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創】張靖作品丨明月千裡 燈火闌珊 ——再憶母親

2021-03-04 西散原創

又逢元宵佳節,明月千裡,萬家燈火。讀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感懷之,兼懷母親。

                     ——題記

明月千裡,燈火闌珊。一部國產電影《你好,李煥英》爆棚牛年春節假期,影片用溫情而真摯的藝術手法呈現了細膩、無私的母愛,感動了無數人。那簡單、純粹、誠摯的情感內核,觸到了每個人心底那最柔軟的東西——親情。親情無價,人間有愛。母愛無聲,大愛綿綿。義大利詩人但丁說,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燈火闌珊,人間煙火。思念如潮,念念在茲。再次想起了我的母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大約兩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明月千裡寄相思——寫給母親》,參加中國西散原創文學徵文,這是我第一次觸網(文學網絡平臺)作品。由於時間匆忙,對母親的思念還沒有寫完,隨著時光流逝,記憶的碎片不時滑過腦海,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第二次提起筆來,記錄下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

年前,我去給母親掃墓,送去久別的問候。五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二月寒,夜未央。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屈指算來,母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五年半。在這兩千個日子裡,時常夢見母親呼喚我的乳名,尋尋覓覓不得,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記憶裡的母親,一個普通的農村勞動婦女,如天下的母親一樣勤勞、平凡、孝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我們姐弟五人,還有爺爺。家裡人多負擔重,母親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農活,還要擔負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直面鍋碗瓢盆、油鹽醬醋。

在童年的記憶中,生活貧寒,缺吃少穿。夜晚,在煤油燈下,母親總是給我們做那種手工布鞋,或用那種老式紡車紡紗。母親是南方人,不會做更多的麵食,但是母親的手擀麵卻是我們的最愛。每當母親紮起圍裙,操起擀麵杖,用力擀出白白滑滑的手工面,下起一鍋手擀麵,我都要吃下好幾碗濃濃香潤的麵條,直到肚子撐不下為止——那是母親的味道。

冬日的鄉村,冰天雪地,每到傍晚,為了第二天燒好早餐。母親就要從地窖裡挖出一些儲存的山芋,拿到村口池塘,用力砸開冰層,將山芋與竹籃一起放入冰水中浸泡至少一兩個小時,那層厚厚的黃土自然會慢慢發軟,然後再用那種堅硬的竹掃帚紮成的刷子清洗山芋,那是一家人的早餐。那刺骨的寒冰,長期侵蝕著母親的肌體,以至於晚年的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溼病,兩個無名指和小拇指漸漸變形、扭曲,無法伸直。我也經常回家幫著母親揉捏那烏黑(關節)如雞爪一樣的手指,但收效甚微。

母親有季節性皮炎,每到夏季,背部瘙癢,要用些藥物治療,我也經常帶回一些皮炎類藥物給母親擦洗,幫她撓癢,換藥,經過不斷的治療,炎症有所好轉。

爺爺一直活到九十四歲,在農村已是長壽星。爺爺喜歡吃糯米麵,母親寧可孩子少吃,也要給爺爺吃,滿足老人家的生活所需,盡到應盡之孝。也許,爺爺的長壽與母親的精心照料分不開的。

多年以後,也曾經會每年買一瓶雅霜或那種成袋的潤滑油,冬日防止手腳皴裂的那種雅霜類的,油性很大,那是母親喜歡的味道,也是我兒時經常看到的場景,還有一種潤滑頭髮的頭髮油。

人間煙火,星河璀燦。常在午夜夢裡,看見母親的笑靨。有時,打開那經年的雅霜和潤油,聞見母親喜歡的那個味道,內心才感覺有了安撫。

華燈初上,燈火闌珊。每次回家,在廚房看著忙碌的母親,我趕緊上去幫忙。在村口池塘邊,在水一方,蒹葭蒼蒼。送走我的一定是母親和她期望的眼神。母親不識字,說不出大道理,但教我堂堂正正做人。我出生那年,母親因營養不良,差點死去,因此,我從不過生日,我知道,那是母親的難日。合肥新橋機場拆遷後,辛勞一輩子的母親,也沒閒著,在安置樓前的一片空地,又開挖了菜地,點綴晚年的生活。

也是在母親走後的這幾年,才發現,每一個人,真的會用盡一生去思念另外一個人。

只是,為了生活,我們只顧埋頭趕路,在茫茫塵世中歷經滄桑,染了風霜。那一個人,一直被遺落在了時光的角落裡。

臺灣作家林海音在《城南舊事》裡寫道,多年過去,爸爸(媽媽)的花兒落了,英子已經長大、堅強起來,肩負起媽媽的責任。時刻不曾忘記那漫漫黑夜、大雨滂沱,沒有傘遮風擋雨的日子,自己便是雨傘、參天大樹。借用庚子年網絡流行的一句話:時代的一粒塵,落在個人身上,便成一座山。一代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母親走時,我的小女還在襁褓中,剛滿六個月,還不會喊一聲「奶奶」,就永遠失去了奶奶的呵護關愛。我再為人父,勇於擔起責任,把孩子撫養成人、努力成才。如今,大女兒已考上省內一所不錯的大學,小女兒也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在我的教育鞭策下,茁壯成長。人生就像接力賽,我們拼力跑出自己最好的那一棒,做好接力的準備,代代傳遞。星光不負趕路人,道阻且長,行則必達,再向虎山行。

窗外,星星點燈,一彎新月,一縷傷感,化為一種滲入靈魂的思念,在心底蔓延。

我從故鄉那個小村莊走來,走過沼澤、大漠,走出莽原,我曾在一篇《送別》的文章中寫道:「那個曾經的追風少年,依然在寒風細雨中奔跑,昂首拼搏,更接近曙光。」仗劍走天涯,歷盡千帆,出走半生,歸來仍少年。正如當下一首《少年》唱出的: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路修遠以多艱兮,長太息以掩涕兮。」母親晚年患的是賁門癌,經過約一年半的化療,治療,最後帶著不舍離開了我們。媽媽,請您原諒,那時,我才跳出體制打拼,大女兒剛上初二,你的高齡兒媳懷著二胎,還是妊娠期糖尿病,也需要照顧,我只在醫院陪護一個晚上,其他都是哥姐陪護著您。在母親生命最後的幾個晚上,我一直睡在母親的床頭,陪她度過人生的最艱難時刻。星河黯淡,夜色闌珊,筆墨如山,寫不出如斯懷念。

「哀弦恰似愁人消瘦,淚盈眸,江州司馬別離後。」

一下子活到容易落淚的年歲,當徒勞於人世糾葛,兌現成風霜皺褶,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青衫落拓,同是天涯!

當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拂過祖國的萬裏海岸線,望著大河彎彎,波濤洶湧,終於敢放膽、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苦難。縱然天賦異稟、滿腹才華,說到底也不過是塵世的一介凡人。

五年多了,真想回到那一天,深情地告訴母親:燈火闌珊,此去經年,來生再做母子。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繁華落盡,潸然淚下。流落江湖的茫茫四顧,形影相弔。人到中年,最怕離別。「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浮世三千,吾生有愛。母子一場,但終有離別。

一彎淡月,三五疏星,數點漁火,觀人間煙火。

陌上花開,緩緩歸也?願歲月山川,慈悲溫良!

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願走過凜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一川晴嵐,彼岸花開,流年於指尖散落。家人閒坐,燈火可親。一路行吟,步步回望!

慈母已遠去,怎報三春暉?一念風起,再念月落。一曲離殤,唱不盡一生悽苦,誰念西風,又見那一抹斜陽?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沒有經歷過長夜痛哭者,不足於語人生!

驀然回首,月疏星淡,遙看遠方,相隔咫尺天涯。思念泛濫成災。夢裡花落,人間煙火。燭光裡的媽媽,您在我夢裡徘徊,您來了,又匆匆走了,漸行漸遠的是您熟悉的身影,那個在村口的老人永遠離開了我!

逝水無痕,殘月如鉤,只見燈火闌珊,人影渺茫!

落日下,炊煙起,牧童歸,蕭聲咽。故鄉,像一幅掛在時光記憶的水墨丹青。好想再一次聽聽媽媽的呼喚,您那期望的眼神一直鞭策我不畏風雨,奮勇向前。

母愛的光芒如初升的旭日,會一直陪伴我……

在水一方,蒹葭蒼蒼。彼岸,是否燈火闌珊,人間煙火?

彼岸花開,只見花開不見葉,花葉生生相惜,世世永不相見!

媽媽,我想您了,媽媽,您在哪裡?

作者簡介:張靖,筆名大漠飛鷹,安徽肥西人。業餘愛好書法、音樂、運動,曾以「鷹」為主題寫詩文,感慨於大漠的生存環境艱險。偶有文章發表於《中國建設報》《安徽日報》《新安晚報》《詩歌月刊》等報刊及西散原創、西散南國文學、博海書香、東方散文,皖人春秋等微信平臺。

相關焦點

  • 走心原創歌曲《燈火闌珊》
    近日,華語流行歌手劉溢華攜新歌《燈火闌珊》勁爆來襲,此歌曲一經發出,就受到了粉絲的大量追捧,引起了一度的熱議,同時也受到了業界同行的誇讚。《燈火闌珊據悉,《燈火闌珊《燈火闌珊希望喜歡音樂的人可以大力支持原創。我們會繼續堅持做好音樂,更會做好音樂教育。
  • 每周新歌 |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本周新歌有一句詞,像一個回味悠長的尾音,讀罷,便在心頭盤桓不去,掀起一圈又一圈記憶的波瀾: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⑬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賞讀】古時的元宵燈會,比現在要熱鬧得多,人們幾乎是通宵達旦,徹夜狂歡。滿城裡各色花燈,漫天裡煙火綻放。走在大街上,只見寶馬雕車,魚龍長舞,明月燈光伴隨著樂聲流轉,繁華得像在夢中。
  • 從太空裡,看地球夜晚的燈火闌珊
    NASA 曾經發布過一組圖片,是在太空裡看夜晚地球上的燈火闌珊。
  • 【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詞句震鑠古今,更是成為王國維人生三境界裡的第三層意思,頓悟之後是豁然開朗。《千百度》出自許嵩2011年的專輯《蘇格拉沒有底》,專輯名有致敬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意味,還說明了人生旅程不見底,專輯裡有段對話如下:「你是誰?」「蘇格拉」「…底?「就蘇格拉。沒有底。」
  • 詩詞丨人生何處不相逢,緣聚緣散且隨風
    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佚名當註定遇見的人相逢,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像賈寶玉初見黛玉時說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緣分,是一樣妙不可言的東西。山念水一程,水繞山一生;風等雲一程,雲漂泊一生。
  • 燈火闌珊 | 互相利用.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原創】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
    明月千裡寄相思文 | 紅玫瑰  主播 | 陽光雨露 編輯|雨蝶百草園
  • 回眸,你在燈火闌珊處微笑
    不要害怕煩惱,要在生活中完善自己,在完善中生活,要相信,總有一顆真心在緣分的天空下等著你,總有一雙眼睛在燈火闌珊處望著你,它在微笑。船到橋頭自然直,不要畏懼眼前的危險與難堪,用無畏的心擺脫牽絆,把錯的當未來的借鏡,讓對的成為踏向未來的基石,用勇往直前的衝力和善意無私的心境去追逐內心光明的目標,迎接「無往而不利」的幸運坦途。
  • 【西散原創 • 初語閱讀】梅雨墨作品丨瀰漫在宋詞空靈的瞬間(附:趙子怡初中三年級作品)
    《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線上平臺:初語閱讀初語閱讀——西散原創高端平臺初語閱讀——中國原創精品散文基地初語排行榜——中國原創精品散文風向標紅藕香殘玉簟秋。有作品發表於《中國文化報》《教師報》《安徽文學》《山東文學》《奔流》《青海湖》《散文選刊》《西部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入選《2018年中國散文排行榜》《2019年中國散文排行榜》《中國散文大系》《中國散文精選三百篇》《中國最美散文》等書籍,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中國散文學會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安徽省作家協會首屆散文大獎賽「淮河散文大獎」和淮南市人民政府首屆「淮南子文學獎」。
  • 辛棄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闌珊何意?詩詞大會難倒不少高手
    是不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年,王國維說辛棄疾這首詞是做學問三大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讓這首詞紅得發紫。但事實上,對於這首詞中某些字眼的意思,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燈火闌珊」指的是什麼地方?
  • 愛玲,你在燈火闌珊處.
    你在燈火闌珊處文 |林碧愁悠悠的我,踏著夢的旋風,輕輕的走在燈火闌珊處。我想一個人立在這裡,等你的出現,這樣,我可以靠近你,用我的小手捧起你那已蒼老的臉龐,仔細看它,是否仍是有無限的哀愁,凝視那雙眼神,是否有一種悽愴之意。
  • 閱讀筆記丨長相思兮長相憶
    這一次天上地下再難相見了,唯有蚩尤身體幻化的桃林陪伴左右,漫長的歲月用他的心思念著他。相思相憶難相見,這是阿珩和蚩尤。長相思之小夭和相柳初見時,她是清水鎮那個狡黠聰慧又滿嘴謊話的醫師玟小六,他是鎮外山中幾千將士的統領將軍相柳。一個內心冷漠看透世事,一個眉眼冷峻寡言少語,機緣巧合下相識,相知。
  • 原創 珏塵:總教一壺清酒、醉相思
    浪淘沙·憶先君 昨夜雨敲門,夢醒時分。孤魂無地戀殘春。 滋味萬般都不是,悲泣誰聞。相見歡 溪頭楊柳惜春,戀良辰。千裡爺娘掛記、問歸程。 杯中酒,眼中淚,夢中人。歌舞無歡俱是、異鄉人。 梅花引·明月半 明月半。樓閣換。華燈闌珊畫屏亂。 憶昔人。嘆情深。試問幾許?春水都無痕。 相思樹長相思短。
  • 莫幹山闌珊山居-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莫幹山民宿闌珊山居民宿』,大概就是得名於此。『莫幹山民宿闌珊山居』民宿的氣場,往往與它主人的氣質相契合。什麼樣的主人,打造什麼樣的民宿。闌珊山居的裝修風格並不是很前衛,也不是ins風,它更像是自家的院子,有著花花草草,因為萍姐就喜歡「家的感覺」在這裡,你凝視的地方,一定是絕世的好風景。
  • 燈火闌珊 | 巧救四千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黎明拾穗17》詩詞42首,天邊夕照水邊霞,燈火闌珊十萬家
    七絕·沙湖夕照(新韻)作者:艾曉東(武漢)天邊夕照水邊霞,燈火闌珊十萬家。01七絕·螢火蟲(新韻)作者:花花(安徽)明月清風小院開,流光點點總徘徊。損歉權當盈益算,初心祈盼再生長。午餐忘箸妻修竹,一罐青啤戲太陽。註:中馬系油鋸的一個牌子。
  • 【西散原創 • 梅雨墨香】《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牛年新春賀詞(附2020年全目錄)
    值此牛年新春到來之際,我謹代表《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對一年來關心、支持我們的作者和讀者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牛年大吉!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牢記初心,懷揣夢想,熱愛生活,感恩社會,奮發努力,正大光明!同時,對一年來堅守崗位,忘我工作的西散原創編輯部、通聯部、事業推广部和影視部全體同仁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 環抱相思樹,夢回燈火闌珊處
    環抱相思樹,夢回燈火闌珊處。意闌珊,孤有一人,情何已堪。浩浩長沙路,終不見伊人。夜黑黑昏寂寞客,獨自床頭裝冷漠。夢回兒童戲時刻。夢罷獨傷情未了。青梅竹馬有盡頭,兩小無猜終須莫。問情為何物?多少男兒一醉為芳容。我等我期待,你是我的依賴。相見恨晚思蜜年,握住你手道甜言。
  • 【西散原創】童地軸作品丨臺中,夜色撩人
    下榻的酒店正好位於臺中公園附近,遠眺窗外,燈火若隱若現,一種清新而寧靜的氛圍讓我們不忍心就這樣昏睡在臺中的夜色中。於是,我們走進了臺中公園。公園沒有門也沒有圍牆,沿著酒店出來的馬路大約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公園的入口處,看到路邊豎立的宣傳牌,得知臺中公園又名中山公園,建於日治時期,於1903年落成啟用。
  •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
    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燈火闌珊處的婉約,更勝過金戈鐵馬裡的豪放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中,有兩顆瑰麗的耀眼明珠懸在高空,一個是唐詩、一個是宋詞,提及宋詞又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蘇軾、辛棄疾為首的豪放派,一派是由李清照為首的婉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