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節,它的冷讓人恐懼,它的乾燥更是讓人感到不適。當寒流頻頻來襲之時,有些人總是會被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感冒等問題侵襲;感冒的人這麼多,飲食上吃點什麼更好?從科學角度來看,感冒時的飲食應當如何調整?用文字教給您「讓生活趨於健康的方式」,用事實讓您的生活更完美。
感冒之後,飲食上該這樣做,讓你好得更快一些:
多喝水:小時候,我們的媽媽就常跟我們說:感冒了,多喝水能好得更快。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多喝水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您的排尿次數,增加您的尿量,這樣一來即可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多喝水可以加速汗液的蒸發,加強小便的排洩散熱,這樣就能讓您的體溫更低,從而緩解你的發熱症狀;多喝水是「補水」的最有效方式,它可以補充由於腹瀉、嘔吐、發熱而導致的水分消耗,也可以彌補由於進食較少導致的液體攝入不足,這樣更利於身體的恢復;同時多喝水也能保持口腔和鼻黏膜的溼潤,緩解感冒給身體帶來的多種不適症狀。
言說於此,感冒時大家都應該做到「多喝水」,要讓身體處於「水合狀態」;多次少量飲水,單日攝入白開水的量要達到2000毫升以上,保持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同時也要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
當然,如果您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您也可以喝點豆漿、淡茶水、淡果汁、酸奶、綠豆湯等「帶味兒的健康飲品」。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毋庸置疑,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新鮮且優質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多種植物活性物質,足量攝入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有效預防並緩解感冒;另外,新鮮蔬果當中富含水分,用它們來補水也是對感冒的一種「撫慰」。
說到具體的量,推薦感冒人士單日食用蔬菜一斤(500克),水果350克。
保證蛋白質的足量攝入,所以要吃肉:大家都知道,蛋白質這種營養素是生命的基礎營養素,足量攝入蛋白質可以保護機體強大的免疫力,讓你的感冒加速康復。
言於此,感冒之後雖然很難受,但是也要進食魚禽肉蛋以及豆類食品,它們當中富含優質蛋白質,對於身體可以有效補充,實為靠譜之舉。
除了這些以外,其實建議大家要達成的狀態仍然是「食物多樣,營養均衡」,機體不缺乏營養的狀態才是一個「完美的狀態」,此狀態方可抵禦病毒等有害物質。
一旦發生感冒,你應該這樣做:
多喝熱水,也要多喝少油少鹽少糖的湯水。拒絕食用油膩食物、太甜的食物,避免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多吃果蔬,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可以泡水飲用。可以吃蒜和蔥,問題不大,不會影響病情,但要適量。多休息,適當活動,多曬太陽,保護自身強大的免疫力。避免過度勞累,拒絕吸菸、飲酒等壞習慣,不給身體找麻煩。注意,感冒的時候更需要充足且多樣的營養物質,它們是保護身體強大免疫能力的「根源」。用智慧戰勝感冒,用飲食加速感冒的康復,願各位永遠不被感冒侵襲,趨於健康。
註:王思露原創科普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