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護士的肺炎日記:發現感染那天,本來約好丈夫來拍我這個...

2020-12-28 騰訊網

這是一本還沒有正式完結的抗擊肺炎日記,寫作者是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的護士李婷。

1月26日,原本是丈夫海棠(化名)計劃要去醫院跟拍她的日子。攝影師出身的他,希望能夠通過攝像機記錄像妻子這樣的一線醫護人員,是如何保護武漢這座城市的,「不想讓她一個人面對,希望能和她並肩作戰。」

但拍攝還沒有來得及開始,李婷的CT檢查卻出了問題。彼時,海棠正在醫院外面拍街景,他還記得,電話響起時,妻子無助的聲音:「我中了。」

之後10餘天,李婷在丈夫的陪伴下開始了居家隔離治療,最嚴重時體溫接連三四天都維持在39攝氏度以上。直到2月3日之後,李婷的體溫才逐漸恢復正常。

2月8日,是李婷去醫院複查的日子,遺憾的是,雖然病情好轉,但肺部感染卻更加嚴重。無奈之下,海棠只能送妻子住院接受治療。

感染·「我中了……」

1月26日,白班。

我像往常一樣,懷著緊張而又忐忑的心情來科室,穿戴好三層隔離衣,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地來到搶救室接班。

但跟平常不太一樣的是,今天我還多了些隱秘的歡喜。

緊張和忐忑是每一個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和病患,爭分奪秒時共同的心情,歡喜的是我身為媒體人的丈夫扛著攝像機,穿著防護服,決定要跟拍我這個「英雄」。他說,「你是一線醫護人員,我是一個媒體人員,我不能看著咱們家就你一個人逆行,這一次,我要跟你一起並肩作戰,一起為武漢加油。」

但是萬萬沒想到,我被確認感染了。

李婷,31歲,笑起來眉眼彎彎,喜歡在家裡戴貓耳朵發箍。26日早晨丈夫拍攝的畫面裡,她煮了早飯,端起碗時無奈又害羞地笑了起來。

這一天,是丈夫原本計劃要去醫院「跟拍」她的日子。兩人出門的時候,畫面時間顯示正是早上7點17分。「一路上,她還一直在跟我說,不想讓我去,怕我被感染,沒想到,她先被感染了。」

對於發現被感染的過程,李婷在日記裡這樣記錄:「8點左右的搶救室不算太忙,只躺著夜班留下來的四個病情還算穩定的病毒肺病人,一個同事建議大家再去掛號做一個ct,原本我不太願意去,一是因為下夜班,二是因為兩天前才做過ct,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跟著同事一起掛號繳費排隊去了。萬萬沒想到,我被感染了。」

「我內心是多麼多麼期望查血結果一切正常,醫院那麼忙,還有那麼多需要照顧的病人,我怎麼能被感染?然而事實就是,所有檢驗結果都在指證ct的準確性!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天塌下來了,在病毒面前,每一個人都是血肉之軀,我沒辦法隱藏我的恐懼,但是在哭過之後,我選擇相信同事,相信醫院。」

海棠說,發生這一切時,自己正在醫院外的街道拍攝,「已經向醫院申請了拍攝,還在等回復,就想趁這個時間先拍一些素材。」9點多,他接到妻子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妻子無助的聲音:「我中了。」

聽見這三個字,海棠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海棠說,對於妻子可能被感染一事,自己並非毫無準備,「她們醫院離華南海鮮市場很近,很早就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我也想過如果妻子被感染怎麼辦?但真的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頭腦一片空白。」

海棠想不通,妻子明明都做好了防護,為什麼還會被感染?為什麼前兩天檢查還好好的,就突然感染了呢?為什麼是妻子?

理智恢復的時候,這些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這裡是疫情重災區,醫護人員天天處於風險之中,之前也早聽說過有醫護人員感染,當務之急是陪妻子,早日戰勝病毒。」

隔離·意識到自己情況還不穩定,強烈要求他別再進臥室

1月27日,抗擊病毒肺炎第二天

晚上輾轉到了凌晨4點才睡下,早上一睜開眼快10點了,感覺身上,尤其是後背,有種鑽骨的冷,一測,38.5℃,內心開始擔心是不是變嚴重了,又懷疑自己吃的藥是不是不對,於是立刻聯繫了住院的同事,經過他們確認和開解之後,慢慢開始安下心來。

我不斷告訴自己,要堅強,要有信心。

我一定會好起來,一定能繼續回到一線去和我的同事們並肩作戰。

我不能出事,還有那麼那麼多的人需要醫護人員站出來。

26日下午,在確診感染後,新冠肺炎的症狀突然顯現,病情發展之迅猛,讓李婷和丈夫都大吃一驚。

發熱到37.8攝氏度、全身乏力、頭疼頭昏。從醫院回來後的幾個小時,身體的變化,讓李婷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經從一個醫護人員變成病人的事實。當時,醫院的同事考慮到李婷症狀較輕,建議她回家隔離治療。綜合考慮後,海棠帶著一大包醫院開的藥,陪妻子回了家。「當時醫院床位非常緊張,而且也擔心在醫院可能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最後決定回家。」

回家後,李婷就非常「自覺」地將自己隔離在了臥室裡。海棠也準備了口罩、手套、防護服,決定配合隔離。

他介紹說,一開始妻子連送飯都不讓自己進臥室,都是自己做好放到門口,等妻子自己來取。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妻子已經很難有精神自己起來,才允許自己進入。但每次進臥室送飯,妻子都會再三叮囑:「你知道這個防護服怎麼脫嗎?得先消毒。」「你等會洗我吃過的餐具的時候,一定要戴手套,先用開水煮一會兒。」

這一天,李婷在日記裡記錄到:「同事一再強調要多吃多喝多睡,於是,我又把丈夫端著進來的飯菜(魚塊、蒜苗香腸、一個蘋果)全部吃完。意識到自己情況還很不穩定,強烈要求他再不進臥室,飯菜好了放在門口我自己拿。飯後吃了一顆泰諾+一顆拜復樂+一顆奧司他韋,兩小時後測得仍是38.3℃,而且咳嗽明顯多了,胸悶喘氣也出現了,於是又爬起洗澡,仔仔細細地洗鼻子洗眼睛,反反覆覆刷了三遍牙,耳朵也用力搓洗,想著這些位置最容易藏著病毒,洗完後感覺身上的病毒少了一大半,頓時信心滿滿。我相信,我一定能打敗病毒!」

為了不讓自己胡思亂想,李婷還給自己專門安排了新任務:刷劇。 「明天會是個什麼天氣呢。我想,應該是晴空萬裡。」

發熱·「眨一下眼都有頭疼欲裂的感覺」

1月28日,抗擊病毒肺炎第三天

早上7點開的空調,身上沒那麼冷了,但空調風吹得我胸悶氣短加重,渾身都不舒服。

因為專家說病毒喜涼惡熱,妹妹諮詢醫生後,又給我開了幾盒蓮花清瘟膠囊+兩盒血紅蛋白肽,並給我捎來了加溼器,依然建議我白天開空調,晚上通風。

可我實在難以接受空調那種窒息的感覺,一直到晚上22點都沒開,其間體溫一直在37.8℃–38.4℃波動,嘴角起了兩個水泡,舌頭有種被燙傷的感覺,完全吃不了東西,也實在是吃不下什麼。

一直到深夜12點,再測體溫發現已然燒到了39.2,並且嚴重感覺頭疼、胸悶、乏力加重,而且眼眶很疼很疼,輕輕用力眨一下有種頭疼欲裂的感覺。

爬起再吃一顆泰諾退燒,關掉電視劇,閉著眼睛,躺下,爬起,再躺下,再爬起,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趟後終於睡著了,中途沒有起來量,因為今天感覺冰涼的體溫表放在腋下,有種全身骨頭被鋼絲串著疼,太難受了,突然覺得自己可能真的不行了。

因為連日高燒不退,李婷的身體和情緒都開始告急。

海棠回憶說,1月27日到30日那幾天是妻子發病後最艱難的幾天。「我每天都有堅持記錄她的各項身體指標,那幾天就是體溫一直降不下來,人也很沒有精神。」

最令他心疼的是,某天早上自己進去送飯時,妻子突然崩潰大哭。看著被窩裡妻子一聳一聳的肩頭,隔著口罩、防護服的阻擋,海棠不知道,自己該怎樣才能安慰妻子。

他和妻子相戀兩年、結婚四年,相處的時間裡,妻子一直獨立、堅強、勇敢,算起來,在之前的日子裡,還是妻子照顧他的時間多一些。

「我們倆是初中校友,但之前並不認識,後來也是經人介紹相識。

他還記得,第一次去妻子醫院接她見面時,自己因為臨時有事,遲到了一會兒,趕到時發現,要見面的小姑娘趁等待的時間專門給自己買了一個可以放在車裡的小禮物。「當時就覺得這個女孩很溫柔,很細心。後來相處久了,發現她除了特別小女人的一面外,還很獨立,有事願意自己扛。我們倆之間,其實是她照顧我的時間比較多。」

看到平時活蹦亂跳的妻子被疾病折磨得如此痛苦,海棠除了心疼,還有沉重的無力感。「我進去一般就呆十分鐘,除了送飯,就是打掃臥室衛生,及時消毒。雖然她一直不出去,但養病的空間也還是要及時消毒清潔的,這樣比較有利於恢復。」

他很清楚,妻子倒下了,自己更不能出事,否則更沒有人能照顧妻子了。所以,他不敢擁抱妻子,不能像平時一樣出借自己的肩頭。

紀念·「真的很想快點好起來」

2月1日,抗病毒肺第七天

現在睜開眼量體溫已經成了我的習慣了,今天一天的狀態不太好,體溫一直都在37.5℃-38.5℃之間波動。

某人好心做的雞湯放在我跟前,很想多喝幾口讓他放心,但覺得噁心反胃,勉強吃了幾口就一直窩在被窩裡頭了。

晚上7點左右,某人敲我門,要我出來吃飯,我最開始不願意,出去吃飯,我傳染給他了怎麼辦?

但架不住他軟磨硬泡,非要我出來看看。

萬萬沒想到,我一打開門,就看到門口擺著一束花和一個蛋糕。

我突然蒙住了,今天是個什麼日子?每天這樣渾渾噩噩躺在家裡,確實忘了時間,不過我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今天是我們結婚四周年的紀念日啊,時間真的過得太快太快了,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一瞬間的感覺,我差點眼淚都掉下來了。

這些天武漢大多數店子都關門了,我不知道在這種時候,他究竟費了多大的努力才給我準備好這些驚喜。

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很懂浪漫的人,比起他,我這個當老婆的好像做得太差勁了……

內心其實很開心也很感動,很想抱抱他,很想親親他,但害怕把自己身上的病毒傳染給他,所以沒在門口坐一會,我還是進屋躺下了。

真的很捨不得,真的很想快點好起來。

2月1日,是海棠和妻子的結婚紀念日。相比往年的紀念日,今年的紀念日顯得尤為特殊。兩個人只能隔著口罩、防護服,一起慶祝。

而在鮮花和蛋糕之外,他們還用另外一種方式完成了對這段特殊經歷的「紀念」。

1月30日,李婷發出第一條微博,其中完整記錄了自己被發現感染那天的經歷。在此之前,她和丈夫都不是經常使用微博的人。之所以這個時候開始發微博,是因為海棠的提議。

「她確診感染後,就一直一個人隔離在臥室,身體狀態時好時壞,也沒有什麼能做的。怕她無聊,也怕她因為隔離心理壓力更大,所以建議她在身體狀態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寫點東西記錄下這個過程。畢竟她是專業的醫護人員,比我準確些。」而海棠也在照顧妻子的間隙拿起了攝像機,記錄屬於自己和妻子的「肺炎日記」。

出乎他意料的是,此後的十幾天裡,自己和妻子的「肺炎日記」竟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有許多網友都來留言,加油、打氣,他們的鼓勵對妻子來說還挺有幫助的,明顯感覺情緒好很多了。」

退燒·「不發燒的日子真好」

2月4日,抗病毒肺炎第十天

今天是隔離的第10天了,一切都好,不發燒不咳嗽,也不乏力了,我想,我應該是馬上就能徹底戰勝病毒了。

在此謝謝廣大網友對我的關心,謝謝大家了。

其實到今天為止我都還挺蒙的,我怎麼就感染了病毒,怎麼就被這麼多人關心著,怎麼就咬牙堅持著走到現在了呢。

我們都是血肉之軀,每一個人在病毒面前都很弱小,在意外面前都很無助。

雖然我是護士,但其實以前我特別怕疼,也特別膽小,看電視的時候代入那些難過的事,總會嚷嚷著說,這要是發生在我身上,那我可怎麼活啊。

但當那些不好的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發現,那些打不倒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我們都不是單獨的個體,我們身邊有愛人,有親人,有朋友,或許就是因為我身邊有這麼多人支持,我才能有力量去對抗病毒。

燒退了之後我想了很多,覺得在生死面前,那些難過的事,那些讓你討厭的人,都算得上個啥?

自由呼吸,和喜歡的人一起呼吸,是一件多麼多麼幸福的事。接下來的日子,我想我會真的用心好好地生活每一天,珍惜生命。

希望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我一樣好起來,大家一起加油!

2月4日開始,李婷的病情逐漸好轉,此後幾天也沒有再出現發熱的情況。一度她開始覺得,自己一定是馬上就要戰勝病毒了,「不發燒的日子真好,感覺全身哪哪兒都舒坦。」

眼看著妻子一天一天好起來,海棠很想馬上就帶她去複查,希望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妻子已經徹底痊癒的消息。相比之下,倒是李婷自己比較謹慎,「她希望能等徹底穩定了再去複查,擔心好轉只是暫時的。」

這次妻子感染後,海棠不知不覺也學習了許多醫學知識。如今,談起居家隔離治療,他已經十分有經驗。「首先是做好防護,進入病人所在的臥室必須全副武裝,距離病人2米以上,避免近距離接觸;清理病人用過的東西時,必須戴手套消毒,有條件的可以再用紫外線燈消毒;病人所在房間要定時做好清潔、消毒,及時通風;每天都要記錄病人的體溫、食慾等情況,這個對後續治療很有幫助。」

想了想,他最後補充道:「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戰勝疫情的信心。只有陪護的人有信心了,病人才能得到力量,不能連我們陪護的人都恐慌。」

而李婷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了居家隔離治療的一些注意事項。「我不知道我在這裡分享自己居家隔離的事,是不是給大家帶去了一個錯誤的示範,如果是,那我真的很抱歉,那不是我的初衷。我根據自己這一段時間工作中看到的,及這一段時間自己生病的親身經歷,覺得起碼你得符合以下三點基本條件,你才能試試居家隔離:

感染者本身年輕力壯,最好是40歲以下,且平時沒有什麼基礎病,平時身體素質好,最好是愛運動的人;在家居家隔離的裝備要齊全,口罩、體溫表、血氧飽和度監測儀、紫外線燈都要有。在家隔離期間,每天要嚴密觀察自己的體徵,一旦出現喘氣、氧飽和度低於94,或者高燒不退,那麼一定要趕緊去醫院;家裡能有一個身強力壯的、能開車的人照顧你。這三點是我個人認為最基本的居家隔離的條件,如果不能滿足,並不建議居家隔離。現在方艙醫院已經可以收治輕症病人,各大醫院也陸續開始有空床位,大家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科學就醫。」

複查·肺部感染加重,入院接受治療

2月7日,抗病毒肺炎第十三天

一早某人就催促我要去醫院複查,我答應了。

老實說,其實我本來是不太想去的,畢竟雖然我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好,但到底是不是真的扛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倒不是怕別的,這幾天我沒發燒了他特別高興,我很害怕萬一我再有反覆,他會更擔心。

但是不管怎麼樣,去醫院檢查是必須的,而且我相信我的狀態越來越好了,肯定能很快消滅病毒的!

聽說這幾天其他省市的確診病例逐漸在下降了,心裡還挺高興的,希望這次疫情儘快過去,未來每一個人都能好好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大家等著我的複查結果呀!

8日,李婷在微博更新了自己要去複查的消息。此後一兩天的時間裡,不時有關心她的網友在評論區提問:結果怎麼樣?大家都很擔心你。

對於大家的關心,李婷暫時沒有回覆,只是在23點時,轉發了一條元宵節相關的微博:「世上沒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者們,你們辛苦了!吃完這碗湯圓,希望剩下的日子都是甜的。」

轉發時,李婷留言道:「一起努力,早日打敗病毒,我要吃2碗湯圓!!!」

同一天,海棠告訴記者,妻子的複查結果已經出來。沒有預期中的開心,海棠的聲音充滿了疲憊:「結果不是太好,雖然症狀減輕了,但CT結果顯示,雙肺感染加重了。準備送她去醫院住院接受治療了。」

從希望到失望,病情發展的反覆,讓兩個年輕人的精神似坐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時刻緊繃。那天晚上,海棠和妻子通過視頻聊天「一起」吃了晚飯。手機屏幕裡,李婷一直在哭,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她很自責:「我的身體怎麼這麼差啊,我的身體太不好了。」稍微平復一點後,她問丈夫:「老公,你後悔和我結婚嗎?」「我不後悔。」「不,你後悔。」「我不後悔,我只後悔沒有早一點認識你。」「不,你後悔。」

海棠說,知道複查結果後,妻子的情緒一直比較低沉,「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複查結果不太好,擔心會傳染我,所以非常自責;另一方面李文亮醫生突然離世,作為同一所醫院的同事,對她觸動也挺大的。晚上好好和她聊了,現在精神狀態各方面慢慢恢復了。」

9日上午,海棠接到通知,醫院有了床位,連忙打包好可能要用到的東西,開車送妻子去了醫院。想要陪妻子進入醫院時,妻子攔住了他:「你不許進去!都什麼時候了,還拍拍拍。」

無奈之下,海棠只能在車裡,看著妻子一個人離開。「今天又發脾氣了,心裡也很亂啊。希望她好好的吧,早點能出來。」開車回家的路上,海棠為最新一期視頻日記拍攝了結尾,他說:「我老婆還年輕,身體底子還可以,醫生說這是病毒進展的一個過程,還不算特別嚴重,現在送過來很及時,我相信住院治療後,她一定會很快地好起來的。」

海棠和妻子都知道,短暫的「失敗」不算什麼,在這場和病毒的對抗賽中,堅持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他很想告訴妻子,生病不是你的錯,唯有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而我一定會陪你堅持下去,等待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北青報記者 孔令晗)

-----------------------------------------------

徵集採訪對象及相關線索:

如果您在湖北或是其它出現疫情的區域;如果您是醫生、護士、患者、患者家屬、服務人員或是防護設備生產商;如果您想要將工作或生活經歷講述出來;如果您看到或了解有關應對疫情的相關線索,請您與我們聯繫。我們願讓大家了解更多信息,一起參與到防疫工作中!記者聯繫方式(手機微信同號,可以先添加微信,加時煩請自我介紹):

付垚:dandandeyaoyao

屈暢:lukant

王天琪:17801210070

郭琳琳:18910331878

張香梅:13321147001

戴幼卿:18101267701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聲明】本文由企鵝號作者Qnews創作,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屬平臺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那個被感染了的急診科女護士》| 石頭媽媽可以出院了!
    《那個被感染了的急診科女護士》第二十三期以下為石頭爸爸的口述:大家好,我是海棠,今天是我老婆感染的第48天,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啊,我老婆已經出院了!前幾天一直沒有更新,因為那幾天心裡一直很焦慮,本來老婆說前幾天就能出院了,但因為核酸檢測結果總是反反覆覆,所以出院的日期也在延長。不過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是一群很可愛的人,為了減少像我老婆這樣的患者們的壓力,放鬆他們的心情,經常會帶著他們一起跳跳操,打打拳,活動活動身體。老婆的動作太不協調了,醫生教起來有點費勁,哈哈,不過看起來挺可愛的。
  • 海南一護士戴外科口罩為感染患者輸液,接觸約6分鐘被感染
    2月8日上午10時,海南省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2月8日7時,海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24例,重症病例13例,死亡病例2例,出院病例11例。
  • 「我先好起來,再幫大家好起來」——95後護士病癒15天後捐獻血漿
    (視頻來源:東方今報,陳姝/剪輯)賈娜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護士。1月23日,立冬,因為同時被查出感染新冠肺炎,為了科室的安全,輕微咽喉疼痛的她決定去拍個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但讓她沒想到的是,CT結果顯示,她「肺部呈磨毛玻璃樣,病毒性肺炎待排」。24日凌晨,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呈陽性。猝不及防的她,成了一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 盛京醫院急診科:最忙時每天接診三四百個發熱病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是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級救治定點醫院之一,這個春節,醫院的發熱門診和急診科都忙壞了。滑翔院區急診科最忙時,每天接診三四百個普通發熱病人。2月4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跟隨該院急診科主任趙敏,體驗了急診科的「戰疫」現場。
  • 一位新冠肺炎「自愈」護士的獨白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賈娜 人民網記者王欲然攝 「我確診那天是除夕,拿到轉陰結果的這天剛好是立春。我相信,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也一定會到來。」賈娜帶著厚厚的口罩,陽光灑在她的臉上。 2月4日晚,24歲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賈娜在微博上發表長文,回顧自己11天內從發現感染,到居家隔離,最後依靠藥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痊癒的全過程。一夜間,她的這篇「自愈」日記引來了179萬的粉絲,得到了超過25萬的點讚。 賈娜的成功「自愈」,仿佛給壓抑已久的網友帶來了一絲微光,她的評論區沸騰了。「我把你的微博截圖給患病的同事和朋友了,一下子又充滿了希望。」
  • 急診科的男護士 曾給女患者留置尿管遭拒
    9月10日下午,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一位穿著藍色護士服的高個小夥正在仔細地詢問患者。這個在一群女護士中極為顯眼的小夥,就是海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的90後男護士黃思源。2010年大學畢業後,學習護理專業的黃思源並沒有和班上其他男同學一樣離開護理崗位,而是一幹就7年。7年間,作為男護士的他也常聽到來自各方的非議:「可惜了小夥子,你怎麼當了一名護士,沒啥出息的,幹點什麼不好啊!」
  • 急診科護士葉群英:長跑有利於釋放工作壓力
    這個俱樂部的所有成員都由省醫的600餘名醫生、護士組成,他們很多人養成了長跑習慣,並參加過馬拉松。葉群英是醫院急診科的一名護士,也是跑團中資歷比較老的一位跑者。 葉群英說:「跑步讓我的體能越來越好,讓我更有精力去應付工作。我們工作強度確實挺大,很多同事下了班都覺得挺累的,而我下了班會先跑個10公裡,體能越練越好。」
  • 武漢疫情故事:我的愛人是距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急診科護士長
    冬天,本來是感冒、發燒等常發生季節。一旦身體不適,大家都以為被新冠狀病毒感染。而且,從疑似到確診又要一段時間,恐慌情緒空前高漲。 另外,剛開始,武漢的幾家定點醫院,針對新冠狀病毒的分工對外不是那麼明確,比如金銀潭醫院只負責確診人員,而協和紅十字會醫院只負責發熱病人,但患者並不知道這些,會在幾家醫院倒騰來倒騰去。
  • 仁心 | 艾芬:李文亮的哨子是我發的!
    12月30日那天中午,我在同濟醫院工作的同學發了一張微信對話截圖給我,截圖上寫著:「最近不要去華南啊,那裡蠻多人高燒……」他問我是不是真的,當時,我正在電腦上看一個很典型的肺部感染患者的CT,我就把CT錄了一段11秒鐘的視頻傳給他,告訴他這是上午來我們急診的一個病人,也是華南海鮮市場的。
  • ...她是最美的護士長——記呼中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範新穎
    【致敬白衣天使】抗擊疫情、她是最美的護士長——記呼中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範新穎 2020-05-13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日記——春天來了,心中渴望光明與生機
    2020年2月9日周日庚子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發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每天早晨睜開眼睛想到的就是疫情,照例點開頭條「抗擊肺炎」,看數據。今天溫州治癒人數大於新增人數對比每天的數據,情況一直都挺揪心。
  • 武漢看病實錄:母親發燒,左下肺感染,確診病毒性肺炎
    護士告知,發熱門診那邊人爆滿了。普內科的病人並不多,等了半小時就排到了。醫生帶著口罩,仔細詢問了母親的症狀,開了血常規和CT。我帶著母親做完一系列檢查,醫生告訴要等2小時才能拿到結果。這時已接近12點,為了避免在醫院發生交叉感染,我們決定下午再來。
  • 武漢女婿拍百集紀錄片《武漢日記》真實還原武漢抗疫精神 作品無償...
    他是武漢女婿,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時,他在武漢與家人團聚,於是拿起攝像機拍下了真實的《武漢日記》。《武漢日記:決戰江城之巔》是唯一一部在武漢疫情期間保持日更、並在疫後紀錄武漢重啟及復工復產的全程全景紀錄片。少時得過重症肺炎生命垂危對「呼吸不上來」感受特別深記者:1月23日,大家還很緊張,你怎麼就想到要拍一部日更的公益紀錄片?
  • 「網約護士」來了!九龍坡雲醫院開通護士上門服務
    「網約護士」來了!>15826166697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023-89123801 023-68058242由於子女忙於工作,大多時日由沈德明老伴楊阿姨一人護理,「如果每個月都要帶他上醫院去換管,我幾乎辦不到。」楊阿姨說,護士上門服務,成了她最大的心願。10月27日下午1點55,區人民醫院護理部資深護士熊曉琴在準備好「導尿管護理」所需的用物後,在九龍坡雲醫院護士版APP上點了一個「出門」,便準時從醫院出發。「一般較近區域步行即可,較遠距離會提前叫好企業滴滴坐車前往。」
  • 90後「援鄂」護士朱荔昆:忙碌完一天,最想吃桶泡麵|戰疫日記
    朱荔昆是一名「90後」,同時也是南昌市第一醫院急診科護士。1月27日,朱荔昆隨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抵達武漢,正式開始了她援鄂救治的工作。「通過左三層右三層的扒脫,我終於從『太空太空人』變回了一名『地球人』,可是這個地球人不太好看,手上和臉上已經滿布勒痕,明顯感覺到口罩繩子的側邊已經快把臉壓出水泡了。
  • 江門市中心醫院護理人員一線戰「疫」日記 致敬最美逆行者:你們是...
    2003年,非典暴發,剛畢業沒多久的我憑著護理職業的使命感,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走進非典隔離病區,經歷了搶救危重患者的生死時速,克服了高風險被感染的恐懼,也感受了在我們精心護理下患者一天天好轉的喜悅。看著窗外寧靜的夜色和隨風湧動的雲層,發現不遠處的霓虹燈也漸漸變淡,黎明前的城市格外安靜和溫柔。這是我愛的城市,是我努力守護的家園。
  • 5位患者記錄從發病到治癒全過程:希望我的經歷可以幫到更多的人
    四篇日記,記錄了他四種不同的情緒,張敏說,工作本來就很忙,現在這一耽擱,很多工作都停滯了。此前,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面對死亡,想到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心理壓力就特別大,好在醫護人員給了他很大信心。後來我洗澡時又摔了一跤,胸口這塊特別疼。當時並不知道,是肺炎悶到出不了氣才暈倒的。就診經歷我懷疑肋骨骨折了,就到溫州市人民醫院拍CT。結果不僅骨折,還查出肺裡有陰影。我有點納悶:過去肺子沒有什麼毛病,哪來的陰影呢?難道是……醫生聽說我從武漢回來,趕緊給我做核酸測試,結果呈陽性。由於具有傳染性,我愛人也被一起收治入院了。
  • 治癒者述治療全過程:打各種針,醫生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五個人一間病房,我可能進了最好的病房,也可能進了最差的病房,每天打各種針,我已經沒有發熱的症狀,感覺身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四篇日記,記錄了他四種不同的情緒,張敏說,工作本來就很忙,現在這一耽擱,很多工作都停滯了。此前,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面對死亡,想到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心理壓力就特別大,好在醫護人員給了他很大信心。
  • 長泰縣總醫院急診科:與時間賽跑 與死神交鋒
    長泰縣總醫院急診科不但承擔著院前急救、院內搶救、急診留觀、急診病房、重症監護室診療護理工作,而且要承擔發熱病人等患者轉運接診時的醫護人員隨車護送、每個入科病人的第二次預檢分診和午間、夜間就診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工作。據統計,一個月以來急診科共完成預檢分診316人次。所以說,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時刻面臨著高風險、高壓力。
  • 5名治癒者記錄治療全過程:打各種針,醫生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四篇日記,記錄了他四種不同的情緒,張敏說,工作本來就很忙,現在這一耽擱,很多工作都停滯了。此前,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面對死亡,想到父母、妻子和兩個孩子,心理壓力就特別大,好在醫護人員給了他很大信心。後來我洗澡時又摔了一跤,胸口這塊特別疼。當時並不知道,是肺炎悶到出不了氣才暈倒的。就診經歷我懷疑肋骨骨折了,就到溫州市人民醫院拍CT。結果不僅骨折,還查出肺裡有陰影。我有點納悶:過去肺子沒有什麼毛病,哪來的陰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