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歌手費翔一曲「故鄉的雲」曾火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引爆中國,至今仍被許多人所傳唱。正像歌詞中所唱的那樣,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這是親人們的牽掛,這是家在呼喚,這是故鄉的吶喊。
在詩人眼裡,家像愛情一樣的甜蜜,像美酒一樣的醇香,是夢想起航的地方;在平民眼裡,家是幸福的港灣,快樂的源泉;在遊子眼裡,家是一份親情,一份牽掛,在筆者眼裡,家是責任,是義務。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有一個家。一個經常想家的人、愛家的人註定是個好兒女、好丈夫、好父母。反之,一個不想家、不愛家的人,更不可能愛國,無疑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即使你是達官顯貴、商賈富豪,也享受不到家的溫馨和親人的厚愛,更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輿論的審判。
2000多年前,漢臣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流放荒野牧羊19載,寧願臥冰餐雪,也不失歸漢之心、回家之念。古至今,類似的事例何止萬千。因而說家在絕大多數人心中永遠都放在第一位。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甘願拋頭顱灑熱血也要保家衛國就是力證。
在當今和平年代,我們依然要為建設祖國和家庭做出自己應盡的努力和貢獻。實質上祖國也是我們56個民族共同的家。同樣需要大家愛護她,建設她。俗話說,鍋裡有碗裡才能有,大河有水小河滿。唯有國之昌盛家之安樂,國泰方能民安。但天上不會掉餡餅,家國昌盛等不來。因此,我們大家必須用實際行動為祖國這個大家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愛家要會經營。可別小看一個家,小者三兩人,多者也不過十多口。但是,要管好一個家,同樣不容易。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相互理解包容,齊心合力去經營。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大家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能穩定和諧,我們也才能安居樂業。因此說經營好家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愛國要樂於奉獻。愛國其實很簡單,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簡而言之就是要樂於奉獻。愛崗敬業、遵紀守法、見義勇為、愛護公共設施、舍小家為大家等等都是愛國的具體體現,而且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做到,個個都能參與。大家齊心合力,共同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而國之昌盛方能民之安樂。因此說,愛國亦是愛家,家國密不可分。願我們人人行動起來,努力做到愛家愛國。(泉州市文明辦 陸敬平)
【來源:福建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