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宰相劉羅鍋》老丈人的原型

2020-11-19 騰訊網

雍正一共生了10幾個兒女,到最後活下來的只有4子一女。皇三子弘時,皇四子寶清王弘曆,既乾隆,皇五子弘晝,皇六子弘瞻。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弘晝。

《雍正王朝》弘晝

我們看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怕》中的糊塗王爺,劉庸的老丈人,乾隆成為「六王」,其實雍正的六弟叫胤祚,6歲就夭折了,根本不存在「六王」這一說。」八王「「九王」就更不存在,早被雍正收拾了。劉墉這個老丈人的口頭禪是「皇上聖明」愛喝酒,其實原型的乾隆的兄弟弘晝。

有一次雍正和乾隆,弘時,弘晝在一起,雍正讓他們作詩一首。弘時,乾隆都是作的怎麼治理天下之類的,弘晝做的詩是《金樽吟》這首詩表述了自己無意皇權帝位、只想把酒言歡及時行樂的心跡,被歷史學家譽為「救命詩」。俗話說得好」無情最是帝王家「也許是弘晝自知自己能力比不過二位哥哥,加上耳目渲染了自己爹雍正這一輩為了多嫡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就主動示弱了吧。

弘晝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從小愛習武,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雍正十三年,雍正去世,乾隆把雍王府的宅子賜給了弘晝。乾隆還命弘晝管理內務府、御書處的事務。有人說皇宮裡的財富都歸了乾隆,自然看不上老爹的私產,那就錯了,皇宮裡的東西是「公家的」,想當年雍正追國庫空虛是費了很大勁的,西北打仗都沒錢。乾隆要想花錢給皇后妃嬪買東西,只能從自己的土地(皇莊)收入來出,把雍正當雍親王時候的私產都給弘晝,等於乾隆「淨身出戶」了。

乾隆看到自己的叔叔伯伯沒好下場的沒幾個,很是溺愛弟弟們。有一次弘晝當眾辱罵朝廷大員訥(ne)親,這個訥親不一般,訥親的曾祖額亦都是清朝赫赫有名的開國元勳,恩封一等公;祖父遏必隆是康熙初年的四個輔政大臣之一;父親尹德由都統授領侍衛內大臣,訥親為尹德次子。姑母是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可以說訥親一門顯貴,世為皇族姻戚。當時乾隆就在旁邊一聲也不吭。

還有有一次倆人同時監考八旗子弟,眼看著午飯時間到了,弘晝讓乾隆先去吃飯,乾隆讓弘晝先去吃,結果心痛哥哥的弘晝急了:「讓你去吃你就去吃,你是不是以為你不在我就會放水?」乾隆聽了一言不發,抹頭就走。

後來乾隆說出真相:我要真跟你吵起來,大臣一定會逼著我治你大不敬之罪,我只好躲開……

弘晝還有一個嗜好。喜歡聽喪樂看喪儀,他常在家裡做出正停棺待葬的樣子,讓家人及護衛祭奠哀泣,然後自己高坐於庭,邊看邊吃喝,吃祭品,還親手做辦喪事的用品。以此為樂。乾隆也是不聞不問。

乾隆三十年,弘晝去世。

「三十年,薨,予諡。子永璧,襲。"按照清朝的規定如果這個人是被賜死的那麼一定先奪其爵位,然後再賜死,其子不可能世襲他的職位。所以弘晝是自然疾病死亡,而非賜死的。有人說弘晝是被賜死的。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是大忌,清太祖努爾哈赤對此疼徹心扉,所以立下規矩,嗣君不可殺兄弟。雍正帝手段再強硬也沒有殺掉一個兄弟,道理就在於此。那麼可以想見,乾隆帝對於本來就對自己的皇位沒有威脅的兄弟怎麼可以有賜死之舉呢?所以「賜死」之說荒唐至極。

其實這位和親王或許真是大智若愚,瘋瘋癲癲地不露鋒芒,也不失為生存的一種手段。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才能或品行出眾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責。人有時候該示弱就示弱,該低調就低調點。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六王爺和乾隆是什麼關係?
    《宰相劉羅鍋》僅僅一部由編劇杜撰出來的電視劇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原型不原型的……劇中的和珅和劉墉除了名字是真實的之外,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與真實歷史無關!至於所謂六王、八王、九王,那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劇中提到,這三位王爺都是乾隆帝的叔叔,可乾隆帝的八叔和九叔是誰呢?
  • 1996年電視劇《宰相劉羅鍋》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是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明星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 《宰相劉羅鍋》延伸出兩大IP,張國立翻身之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部《宰相劉羅鍋》掀起清廷劇的第一個高潮,打出了「不是歷史」的招牌。從而獲得了極大的創作自由!用通俗的敘事模式、幽默滑稽的喜劇風格來娛樂大眾區別於之前歷史正劇的最鮮明特色!這部劇可以說是轟動一時。重播率僅次於《還珠格格》和《西遊記》!而這部經典之作藝術價值娛樂價值達到雙高!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回顧,當年也是火的一塌糊塗
    《宰相劉羅鍋》,是由北京天寅影視藝術策劃中心出品的歷史題材古裝劇,由導演韓剛、張子恩執導,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鄧婕等人主演。因為背負羅鍋,劉墉又稱「劉羅鍋」。在比棋招親中,戰勝各方棋手,被招為六王爺的女婿,相約中了狀元就成婚。劉墉果然不負眾望高中狀元,並被派往江寧任知府,政績卓著。自從京城結怨之後,和紳念念不忘要致劉墉於死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劉墉百般刁難。自此,劉墉與和紳在朝廷、在民間,對公事、對私事發生了一系列鬥智鬥勇的故事。
  • 《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是戲說歷史之祖?喜劇外殼下還有什麼?
    甚至兩部著名的號稱「正史」但也有很多戲說成分的大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在很多地方也不如《宰相劉羅鍋》。可能有網友會覺得詫異,《宰相劉羅鍋》不是一部喜劇嗎?是啊,喜劇自然沒錯,可這部喜劇並不是一般喜劇,讓我們來看看喜劇的外殼下,到底隱藏著什麼。
  • 《宰相劉羅鍋》實際上既不是宰相也不是羅鍋,這是真的嗎?
    《宰相劉羅鍋》是前些年熱播過的一個電視劇。李保田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演員。他曾經拿獎拿到手軟,最後乾脆宣稱:「以後不要再給我獎了,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
  • 老劇《宰相劉羅鍋》,鄧婕顏值超耐打,李保田的劉墉成經典
    說起《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不少的八零後九零後的網友肯定都看過,畢竟這可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吃著一毛錢的冰棍,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圍坐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劉羅鍋戲耍和珅,這樣美好的畫面,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恐怕再也不會出現了!
  • 《宰相劉羅鍋》丨一部經典劇中的洋河美酒
    上個世紀90年代,有一部叫《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非常流行,火遍大江南北。劇中不少關於酒的情節,現在重溫起來,依然充滿了酒香的味道,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在第四集中,嗜酒如命的六王爺準備陪乾隆御駕南巡,洋河酒坊掌柜特意送來美人泉的泉水和釀酒方子,讓鄧婕主演的劉夫人親自為王爺釀酒。
  • 為何《宰相劉羅鍋》之後,李保田和王剛張國立再無合作?
    除了《神醫喜來樂》,李保田還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電視劇,被公認為歷史戲劇的開創作品,即《宰相劉羅鍋》。顧名思義,這部戲劇講述了宰相劉羅鍋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而故事,並且最後終於擊敗了對方。在這部戲中,李保田飾演的劉羅鍋非常出色,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生動形象的演繹了這個角色,這讓觀眾印象深刻。
  • 清朝「宰相」除了劉羅鍋,還有一個河南商城人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都知道宰相這個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幾乎是每個當官的人的終極夢想。那些著名的宰相們,例如唐朝的名相房玄齡,魏徵,宋朝時候的大文學家王安石不僅文章了得,也頗有治國的雄才大略,也做過宰相。這一個個名字可謂是名垂千古啊。
  • 大家熟悉的宰相劉羅鍋其實是這樣,大家都被騙了
    只要看過《宰相劉羅鍋》這部宮廷劇的人都知道,他應該是一樣佝僂著腰子,神似一個羅鍋的人,每天都在與清朝的大貪官鬥智鬥勇的一個清官形象。 其實真實的歷史並非這樣,下面來一點一點的歷史揭秘。
  • 演過320集和珅,《宰相劉羅鍋》找演員時,王剛為何一口拒絕
    王剛近十多年拍過320多集的「和珅」,但是1994年《宰相劉羅鍋》劇組找王剛出演「和珅」時,王剛卻立馬拒絕了。王剛告訴劇組的製片人張國軍,自己要出國了,大概要50多天才能回來。對方依然堅持說:行,那我們說好了,我等你!
  • 褚時健投資經典劇《宰相劉羅鍋》的現實諷刺
    有些事情如果用普通公司的管理思維,就難以承受歷史的變遷,難以成就偉大的事業。今天,我們通過一部經典劇回切那個時代的血雨腥風。《宰相劉羅鍋》一共40集(總策劃:褚時健)前30多集演繹喜劇,最後一集演繹現實: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原創 團隊特邀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基寧《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3945,閱讀時間:約11分鐘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曾有一段這樣細節,很是讓人抓狂。
  • 《宰相劉羅鍋》裡的搞笑一幕,康熙看了要打人……
    >音頻探究視頻闢謠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基寧《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3945,閱讀時間:約11分鐘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曾有一段這樣細節,很是讓人抓狂當時英國使團來我大清覲見,為了禮節問題,便和劉羅鍋吵起來了。聰明如劉羅鍋這樣的幹吏,居然也說出了「天下所有土地屬於我大清國」這類昏話。為了能讓雙方談妥禮儀,最終是那個洋修女靈機一動,給劉羅鍋說,不是我們英國使團不下跪,而是我們英國人生理上有缺陷,大腿骨少了一塊,沒法子跪。劉羅鍋很認真地摸了摸英國大使的腿,居然就信了。
  • 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身高一米九,半生顛沛蹉跎,給和珅當副手
    (然而在幾年前,打著「和珅死敵」標籤的應該是劉羅鍋)說到劉墉可能還有讀者朋友不太熟悉,但只要一提「劉羅鍋」、「羅鍋子」可能您會一拍大腿:原來就是他啊!文學作品中關於劉羅鍋智鬥和珅的故事不少,比如劉寶瑞先生著名的單口相聲《官場鬥》、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就塑造了一個精明機智,清廉正直還帶著腹黑焉壞的大臣形象,說到劉羅鍋,我們實在是太熟悉了。
  • 她憑藉漂亮長相,在《宰相劉羅鍋》讓觀眾影響深刻,後不演戲了
    《宰相劉羅鍋》是一部戲說劇,這部戲收視率在當年很高,李保田、張國立、王剛都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除了這些演員外,鄧婕是絕對女一號,但另一位配角演員戲份雖然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她也拍攝多部戲,像《粉紅》、《紅塵》等電影,還有電視劇《寧都兵暴》、《野火春風鬥古城》、《三不管》、《宰相劉羅鍋
  • 《宰相劉羅鍋》裡的荔浦芋頭,如今做成這道土菜,一年上百萬人吃
    1996年時,有部叫做《宰相劉羅鍋》的電視劇很火爆。該電視劇由李保田、張國立和王剛主演,講述了君臣三人鬥智鬥勇,「相愛相殺」的趣事。1電視劇中有個情節,講的是乾隆去劉羅鍋家吃飯,劉羅鍋想智諫乾隆,就佯稱家中無糧,只有一些充飢的芋頭。芋頭就芋頭吧,乾隆爺也不挑嘴,就和劉羅鍋一起吃蒸芋頭。
  • 經典宰相劉羅鍋,為什麼李保田沒能和張國立、王剛繼續「鐵三角」
    說起李保田,大家都會想起他的這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他在裡面飾演的劉墉簡直是將其演活了,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非常經典、印象深刻的劉羅鍋形象。同時也因為在合作《宰相劉羅鍋》的時候,因為李保田不管是對於劇本還是表演非常的認真,要求非常的高,所以在與張國立、王剛的合作當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這也是導致他們三個人後來沒能繼續合作下去的原因。李保田一生敬業拍戲,乾淨做人,太過低調,也正因如此常被忽略和低估。
  • 為何李保田老師拍完宰相劉羅鍋沒和張國立王剛再合作他是個倔老頭
    相信大多數觀眾都看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由李保田、張國立、王剛三人主演,飾演「劉羅鍋」的李保田當時已經拿過幾次大獎,「和珅」王剛才開始嶄露頭角,而「乾隆」張國立也還是稚嫩的演員。其實歷史上的劉墉不是羅鍋,而是年紀大了之後,上朝身體前傾,嘉慶帝就給了他個「劉駝子」的外號,傳來傳去就成了「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