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譜曲:184天獄中生活很文藝
來源:
新聞晨報發布時間:
2011-11-09 07:22:28字體:大 中 小晨報記者陳文高磊
服刑的高曉松並沒有閒著。作為「知二代」,高曉松184天的看守所生活可謂充滿文藝範兒對著牆壁譜曲子,著手翻譯馬爾克斯,外加啃起《大英 百科 全書》。關鍵的是,他的這些動態都通過助手在自己微博上不停更新發表。
環境刺激創作《如夢令》
高曉松入獄前,他的電影《大武生》後期製作一度受阻,而曉松在看守所中對自己的導演處女作依然戀戀不捨,隔牆傳出《大武生》主題曲《如夢令》的譜曲,一時還為牆外媒體提供了寫稿素材。
據稱,《如夢令》的曲是高曉松在獄中聽見一場雨聲之後想起來的旋律。由於入獄前,他已完成歌詞部分創作,儘管好朋友張亞東和小柯站出來表示要不計報酬分別為《大武生》主題歌詞譜曲,但他順應獄中的心境變化完成譜曲,還成就了3個版本《如夢令》的「佳話」,最終自然是選擇了高曉松自己的詞曲版本。
翻譯、看書、寫詩改劇本
通過寫信,高曉松屢屢向看守所外傳達信息,大多由其助理在高曉松本人的微博上更新發布。
據高曉鬆通過書信和微博透露,自己一直有把《大英百科全書》看完的想法,只是長期為瑣事奔波,本以為這個願望要到60歲退休才能實現,沒想到看守所的小小閱覽室裡竟有尚未開封的一整套,「我現在才看到B字頭,記筆記已用光了一根筆芯,因為監獄裡只允許用筆芯」。同時,他在好友馮唐建議下著手翻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MemoriesofMyMelancholyWhores》,起名《昔年種柳》。詩集《紀傳體》的創作也正式啟動,並開始修改另一個劇本。
除開這些動態消息之外,高曉松的微博也是他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工具。服刑的半年中,他的微博冠上「助理轉發」的提示,頻頻回顧他以往舊作,還不停與粉絲互動,保證了高曉松在服刑期間不消失在公眾眼前。
出獄前叮囑夥伴好好表現
據悉,高曉松出獄前一天的下午5時30分左右,管教民警送來晚餐,高曉松與同監室的被監管人員跟往常一樣吃了飯。飯後打掃了衛生,高曉松就開始整理自己的衣物和書本。收拾完畢,高曉松和同伴一塊看了電視,還特地叮囑他們好好表現,到外面再見。到了晚上11時多,高曉松在管教民警的陪同下來到收押大廳,清點託管的財物,並辦理刑滿釋放手續。
(陳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