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錦書
娜仁琪琪格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我在輕吟淺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時雙眼盈滿了淚水,它們晃動著不可抑制地湧出生命的堤岸。看戲劇的人都是在別人的故事中留著自己的眼淚,而對於我這亦是曠日持久的眷念,不曾被說出?
很多時候都會突然問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在某一瞬大腦的閃念中,清晰的光亮如一道閃電突破混沌,燦然出現,仿佛獲得了蛛絲馬跡,而一切又回落於混沌。我總是在想,生命肯定不是這一世的事情,否則怎麼會糾結了那麼多瓜葛,千絲萬樓。你原本是個簡單的人,你希望簡單地活著,然而在塵世上你是那麼孤獨,孤獨的你必須要面對世界的紛擾雜沓,你必須搗線穗,面對猛然降至的紛亂事物,你強迫自己安靜下來,仔細、認真的去理出個頭緒。是的,一定要這樣,別無選擇。搗著搗著,人物關係,那些糾纏著的事物似乎就清晰起來了,搗著搗著,也似乎明白了這一生為什麼而來。
而生命是一個巨大的淵藪,它承載著幾生幾世的夙累,即便在來到這個世界前飲下了忘川水,大腦的海洋已經陷入了混沌,但在某一刻,還是突然被喚醒,如一道閃電的光芒,記起了什麼。如一道閃電的光芒啊,撕開了混沌,那些漸漸清晰起來的明亮事物,在困頓、掙扎中送來希望,也種下眷念的種子。從此,我在佛前誦經,迴響時念上感念的名字。默默的,無須誰知道。
混沌的人在與世界的對抗中探尋、也是在與世界的和解中安靜下來。在一次又一次閃電送來的光亮中,在尋找自己的旅途裡,終是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而來。我是那麼迷戀大自然的美,河流、山川;樹木、花草;傾灑的雨、飄飛的雪;鳥鳴、蛙叫都令我沉迷,我的心總是為那瞬間出現的美而沉淪、深陷。其實,這世間任何人事裡的紛雜我都不想介入,我只想心無旁騖地感受自然之美,把那些與我相逢的美好、感動,那些不可再相逢,瞬間的微妙感受、震撼的力量捕捉下來,而後替它們傳達。而這一切需要經過山重水複中的行走與磨礪,我似乎已領悟了自然世界、宇宙萬物間深藏的奧妙,因此,心中裝著的都是感恩以及對自我的問詢與反思。
生命就是那麼幾十年,在蒼茫的世界中它只是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雨、一粒微塵,而對於個體生命它又是多麼珍貴、生命是不可複製、不能再來的,即便在輪迴中你重新來過,你已經不是這一世的你。能夠把握的也只有這一生。
雲中錦書,是我繪畫的一個主題,這源於我對天象的迷戀、也源於我的信仰,在那些瞬息萬變湧動的物象中,我穿越的不止是時空,而是洞悉的宇宙的秘密、那些存在的又不可能是誰都能相逢、感受、辨識出的事物,我在迷戀的凝望裡與之對話。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凝望、驚呼、屏息靜默中聆聽著天語、那些壯麗、恢弘、微妙的變幻中都住著神明。在某一刻,我突然想到,我來到塵世不知是為了感受自然之美、四季的更迭,也是為了更好的仰望天空,我來到塵世就是在離開與回首的感動中更清晰地看到天象的變幻,風起雲湧、靜謐寧馨、神秘莫測,從而能獲得更好的表達。那麼多年前那個多愁善感、懷揣萬縷憂絲,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默默流淚的小女孩兒,也算找到了答案。
我是要為自己感到欣慰與幸運啊,經過曲折、坎坷、顛簸的路徑,終於來到了這樣的一個路口,中年的我拿起了畫筆,去為自己的另一個夢境而探索。在畫布、色彩面前,每一次舉起筆來都是一次挑戰。是的,我早已沒精力與心情去在乎人事間的那些紛雜、狹隘以及陰暗,我記住的都是美好與感動,還有我籍以表達自然美好的詩歌,除此我還有色彩的玄妙之美,那是一個無限的廣闊世界,等待著我去發現、提取。
人生只有幾十年,接下來我如何分配時間,這個很是重要。
感謝在我陷入黑暗、迷茫、困頓時給我送來光亮的人,正因為那份沒有任何所求的仁善之心,娜仁才走到今天,重新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這「雲中錦書」是光明所在,娜仁會在有生之年去珍惜每一次上蒼賜予的感動,同時也希望,這些光也能給更多的人帶來明亮與新的希冀。
2019/6/10清晨
雲影(60x80)
雲夢(60x80)
舞者(60x80)
光(50x70)
夢中的美神(60x80)
靜美時光(60x80)
雲鳥(50x70)
映照(40x50)
龍魚 (60x80)
奔湧(50x70)
秘境(50x70)
天池(60x80)
神跡 (50x70)
天象(40x50)
天光(50x60)
轉世的蓮花(40x50)
天域(40x50)
恩典(50x70)
一葉扁舟(40x50)
秋歌(60x80)
弱水三千(50x70)
雲海日出(40x50)
天水雲影(50x70)
靜謐(50x60)
垂落之姿(50x60)
樂章(40x50)
鏡像(50x60)
傾聽(40x50)
娜仁琪琪格,蒙古族。寫詩、畫畫、做編輯。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大型女性詩歌叢刊《詩歌風賞》主編。參加詩刊社第22屆「青春詩會」,著有詩集《在時光的鱗片上》(入選中國作家協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嵌入時光的褶皺》(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