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什麼要給門徒洗腳?

2022-02-07 鳳翔教區蹇家灘堂區


耶穌給門徒洗腳的服事發生在逾越節的筵席上。逾越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目的是為了紀念上主天主救贖以色列民脫離埃及人的轄制,得享自由和釋放。逾越節要殺羔羊獻祭,預表救贖必須流血,耶穌基督就是逾越節的羔羊,即將走向十字架的道路。

但在逾越節的筵席上,門徒還在爭論誰為大(參閱路加福音22章)。顯然他們的思維和眼光仍然停留在世界的標準上——極力為自己爭取權力,統治、管理和支配別人。耶穌沒有指責批評他們,而是身體力行為他們洗腳,用愛服事他們。天國裡的原則是——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傭人。

一、為什麼要洗腳

(1)洗腳是猶太人當時的風俗:

洗腳是猶太人待客的一種規矩,後來逐漸把洗腳的禮儀演化成一種禮貌和美德。巴勒斯坦多風沙,猶太人穿的是草鞋,很容易沾染塵土。所以當客人進入主人家時,僕人會為客人洗腳。洗腳是很卑賤的事,通常由僕人來做。洗腳是為了除去腳上塵土和汙穢。

耶穌給門徒洗腳完全超越了當時的風俗,並賦予屬靈的含義。耶穌願意降卑自己,成為僕人的樣式,來謙卑服事世人。祂要除去我們身心靈一切的汙穢。

(2)反省自己走過的路:

耶穌要我們跟隨祂的足跡行走。「你們原是為此而蒙召的,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了苦,給你們留下了榜樣,叫你們追隨祂的足跡。」(伯前2:21),但在跟隨的過程中,我們會有軟弱,會走岔道、彎路,甚至離棄天主。所以透過洗腳來反省我們的腳蹤,調整步伐,效法基督。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步何等佳美。

(3)洗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促進血液循環,從屬靈角度而言,是預表屬靈生命的更新。洗腳不在字義,是在靈意。「並且是祂使我們能夠做新約的僕役:這約並不是在於文字,而是在於神,因為文字叫人死,神卻叫人活。」(哥後3:6)

我們的生命需要時時不斷更新,天主給每個人的啟示,每個時代的啟示;針對不同的人群,文化背景等等,其服事的方法、途徑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省察、審視我們舊的經驗,方法是否適合現在的需要。保持靈性的敏銳和洞察力,緊跟基督的步伐,基督在哪裡做工,我們就去哪裡。

二、洗腳的四個步驟

①脫了衣服

A.衣服預表身份。
醫生和護士的衣服是不同的,護士和護士長的衣服也有差別。透過衣服,我們可以區分公安、交通警察、解放軍等等他們的身份和職位。

耶穌的兩種身份:

屬世身份:門徒的老師;主人;服事的僕人;人子

屬靈身份:掌管萬有的天主;榮耀的天主;天主的獨生愛子

人很不容易放下自己的身份。作丈夫的不容易放下大男子主義的身份,不願替妻子分擔家務,覺得有損尊嚴。其實不是損失,是獲得。尊重別人,就得到別人的尊重。

耶穌放下自己,非常謙卑。「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舍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6-8)自己感到卑微才會倒空,倒空自己才會順服。

B.衣服預表信徒所行的義——「天主又賞賜她穿上了華麗而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們的義行。」(默19:8)信徒的好行為,是基督生命的彰顯和流露。

「沒有一個呼求你名的,或奮起契合於你的,因為你掩面不顧我們,將我們委棄於我們罪惡的權下。」(依64:6)因基督寶血的潔淨,罪得赦免,新造的生命要發光、作鹽影響別人。

②毛巾束腰:

第一,毛巾束腰是僕人的樣式、形象。毛巾是為了擦乾腳上的水。服事前需要預備,心靈謙卑的預備和服事工具的預備。


第二,以謙卑束腰。腰是力量的支柱。束腰可以聚集力量。以謙卑束腰,從謙卑裡面得力量,得能力。最有力量的是謙卑。

「同樣,你們青年人,應該服從長老;大家都該穿上謙卑作服裝,彼此侍候,因為天主拒絕驕傲人,卻賞賜恩寵于謙遜人。」(伯前5:5)為什麼要以謙卑束腰。伯多祿的性格直爽,太看重自己,驕傲。伯多祿曾誇口自己總不會跌倒,後來沒有做到,失敗了。所以伯多祿後來認識到自己的驕傲才謙卑下來。




③水倒在盆裡

洗腳要用乾淨的水。為什麼是乾淨的水?從屬靈方面講:

A、水預表神的道。「以水洗,藉言語,來潔淨她,聖化她。」(弗5:26)

B、生命活水。「凡信從我的,就如經上說: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7:38)

盆子是器皿,器皿就是我們。「祂如此作,是為把祂那豐富的光榮,在那些祂早已準備好,為進入光榮而蒙憐憫的器皿身上彰顯出來,又有什麼不可呢﹖這些器皿就是我們這些不但從猶太人中,而且也從外邦人中被天主所寵召的人。(羅9:23-24)

器皿要倒滿耶穌的生命活水,用生命活水來洗腳。

洗腳還要注意水的溫度,水溫要適當。聖經教導我們,講話的溫度也要適當。「你們的言談常要溫和,像調和上了鹽;要知道應如何答覆每個人。」(哥4:6)話語太燙,容易傷人;語氣冰冷,咄咄逼人,也會給人造成傷害。要用愛心說誠實話,看到對方有過錯,用愛的包容,溫柔對待,鼓勵挽回他的心。

首先勸勉,有勸勉才有安慰,安慰從交流來,溝通以後,就生發愛心。

另外,「一切壞話都不可出於你們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說造就人的話,叫聽眾獲得益處。」(弗4:29)

④洗完,擦乾(若13:5)

洗腳要洗徹底,洗乾淨。洗完後即刻擦洗乾淨,不擦乾,容易跌倒,容易重新沾染汙穢。屬靈生命沾染汙穢,就會給魔鬼留下攻擊我們的破口。很多人看上去很瀟灑,但裡面卻傷痕累累。生命的內在和外在都健康才是真健康。

三、洗腳的真正含義

(1)謙卑服事:

服事需要謙卑,有謙卑才有真正的服事。服事就是完全奉獻自己,要主使用我們。服事不是我們替主做事,因為主是全能的神,祂能做萬事。我們是泥土,主是窯匠,把生命的主權交給祂,憑祂差遣。

服事需要恩賜。「各人應依照自己所領受的神恩,彼此服事,善做天主各種恩寵的管理員。誰若講道,就該按天主的話講;誰若服事,就該本著天主所賜的德能服事,好叫天主在一切事上,因耶穌基督而受到光榮:願光榮和權能歸於祂,至於無窮之世。阿們。」(伯前4:10-11)

(2)彼此洗腳就是彼此服事

彼此服事是天國的原則。世上的原則是要掌控、壓制別人,把別人踩在腳下。主耶穌道成肉身的服事要顛覆世上的原則——作僕人式領袖,高舉別人,欣賞鼓勵,建立別人。耶穌是罪人的朋友,是病人的安慰,是軟弱者的力量,是虛空人的真光……

天主的愛透過我們流淌出來,一切的事都是從我們與主的關係開始的,願我們效法基督的榜樣,彼此服事,在愛中建立自己。


相關聖經閱讀:若望福音第十三章:

給門徒洗腳

13:1在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祂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13:2正吃晚餐的時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滿的兒子猶達斯決意出賣耶穌──
13:3耶穌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裡去,
13:4就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
13:5然後把水倒在盆裡,開始洗門徒的腳,用束著的毛巾擦乾。
13:6及至來到西滿伯多祿跟前,伯多祿對他說:「主!你給我洗腳嗎?」
13:7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以後你會明白。」
13:8伯多祿對他說:「不,你永遠不可給我洗腳!」耶穌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
13:9西滿伯多祿遂說:「主!不但我的腳,而且連手帶頭,都給我洗罷!」
13:10耶穌向他說:「沐浴過的人,已全身清潔,只需洗腳就夠了。你們原是潔淨的,但不都是。」
13:11原來,耶穌知道誰要出賣祂,為此說:你們不都是潔淨的。
13:12及至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對他們說:「你們明白我給你們所做的嗎?
13:13你們稱我「師傅」、「主子」,說得正對:我原來是。
13:14若我為主子,為師傅的,給你們洗腳,你們也該彼此洗腳;
13:15我給你們立了榜樣,叫你們也照我給你們所做的去做。
13:16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也沒有奉使的大過派遣他的。
13:17你們既知道了這些事,如果實行,便是有福的。

相關焦點

  • 有聲 | 釋經講章 | 耶穌為門徒洗腳(約13:1-20)
    因為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在臨行之前,他有很多話要告訴門徒。就像一個家長,當他要遠行的時候,有很多重要的話需要囑咐自己的孩子。經上告訴我們,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考慮到有些教導門徒聽不明白,或是印象不深,於是耶穌通過為門徒洗腳這個舉動,讓門徒明白他的心意。這段聖經,我將從三個方面進行分享。
  • 耶穌為何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
    耶穌為何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經文:約13:15  主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就在逾越節的晚餐上,親自為門徒洗腳,並教導門徒照著他所作的去作。當時主看見門徒之間彼此爭大,心存驕傲自大,就立時用自己的行動樹立謙卑的榜樣。
  • 聖經故事︱耶穌為門徒洗腳
    他也知道自己必要付出多大的犧牲,而且在多少人身上這犧牲要歸於徒然。他既知道面前的這一切,又想起自己所要受的屈辱和痛苦,自然無法振作了。但他此時要照顧的乃是十二個門徒,就是常與他同在,是他認為屬於自己的人;也就是在他的羞辱、憂傷和痛苦過去之後,必須留在世上奮鬥的人。每逢想起自己所要受的痛苦,他總要聯想到門徒,所以他沒顧到自己,心中所最關切的是他們。  耶穌在這最後一晚和門徒相聚,有很多話要講。
  • 耶穌的十二門徒之首,卻在耶穌遇難時只顧自己,後被倒釘十字架
    在耶穌的眾多門徒中,有三位與耶穌關係最為緊密的門徒:約翰、彼得和雅各。其中彼得在門徒中威信最高,是十二門徒之首。彼得原本是加利利的漁民,住在迦百農,和弟弟安得烈是最早跟隨耶穌的門徒。彼得性情剛猛,對耶穌卻忠心耿耿,耶穌為他取名為「磯法」,意為磐石,並對他相當器重。
  • 猶大為什麼要出賣耶穌?心裡早已埋下仇恨的種子
    猶大(Judas),生於加略,又稱「加略人猶大」,被耶穌最初挑選為十二門徒之一。早知道猶大會出賣自己,耶穌為什麼還要呼召他作門徒呢?路加記載耶穌在山上經過了整夜的禱告,才從門徒中挑選十二個人作使徒(《路加福音》:612--16)。馬可描述耶穌「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在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馬可福音3:13--19)。
  • 趣談耶穌二門徒之「大哥大」——彼得
    主耶穌快要離世歸父(指被釘十字架來說)前,對門徒做了好幾件在當時猶太背景習俗下都可謂史無前例的事情。他一一給門徒洗腳,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當主說若不洗就與主無份時,他趕緊說:「主啊,不但洗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約13:8-9)。好一個「戲精」本精,所有門徒中怎麼就他那麼多戲啊?
  • 耶穌的門徒—雅各
    相傳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是耶穌的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撒羅米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姊妹。換句話說,撒羅米是耶穌的阿姨,西庇太和撒羅米的家境比較好,常用財物供給耶穌和祂的門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撒羅米會去向耶穌祈求,在耶穌得國之後,讓她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將來成為主的左臣右相。
  • 耶穌對門徒的訓練(上)
    上帝親自到地上來,然後要訓練他的門徒,要差他們出去做見證,他們要把他們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宣告世人,他們要擔負著人類有始以來最重大的責任,僅次於耶穌自己所做的工作,他們要與上帝一起做拯救世人的工作,但是他們還有一段路要走,他們要得到很好的訓練,以至於可以成為聖靈所用的工具,這12個人就成了新約時代的先祖。在聖經當中,有一些很有趣的數字,「12」就是其中之一。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又有安德烈、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並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
  • 耶穌的門徒們
    為此耶穌設立了十二個門徒(太10:1),讓他們常與自己同在,因此他們是有能力的人(林前4:20)。能力不在於言語,必定帶來神跡(可16:17):世界的靈屈服;病人痊癒(路10:17~20)。故此他的聖徒都要成為門徒(太28:18~20)。
  • 耶穌升天,門徒接班
    2、信任門徒 在今天的升天節,我們也要看看主耶穌在準備離門徒時,做了哪些重要的事。這是主耶穌對門徒的信任。對一個人的信任,能喚起人歸正向善的心和動力,使人承擔起責任。主耶穌交給門徒的使命,無論從他們的自身能力,還是從使命的巨大而言,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主耶穌卻信任門徒們,在升天前,交給了他們「天大的任務」。
  • 耶穌的門徒-多馬(低土馬)
    當耶穌復活後,在門徒中間顯現時,他們都以為是耶穌的靈魂顯現。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驚恐不安?為什麼心裡起疑惑呢?你們看我的手和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摸摸我,看,因為魂無骨無肉,你們看,我是有的。」說了這話,他就把手和腳給他們看。他們還在又驚又喜、不敢相信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給了祂一片烤魚,祂接過來,在他們面前吃了。
  • 耶穌十二門徒——達太
    但十二門徒中,有的名揚四海、有的默默無聞,好像達太,除了門徒名單上列的名字外,只說過一句話。除此以外,聖經上就再也沒有關於他的記載了。  達太是個言語寡少的人,達太這個名字的意思卻是智慧者,正合了箴言十章十九節: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愛迪生說過:一位實事求是不講空言的人,一定是沒有許多話要說的人。
  • 特別的繪本--耶穌的12門徒
    我的名字本來叫西門,耶穌給我改名叫彼得。他說:「彼得是石頭的意思。」耶穌要我跟從他去服侍人們。但是,在耶穌被兵丁帶走的那一夜,我竟然三次不敢承認自己是他的門徒。我真難過。我知道耶穌已經原諒了我,因為他很愛我呢!請參考聖經約翰福音1章41-42節馬可福音14章66--72節讓我們為自己的過犯向耶穌道歉。
  • 為什麼耶穌的門徒們彼此看著不順眼?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暮色籠罩了房間,油燈被人端進來,晃動著坐在各個角落的男人們的鐵青面孔。從黑門山下來回家的路上,他們跟在耶穌身後,低聲討論在耶穌做王之後,誰最有資格做他的宰相和各個大臣。不少人毛遂自薦,也因此被不少人駁得體無完膚,顏面掃地。其中不怎麼說話的幾位也並不明確表態。
  • 耶穌的門徒安得烈
    (約1:41-42)安得烈第一個帶領的就是他的家人,帶彼得去見耶穌。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渴望,當我們自己遇見神、經歷神,得到這個寶貝、這個福音的時候,巴不得自己的家人也可以認識神。 安得烈第二個帶領的是孩子,當耶穌傳講完福音要散會的時候,耶穌要門徒想辦法讓所有人有得吃,可是在那個野地裡面沒有食物,。
  • 我是耶穌的門徒嗎?
    路加福音 14:25-33那時候,有一大夥人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如果誰來跟隨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 「不論誰,如果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能做我的門徒。 「你們當中,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看是否有力完成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但是能夠牽強附會,同樣證明這個人是虛構出來的,否則的話,為什麼他的正經事都不說,偏要說那些神話傳說之事呢。實際上在保羅「書信」中編了馬可、路加等的事情,應該都是假的。馬可福音為什麼不多不少、給耶穌編十二個門徒呢,這主要是為了湊數,使耶穌的門徒跟傳說中以色列人的支派數一樣。
  • 耶穌門徒的畢業典禮,受到訓練後要出去作戰
    到了耶穌時代,不流行拜巴力了。希臘人不再獻嬰孩為祭。潘,是他們的心新的神。這裡不遠的南邊,耶穌曾在哪裡侍奉。耶穌完成了他的工作,受死之前帶門徒來到這裡。有人感到好奇,拉比帶著門徒來到外邦的地方做什麼?可能休息?不是太16:13-15這裡有很多的假神,耶穌在這裡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
  • 基督教丨耶穌基督向門徒啟示得救的真理
    十字架的道路主耶穌基督叮囑門徒要「進窄門」,因為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在這裡,主基督耶穌用比喻論述的意義很明顯,就是「引到永生」的路是難找的、難走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主耶穌基督第一次到世上來是拯救以色列民進天國,主在此告誡門徒不要效法那些目光短淺、眼睛近視的世人去走那「引到滅亡」的寬門和大路,同時向教會肢體暗示,走十字架的道路註定要遭受苦難!約翰福音是專門寫給教會的福音書,「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