒吧這些同樣是密閉空間的都能夠恢復,嚴格執行防疫標準的電影院,為什麼仍然不能恢復呢?

北京這幾天的疫情又復發了,而根據國家電影局通知,全國電影院的開業必須執行統一的時間安排。

這麼看的話,全國電影院近期要復工復產更是不可能了。即使是復工了的電影院,有沒有新片可以放也是個問題,電影院不但沒有報復性消費,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過渡期。

北方公園在《我是一個影迷,我今天很想看電影》一文中說,

「電影行業已經自願拋卻大量有稜角的、尖銳的、關乎現實的表達,用一種近乎於投名狀的方式表達著對某種宏大的、集體性的意識的讚美和歌頌,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以一種如此輕而易舉的方式被徹底拋棄,是啊,「電影行業已經這麼愛國了,國為什麼不能也愛我們一點?」

是啊,此刻電影行業的人,不敢奢求馬上就可以開業,他們想要的,或許只是個開業的時間表。畢竟,這個可開業時間表,會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至於電影業的寒冬還要多久這個問題,我實在答不出來。

相關焦點

  • 奇愛博士 | 電影業若遭遇寒冬,最難過的是青年導演
    奇愛葛格按 如果,你關注中國電影業,會發現近期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兒可謂紛紛擾擾。
  • 疫境之下,香港電影業面臨至暗時刻
    11月2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立法會發表的《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對電影業的支持。疫情令全球電影業大受衝擊,有關的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頓。政府今年7月中公布透過「電影發展基金」預留約2億6,000萬元,推展五項主要措施,分別是「薪火相傳計劃」「電影製作融資計劃」放寬措施、「劇本孵化計劃」、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及香港電影導演會舉辦的短期進階培訓課程,以及落實優化「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以增加本地電影製作、培育新進導演和編劇人才,以及加強專業培訓,重新起動香港電影業。
  • 政策護航,香港電影業蓄勢待發
    (圖片來自網絡)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近日公布,特區政府將通過「電影發展基金」預留約2.6億元(港幣,下同),推出五項主要措施,以增加香港電影製作、培育新導演和編劇人才、加強專業培訓,重新啟動香港電影業。
  • 電影業寒冬將至?我不同意
    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年的票房可能會再創新高,更是因為自「崔永元爆料事件」後,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讓整個電影行業看上去似乎在開啟一場寒冬。 而新出臺的有關取消電商票補的政策,似乎成為這套組合拳的沉重一拳,徹底地宣告,一個票房擴張時代的結束。
  • 疫情下的世界電影業「裂痕」正在發生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電影業或進入「寒冬期」,撤檔、延期、停拍、電影院關閉……被按下「暫停鍵」的世界電影業,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考驗。隨著疫情變化,有可能各國關閉的電影院越來越多,不排除有的國家像中國這樣全面關閉影院,世界電影業似乎從未面臨這樣的狀況,被動地等待,成為沒有選擇的選擇。全體電影人,包括製作、創作、發行等各個渠道的從業者,都不得不被疫情逼迫著去思考,當電影失去影院這個平臺時,該如何應對?
  • 電影業何時再綻芳華
    奈何措施制定沒多久,國家電影局便發布緊急通知:暫停電影行業復工。當然,這跟國外疫情加重不無關係,電影院畢竟不像戶外空氣可以自由流通,要在封閉的空間待上2個小時,有著不可預知的風險。最近,河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Ⅱ級調整為Ⅲ級。不少影迷因此詢問,電影院是不快要開放了?
  • 漳州電影業的一段輝煌往事
    上世紀80年代是漳州電影業最為繁盛的時期,在那個網絡文化資訊落後的年代,看電影成為百姓生活十分流行的一種娛樂方式,人們為了看一場電影,常常會因為買不到電影票而不得不去買「黑市票」,作為那個年代文化娛樂的寵兒,看電影成為「厝邊頭尾」一件十分時髦的玩意。
  • 海外電影業復甦還有多久?《蝙蝠俠》《阿凡達2》將復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3日電(袁秀月)進入六月份,因疫情而暫時停擺的海外電影業向重啟又邁進了一步,包括《蝙蝠俠》《小美人魚》《神奇動物3》《阿凡達2》《侏羅紀世界3》《王冠》等在內的多部大片或將復工拍攝。
  • 電影業是時候走上綠色發展之路了?德國人是這麼做的…
    但是,這個行業本身是否實踐自己所倡導的理念,或者說,德國的電影業是否符合綠色環保標準呢?德國電影業在這個題材領域也有豐富的產出,例如《烏託邦時代》(Zeit für Utopien)、《綠色騙局》( Die grüne Lüge)或是《垃圾的味道》(Taste the Waste )等紀錄片都探討了可持續發展型生活方式和勞動模式。
  • 引維嘉不滿發問「還要多久」
    近日,有媒體拍到黃聖依在錄製節目現場疑似遲到,主持人楊樂樂和維嘉已經在臺上等著,由於等待了太久,維嘉直接臺上發問:「還要多久?」疑似對黃聖依遲到不滿。抵達後黃聖依開始妝發,主持人楊樂樂和維嘉已經在臺上等著,由於等待了太久,維嘉直接臺上發問:「還要多久?」,看起來也是對黃聖依很不滿了。
  • 韓國電影業寒冬逼著電影咖集體下凡?
    疫情引發的韓國電影業寒流,正在逼著明星們向網飛熱錢帶來的暖流帶奔去,而《王國》《甜蜜家園》等網飛投資的大製作韓劇的成功,則更加劇了這種趨勢。電影咖下凡背後:電影業寒流+網飛熱錢暖流這場電影咖下凡顯然是韓國電影界寒流下,韓國本土電視劇公司、網飛和韓國明星的一場共謀。受疫情影響,各地市場縮水明顯。中國以31.2億美元票房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北美22.8億美元緊隨其後,兩地跌幅分別為67%和79%。日本憑藉創下影史紀錄的爆款動畫《 鬼滅之刃》劇場版成為跌幅最小的市場,僅下跌47%。
  • 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電 題:疫情下香港電影業再臨困境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5月6日,香港電影金像獎自創辦以來,頒獎典禮首次以串流直播形式播出。然而,今年初疫情肆虐,令重現生機的香港電影業再度陷入「停擺」危機。根據香港電影發展局提供的數字,截至8月31日,今年已作商業放映的香港電影共有29部,較去年同期減少11部。去年全年已作商業放映的香港電影共有66部。香港電影發展局坦言,受疫情影響,香港電影業處於非常艱難的時期,電影業公司及從業員均面臨嚴峻考驗。
  • 電影業重啟後將迎來不一樣的發展形態
    此外,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確實還沒有得到具體明確的復映通知,還要等到電影局、相關部門的通知。電影業可以說是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損失最大的行業之一。電影業有序重啟,對於電影從業者和觀眾都是雙贏。不過也需要看到,電影業重啟後將迎來不一樣的發展形態。首先,電影業短期內恐難報復性增長,畢竟還有較為嚴格的區域、人流管控。而為了防止疫情反彈,各大影院也會加大相應防護和管控舉措,確保萬無一失,這必將影響到客流、營收的迅速恢復。
  • 塔羅佔卜:你還要單身多久?
    我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個戀人,跟自己戀愛到結婚,這是最美滿的結局,做個塔羅測試,看你還要多久才能結束單身呢?佔卜規則:靜下心來,憑直覺選擇一張卡牌,切忌反覆挑選。
  • 香港電影業向「粵語區」尋求新突破
    CEPA帶來的「寶藏」:香港製作的「華語片」  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籤署,兩地合拍片、粵語片的引入機制等政策,把彼時處於低谷的香港電影業重新推向了「上坡路」。  十多年過去,CEPA幾次增加了補充協議,合拍片票房與中國電影票房一樣直線攀升。
  • 你多久沒進影院了?你有什麼特別想看的電影嗎?
    而如今,漫長的嚴冬過後電影業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春天,而《第一次的離別》也將在全國電影院復工的第一天跟大家見面。這一部影片是新疆作品。第一次耳聞是在去年的沙雅胡楊節上,導演王麗娜作為沙雅縣本土的知名導演,這部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就取得了不錯的口碑。
  • 大總統的「叛逆期」,還要持續多久?
    然而,這個數據,似乎還只是開始,報導稱,巴西可能還要過幾周才能達到疫情最高峰。於是,博索納羅,火了。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稱,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是巴西成功應對新冠病毒傳播和解決正在發生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最大威脅。
  • 看天下丨神秘的朝鮮電影業
    朝鮮電影業發展現狀,以及銀幕上的西方角色,並不廣為人知。事實上,在朝鮮電影業發展過程中,朝鮮歷屆領導人都給予高度重視。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生前曾將電影視為教育公眾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大約50年前,金日成發表了著作《更多製作革命電影,為革命教育、階級教育作出貢獻》。
  • 寮國本土電影業終於迎來蓬勃發展
    4月19日報導 日媒稱,寮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數十年來幾乎沒有自己的電影業。如今,寮國本土電影業終於迎來蓬勃發展。  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網站4月17日報導,這個東南亞國家近期湧現出一批新生代導演,他們製作的電影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
  • 測試:你還要單身多久?準到嚇人
    那麼你還要單身多久呢?測試一下就知道答案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測試吧。 1、你能夠接受別人對你的不好評價嗎? 可以2 不行4 2、你認為感情是可以將就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