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真的太習慣於第三方支付的便利。
臺灣的行程開啟,一開始,是尷尬的!
因為,我竟然把錢包落在了家裡。
直到在廈門機場過完海關安檢,才突然覺得有什麼忘記帶了。
一翻書包,尷尬的事情就發生了!
@#%……我竟然把錢包落在家裡了,也就是說,我沒有帶現金也沒有帶銀行卡。
這一趟旅行,是從「裸遊」開始的。
你問不會點現金?我也不傻好嗎?找了在廈門機場工作的朋友,讓他幫忙換些現金。
結果……這年頭就沒人有帶現金,都是手機走天下的主。
所以,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飛機;硬著頭皮,飛往臺北桃園。
心裡想著,到桃園機場的換匯窗口找人換現金吧!
畢竟同行的小夥伴的航班都要比我晚到4小時以上,我總不能在那裡發呆瞎等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幸運,雖然從一開始開啟了「裸遊臺灣」的尷尬模式,但是落地臺北桃園機場的時候,意外的發現,曾經遊玩臺灣的「悠遊卡」竟然還在背包裡。
悠遊卡的100新臺幣,簡直是救命稻草一般。
從桃園機場,去往臺北車站的票價150新臺幣,悠遊卡恰巧可以透支50!
我就是這樣,在尷尬與幸運間,開啟了我的臺北行程。
或許得感謝,一開始是因為「摘星」計劃,衝著「頤宮」的米其林三星,定了它所在的酒店君品。
結果,「頤宮」火爆到即使我們一群人想要讓荷包出個血,卻也訂不到位……因為它基本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畢竟這是臺北唯一一家米其林三星的店家。
不過,也因為住進了君品酒店,讓我對臺北酒店小而沒特色的印象,消散無蹤了,畢竟,這是家設計感十足的酒店;畢竟,它甚至地理位置極佳的位於臺北車站。
等小夥伴們的時光,我肯定是閒不住的。
品味著下著雨的臺北city,到去大稻埕走一走。
大稻埕,是靜靜留在記憶裡,那臺北這個平行時空裡,另一個世界的閩南。
騎樓、紅瓦、清水紅磚牆,一切都似是而非的陌生與熟悉。
就仿佛時光倒流,回到了幾十年前的廈門中山路,而生活卻依舊在21世紀的這個年代。
可是大稻埕又是特殊的。
這個當年和艋舺一樣,充斥著血與淚的年代,它是臺灣尤其臺北重要的海運碼頭。
也就行程了它特殊的建築風格,三進三出的長屋。
時光荏苒,那些曾經的居所,又或是倉庫,卻在流水過隙的年華裡,變成了一條,充滿了生活氣息,又帶著文藝範的老街。
方文山說:天青色等煙雨。
很美。
但在臺北,天青色等煙雨的時候,有時候等來的不是「你」,而是狂風暴雨。
在大稻埕的午後,走走逛逛,也躲不過臺北的雨。
卻也並不掃興。
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昏黃的燈光,古樸韻味十足的店家,這樣的臺北下午,沒有什麼比品一杯咖啡更配的事情了。
既然臺北的雨,讓我在大稻埕停下腳步,去感受這一絲絲雨落濺起的清亮,我又怎麼會排斥。
機緣巧合的走進ModernModeCafe。
店裡的店員很正,點單間,自然的就多聊了兩句,她很意外這個口音相仿的我,竟來自大陸地區。
世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小,我和她更意外的是,誰都沒有想到,前段時間到閩南一起參加活動的我臺北好友,竟是她的閨蜜。
窗外的雨依舊,卻因為這意外的相識,讓我仿佛有種回到廈門,朋友遍天下的錯覺。
天漸漸昏暗,大稻埕的店家也紛紛打烊,只留下些許隱藏在長屋深處的酒吧,漸漸開啟霓虹初上的模式。
恰巧小夥伴都已經到達臺北,群裡討論著去哪裡吃。
我說,我在大稻埕,似乎離大三元不遠,擇日不如撞日,就去「摘星」吧!
走進米其林一星的大三元,突然嘴角揚起的弧度,想起十多年前旅行的自己,只能以「窮遊」的方式,而現如今多次遊玩臺灣,這一次,卻淡然的做起了「摘星」計劃。
笑,是因為突然感觸,突然更深切的體會到那句話:虛長几歲,那只是長大;多方面的變得比曾經的自己更好,才叫成長。
那麼,這一刻,做成當年認為遙不可及宛若夢境的職業——旅遊體驗師的自己,算不算也是一種成長。
從笑意間拉回現實,大三元的菜品單價,卻是顛覆了我對米其林價格的認知。
為什麼那麼說?因為……真的我們點完菜,算一算才發現,折合RMB的人均,真的不貴,也就70100左右。
一開始,我對米其林美食,其實說起來真的是不太感冒的。
原因很簡單,我一直覺得,米其林這個評星標準一開始是從法餐開始。
法餐和中餐的區別真的是天壤之別。
而且,在廈門吃過了那被國人捧上天際的米其林一星的鼎泰豐,鼎泰豐又恰恰來自於臺灣,作為祖籍杭州的我而言,江浙一帶很多美味的湯包,也不遜色於鼎泰豐。
所以說實話,我對大三元並不太抱期望。
可世界上的事,總是不像你想像的那樣。
第一道鴨肉麵線一上來,我就瞬間服氣了。
這道菜,於閩菜系中,經常用的是麻油爆香,可麻油容易導致上火。
在大三元,它用茶油代替了麻油,香氣不減的同時,食材的寒熱屬性卻變得適中。
尤其那雞肉的品質……嗯,入口Q彈細嫩。
都說美食,最難的是把大眾菜,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上品。
那麼我想,大三元,瞬間就用一道鴨肉麵線徵服了我的味蕾。
我一反常態的不再更多的拍照,反而是催著小夥伴們趕緊拍完趕緊吃。
活生生有種如果那這些美食冷掉,就是暴斂天物的罪惡感。
接著,我就開始風捲殘雲起來。
臺灣的朋友碩文和我們的地接小姐姐小桂默默的驚嘆,從來沒有發現我食量那麼大。
他們哪知道,我這個風餐露宿亦可過的人,其實嘴很叼的,如果真的要認真品嘗起美食,我能連菜色是否火候過與不足都能說出一二。
恰恰因為此,遇上美食,我怎麼能錯過呢?
等南瓜焗飯上了之後,我突然想到廈門開臺灣滷肉飯的忘年好友小文姐,就發了個大三元的照片給她。
卻沒想她竟然秒回了。
小文姐:哎呀,你竟然在我以前上班的地方。
別給老娘發信息了,好好吃飯,順便別忘了吃木瓜焗飯。
額……我這朋友還是雷厲風行的個性。
好吧,我默默,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