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被質疑拋棄親子 倪匡:我與她也20年沒來往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昨天是母親節,各種感懷母愛的情緒在網絡上發酵。而微博上一則名人軼事之前被廣泛流傳,就是香港女作家亦舒被質疑拋棄親子的故事。亦舒被質疑拋棄親子,源於4月底德國柏林舉行的「注意柏林」影展。旅居德國的中國香港導演、畫家蔡邊村參展作品、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母親節》,介紹了他尋找生母的經過和心路歷程。紀錄片中,那個和兒子避不見面30多年的母親,正是著名女作家亦舒。

  亦舒為何與兒子避不見面,或許從她與前夫的婚姻中可以窺探一二原因。而蔡邊村在香港翻箱倒櫃後找到的與親母亦舒唯一的合照,也揭示著蔡邊村40年的尋母心路。

  才子配佳人,婚姻卻只維持3年

  女作家亦舒的情事一直為外界津津樂道,她年輕時曾有一子的傳聞也不時有人八卦,但這個兒子是誰,因何緣故避不見面?一直是「師太」粉絲心中的謎團。直到今年4月紀錄片《母親節》在柏林展出,這個謎底才公開。紀錄片描述的是蔡邊村尋找生母的親身經歷,長約80分鐘,取景於柏林、溫哥華、香港三地。與導演蔡邊村曾合作過《宮保雞丁》的演員、作家陳思宏看完紀錄片後發表了一篇文章,踢爆蔡邊村在片中尋找的母親正是香港女作家亦舒。一時輿論譁然,很多人在留言裡吵架,不相信偶像亦舒會是一個拋棄兒子30多年不理會、連封信都不回的冷血母親。

  然而,這段鮮為人知的母子情緣,要由40年前說起。據香港媒體報導,旅居柏林的蔡邊村,是亦舒19歲時與前夫畫家蔡浩泉誕下的愛情結晶,但才子佳人的婚姻只維持了短短3年。78歲的香港著名詩人蔡炎培,見證二人由相知相交到視如陌路,不勝唏噓:「我與浩泉是好兄弟,5個老友在北角錦屏街租了一個單位寫小說,亦舒那時住在濱海街,很近,上來探班,浩泉是出版社主編,寫作、畫插畫一手包辦。他對亦舒好冷淡,亦舒很好勝,你越不理她,她越要引你注意,那時……大家都知道亦舒追浩泉」。

  內斂但才華橫溢的窮書生,遇上主動美貌的才女,驟眼看來,倒有幾分像亦舒筆下的愛情小說。蔡炎培回憶道,沒多久二人已打得火熱,後來,二人更在父母反對下「閃婚」,「在尖沙咀擺了一桌,請朋友吃頓飯」。翌年,亦舒懷孕生子,兒子取名邊村。可惜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只維持了短短3年,兩口子婚後常為錢銀爭執,性格剛烈的亦舒堅決求去,二人的獨生子邊村歸蔡浩泉撫養。最初幾年,亦舒仍會間歇探望,但隨著蔡浩泉另娶,亦舒狂戀明星嶽華,不願再與前夫有任何瓜葛的她,乾脆連親生兒子也斷絕來往,徹底將一段不願記起的人生歷史刪除,作品隻字不再提兒子。故此,除了部分老讀者,很多人也以為她只有一個獨生女兒。

  父母離婚後,蔡邊村與父親相依為命,一度失業賦閒在家的蔡浩泉,後來找到一份在報館上夜班的工作。為生活奔波,蔡邊村自幼兒園開始,已交由祖母照顧日常生活,父子二人同住一屋卻不常見,靠便條溝通,但感情卻很好。蔡浩泉在自己的專欄,也不時提及與兒子的生活趣事;而蔡邊村在父親患癌期間,也回香港陪伴在側,並在父親病重時,拍下《老蔡的電影》紀念父親。

  蔡邊村當父親後重新思索母子關係

  1989年,因為父親而愛上畫畫的蔡邊村,遠赴德國讀藝術,一留20年。數年前,與女友誕下女兒,初為人父的喜悅,令他重新思索一段早已淡出生命的母子關係。

  「44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大堆的問題要問她」。曾經親密,為何疏離?親母在她的專欄不時流露對異父妹妹的愛溢之情,自己也是母親所出,為何卻像透明人?初為人父的蔡邊村,反思與母親由親密到不相往來,滿肚疑團。「寫信給母親也石沉大海」,他不明白,為何親母連見自己一面也不願意。面對人生憾事難以釋懷,人到中年的他決定主動尋找答案。

  「最後一次見母親,是11歲那年。那天母親買了機械人給我,一起看了電影《007》」,這是紀錄片《母親節》的對白。在《母親節》影片內,鏡頭對準他的面孔,他想像著與母親「相認」的一刻。與蔡邊村合作拍片並成為好友的創作人陳思宏說,拍紀錄片之前,蔡並不知道生母是一位名人;紀錄片拍完,母子兩人依然未能如蔡邊村想像的那樣見面。「(紀錄片)最後他在溫哥華,非常意外地拍到了不回他信件的媽媽。那是個極大的巧合,卻非常短暫。媽媽找到了。但亦舒依然是亦舒,那位曾是無數人崇拜的作家。她沒有變成蔡邊村的母親。」

  亦舒專欄中曾出現過「蔡邊村」

  當陳年舊事一次次地被提及,更有人翻出亦舒多年前寫的短篇小說《媽》,這是一個關於年輕人尋找母親的故事,小說裡有這樣的一句話:「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有網友以此來為亦舒作旁白。當然,也有挺「亦」派出來說話,表示應該只看作品,不看為人。還有粉絲挖出亦舒以往寫的專欄,為自己喜歡的作家正名,原來亦舒在上世紀80年代的散文集《自白書》裡曾寫過一篇《兒童樂園》,文中亦舒也曾提到蔡邊村曾向她借過這個自己最喜歡的兒童雜誌。「上星期六蔡邊村問我: 有人說你有很多兒童樂園。 我問: 有人是誰? 」

  頗富意味的是這篇專欄裡匆匆而過的蔡邊村三個字,亦舒沒用任何前綴、突兀現身,讀者想必也不知道這就是亦舒的兒子,作者下意識地逃避由此見諸筆端。始終不認子的亦舒,努力「遺忘」,但一張陳封抽屜的黑白親密合照,還有不能割斷的血緣關係,卻引牽天南地北的母子,欲斷不能斷。

  連結

  倪匡:我與亦舒也20多年沒來往

  亦舒哥哥、著名作家倪匡近日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無奈透露,自己也不認識蔡邊村,而和妹妹亦舒也有20多年沒來往。今年78歲的倪匡表示:「我記得最後一次跟她通電話,是我50歲那年。」作為舅舅,他也希望能看到這部紀錄片《母親節》。

  對於兩人的離婚,倪匡還曾經表示過惋惜:「我不怪蔡浩泉,這個人頂有藝術氣質,直至後來還不停大哥前大哥後地叫著我,亦舒的脾氣不好,男人受不了,乃人之常情。」離異後,蔡浩泉帶著兒子生活,2000年因病去世。

相關焦點

  • 亦舒回應棄子33年: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
    近日,一則關於倪匡妹妹、香港女作家亦舒拋棄兒子長達33年、無任何來往的報導,在網上引起極大關注。現年44歲的蔡邊村通過紀錄片《母親節》向亦舒喊話:「您好,是我,蔡邊村,您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對於外界近乎一邊倒的「無情」譴責,以及眾多女性網友的「是不是受過很大傷害」的不解,亦舒最初並未回應。
  • 作家亦舒棄子33年 兒子:媽媽,我們可以見面嗎?
    80分鐘,揭開生母秘密  作為不少女性心目中一度的精神偶像,拋棄兒子33年的作家亦舒的情事一直為外界津津樂道。她年輕時曾有一子的傳聞也不時有人八卦。直到今年4月份紀錄片《母親節》在柏林展出,這個謎底才被揭開。紀錄片長約80分鐘,描述的是蔡邊村尋找生母的親身經歷,取景於柏林、溫哥華、香港三地。
  • 亦舒的《我哥》與倪匡的衛斯理
    亦舒的散文不如小說,甚少出彩,總覺不痛不癢,難得這本《我哥》,隨手翻翻,竟不想停下來。書厚,篇章卻很短,一兩百字就是一篇,瑣瑣碎碎,零零落落,講了不少她大哥倪匡及其他文壇名人的軼事趣聞,寫作感受,以及日常的所思所悟。無甚發人深省,引人深思之作,短小,卻也不算多麼精悍。可師太放下身段,和你我聊聊家常,談談趣聞,津津樂道。
  • 亦舒回應拒認親子:我是愛你的 當年我不肯打胎
    蔡邊村與亦舒的唯一合照近日,香港女作家亦舒拋棄兒子長達33年一事在網上引起極大關注。現年44歲的蔡邊村通過紀錄片《母親節》向亦舒喊話,希望見面。對於外界近乎一邊倒的「無情」譴責,以及眾多女性網友的「是不是受過很大傷害」的不解,亦舒最初並未回應。昨天中午近1點時,她通過微博發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說《媽》中的文字,回應外界質疑:「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當年17歲的亦舒倒追畫家蔡浩泉,兩人在父母反對下閃婚。第二年亦舒懷孕生下兒子蔡邊村,當時亦舒19歲,但這段婚姻只維持了3年。
  • 她與瓊瑤齊名,譽滿香港,卻拋棄兒子,插足閨蜜戀情,這樣的人生非她...
    倪亦儉對於寫作並無太大興趣,小小年紀的亦舒便自告奮勇:我來寫。 當時無人可預知,那個十五歲女孩偶然間提起的筆,竟從此再沒有放下,並在號稱「文化沙漠」的香港文壇開出一朵奇異之花。 亦舒的處女作《暑假過去了》寫成以後,倪匡便替她拿到《西點》雜誌投稿,不久即刊登在報。
  • 她與瓊瑤齊名,譽滿香港,卻拋棄兒子,插足閨蜜戀情?
    亦舒的處女作《暑假過去了》寫成以後,倪匡便替她拿到《西點》雜誌投稿,不久即刊登在報。 寫作之時的亦舒格外投入,但其實小時候的她十分調皮,哥哥倪匡稱呼她為「作小咪」,倒是後來改成了「大文豪」。 為替偶像鳴不平,此文開頭即是「我十分孤陋寡聞,簡直沒聽過胡蘭成這個名字」,接下來又說胡對張的「稱呼肉麻、
  • 亦舒那些往事
    【提示】亦舒為何要叫她師太?無非是約定俗成罷了,因為一看她,就滅絕了唄~ 呵呵一笑。 然而仔細想想誰說又不是呢?不讀亦舒終身誤,一讀亦舒誤終身。亦舒那些往事亦舒,是倪匡的妹妹,原名倪亦舒,她的文字味道,數十年前,就感覺其多半源於滬上。國人的習慣,吃到雞蛋營養香甜,一定去瞧瞧下蛋的母雞如何如何。所以倪匡說自己與亦舒也二十多年沒來往,接著就有香港導演、畫家蔡邊村自編自導紀錄片《母親節》,片子裡,那個和兒子三十多年避而不見的母親,也是亦舒。
  • 「滅絕師太」亦舒:好現實一女的!
    很多人在網絡上吵得很兇,特別是亦舒的讀者不相信偶像她們心中的偶像師太會是一個拋棄兒子30多年不理會、連封信都不回的冷血母親。但是亦舒沒有給蔡邊村期待的正式認親回應,最後在輿論的持續發酵下,她不得不通過微博發出一篇出自自己短篇小說《媽》中的文字,以此作為對外界質疑的回應:「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
  • 她是香港的第一代玉女掌門人,愛上才子濫情,卻被倪匡、亦舒誇讚
    「她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麼多的玉女,都起源於她的名字。」這句話,完美詮釋了周慧敏在香港的地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她是無數男人的夢中情人,是名至實歸的「玉女掌門人」。她也是唯一一個用一張照片就能掀起我童年時代所有光影斑駁記憶的女明星。
  • 她是香港的第一代玉女掌門人,愛上浪蕩才子,卻被倪匡、亦舒誇讚
    「她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麼多的玉女,都起源於她的名字。」這句話,完美詮釋了周慧敏在香港的地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她是無數男人的夢中情人,是名至實歸的「玉女掌門人」。她也是唯一一個用一張照片就能掀起我童年時代所有光影斑駁記憶的女明星。
  • 《喜寶》作者亦舒:18歲早婚、30年不認兒子、搶閨蜜男友
    在倪匡的提點引薦下,1960年,14歲的亦舒開始寫小說。同年,她的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發表在《西點》雜誌。15歲時,就出了自己的短篇小說集《甜囈》。 沒過幾年,亦舒儼然成了香港的「大文豪」。就連倪匡提起自家妹妹也難掩得意,他和金庸等好友調侃:我們家阿妹現在可出息了,很多出版社為了和她約稿都找到我這裡來了。
  • 《我的前半生》陷入失控狗血劇情,亦舒的前半生比電視劇精彩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發生在香港,電視劇發生在上海,可偏偏就有沒腦子的鍵盤俠來找茬周慧敏、倪匡、倪震母親、倪震書中強調「做人最要緊是姿態」,自己卻脾氣古怪倪匡和亦舒兩兄妹幾十年都沒有往來。亦舒和倪匡兩兄妹亦舒17歲愛上窮畫家蔡浩泉,瘋狂倒追。18歲結婚,19歲生下了兒子蔡邊村。然而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三年。
  • 《我的前半生》,亦舒,以及其他
    當我看清楚了之後,我心裡就會給自己一個答案。」於是,她給陳建斌寫了分手信。網友就炸了,說蔣是「慣犯」,她還介入臺灣前女子團體憂歡派對成員歡歡和張孝正之間的感情,導致女方患上了憂鬱症,2014年焚碳自殺。
  • 他是亦舒兒子,與媽媽失聯44年渴望母愛,看異父妹妹被寵成公主
    至於亦舒為何對兒子如此狠心,其中包含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切要從她和落魄畫家蔡浩泉的婚姻說起。眾所周知,亦舒原名倪亦舒,出生在一個文藝世家,二哥是大名鼎鼎的倪匡,與金庸、黃沾、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侄子是演員倪震,一家子都不是普通人。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註定亦舒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她14歲時就展現出了極高的寫作天賦,17歲毅然退學到金庸的報社寫作。
  • 親兄妹20多年不聯繫,33年不認親子,港圈情感教主的彪悍人生
    有人說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壇三大奇蹟」。金庸創作流行武俠小說,倪匡創作流行科幻小說,亦舒創作流行言情小說。三個人在全世界華語圈內各有一大批擁躉。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長是香港作家倪匡。於1946年生於上海,這一年她的三哥倪匡已經十一歲了。家裡祖籍寧波鎮海,在這個有著江南最大藏書樓「天一閣」的地方,大家都很會讀書。
  • 18歲閃婚,和兒子30年不相認,亦舒:你的父親浪費了我的前半生
    有一個女人和他們並成為香港文學圈的三大奇蹟,她就亦舒。 說起亦舒,我們對她的作品耳熟能詳,但對於她的個人生活卻是知之甚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亦舒的初戀。
  • 香港四大才子之倪匡
    亦舒,全名倪亦舒,是倪匡的親妹妹。如果你也沒聽說過亦舒,那麼可能知道倪震。倪震是倪匡的兒子。如果倪震你也不知道,那麼周慧敏總該認識吧。周慧敏是倪震的妻子,也就是倪匡的兒媳。倪匡,祖籍浙江寧波,1935 年出生。1957 年,因為「犯罪」,由中國大陸偷渡至香港。
  • 十五年後才讀懂亦舒:女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照顧自己
    亦舒女郎的獨立,首先是經濟上的獨立。但最重要的是人格上的獨立。在作品《如果牆會說話》 裡,車安真的好友忻芝蘭父親病逝,母親回鄉,自己被男友拋棄,懷孕了卻沒有能力撫養,只能偷偷摸摸的躲在即將拆除的舊公寓裡墮胎。因為大出血被救護車送到公立醫院後下落不明。
  • 拒絕與兒子會面,和親哥哥老死不相往來,她的前半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16歲那年,亦舒第一次告訴哥哥倪匡,「二哥,我寫了一篇小說。」 亦舒相當高產,2016年1月她出版了她的第300部作品,《衷心笑》。蔡瀾說她每天定時寫作是驚人的毅力,世上難得。撇開有寫作的才能這一點,亦舒的勤奮、克制真正是不得不佩服。 人們對亦舒的小說有這樣的普遍印象:年輕的女性讀者居多,按照某些人創造的小說歸類法屬於「言情小說」範疇,因為銷路好,又稱為「通俗小說」、「流行小說」。
  • 亦舒的流金歲月:搶閨蜜男友,拒認兒子,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亦舒自幼記憶力驚人,有天生的文字表達欲,14歲就發表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15歲被一大堆報刊編輯爭著約稿,17歲發表了首部個人小說集。中學畢業後沒讀大學,跑到金庸門下的《明報》當記者,之後成為專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