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警惕「正名臺灣 臺灣正名」捲土重來

2021-02-18 人文觀止



日本駐臺代表沼田幹夫(右三)和亞東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左三)昨天(1月3日)在臺北一起出席了「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舉行的揭牌儀式。(路透社照片)

歲末年初發生的兩件事,第一,臺立法機構通過一項「臺灣外交正名」法案;第二,日本國駐臺機構從「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直接加注了「臺灣」兩字。與臺當局口頭上講的「不挑釁、有善意、不改變現狀」承諾南轅北轍,在宣示「臺灣獨立」的危險道路上越走越遠。



「臺灣外交正名」法案

日前,民進黨籍民代王定宇在臺立法機構外交委員會提案,建議當局各部會對外交往時,儘量採用「臺灣」名稱,或以與「中華民國」相同大小文字凸顯「臺灣」,以「掙脫兩岸同屬一中的死胡同」。該提案獲同黨民代陳亭妃、羅致政、劉世芳、呂孫綾,以及時代力量黨民代林昶佐連署支持,並在臺外事部門提議修正部分文字後順利過關。

王定宇稍後在其個人臉書發文表示,「定宇提案臺灣外交正名案……今天外交委員會通過了!」對此,臺外事部門表示尊重,並認為此案在實情上並無窒礙難行之處,將參酌辦理。

倘若該項法案落到實處,那就等於是正式宣布,陳水扁時期嘴上喊喊的「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將會成為法理化,並具有法律效力。

「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

日本國於1972年9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邦交正常化,同年12月在臺灣設立「日本交流協會」取代原先的大使館功能,用以維持臺日經貿、文化等民間交流關係。臺當局則成立了「亞東關係協會」作為對口單位。


作為日本對臺窗口單位的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更名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

想當初,在「交流協會」起名一事上,日臺還曾發生了一點爭議。日本希望定名為「日臺交流協會」,臺灣則主張取名為「日華交流協會」,雙方未能妥協,最後只稱「交流協會」。臺灣設在日本的「亞東關係協會」,知道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請注意,這個協會名稱裡,既沒有臺灣、也沒有日本,這是當年達成的共識:畢竟,只有「國與國」才能在命名中並列出現。

與此同時,英國駐臺機構也改名了,只是將「英國貿易文化事務所」改為「英國在臺事務所」,並沒有稱呼為「英國臺灣協會」。


眾所周知,凡與北京建交國家在臺設立的外交機構,一般以「XX在臺協會」命名;臺灣駐外機構則大多稱「駐XX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例如:美國駐臺機構名為「美國在臺協會」,臺灣駐美機構則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而早在陳水扁時期就曾謀劃將駐外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辦事處」,以符合所謂「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與此同時,在「加入聯合國」這一問題上,陳水扁也有意改用「臺灣」的名義。實際上在2008年的「入聯公投」中,就直接使用了「臺灣」一詞。陳水扁就是要以所謂的「正名運動」來推動漸進式「臺獨」。

北京前後兩次發布關於臺灣問題的白皮書,其中2000年2月21日發表的第二部白皮書《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中闡明:「考慮到臺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臺灣同胞的實際利益,中國政府對臺灣同外國進行民間性質的經濟、文化往來不持異議;並在一個中國前提下,採取了許多靈活措施,為臺灣同外國的經貿、文化往來提供方便。」……「事實上,臺灣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廣泛的經貿和文化聯繫,臺灣同胞每年到國外旅遊、經商、求學和進行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活動的人員多達百萬人次,年進出口貿易額高達2000多億美元。」

什麼意思?換句話講:中共從沒有斷過臺灣的財路。同樣,截止目前有164個國家或地區對臺灣民眾實施免籤證待遇,對民眾旅行自由並無影響,即使臺灣所謂的「邦交國」一個不剩,對臺灣民眾前往地球上任何地方也無實質性影響。由此可見,北京並沒有絕臺灣人的路子,兩岸分歧的焦點在於政治層面,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大陸方面對於臺灣參與國際活動事務的名稱問題,已有兩份白皮書明確的政策表述,雙方也取得了均能接受的共識,只是敵不過臺灣無恥政客、「名嘴」的歪曲、抹黑和栽贓,直至破壞共識的動作,其結果就是要打破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去實現那個遙不可及的「臺獨」夢,將兩岸同胞引向兵戎相見的危險境地。

關於臺灣問題第二部白皮書發表的同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3月15日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在回答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提問時強調,「先有兩國論,後有白皮書」,他指出「如果沒有兩國論的拋出,也許就沒有白皮書的發表。」、「拖下去,那不動武行嗎?」(摘自《朱鎔基答記者問》2009年版P24)

貪扁當政8年,臺灣所謂的「邦交國」數目由29個減少為23個;馬英九主政臺灣又8年時間,減少1個甘比亞,「邦交國」減少至22個;蔡當局上臺半年多,又減少1個聖普。

臺灣內部經歷20年的內耗、藍綠惡鬥,整體實力相較於大陸的體量已非對稱,如果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講真繼續在國際社會中頻繁作出「臺灣正名」的動作,「邦交國」「剃光頭」為時不遠,屆時真的成就了「獨」字,只不過這個「獨」是孤獨的「獨」。

資料:臺灣目前僅有的21個所謂「邦交國」

拉丁美洲:12國

中美洲:

巴拿馬、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貝里斯、加勒比海、海地、多米尼加、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南美洲:

巴拉圭

大洋洲:6國

帛琉、馬紹爾群島、吉里巴斯、諾魯、索羅門群島、吐瓦魯

非洲:2國

布吉納法索、史瓦帝尼

歐洲:1國

梵蒂岡


@兩岸心觀察@ 微信公眾號,由熱心兩岸關係的青年志願者共同創辦,以「用心觀察兩岸」為使命,致力於為關心臺海問題的兩岸同胞,提供一個資訊傳播、熱點述評的平臺!

投稿與客服

laxgckf@126.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朱延平為臺灣商業電影正名 憶陶喆之父懷念故人
    朱延平為臺灣商業電影正名 憶陶喆之父懷念故人     電影網訊(圖文/金雞百花報導組) 9月26日,金雞百花電影節臺灣市場熱映影片展在紹興開幕,
  • 幫臺灣滷肉飯「正名」 臺北市擬以閩南語發音英譯
    華夏經緯網6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四月發行的「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臺灣篇,直指滷肉飯源自山東,臺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滷肉飯的「滷」並非山東簡稱的「魯」,滷肉飯是臺灣特色,應是撰寫文章的美食家誤會了。為了替滷肉飯正名,郝龍斌說,未來滷肉飯的英文譯音考慮採用閩南語發音,以方便區別。
  • 2020東京奧運正名「臺灣」 日本5萬連署將過關!
  • 中華田園犬何時能正名?臺灣土狗已被認定為「臺灣犬」
    它們曾經也被人叫做「土狗」、「米克斯」,被視為半野生品種的原因,導致臺灣土狗經常被忽略,常被當作雜種犬來對待。然而,就在前不久,這種狗狗卻成為了臺灣人的寶貝。經過臺灣畜犬協會及臺灣土狗的愛好者們長達20年的努力,臺灣土狗終於在2015年於義大利米蘭召開的世界畜犬聯盟(FCI)全球會員國大會上被世界看到,獲得70多個會員國代表投票認可,正式更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成為代表臺灣的全球新興犬種之一,為臺灣人民爭光! 如今FCI認證的「臺灣犬」一名讓牠們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 "臺獨"團體施壓蔡英文"正名" 島民:臺灣要變災難島
    島內人士諷道,這是要讓臺灣變成災難島嗎?據「中央社」報導,「喜樂島聯盟」總召集人郭倍宏揚言,10月20日將號召10萬民眾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主張「正名公投」,要求以「臺灣」為名,「申請加入國際組織並尋求國際認同」。目前,「國號」及「領土」變更仍不在「公投」項目範圍內,因此,該團體向民進黨施壓,要求民進黨「修正公投法」,讓臺灣「邁向正常化國家」。
  • 華航要「正名」?藍營人士諷:何不把中華豆花改成臺灣豆花
    臺灣中華航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協助運送千萬口罩協助海外,但有人質疑航機上的「China Airlines」會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飛機,「中華航空」要不要正名為「臺灣航空」引發爭論。毛嘉慶藍營人士、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昨天在臉書貼文表示,民進黨當局自己放棄「中國正統」,任由眼中的敵人把「中國」的稱號搶去用,而民進黨高舉臺灣、放大臺灣「去中化」,還在跳乩式的混亂
  • 臺北市府推廣滷肉飯正名運動
    大碗公亮相 臺北市政府昨天舉辦為滷肉飯正名的活動,臺北市長郝龍斌(左三)在巨無霸滷肉飯上淋上滷肉。東南網8月3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北市府推廣滷肉飯正名運動,昨天請12家業者準備千碗滷肉飯,只要民眾選對「滷」字,即可享用。不過,現場仍有十來位民眾選錯字,選成「魯」字,只好眼睜睜看別人享用免費滷肉飯。昨天現場12家業者端出的滷肉飯各有特色,鬍鬚張端出約150人份的超大一盆滷肉飯,春天素食與羊吧子則分別做出素食版與羊肉版的滷肉飯。
  • 【特殊犬種】臺灣土狗被認定為「臺灣犬」,但中華田園犬何時能正名?
    它們曾經也被人叫做「土狗」、「米克斯」,被視為半野生品種的原因,導致臺灣土狗經常被忽略,常被當作雜種犬來對待。然而,就在前不久,這種狗狗卻成為了臺灣人的寶貝。經過臺灣畜犬協會及臺灣土狗的愛好者們長達20年的努力,臺灣土狗終於在2015年於義大利米蘭召開的世界畜犬聯盟(FCI)全球會員國大會上被世界看到,獲得70多個會員國代表投票認可,正式更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成為代表臺灣的全球新興犬種之一,為臺灣人民爭光!
  • 「臺獨」勢力鼓譟「護照正名」,民進黨籍縣市長推波助瀾
    島內「臺獨」勢力鼓譟「護照正名」,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對此表示,島內民眾對這個議題已有共識、可以推動,最重要的是讓臺灣、中國(大陸)能有所區隔。鄭文燦鄭文燦還聲稱,臺灣防疫表現有目共睹,也讓國際社會更認識臺灣、支持臺灣,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推動「護照正名」非常恰當;至於「護照」要怎麼改,最重要的是要和中國(大陸)有所區隔,這次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 「東奧正名公投」在即 美國人不幫忙 體育界說NO 蔡英文的態度......
    蔡英文19日上午接見「二○一八世界室外拔河錦標賽代表團」時強調,每一位運動員的奮力表現,都有助於臺灣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期許選手們用盡全力,讓自己、讓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外界注意到,在「東奧正名公投」投票前夕,蔡英文此番話似乎話中有話,是否擔心若「公投」真的通過,影響到臺灣參與的體育賽事,也影響臺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 【臺灣來論】喊「獨」不反美,「反中不正名」,你們這些大人有多噁心
    明明每一個都心知肚明,「正名制憲」乃美國之敏感神經,不讓碰就是不讓碰,示威遊行的地點選在凱道,選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就是不敢選在AIT門口? 1970年代初,美國駐香港領事館官員奧斯本,對於後兩蔣時代的美國對策評估中,明明白白警示美國「對獨立臺灣的軍事承諾,一旦給了,便很難收回,因此,在意願及目的上都成無限制。
  • 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昨天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過關,有學者坦言,華航改名至少要花上新臺幣10億元成本,而且改名花錢事小,最難的還是航權問題,各種約定不只要重新談過,還有可能直接被收回拿不回來,民進黨只恐得不償失。
  • 冷眼 | 臺中東亞青運主辦權遭取消 臺媒:都是「奧運正名」惹的禍
    臺灣中華臺北奧委會副主席蔡賜爵表示,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24日召開臨時理事會,表決通過停辦在臺中市舉行的東亞青運。據臺灣《中國時報》7月25日報導,EAOC直指,臺灣民間最近推動所謂「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公投聯署」,已讓2019年東亞青運產生不確定因素,為捍衛奧委會尊嚴,取消明年臺中東亞青運。
  • 長期玩弄「正名」,民進黨臨陣退縮露馬腳
    民進黨當局因防疫及「口罩外交」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讓「中華航空」、「護照更名」議題再度浮上檯面,過往打著「臺灣正名」大旗的民進黨,昨天處理兩公決案前,態度突變保守,甚至研擬提出比原提案用詞更退縮的修正動議,並延至下周「院會」處理,拖泥帶水的態度,不僅因為不願意倡議在野黨提案,也露出不想處理敏感議題的馬腳
  • 港區國安法遭惡意「攻擊」,臺灣名嘴鄭村棋力排眾議,為其正名
    在中國網民和各界人士為香港國安法點讚之餘,另一邊,臺灣的民進黨當局卻跟隨英美,公然污衊香港國安法。 不過,近期在臺灣某知名節目之中,臺灣著名社會活動家鄭村棋先生力排眾議,在節目現場公開為香港國安法「正名」。
  • 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
  • 賴清德欲為臺「正名」卻甩鍋蔣介石 網友批:幹話王當不好,還怪逝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針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島內「獨派」曾發起所謂的「正名公投」,如今原定於2019年在臺中市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被東亞奧協取消,讓島內「獨派」跳腳。臺「行政院長」賴清德30日被問及東京奧運會能否「正名」時「甩鍋」給蔣介石,聲稱「當時退出聯合國埋下大錯」,引發網友批評。
  • 「東奧正名公投」的耳光打得還不夠狠?臺外事部門又搞「更名」小把戲!
    2018「九合一」選舉期間,由島內「臺獨」分子推動的「東奧正名公投」
  • ...法案、議員慫恿「機構更名」,美國在「過渡階段」猛打「臺灣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案」,一些反華議員還聯合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駐美代表處「正名」。不過,島內對這樣的「臨去秋波」有多大效果充滿疑慮,有臺媒直言,「正名案」若成真,對臺灣恐怕是驚嚇多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