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騰訊醫典
每次寫口腔的文章,留言裡就會有很多人問關於「牙齒美白」的問題,比如:明明特別認真地刷牙了,為什麼我的牙齒還是黃的?
今天這篇文章,就詳細講一下牙黃的問題。
首先,最常見的一個根本原因是,電視會騙人!現實中正常的「白牙」其實和電視裡看到的「白牙」是不一樣的。
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大白牙,一般都長這樣
而現實中偏白的牙齒,最多是這樣
(圖源:網絡)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牙齒的結構:
最裡面的腔隙叫牙髓腔,裝著神經和血管組成的牙髓,中間那一層淡黃色的叫牙本質,而最外層,我們能看到部分,叫牙釉質。
牙釉質其實是白色且半透明的,會透出一點牙本質的黃色。也就是說,原本自然、健康的牙齒,就應該是帶著淡淡的黃色。
而且牙釉質的礦化程度越高,牙齒越結實,顏色就越透明。
大家應該都見過小孩兒換牙吧?
按理來說,剛換的牙齒,顏色應該是沒有汙染的吧?但是實際情況是剛換牙的孩子,牙不僅又大又黃,甚至還有縫。
這就是因為他們的牙齒,牙釉質礦化程度更高,透明度好,因此透出了更多牙本質的顏色,也是剛換的牙齒,抗齲能力更強最重要的原因。
隨著生長發育,牙齒礦化程度降低,如果牙齒保養得好,牙就會更白一些。
所以,換牙尷尬期的孩子不要扔,說不定過兩年就好了。
(圖源:網絡)
另外,一整顆牙齒的顏色其實並不是統一的色號,因為在靠近牙齦的區域,牙釉質最薄,所以這個地方最黃,到了最頂端,這裡只剩下牙釉質,因此會白得很通透。
藉此跟你們講一個牙醫的八卦,如果評價一個醫生的前牙修復水平的形容詞是「白」的話,那就是妥妥的在罵人,正確的評價詞語應該是——自然和通透!
明星為了上鏡,可能做了牙齒美白、貼面、全瓷牙冠等治療項目,刻意把牙齒顏色變成了這種上下一般的白,沒有層次的白。
但在口腔醫生眼中,這是一種沒有靈魂的顏色。
明星的白牙是為了上鏡,但現實中也有很多人跟風,甚至因為牙齒不白,一時上頭選了不可逆的美白辦法。
比如二十年前流行的全口烤瓷牙,比如近十年的美容院流行的樹脂美牙,再比如近五年的微商流行的美牙儀。
牙齒不可再生,一旦使用了不可逆並且非正規的辦法進行強行美白,很可能會帶來牙疼、敏感、牙齦出血等非常棘手的症狀。
(圖源:福建衛生報)
(圖源:1818黃金眼)
當然,雖然健康牙本身就帶著點微黃,但牙齒的顏色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黃。
牙齒的著色和疾病都可以導致牙齒顏色發生變化。
一方面可能是日常生活習慣不太好,使得牙齒色素沉著,其實就是牙齒髒了。常見的來源是煙漬和有色飲料。
(圖源:網絡)
程度較輕的色素沉澱可以用洗牙+噴砂的方法去除,有效的刷牙和漱口就能避免和緩解。(注意重點,不管用什麼品牌的美白牙膏,刷牙都只能避免和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色素長期的沉著就很難清理掉,它們甚至會成為牙齒顏色的一部分,這就是牙齒顏色的增齡性變化,也就是一般人隨著年齡增長,牙齒會越來越黃的原因。
另外,也有一種情況是像氟斑牙和四環素牙,這種在牙發育階段就一磚一瓦藏在牙齒內部的著色。
多看醫典:多看醫典:輕中度的氟斑牙和四環素牙一般危害不是很大,但如果就是想要一口白牙,那麼全瓷貼面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瓷貼面一般需要少量磨牙,雖然是微創的,但還是要慎重的,而且一定要到正規的口腔醫療機構進行處理。
下面這張圖就是進行了貼面治療,且顏色並不是很誇張的病例:
(圖源:網絡)
除此之外,有一些口腔疾病也會導致牙齒顏色發生變化,比如齲齒、牙齒脫礦(牙釉質層的鈣、磷那些礦物質慢慢減少,就是脫礦)、酸蝕症等等,這些都是一定要去看醫生才能解決的。
(圖源:網絡)
要提醒一下大家,不管是什麼因素導致的牙黃,具體牙齒的美白方法需要根據個體情況選擇,請勿在未諮詢醫生情況下自行處理。
最後,留一個互動小作業。
作為一名牙醫,如果有一個我認為牙齒還算健康的同學找到我,期望通過貼面讓牙齒成為「好萊塢大白牙」。
那麼我會怎麼做呢?
1.答應他
2.拒絕他
3.讓他去找其他醫生
把你們的答案打在留言區!
歡迎聯繫騰訊醫典小助手投稿/轉載合作
微信:tencent_medipedia
郵箱:txydtougao@tencent.com
特約作者:周磊 | 口腔種植醫學碩士、口腔科普作者
審稿專家:許桐楷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綜合二科主治醫師
參考文獻
[1]王美青.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七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