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專題郵戳
研究郵史以實寄封上的郵戳為主要對象;如我國近代郵政的開辦日,大龍郵票的發行日期等?又如孫君毅先生的《清代郵戳志》等!可以說「今日郵戳即是明日之郵史」。
反映在實寄封上的郵戳,一般有銷票日戳、風景日戳、投遞日戳、經轉日戳,及其它相關郵戳,仔細觀察這些戳面上的文字、代號和數字等,是研究郵政史和相關通信史料的可靠證物。
(一)郵政日戳:通過對實寄封上面郵戳的研究,能夠管窺郵政生產的全過程,也就是對郵件的收寄、內部處理等,在實寄封上一般都有所反映。
(1)收寄日戳;即「銷票戳」。我國郵章規定銷票日戳要蓋得清晰,如果不清,應當在封面空白處另蓋一個。在銷票日戳上,我們可以看到「開(分)筒」。「開箱」、「營業」、「售郵」、「平信」、「掛號」等字樣,這是說明實寄封上的收寄方式及種類。有的實寄封上面的日戳還蓋有「封發」、「分揀」,這樣的銷票日戳,是在集中蓋銷時產生的。
(2)風景日戳;。郵電部頒布的《郵電日戳使用管理規定》中指出,風景日戳「應加蓋在郵電部門發行的風景日戳卡、風景日戳冊等集郵品上」。不準加蓋在未貼郵票的空白紙上。由此可知,風景日戳未蓋在郵票上的封是不能入集參展的。
(3)國際郵政日戳;郵政日戳的一種,專用於蓋銷國際郵件。
(4)投遞日戳;即俗稱「落地戳」,還有經轉日戳。郵件的投遞日戳一般都在中心局集中加蓋,掛號郵件、進(出)的平掛信函都必須加蓋當班投遞日戳,並保證加蓋日戳的清晰而無遺漏。
(5)難得的瞬間郵戳:集郵愛好者想得到一個蓋有開始時間的郵戳,要多看新郵預報,報刊消息,同時也希望各地郵政部門為集郵愛好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等。
(6)郵戳不予蓋銷郵票;為不汙損文12郵票上的毛澤東形象,保持票面完美,郵電部於1968年7月底發出緊急電報通知:「決定破例在貼用郵件時,不予蓋銷。另在郵件封面空白處加蓋收寄日戳」。結果給部分人鑽了空子。一枚《毛主席去安源》的郵票,雙方往返使用多次,全國各地郵局反映很大。為此,郵電局對「破例不予蓋銷」這一現象於1968年11月即得到迅速糾正。郵戳不予蓋銷郵票,而蓋在郵件正面空白處,這在我國郵政史上是第一次。
(7)非規範郵戳:「文革」期間,因地名變更或其它原因而導致郵戳改變,在重製新戳的過程中,出現了非規範郵戳。
機構名稱專題郵戳
(二)郵政相關戳記;蓋在郵件或業務單式上向相關郵局收寄人說明情況和處理意見的各種相關戳記,主要有以下幾種;
(1)郵資已付戳:郵局在整寄整付,或零寄整付而免貼郵票的郵件上,加蓋的表示該郵件郵資已付的郵政日戳,戳面無面值或有面值數額,刻有「郵資已付」字樣和日期釘及局名。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不少省市陸續建立了自動化郵局並安裝了投幣式自動收信機和脈動衝壓式、滾輪式銷票機器;由於這批機器可靠性能差,成本高,最後導致了二至三年就報廢了,因而,蓋有「郵資已付」機蓋組合戳的實寄封稀少,則自然會更有郵史價值。
(2)免資戳:表明免收郵資的戳記。常加蓋在郵政部門或經郵政部門批准的可免收郵資寄遞的郵件上。如郵電公事戳。又如軍人免費戳,這些蓋有免費戳的郵件,均應交指定郵局辦理相關的手續方可寄出。
(3)責任戳;主要有信箱(筒)戳、投遞員工號戳、投遞員名章、局名戳、過貼承認戳等。
(4)指示戳:存局候領戳、退件戳、違章夾寄戳、無著郵件戳、改寄戳、包裹驗證戳、高額匯款戳、欠資戳等。
存局候領:根據1983年「郵政業務操作方法」(內部資料15頁)規定;①驗視郵件,是否符合規定,如收件人姓名不完全或使用暗號的,不予收寄。②驗明書寫符合規定後,即按一般規定的手續,發往寄件人所指定的存局候領局,給據郵件封發抄登時在清單備註欄注一「存」字。③存局候領郵件,保管期為一個月,包件和匯款兩個月,逾期不領作為無法投遞郵處理等。
藝術郵戳和欠資郵戳
(5)標誌戳:主要有信函戳、快件戳、特快專遞戳、快件匯款戳、掛號戳、雙掛號戳、保價戳、航空戳、回執戳、盲人讀物戳、印刷品戳、商品包裹戳、紅杯水戳、水陸路戳、紙包戳等。
(6)通知戳:向接辦人員和收寄件人說明情況或通告事項的戳記的統稱。主要有事故戳、遇難戳、郵票脫落戳、催領戳、誤投戳、限期取包戳,有些郵局製作的廣告宣傳戳,也屬通知戳。
郵政事業連著千家萬戶的心,用簡練通達的文字刻成宣傳郵戳,銷蓋在信封上,收信人拆信之際,便會多有收益。
關注「集郵學歷史」
愛閱讀愛圖書館請關注「圖情軒」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