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長榮航空前董事長要在島內成立新航空公司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復興航空解散,臺灣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曾被傳言接手興航,《財訊》雙周刊30日報導指出,張國煒要另外成立一家新的航空公司,已登記成立「星宇航空」。網友得知後興奮不已,期待除了臺灣的華航與長榮航空外還能有新選擇,支持張國煒「王子的復仇」。
-
臺灣最大機場發生車禍:長榮航空車輛撞翻中華航空車輛
航空圈訊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停機坪發生一起車禍,涉事車輛為臺灣最大兩家航空公司——長榮航空和中華航空的車輛,而且兩名司機都姓「黃」。綜合臺灣媒體12月7日消息, 桃園機場機坪12月6日清晨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長榮航空作業車與中華航空機務車發生碰撞,巨大撞擊力道導致華航機務車當場翻倒,華航機務車司機頭部暈眩送醫。航警12月7日表示,長榮航空車輛與中華航空車輛12月6日在桃園機場機坪內交通道發生一起非道路車輛碰撞事故。
-
華航長榮再掀日本航線大戰
日本航線將進入戰國時期,中華航空昨(十二)日宣布即日起飛航北海道函館市,明年元旦起再飛航旭川市,南北挾擊長榮飛航之札幌航線;華信航空則十一月二日起飛航高雄青森等六條日本包機航線。 長榮航空指出,臺灣前往日本北海道旅遊的市場相當大,即使華航推出飛航函館、旭川之航線,也不致造成惡性競爭,反而有助於帶動赴日旅遊整體市場發展,對經營日本航線的長榮航空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臺灣華航長榮宣布拒載發燒人員 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2020年03月21日 13: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長榮航空即日起拒載發燒旅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臺灣華航今天(21日)宣布,即日起拒載發燒旅客。臺灣長榮航空也在官網宣布,即日起所有旅客須測量額溫,高於37.5攝氏度者無法乘機,旅客須全程戴口罩。
-
華航A350帝雉彩繪機28日正式亮相
(攝影:阿傑) 民航資源網2016年10月28日消息:中華航空A350臺灣帝雉彩繪機來了!慶賀第一架A350新機入荷,華航特別進行全機彩繪,臺灣特有鳥類「臺灣帝雉」躍上機身,翱翔天空。 華航首架A350新機於10月1日抵臺,歷經整備並通過驗證飛行後,今日(10/28)正式對外亮相,進行展示飛行。
-
買飛機政治第一 臺灣華航為何頻發空難?
8月20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日本那霸機場起火爆炸的畫面,傳遍了世界。日前,日方與華航事故調查人員表示,俗稱「黑盒子」的駕駛艙聲音記錄儀與飛航數據記錄儀都已找到,將很快查出事故原因。 臺灣輿論抨擊說,真正的事故原因早就路人皆知,陳水扁當局為了 抱美國大腿,波音公司生產什麼就逼華航買什麼,最後甚至弄到零部件混亂。
-
長榮航空加入星空聯盟 兩岸航線是入盟優勢
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ci008」長榮航空今(18)日起加入全球最大的航空聯盟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董事長張國煒指出,這是長榮航步入國際化的裡程碑,初期保守預估平均載客率將由去年的8成,再往上提高2%-3%,由目前飛往100多個城市,經由聯盟無限拓展至195個國家,達1,350個航點。
-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拼東山再起 名嘴:他應該很後悔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拼東山再起,將成立新航空公司「星宇航空」。(本報系資料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將成立新航空公司「星宇航空」,是否會展開「王子復仇記」備受外界關注。不過,名嘴蔡玉真認為,星宇航空可能會聚焦在商務包機、私人飛機的市場,不太可能與大房哥哥們的長榮航空正面對決。
-
臺灣華航機師無預警宣布罷工 旅客櫃檯排長龍氣憤難平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2月8日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為改善過勞航班,8日零點起無預警宣布早上6時對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發起罷工,衝擊春節運輸。華航在官網公布受影響而被迫取消的航班持續增加,從首波的26班增至28班,包括高雄出發到馬尼拉、香港,桃園出發到靜岡、海口、成田、廣島、香港、安大略、曼谷、無錫、浦東、北京、深圳等。
-
疫情「雪崩式」衝擊 臺灣華航共計取消6500航班
疫情「雪崩式」衝擊 臺灣華航共計取消6500航班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下,臺灣地區的觀光旅遊業遭受重創。不僅多家航空公司遭遇了"最冷寒冬",來到了降薪裁員的邊緣,更有許多曾經熱鬧的觀光夜市,也面臨著人少、攤少、收入少的經濟窘境。 疫情延燒,重創臺灣航空產業。
-
綠營慫恿「華航」改名,島內一片嘲諷:整天不做事只會出餿點子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臺媒資料針對大陸近來要求外國航空更改「臺灣」名稱,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建議「中華航空」考慮改名,在島內遭到一陣嘲諷。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1日報導,王定宇在臉書上聲稱,「當中國要求航空公司矮化臺灣的時候,我們華航要不要一併思考改名?」
-
盤點:臺灣六家航空公司安全情況
昨日(2月4日),一起令人悲痛的墜機事件發生在寶島臺灣。臺灣復興航空一架從臺北飛往金門的ATR-72型班機4日在起飛後不久失事墜河,機上共58人。據臺灣媒體報導,截至昨日下午16時,已造成23人罹難。復興航空目前是臺灣地區第三大航空公司,除了復興航空,臺灣地區目前運營的六家航空公司,其飛行安全情況究竟如何?
-
臺灣中華航空、長榮航空應對肺炎疫情 空姐可戴口罩執勤
航空圈訊 大陸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臺灣1月21日也出現首例確診病例,臺灣兩大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提升疫情自主管理,重點航班全面加強消毒,降低傳染風險,同時允許空姐等機組人員戴口罩執勤。
-
時隔253天 臺灣再現本土病例 與長榮航空外籍飛行員有關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23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公布,臺灣島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均從菲律賓入境)、1例本土病例,臺灣零本土病例紀錄止步253天。該中心指出,新增的本土病例為12月20日公布的長榮航空紐西蘭籍男飛行員的女性友人。
-
臺灣民航部門稱不清楚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是否開加班機或包機?臺灣中華航空表示,並未收到臺商相關反映,有需求再視運能和實際情況調整。長榮表示,將依訂位狀況及市場需求提出春節加班機申請,依兩岸主管機關核准之班次飛航。臺灣民航部門主管林國顯表示不清楚此事。
-
臺灣開放客機載貨 林佳龍:成為航空公司活路
臺灣開放客艙載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訊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航空業載客量銳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林佳龍27日表示,為緩解疫情影響,決定開放客機載貨,以此減輕航空公司的虧損和負擔。 林佳龍說,觀察到臺灣航空業者航班大幅縮減,但貨運需求日益旺盛,為協助業者擴增貨運運能,臺灣交通主管部門民航局將開放客機載貨,以往裝行李的貨艙將承裝貨物,客艙在民航局審定後也可載貨,成為航空公司的一條活路。
-
疫情之下 臺灣兩大航空公司仍成功獲利
然而,臺灣最大的兩家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和長榮航空都在今年第二季度公布獲利,成為少數幾家在2020年保持盈利能力的航空公司。 據國際航空新聞網Simple Flying報導,中華航空所公布第二季度利潤為9,610萬美元(27.5億新臺幣),不僅維持盈利,更扭轉了去年同期約2000萬美元的虧損。
-
臺灣勞資糾紛延燒 繼華航後,長榮航空職員也罷工
長榮航空勞資協商破裂(「中央社」)海外網6月20日電 繼年初臺灣華航機師、空服員罷工之後,臺灣另一家知名航空長榮航空與空服員爆發勞資爭議。長榮航空勞資協商6月20日下午於臺北進行,但勞資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直接於會中宣布,下午4點開始罷工。
-
臺灣學者為中華航空改名「獻計」:華航與子公司虎航身份互換
航空圈訊臺灣當局借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去中化」,要求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由於擔心改名後不能飛大陸和香港,臺灣當局和華航4月17日開會暫定先從飛機塗裝上做文章,要突出臺灣特徵。4月18日,一名「綠營」學者為當局「獻計」,建議華航與旗下低成本航空(廉價航空)臺灣虎航身份互換,讓華航逐漸走進歷史。綜合臺灣臺灣媒體報導,對於華航改名,臺師大政治所教授、陸委會諮詢委員範世平4月18日在社交媒體建議,讓華航與臺灣虎航的身份互換,華航成為只飛中國(大陸)的民航,變成廉航,最終華航走進歷史。
-
臺灣長榮航空榮獲全球十大最佳機艙服務大獎
華夏經緯網10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長榮航空繼去年獲得全球十大最佳及亞太最佳長程線航空公司榮譽後,15日再度以精英艙和長程線經濟艙獲得AirlineRatings .com 評比為「全球十大最佳機艙服務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