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臨死前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寥寥數句話,差點改變了三國的歷史

2021-01-18 風荷文史

要說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那可謂是真正的群星薈萃。每個勢力都有自己的各路英雄豪傑,為自己的君主拋頭顱灑熱血。

我們一般所說的三國時期,其實是從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開始算起,雖然與嚴格的歷史劃分有些出入,但是三國時期的三大勢力已經在那時候開始顯露出頭角了。而這個時期,出現的英雄人物比之後期的三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前期,呂布、袁紹、袁術等人的勢力算得上是最強的幾支,他們旗下也有各路大將為其徵戰沙場。但可惜的是,這幾個勢力最強,但是要麼缺少謀士相助,要麼剛愎自用,不聽取下屬意見,最終都歸於歷史車輪之下,成為一抹煙塵。

而後期的三大勢力,身邊無一沒有智囊團為其出謀劃策。三大勢力中最強大的曹操集團有司馬懿等謀士為曹家集團打拼天下,實力最遜的劉備集團也有"臥龍"諸葛亮為劉備鞠躬盡瘁,而獨處一隅的孫吳集團也有周瑜這種雄才大略者為其指點江山。

由於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作者帶了太多主觀感情色彩,使得小說中把三國主要三大勢力寫成了曹魏集團和蜀漢集團的爭霸,劉備是當之無愧的主角。而兩大集團旗下的各大將領的故事,也都成為我們膾炙人口的經典。

曹魏集團是因為曹氏一族本身就家大業大,而且加上曹操的梟雄氣概,才建立起勢力龐大的曹氏集團;劉備集團是因為劉備知人善任且愛戴百姓,收穫了民心,才慢慢從各大勢力中脫穎而出。

相比之下,孫吳勢力的組成和發展則要低調許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了解孫吳軍事割據勢力。

要談及孫吳集團,我們就不得不提及一個直接影響整個孫吳勢力發展的謀士,他就是周瑜。正是周瑜的存在,孫氏一族才能發展成後期的三大勢力之一。而且周瑜在,孫吳勢力不斷壯大,周瑜亡,孫吳勢力再也沒有之前的劉備發展速度。

孫氏一族之所以能夠成為江東地區老大,就是因為有周瑜在。

最開始,孫氏一族老大是孫策。孫策與他的弟弟孫權相比,有令人嘆服的高強武藝,但卻沒有什麼謀略,與呂布屬於同一類人,追求的是眼前的個人之能。

但他比呂布強的是他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不會剛愎自用,而是積極光羅謀士,聽取謀士建議。要說孫策這一輩子最能吹噓的,不是他的武藝之高,而是他招攬了周瑜加入孫氏集團。

周瑜從加入孫氏集團,就開始發揮自己的謀略了。他一手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地區的分裂,使孫氏一族成為江東老大,其勢力之大,一時間連傲視群雄的曹操都不敢招惹。

不過很不幸,威猛無敵的孫策卻被偷襲致死,其弟孫權順理成章的接替孫策,成為江東老大,開始自己的宏圖霸業。

孫權和孫策不同,腦子更加靈光,但他也同樣有孫策的優點,就是善於聽取他人意見。上位後的孫權並沒有冷落周瑜,而是繼續聽取意見。周瑜此刻的決定與曹操不謀而合,也主張吸收人才。這一時期,孫權集團加入了魯肅、諸葛瑾等當世之才。

而這之後,周瑜因為赤壁之戰,名聲徹底響徹亂世。

當時的曹操集團由於吸收了袁紹和袁術勢力,實力空前強大,曹操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便決定將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的劉備和孫權兩個武裝勢力徹底剷除。

這對於當時的孫權來說可謂是滅頂之災,甚至當時他的很多手下都力主投降。不過,同一時間,劉備勢力請求組建聯合軍,共同對抗曹操。在這種危機情況下,周瑜站了出來,擔任同盟軍統領,上演周瑜打黃蓋戲碼欺騙曹操,又利用曹軍不識水性成功來了個火燒連營,大敗曹操。

此戰直接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而周瑜作為統帥,在此戰中功不可沒。

周瑜的智慧遠不止於此。在此後對抗曹操軍隊,大敗曹仁後,周瑜還提出了一條驚人的謀略,寫給孫權。若不是因為周瑜之後不久就死了,導致這一招沒使出,那麼可能天下的格局又要改變。

周瑜的這個策略是什麼呢?主要內容是讓孫權聯合還未歸降劉備的馬超勢力,吳並劉璋。這條戰略的提出,可謂是驚為天人,一旦實施,必將對劉備和曹操兩大勢力產生重大威脅。可見,這封寫了戰略的信可謂是價值連城。

而周瑜死後,由於其後的呂蒙、陸遜等人雖也是人才,但無法達到周瑜的高度,計劃只得擱淺。

相關焦點

  • 周瑜臨死前給孫權提議,孫權沒有聽取,最終後悔莫及
    「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是周瑜對於自己的才華比不過諸葛亮而發出的感嘆。在三國時期,周瑜就是典型被埋沒被誤解的人才。我們影響中的周瑜就是有點才能但是心胸狹隘,總想要算計諸葛亮,但是每次卻都被諸葛亮巧妙化解,最後只能落了自己的面子,給人的形象是一種各個方面都不如諸葛亮,最後還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但其實在歷史上周瑜並非這麼不堪,周瑜是當時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不但精通軍事,而且還精通音律,可謂是文武雙全,並且因為其相貌英俊而有著「周郎」之稱,有著一種完美男人的形象。
  • 與曹操赤壁大戰前,孫權在猶豫什麼 ?
    原創 柏舟 國家人文歷史本 文 約 4910 字閱 讀 需 要 13 min公元208年,曹操揮斥方遒,劍指江東,給年僅20歲出頭的孫權寫了一封信——「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
  • 周瑜十四歲解救孫策一家,後力保孫權上位
    周瑜雖然才貌雙全,還娶了小喬為妻,可謂是意氣風發,但在影視劇裡面他往往是諸葛亮的背景牆。實際上,周瑜本人在三國時期的地位一點都不亞於諸葛亮,甚至是比諸葛亮功績更顯赫。這一點上有很多事實可以論證。年少有為,14歲與孫策結成兄弟般友誼周瑜與孫策初識源於當年孫策的父親孫堅被朱儁推薦攻打黃巾軍,孫策和家人留在壽春。
  • 周瑜看人真是太準了,早看出劉備不是一般人,日後成了東吳的強敵
    在三國裡面,一個有謀略和才能的人,在看人方面也是十分準的,懂得揣摩對方的心理,等到把這個人摸透以後,然後在出謀劃策把他打敗,歷史上一些有名的謀士,大多都出現在這個時代,今天要來說的是周瑜。,孫策臨死前也交代過,要周瑜好好輔佐他的弟弟。
  • 周瑜臨死說:此人不除,東吳必危!孫權沒聽,12年後應驗
    有關羽,張飛,呂布等武將,也有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文臣,可以說,三國時期是一個精英輩出的時期。 周瑜與諸葛亮 但是如果要談到三國中最有智慧的人,恐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諸葛亮。
  • 孫權對周瑜的真實態度是什麼?看孫權是怎麼對周瑜的兒子的
    孫策留給孫權的班子是,他父親孫堅時期的一部分老臣,以及他在江東創業期間招攬的文臣武將。而在孫策自己招攬的文臣武將之中,周瑜在孫策還在世的時候,地位就已經非常高了,遠在其他文武臣僚之上。  孫策臨死時,給孫權的遺囑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 大家都知道周瑜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但是周瑜的另一面你知道嗎
    ,並非歷史中真正的周瑜,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歷史中真正的周瑜吧。周瑜出生於廬江舒縣(就是現在的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他的家境又非常好,父親是做官的,祖上還在朝廷做過不小的官,可以說周瑜是一個官二代,同時也是一個富二代。那麼周瑜張什麼樣呢,《三國志》吳國篇裡有這樣一句話「身體長壯有姿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周瑜身高很高而且身體健壯而且他的容貌十分俊美,就是帥。放到現在來說,周瑜就是典型的高富帥。
  • 張藝謀新電影《影》上映,選取三國題材,折射:孫權害死了周瑜?
    也有些人看過後則表示了失望,這不是張藝謀的水準,而且因為該片取材於三國這段歷史,宣傳也是以此為噱頭,當時看過後也讓很多歷史迷們很失望,紛紛表示無三國看不到聯繫。這部電影就是最近大熱的《影》。這部電影的取材是之前的一個關於三國的劇本,但是在正式上映後卻故意把三國的相關名稱都改掉了。
  • 三國: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在《江表傳》中記載:在赤壁之戰結束之後,曹操和劉備兩個人,都藉機在孫權和周瑜之間撥弄是非。 劉備去京口找孫權借荊州的時候,雙方在宴席之上舉杯換盞交談甚歡。宴席結束之後,劉備趁著跟孫權獨處的機會,對他語重心長地說:「周瑜的文韜武略(公瑾文武籌略),算是萬中無一的精英(萬人之英),再加上他氣度宏量(顧其器量廣大),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不甘心屈居人下了(恐不久為人臣耳)。」劉備對孫權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他注意周瑜。
  •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
    歷史上孫策死後,孫權如何安置美貌的嫂子大喬?很多人不敢相信!孫策是江東孫吳政權的絕對奠基者,但也是三國歷史上最悲情的英雄之一。孫策十六歲時,討伐董卓期間屢立戰功的父親孫堅,就被權術所玩弄,死於黃祖之手。
  • 歷史上的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讓世人盡知周公瑾英雄風採,赤壁之戰大破曹軍,世人皆知周瑜大名。然而,對於周瑜的形象,許多人都是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得知的,特別是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周瑜吐血而亡,臨死前嘆道"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片段尤為之印象深刻。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孫權害死的?
    赤壁之戰是三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壘雙方是號稱80萬大軍的曹魏和孫劉聯軍,這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有著極重的筆墨,主要突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而東吳大都督周瑜在諸葛亮的面前好像成了背景板,最終被三氣而死,事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文韜武略,而且寬宏大量,三氣周瑜都是小說杜撰,那麼周瑜又是怎麼死的呢?
  • 電影《影》中沛王和子虞矛盾重重, 歷史上的周瑜是被孫權害死的嗎
    據傳《影》早先定的名字為《荊州》,劇本來自於朱蘇進的《三國·荊州》,是以三國為背景的,但在上映之後卻脫離了這個歷史框架,改為了虛構。不過根據劇中人物關係,還是不難看出三國的影子,電影中的大都督子虞和沛王顯然指的是周瑜和孫權,而兩人在劇中最終因為矛盾而同歸於盡。歷史上,周瑜去世的確屬於「暴亡」,很是突然,其中也的確有疑點,但要說孫權害死周瑜,我認為倒不大可能。
  • 孫權和魯肅之間的「江東對」,孫權非常器重,足以改變東吳歷史
    相信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當時在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最終才能夠將千古奇才的諸葛亮給請回來,從中也可以看出劉備為了爭奪天下。
  • 周瑜的死,到底和孫權有沒有牽連
    周瑜的死,到底和孫權有沒有牽連?三國歷史裡面有很多英雄大人物,其中周瑜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大將軍。而且在初高中時期也是學習過關於周瑜的故事。說到周瑜,不難免讓我想到一個人,就是他的東吳主子孫權,孫權是當時周瑜的主子而且統治著整個東吳的人民百姓。
  • 《影》勾出一段歷史舊帳:周瑜真是孫權害死的嗎?
    之前宣傳,這部戲的名字叫《荊州》,基礎劇本是朱蘇進的《三國·荊州》,但正式上映的《影》裡卻沒有半點兒三國的影子。說的是吳蜀爭荊州的事,但荊州成了境州,蜀國成了炎國,吳國成了沛國。關羽也不叫關羽了,改叫楊蒼,兒子關平自然成了楊平。
  • 周瑜的生死影響著三國歷史,他為何不顧劉備反對,也要遠徵西川?
    蘇東坡的這首《赤壁懷古》,讓我們對當年周瑜的英姿,有著無限的嚮往。我們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直將「羽扇綸巾」的形象賦予了諸葛亮。其實,在歷史上,周瑜的形象正是「羽扇綸巾」。在赤壁之戰中,在周瑜的指揮下,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中,為了樹立諸葛亮的形象,作者將周瑜樹立為諸葛亮的對立面。他和諸葛亮多次鬥智,都落於下風。
  • 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死亡之謎,歷史上至少有六種版本
    柳仝醫者仁心,盡生平之所學,全力救治周瑜,才讓他活了下來。臨別時,柳仝親手交給周瑜的母親二兩金黃色的藥粉,非常嚴肅地說,周郎這個病,無法根治,20年後很可能再復發,到那時,只要讓他服下這個藥就可以再保他一命。周瑜母親一直擔憂兒子的病情,臨死前,特意交代兒媳婦小喬,把神醫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她,叮囑再三,讓她到周瑜舊病復發之時,一定要給他服下這個藥。
  • 揭秘塵封幾千年的歷史真相:周瑜之死
    周瑜,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老羅的演義小說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現在基於影視的傳播,周瑜這個「被氣死」的「氣量狹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瑜真的是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是!周瑜是大英雄,是輔佐孫策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周瑜到底有多牛,從軍15年,幹了三件大事,一件是曹操想幹的,一件是諸葛亮想幹的。
  • 三國歷史上最悲壯十句話,哪句戳中你內心?
    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紛爭的年代,但是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造就了這些仍讓我們記憶猶新的英雄,他們為中國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劉璋說了這句話,決定投降,打開城門,將成都拱手相讓。滿城軍民,感動流淚。上榜理由:三國爭霸風雲 ,有哪位豪傑為百姓而主動退出退縮?劉璋失去了天下,得到了內心。NO.6 以此獲罪,何愧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