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雲中誰寄錦書來

2020-12-23 落筆凌滄

我是天底下最尊貴的男人的女兒,我的母親卻不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

建武元年的時候,我出生,那是個冬季,雪下滿了北周山,梅綻的耀眼曼妙,皇宮的朱紅宮牆上滲了點點溼意。

據說,我那時身子極弱,據說,我的母親自我生下來並沒有抱過我,據說,那一日的長安城是我沒有見過的白。

我自小在父皇身邊長大,一直到我13歲。

父皇為我取「雁回」二字,出自「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我並不知道父皇的用意,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我的乳名「阿錦」,總是錦繡的意思。

我的太子哥哥也這樣喚我,丞相家的沈小公子每每見了我卻總疏離的稱我「長公主」。 我那時總愛與他作對,他大我三歲,與太子哥哥同歲。

可我並不知道有些事情是要用一生來償還的。

終究是歲月給了我們太多,給了我們鮮衣怒馬的孤勇,終於在未來慢慢償還。

17歲,我遠嫁。嫁給鄰國太子,他對我好也不好,即位後,他待我和他後宮裡的嬪妃沒有區別,他寵曦妃,我也不在意。總之,日子溫吞如水。

18歲,我生下長子,封太子。

21歲,父皇歿,我回母國,我再一次見到了他,也知道了許多我從前並不知道的事。 比如,父皇和母妃的過往。

我8歲的時候和柳家姐姐一起遇見了他,他那時還只是個皇子。 柳家姐姐溫婉,他沉穩冷清,我只是個頑劣的姑娘。

一直到我14歲,姐姐16歲,時人皆贊柳姐姐有母儀天下之相,而那時他已是太子。 三月初三,是個好日子,宜嫁娶。

宮裡來了聖旨,封柳家容清為太子妃,而柳姐姐本名容清。 那一年,我看著姐姐十裡紅妝嫁給了他,他依舊冷清疏離,我知道的,為了太子之位,他非娶她不可。

我15歲的時候,姐姐還常同我小聚,我贈她一個香囊,那是我繡過最好的,可是就在那個冬天裡,姐姐死了,他們都說姐姐是死於急症。 可我和他都知道,姐姐不是這樣死的。

她死於我給她的那個香囊。

我不知道有人會害我,我也不知道姐姐那時已有了身孕,我更不會知道有一天我會親手害死她。 他借姐姐的名義邀我過府,他眉眼更加的冷漠,質問我香囊的來歷。

死的原該是我,是姐姐和她肚子裡孩子替我赴了死,我欠他兩條命。

再往後,他沒再追究。

可我清楚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終究是我害了她,事實不會變。

雪飄飄灑灑的又下了。

過完年,我16了,該定親了。 溪水剛剛解凍的時候,他來下聘,我記得我從裡屋走出來,就看見他那樣站在門外,後頭是三月的桃花灼灼。

我沒有想到最後,我會嫁給他。

幼時,我也曾跟在他身後,可是那時還有柳姐姐。 我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對不起姐姐,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會不會後悔。我只能告訴我自己天家擇媳,怎能抗旨,想來,我那時還是願意的。

一年後,孝期已過,我嫁給了他,一襲嫁衣灼灼,像他下聘那天的桃花。一如柳姐姐當年。 之後歲月匆匆,日子如流水般過去,我們相伴三年, 可是我們並沒有孩子。

我19歲這年,蕭家滿門超斬,沒有任何徵兆。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沒有孩子,為什麼他會娶我,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了答案,只可惜,我沉淪三年而不自知。

我沒有質問他,我們之間如同陌生人,他陸陸續續娶了周家的姑娘和韶元郡主。

我該恨他嗎?我不知道,他織了一隻網,是我自己迎頭撞上。

後來,周家的側妃陪同他進宮回來,他滿身酒氣的闖進我房中。 他欲吻我,我偏頭躲開。

他便笑問我,我不是還欠他兩條命嗎?那便替他生個孩子吧,我現在也還是頂著太子妃的名頭的。 我記得,那一夜的雨真的下了好久。

我生下阿錦的那一年,他登基。

我不是皇后,我只是個貴妃,我不意外,也不遺憾。

孩子生下來的那天,我沒有抱過她,我恨她的父皇奪走了我的父親。

我再不曾見過他,直到阿錦16歲。

我知道阿錦是喜歡沈家的那小子的,可是,可是。 命運多舛。

阿錦那一日跪在他面前,求他下旨,遠嫁他國。

我並不清楚阿錦和沈家小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有什麼間隙,我的確不是個合格的母親。

阿錦出嫁那一日,我站在殿內,看著煙霧繚繞後的她,稚嫩的眉眼已然有我的影子,脾性也相像,只是她的母親沒有她那樣決絕。

他之後來看我,這一次,我總算見了他。

他道,阿錦很像你。

我不語。

恨我?

我終於開口,恨之,入骨。

我從不是什麼良善之人,自然恨。他不會知道蕭家那一日的血色有多濃。

寂靜許久,他才離去。 此後,直到他死,我都沒再見過他。

他死的第三年,我身患疾病,命不久矣。

終於在桃花盛開的季節裡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我這一生只愛過一個人,可是直到很久以後才發覺。

柳容清死的時候,我並沒有難過,或許我本就是個無情之人。

孝期一過,我便徵得父皇同意,娶她。可我並不知道我的父皇打的是那樣的算盤。 我要保她平安,蕭家就必須舍。

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這一生該是孽緣。 她恨我,我一直都知道。 我不甘心,後來又娶了兩個女子,這都是父皇的手筆,我羽翼未滿,只有如此,她孤身一人才能在偌大的東宮裡安穩度日。

後來,我登基。她仍是不肯見我,即便我們已經有了阿錦,她便連阿錦也不見。 她更不會知道,當初的那個香囊本就是對她下手的怎會輕易換了人,不過一石二鳥。

而沈家猶以此為要脅,我的皇后只有沈家姑娘可做。 也因此斷送了阿錦和沈允的姻緣。

一直到我快死了的時候,我還是沒見到她。 她大抵是再不肯見我了。

我想,母妃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會知道父皇曾那麼用心的愛過一個女子。

父皇與她識於幼年。

那個人,是我的母妃。

蕭家么女,蕭尺素。

而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我的名字。

原是母親最喜歡的一首詞裡的,連錦也取自於此。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相關焦點

  • 雲中誰寄錦書來?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雲中誰寄錦書來?我國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系統「虹雲工程」開啟發射時間  新華社記者胡喆、譚元斌、荊淮僑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自古以來,通信是溝通萬物、連接世界的重要交流方式。
  • 【學術】雲端見,線上聊,雲中誰寄錦書來
    今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已經舉辦了七屆的亞太-同濟婦科微創醫學與腫瘤論壇今年首次採用線上形式,參會者與國內外專家一道「線上見,雲端聊,雲中誰寄錦書來」,共同深入探討婦科腫瘤、婦科內鏡規範化診療的新進展。來自國內外的20餘位婦產科專家在雲端共同見證了本次大會的召開。
  • 娜仁琪琪格詩畫: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雲中錦書娜仁琪琪格「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我在輕吟淺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時雙眼盈滿了淚水,它們晃動著不可抑制地湧出生命的堤岸。看戲劇的人都是在別人的故事中留著自己的眼淚,而對於我這亦是曠日持久的眷念,不曾被說出?
  • 校園奇幻風混搭,《誰寄錦書來》演繹別致「時光穿越之旅」
    開播至今,《誰寄錦書來》憑藉四段別出心裁的「時光穿越之旅」讓我們在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愛情的真諦不是追尋,而是奉獻的感悟。開播以來,《誰寄錦書來》獲得廣大網友的青睞和熱烈討論,有網友評論道「還有什麼比誰寄錦書來更好看的網絡劇嘞。大力推薦,大力推薦!錯過這個你會後悔的!」截至目前,該劇開播至今已有六千多萬的播放量,這對於一部低成本無流量明星的網劇來說實屬不易。穿越劇在國產電視劇中已不是新鮮題材,但該劇最特別之處在於,通過四次穿越之旅為我們展現了男主人公四段不同的人生經歷。
  • 樹洞 | 雲中誰寄錦書來
    潮溼的一天π__π突然之間病排山倒海地來鼻子塞住不能呼吸好難受媽媽說成年以後會少生病的可是為什麼還是老是生病啊不想去看醫生今天碰到了,明明是想打招呼來著希望小青幫忙點一首張敬軒的櫻花樹下隊長很暖,很高興認識你😄作為一個從未拍過拖的妹紙,你來撩我的時候我真的很膽怯...為什麼你撩到一半就不撩了呢?不喜歡的卻來撩!有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的眼睛和睫毛看起來好溫柔...求問有沒有考研上管院的師兄師姐?
  •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鳥兒傳書的典故出處,分別是「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其傳說都出現在漢代,「青鳥」和「鴻雁」都很古老,而且還神奇而玄乎。「青鳥傳書」中的「青鳥」,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這青鳥共有三隻,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是天地之間的使者。傳說漢武帝在承華殿齋戒時,一隻青色的鳥從西方飛來,停在宮殿前面。
  • 雲中誰寄錦書來——郭德綱訓子信一封 道盡德雲長路無盡心酸
    德雲社和郭德綱這三個字基本上是劃等號的,很多人聽相聲,包括要考德雲社的人就是衝著郭德綱來的。如果要想在這塊招牌的背後再做出什麼成績,其實很難的。郭德綱就是德雲社眾人心中的「角兒」,大家對「角兒」是心服口服的。何為角兒?舞臺上的頂梁柱,劇團班社的靈魂,角兒是有責任的藝人。
  • 六位文化參贊致信祖國:雲中迢寄錦書來
    前不久,他們收到了我寄去的《24式太極拳》等音像製品和中國結,一家人高興得不知怎麼好,竟然把中國結戴到了耳朵上。這些遠方發來的照片讓我感慨萬分:烏克蘭人民是多麼熱愛生活啊!一個小小的舉動,能給身處戰亂中的人們帶來多大的安慰啊!  誰也不願意看到兄弟相殘,誰都嚮往和平幸福的生活。每個人的命運都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這不是一句空話。
  • 當媽也要看小說!推書青銅穗《錦鄉裡》,主配角在線、情節燒腦
    《錦鄉裡》的男主陸瞻,前世就愛上了女主而不自知,認為是被脅迫成親所以一直冷落女主,這一世就來還債啦,一路別彆扭扭地失落著、慢慢看清自己的內心。作者對於男主的刻畫還是比較多的,包括了心理和行動等層面,也可以慢慢看出男主的成長。女主就灑脫了很多,乾脆利落,最後應該也是男強女強文吧。唯一不足的,就是感覺一些配角的塑造有些刻意了,比如男主的侍衛重華。
  •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三首意境極美的詩,你不可錯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1.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我在夢中得到了一隻彩筆,想要拿它書寫花葉以寄給朝雲。《牡丹》李商隱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 《夜雨寄北》,寄與誰人?
    起因是某博主發文問:「李商隱是誰?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經人指正後又說:「對不起,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這一下子激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把「冷門詩人李商隱」送上了熱搜。唐朝詩人李商隱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詩到底是寄給誰的?最為引人關注和撲朔迷離,多年來眾人各執一詞,議論紛紛。
  • 錦 書:小年
    □   錦 書「臘月二十三,灶家娘娘去上天」!關於小年,僅存的記憶都是來自童年的片段,包括這首兒歌。自從1992年的那個臘月算起,我已28年沒有看到過祭祀小年的儀式了。在我家,這是專屬於姆媽的講究。每年臘月,給姆媽上完墳,隔一天就是小年。
  • 錦 · 灼(下)
    關於小說《水滸傳》中呼延灼的鞭,郭會坡師父先是溯源了呼延灼和呼延贊的傳承(錦 · 贊),接著講述了鐵鞭、雙鞭的制型(錦 · 鞭),後來分析了呼延灼的鞭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