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7
黃柏霖居士
老法師:好,我們開始。
「《華嚴經》曰,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矜孤恤寡,敬老懷幼。太祖諭禮部曰,尚齒所以教敬,事長所以教順。虞夏商周,莫不以齒為尚,原養老之禮未嘗廢。是以人興於孝弟,風俗淳厚,治道隆平。爾其以朕命申之。」明太祖是朱元璋。「諭禮部」,皇帝給下屬大臣的文書,這個叫諭,長官給部屬也是用諭;「禮部」是以前的官名,為六部之一,禮部就是主管教育。所以古代皇帝以及國家的政策,都把教育擺第一位,「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部是六部之一,它掌「禮秩及學校貢舉之法」。在以前的官員裡面,稱為六部九卿,等於是古代中央的行政機構,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六部,它名稱叫做吏、戶、禮、兵、刑、工,但是禮部順序擺第一。所以老法師說古代非常重視教育,宰相不在,禮部主管教育部的大臣代理宰相這個工作。「尚齒」,尚就是尊重,齒是指年長者,尚齒就是尊崇年長者。所以你看,古代的教育部它是教育百姓如何盡孝道,在古代是非常的重視。這個「教」,怎麼事奉長輩、長上,可以教導兒輩的人要順,對年老的人要敬,叫敬順。虞夏商周四個朝代,沒有不以年高者為崇尚,那個時候都很尊重年長者、年老者,敬養老年人的禮儀沒有廢除。古時候推行孝悌之道,是由國家帶頭來做,官員要將皇帝的命令昭告天下。養老之禮沒有廢,人跟人之間就會重視孝悌,所以風俗才能夠淳厚樸實,國家的政治才能夠興隆、平順。《華嚴經》曰:「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由此觀之,年老之人,如日影銜山,光陰有限,若不火急修行,將何以為西歸資助乎。」《感應篇》引用《華嚴經》的經義來講這四個願,經義非常的深。《華嚴經》第一願說,願一切眾生都能夠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具足智慧就是開發智慧,因為智慧是本具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生佛不二。每一位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叫做具足,具足的意思就是佛有,眾生也有。所以說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永遠保持這個壽命。這是經義上的解釋,但事實上,等一下我們會解釋,壽命怎麼樣可以永遠保持。唯有證得無量壽,那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往生,「無有終盡」,沒有止境。第二願說,願一切眾生都能夠具足修行,離開老跟死的方法,一切的災害、病毒不能夠損害他的生命。第三願,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沒有病、沒有煩惱之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第四願說,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常住命根,就是永遠能夠像佛經上講的,證得無量光、無量壽,常、樂、我、淨,叫常住命根。眾生的命是不可能常住的,為什麼?因為人會有生老病死,一切萬法、礦物會有成住壞空,心會有生住異滅,怎麼可能常住命根?我們真正的命根,就是我們的慧根,我們的無上菩提,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性,那才是真正的命根之所在。為什麼叫根?它能生出一切善法,所以往生極樂,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勇猛精進」,修行六度波羅蜜。「入佛智慧」,能夠開示悟入佛知佛見,這叫入佛智慧,就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叫入佛智慧。由此看來,「日影銜山」意思就是年老的人就像太陽要下西山一樣,一期的生命要結束了。來生在哪裡?所謂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不要渾渾噩噩過一生。日影銜山就有一種警世的味道,就是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一期的生命又結束了。為什麼?因為眾生有分段生死,菩薩有變易生死。所以日影銜山就是各位常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樣,有一種世間法講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人生再怎麼樣美好,終究要離開這個人生舞臺,所以八苦裡面有「愛別離」。等一下我們會一一來探討,怎麼樣可以做到這一段的境界,那就是往生極樂,明心見性,像佛陀一樣,像古來的祖師大德一樣。譬如說我們淨土宗的十三祖,從初祖慧遠大師到十三祖印光大師,他們都已經做到修行離老死法、成就無病惱身,他們都能夠不老不病,常住命根。所以最後一段是一種勉勵的話,「光陰有限,若不火急修行」,歲月很容易過去,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所以光陰有限。就是我們要把握當下,把握這個有限的生命,善用這個人身,就是我們講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所以光陰有限有期許的味道。若不火急修行,佛陀說三界猶如火宅,一定要出三界、了生死。資助,就是資糧;西歸,就是往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周安士居士在他寫的《安士全書》,裡面就有「西歸直指」,西歸直指就是往生西方,直指就是海賢老法師說的一直念下去,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就是西方,一句佛號、一部《無量壽經》,一向專念,長期薰修,一生成就,這是海賢老法師的表法。第一個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第二個是講戒殺,叫「萬善先資」。
第三個叫「慾海回狂」。
最後一個叫「西歸直指」。
為什麼特別把「萬善先資」跟「慾海回狂」放在《安士全書》裡面?因為《楞嚴經》裡面講,殺業跟淫業是障礙往生極樂、障礙菩提的兩大因素。如果這兩個不能夠轉染成淨,成佛叫「蒸沙作飯」,這是《楞嚴經》裡面佛陀的開示。這一段裡面,其實經義非常的深,我們就引用淨空老法師的開示,師父對這一段有特別的開示。師父上人開示的第一點說,這段註解引用《華嚴經》上的一段話:第一願: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第二願: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第三願: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第四願: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老法師說,這四個願,都是我們世間一切眾生念念所希求的。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四個願。你發四弘誓願、三皈、五戒、修六度萬行,就是要成就這四個願。能夠開智慧,能夠離開老死,能夠成就無病惱身,最後不老不病,常住命根。以前秦朝的時候,徐福想求仙丹,到最後還是一樣,秦始皇還是不能保住他的命。就是我們《了凡四訓》裡面講,「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所以當然可以求得。這個命不單是身命,袁了凡先生53歲,延壽到74歲,相信了凡的智慧,慧命也開了,所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世間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是福報,也是五福,往生極樂才是最大福報。佛說出來,眾生都可以做得到,因為佛已經做到,佛證得了。我們知道佛陀三轉法輪,勸轉、示轉、證轉,所以佛所說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眾生可以做得到的。老法師說,佛如果講的這些道理我們不會懂,所說的方法我們做不到,佛這種說法就不契機。他說,我們如果做不到,佛說出來就叫閒言語,怎麼能夠跟《金剛經》上所講的五語相應?「如來是真語者」
佛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實語者」
佛如實的告訴你;
「如語者」
如就是不變;
「不誑語者」
佛不打誑語;
「不異語者」
佛佛道同,佛這樣說,諸佛菩薩也是這樣說。這是《金剛經》裡面講佛的五語。所以佛說法如果不契理、不契機,就跟這個五語不相應了。由此可知,經論當中字字句句,都是我們能力可以理解的,可以實現的,這就是真實的教誨。這是第一句老法師的開示。首先把佛陀說法的本懷說出來,就是眾生可以做得到的;佛能夠做到,眾生也可以做到。我們遠的不說,就說近代民國的印光大師、淨空老法師、廣欽老和尚、道證法師可以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他們都離開老、病、死,他們都證得了無病、無惱,也就是老法師說不老、不病、不死,他們都常住命根。我們現在讀《印光大師文鈔》,就好像印光大師在前面教我們,他沒有死。《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一大事因緣就是欲令眾生成佛。眾生因妄想執著,故不能超出三界。六道輪迴苦,無有出期,是故,佛為此事降世演法。這叫一佛乘,做到了,就是見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叫證法身,叫無生。接下來第二點,老法師開示第一願「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這句法語,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我們《無量壽經》裡面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在前面,一向專念在後面。四種願望都是以菩提心為根本,所以發菩提心擺在第一個。我們想生極樂世界,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你想去極樂世界也去不成。老法師說,《無量壽經》明白的為我們開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老法師說,念佛堂,24小時不中斷,不是7天、70天,是長期的,這就是一向專念做到了。那你就做到一向專念。如果沒有發菩提心,還是不能夠往生,一天24小時不間斷,念一輩子都不能夠往生。因為你沒有發菩提心。所以老法師說,我們不能夠怪佛,佛講得很清楚,講了8個字,你只做到4個字。做得再圓滿,你只做到一向專念,這4個字你做得很圓滿,但是老法師說,這樣不過是50分而已,還不及格。所以老法師說發菩提心很重要。第三點,老法師說,菩提心就是真正覺悟的心,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清楚了,這叫菩提心。老法師他真的做到一生不管錢、不管人、不管事,這也是發菩提心。老法師說,在景美圖書館,韓館長護持32年,成就了他的忍辱波羅蜜。他到任何一個道場開示,那個地方的信徒所有供養他的錢,他一個都不留。他到佛陀教育基金會,他也把那邊的供養交給佛陀教育基金會;他到我們孝廉講堂來開示,他也把供養留在孝廉講堂,這就是發菩提心。老法師順境、逆境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這就是真正的發菩提心,這是真正覺悟的心。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宇宙人生諸法實相,就是「畢竟空、不可得、無所有」。老法師已經證得這三個境界,還不疲不厭的,以88歲的高齡繼續教化眾生,這叫做真空妙有。真空,他萬緣放下,世間的貪瞋痴慢疑、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自私自利他全放下了,老法師做到了「應無所住」。他繼續的大轉法輪,教化眾生,出廣長舌相,演說《無量壽經》、《大經解》、《大經科注》,繼續救度眾生,說法度眾生,老法師做到大慈大悲,這是「生其心」。老法師說他這一生最貧窮的時候,從跟著李老師,沒有錢布施,只有身上幾塊錢,到後來布施總有幾個億人民幣。他到現在也是沒有寺廟、道場,常住香港一個小小的地方。老法師的寺廟、道場是盡虛空遍法界,六顆衛星在整個娑婆世界演說《無量壽經》、《大經解》、《大經科注》。所以老法師真正做到《大般若經》裡面講的「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徹底明白了。明白了,就一定看得破、放得下;你不明白,你放不下也看不破。像我們就是不明白,我們還有我執,不要講說法執跟根本無明,我們的我執都放不下,我們連身見我們都放不下,怎麼有辦法契入宇宙人生的真相?海賢老法師也做到了。112歲往生前一天,還在繼續從事農作,鏟土種菜,還事先預告說明天就不做了。前3天還表法「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前3天他都知道他要走了,特別叫人幫他照相,留個紀念,表法,他已經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所以老法師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諸佛菩薩所看到的真相。所以佛陀教學,他先用方便法。佛陀說法有權說、實說。實說,告訴你人生的真相,利根的,直接教你契入。像六祖大師這種根器的,一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契入,他開悟了,這叫實說。他在定中21天說《華嚴經》,就是為利根的人說的。二乘人以下如聾如盲,聽不懂,不能契入。開始第一年的阿含時,說12年。
方等時,說8年,加起來就20年。
般若時,說22年。
到最後因緣成熟,法華成佛時,說8年。
最後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
你是鈍根的,佛陀就告訴你三皈、五戒、十善,跟你講世間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教你放下。
告訴你《金剛經》裡面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他教你這樣去修,這是佛陀教你慢慢學會放下,慢慢可以放下這個身心世界了,那就能夠證入那個空性,性體空寂。二乘人就證到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這個境界。
但佛陀說二乘人入了偏真涅槃,佛陀說這是化城。
佛陀說還有一個常、樂、我、淨,我們的四淨德,真常、真樂、真我、真淨。到最後,你證入空有不二、中道實相、性相一如,這就是老法師說,諸佛菩薩所看到的真相,就是這個事實真相,就是《金剛經》講的這個。「再說得粗淺一點,所有一切現象都是業因果報,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因果相續,綿延不斷,這是事實真相。更深一層的,佛給我們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這自他不二。「這是講到更深一層,都是說的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白了,這叫菩提心。」菩提心「明白之後,最重要的是幫助自己求解脫,如何脫離六道輪迴,如何脫離十法界,跟諸佛菩薩一樣,生活在平等一真法界之中,這才是真正的覺悟,這是真正的菩提。不但要幫助自己,還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以上是老法師對第一願的開示,如何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第四個,老法師說,諸位要曉得,覺悟的人在這個世間相當辛苦,不是你們想像的,覺悟的人一定很自在、很快樂。老法師說,事實上跟這個恰恰相反,覺悟的人受盡一切冤屈。這也是事實。像老法師講《無量壽經》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所編的這本會集本,老和尚受盡多少的冤屈,到現在還在繼續受這個冤屈。受盡一切侮辱,受盡一切折磨,覺悟的人要學佛陀的忍辱仙人。這些委屈、侮辱、折磨從哪裡來的?老法師說,從不覺悟的眾生那邊來的,你要能夠受得了。因為無我了,你證得諸法實相了,你已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哪來的冤屈、折磨、侮辱?佛陀就在《金剛經》裡面講,當時歌利王割佛陀的身體。佛陀在山中入禪定,歌利王的嬪妃聽佛陀開示非常的高興、法喜。歌利王醒來以後說,你不應該起欲望之心。佛陀說,我沒有起欲望之心。歌利王說,五通仙人都還有欲望,你怎麼可能沒有?佛陀說我真的沒有起欲望之心。歌利王就拿刀割佛陀的耳朵、手足,他說你會不會生氣?佛陀說我沒有起瞋恨之心,一如我沒有起欲望之心一樣,我沒有動欲望的念頭。最後歌利王懺悔,佛陀還說,我將來成佛的時候第一個度你。當時的歌利王就是佛陀這一世的憍陳如尊者。你想想看,佛陀那個時候,在因地的時候,他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哪來的痛苦、冤屈、折磨、侮辱?你如果懂得佛陀這樣的一段修行的過程,他是個覺悟的人,他還受盡這樣的折磨、冤屈、侮辱。因為他們生活在平等一真的法界,冤親平等,善惡平等,他們已經沒有善惡對待,沒有是非對待,沒有對錯對待,佛陀他們做到了,叫平等一真。什麼叫平等?你入絕待的境界了。我們眾生都是相對待,我們有能所,我喜歡我討厭,我對你錯,我尊你卑,我大你小,這叫對待,你只要有對待就有煩惱。所以老法師說,這些折磨、委屈、侮辱都是從不覺悟的眾生那邊來的,你要能受得了,不但在佛法裡,世法裡面也是如此。有些人對學佛人說,你看好人都被欺負。老法師講,好人受人欺。海賢老法師的故事裡,電工要來收電費,他向海賢老法師打耳光。海賢老法師說,當他跟我搔癢。就跟這裡境界講的一樣,好像好人是受人欺。老法師說,好人受惡人的欺負,好人還是做好人,好人甘願受欺負,而且一點都不埋怨,那才叫好人。好人是個明白人。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埋怨,他甘願受欺負,能夠做到那才叫好人。他說,好人是個明白人,跟這些不明白的人相處,好人還要幫助他回頭。那不就跟佛陀一樣嗎?歌利王是個不明白的人,佛陀當時是個明白的人,他還要度他,他說我成佛還要度你。就是佛陀那一世的憍陳如尊者,跟這裡講的一樣。這是真正的覺悟,他做到這一點。我們世間人看問題都看表面,哎呀!好人被欺負。你看的是二法,好人、惡人。在佛陀心目中,沒有好人、惡人。真正覺悟的人他平等,平等就是一真。他說,好人還要幫助惡人回頭,幫助他覺悟,還要受他的折磨、委屈。不是真正覺悟的人,是做不到的。老法師說,唯有真正覺悟的人,心地真誠、清淨、平等、大慈大悲,都流露在生活上。迷惑顛倒的人看不出來,佛菩薩看得出來。佛菩薩安慰他,佛菩薩暗中護持他,自行化他,為一切眾生消災免難。我們發心要做好人,好人很辛苦。我們要學佛菩薩,我們要學佛陀,我們要學淨空老法師,好人終必得安樂。《華嚴經》的這四個願,第一願,「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因篇幅太長,時間關係分兩篇報告。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老法師:今天我們看到的黃居士的4份報告,這4份報告都非常重要。
真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要是冷靜思惟觀察,我們從無量劫來,在這個輪迴裡頭打滾,不知道來回多少次,真正是苦不堪言!
我們跟佛陀的關係決定不是一生一世,不是這一世才遇到。
就像大乘經上所說的,每個遇到淨宗的人,能生歡喜心,對於往生淨土不懷疑,這些人都是過去生中供養無量諸佛如來。
一定要記住,無量。
不是幾個,不是幾千、幾萬、幾十萬。
過去時間很長,我們跟佛有這麼深的關係,這一生遇到了才能夠生信心,才不懷疑。
一定要抓緊《華嚴經》上這個四願,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成就,這一輪迴,又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再遇到佛法。
遇到佛法是肯定會遇到的,不可能你遇不到,但是時間太長。
這個裡面,這就叫退轉,為什麼成佛要無量劫?退轉,要不退轉,哪要無量劫!
為什麼退轉,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不了解事實真相。
這一生是真難得,我們遇到會集本,把我們的疑惑解釋清楚了。又很幸運,遇到量子力學的這個時代,量子力學家用科學的方法,給我們證明佛經上所說的完全是真話,沒有一個字欺騙我們。證明經上常說的,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你能得到什麼?海賢老和尚說得更明白,常常說,真正懂得的人不多。他告訴我們:成佛是真的,你決定可以成佛,你要是不能成佛,這句話你聽不到,你這一生聽不到,你也遇不到,沒這個緣。你有這個緣分你聽到了,你就有可能往生。只要你肯放下,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科學家教我們觀察一分一秒,這一秒鐘過去了,還能得到嗎?佛經上講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相都是講物質,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指整個宇宙。你看跟佛說的不是一致嗎?他說這個話就是他證得了,佛在經上講的這些他完全肯定了。現在科學家知道了,那科學家有沒有證得?沒證得,他要證得他就放下了,他並沒有放下。他是用科學的儀器看到、觀察到,不是他親自證得的,證得的不要用儀器。佛菩薩、大聖大賢,完全從定中證得,也就是從放下裡頭證得了。放下之後,障礙沒有了,真相就在眼前,一秒鐘裡面有2240兆的生滅,這麼高的頻率你看到了。你心清淨,稍微有一點點動你都觀察得到。我們今天的心被情識給攪亂了,就是咱們老式的電影,一秒鐘24次生滅,我們都掌握不到。我們看起來以為是真的,被它欺騙了。我們現實的真相是2240兆次,一去不回頭。每一個相,就是每一個念頭都有色相,什麼色相?整個宇宙。一個念頭就有一個現象,這個念頭生的現象跟第二個念頭生的現象不一樣,一去不回頭。這叫真相,諸法實相。你能常常這樣想法,萬緣放下了,最後連身體都放下,念頭也放下。念頭放下好,不起心不動念,成佛了;有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是菩薩。沒有放下,你就是凡夫,統統放下。這個放下不是說事上放下,好了,咱名聞利養全放下了,心裡頭還有這個疙瘩在,沒放下。佛教我們放下是心上沒有,不是事上。事上是假的,有沒有這些不必管它,有也好,沒有也好,平等的真法界。物質現象是假的,念頭也是假的,一秒鐘這麼高的頻率也是假的,真相裡頭沒有。真相就是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惠能大師描繪得最簡單、最容易、最恰當,只20個字,解釋清楚了。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示現成道,他也說清楚了,他那個清楚我們無法理解,那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是我們念的這個本子,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頭,分量多大?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看到,回來告訴我們,《華嚴經》「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我們無法想像。那是細說。惠能大師總說,總說跟細說不增不減。那我們就曉得了,《華嚴》說出我們自性的現象。體「本自清淨」,所以我們要常常修清淨心,心要清淨。怎麼叫不生不滅?一秒鐘2240兆次生滅,生就是滅,滅就是生,覓生滅了不可得。它有生滅,但是你不可得,你眼睛看不到,眼不可得;耳聽不到,耳不可得;你手摸不到,身不可得。不能說它真有,不能說它真的沒有,有跟沒有都是妄念、都是幻相,皆不可得。這我們要感謝佛陀,佛陀教我們放下,太了不起了,原來回頭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放下就是!放下是心裡頭沒有妄想雜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你本來面目。他去奪衣缽,真的被他追上。他是四品將軍,古時候將軍是憑武功的,衣缽放在路旁邊石頭上,他拿不起來。他就曉得了,護法神。得這個衣缽是天命,沒有這個天命不能爭,你拿不動。馬上就懺悔、就哀求,請行者出來,我是為求法來的,不是為衣缽來的,念頭轉得快。既然是為法來的,就叫他坐在一旁。他跪在旁邊,惠能大師坐在石頭上,就教他:不思善、不思惡,放下萬緣,什麼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他在這句話裡頭迴光返照,那就是他真放下了,放下他就見到了,大徹大悟。密(自性)在你那邊,不在我這邊,外面沒有。那個密就是自性,這大徹大悟。他一生度了43個人,都是到明心見性,跟他同樣境界。他在黃梅住了那麼多年,沒有開悟,在能大師這一句話當中開悟了。那就是從來沒有肯放下,沒聽懂。在這個節骨眼,關頭當中他懂了,一悟一切悟。這就護持他,後頭追的人上來,告訴他,這條路我已經看過了,沒有,咱們到別的地方去,讓他安全度過。一念不可得,念念,念念這個幻相就看出來了。我們總得至少要累積到半秒鐘,才有個印象。四分之一秒的時候,我們都不會有,知道,但是不清楚。就像這個畫面,我們在放映機,把這個畫面打到銀幕上,電影的幻燈片,打在銀幕上。必須半秒,半秒鐘多少次?12次,12次我們能看清楚這裡頭有人、有房屋、有樹木花草、有山河大地,有這個概念。不清楚,它太快了,有個模糊的印象。現在一秒鐘一個畫面,把這一秒鐘分作2240兆,它就在我們面前,從來沒間斷,從早到晚,從晚到早。這是宇宙的真相,八地以上徹底明了。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就是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的心。講得真老實,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就這一個是真的;其他啥都是假的,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他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要通過思惟想像的,回歸到一真,問題就解決了。黃居士這篇報告,我想大家能看得懂。
看不懂沒關係,看十遍、看二十遍、看三十遍就懂了,你就完全明白了。
真正要發心,要真幹。
還是這樣子迷惑顛倒下去,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就繼續搞六道輪迴,那就大錯了!
這個機會太難得了,這個機會要認真。
你看海賢老和尚母親度她的女兒、侄女,高明!
讓你來,我往生這麼自在,讓你看。真正看到了,女兒看清楚了,沒多久帶她兒子出家了。
這是最高明的方法,我往生給你看,你看,沒有病苦、死苦,說走就走了,這是真正愛護下一代。只有這一法是真的,除這個之外都不是真的。
像這些報告我們要出書,最好出簡單的,讓大家馬上都能看得到的,一個月或者兩個月出一次。
不是很重要的,我們就把它剔掉。
真正對我們修行有幫助的,我們要流通。
好,我們看他第二篇。
「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成就無病惱身,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入佛智慧。」《華嚴經》曰:「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上一篇報告提到「《華嚴經》曰,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解釋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老法師開示說,具足智慧,這是真的。發菩提心的人,智慧現前。我們一般人想發菩提心而發不出來,原因是業障障礙了。我們有業障、毛病習氣、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疑,所以我們菩提心發不出來,沒辦法真正發心。老法師說,業是造作,一切不善的思惟。只要一念為自己,就是不善的思惟。在《了凡四訓》裡面有講到這一段,那個叫業,不善的思惟。「不善的造作,那叫業」,我們有身業、有口業、有意業。不善的思惟、不善的造作,就是身口意業。老法師說,業障礙了我們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能現前。我們造一切善業,也不太好。因為你造善業,它也會障礙菩提心。所以惠明將軍在追六祖大師衣缽的時候,當時六祖大師把衣缽放在避難石上面,隱身在石頭後面。惠明將軍到了以後就說: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他講出這句話,就是他想要發菩提心。所以善業它障礙了菩提心,本來面目是要跳脫善惡對待的。老法師說,這個善不是真善,這個善是善惡之善,無濟於事。善惡之善只能夠得三界有漏的福報,不能開智慧。所以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這裡面不夾雜分別、執著,那就叫真善。你在行善的時候,能夠做到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講的「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老法師說,不夾雜分別、執著,就是離一切相,這叫真善。要把自私自利,自己的見解、主張、成見統統放下,這樣的斷惡修善是菩提心,這樣的修行才開智慧,這是具足智慧。智慧現前才能夠永保壽命,你智慧現前以後就證得無量光、無量壽。其實無量壽就是我們講的阿彌陀佛,阿彌陀就是無量的意思,佛就是覺,所以阿彌陀佛叫無量的覺,就是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德能,無量光、無量壽。所以每一個人、眾生都是無量壽。大家不要以為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壽,我們這裡就沒有了。像我們會有這種感覺說:無量壽是在西方,這裡沒有西方極樂世界。老法師說,如果我們這個地方沒有無量壽,那佛在經上講的話不就講不通了嗎?就自相矛盾了。佛法是平等法,極樂世界無量壽,這裡短命,那就不平等,這哪叫佛法?所以我們跟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一樣,個個都是無量壽,只是我們迷惑顛倒,不知道、不曉得自己有菩提心,不知道自己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壽命,所以才叫做可憐憫者。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壽命,不是修來的,是自性本具。現在問題,你不能夠覺悟。你一覺悟、一回頭,你就得到了。就像當時二祖神光法師,也就是後來得法以後,達摩祖師給他取名的慧可大師。當時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二祖慧可大師在雪中斷臂求法。後來達摩祖師跟他講,你何必如此?老法師說,達摩祖師那個刻像裡面,有手臂向前動作,那個就是將心來,我為你安。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你看,這就是這裡講的,他一覺悟、一回頭就得到了。原來弟子心不安,那個心,它的本體就是我們的自性,這是自性本具的。因為他沒有覺悟,後來他一迴光返照,覓心體了不可得,當下見到了。第七個,淨空老法師說,這個世界的災難,哪個人不害怕?世間聰明人很多,隨時隨處我們都會遇到,他在定中、夢中、修學過程中見到,也有在生活環境裡面見到,但是都是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憂慮、恐怖,而不能解決問題。唯獨佛法講得很清楚,尤其是大乘佛法,所以佛法稱之為寶。老法師說,我們體驗愈來愈深刻,真的是寶,唯有寶才能夠解決問題。這些災難,雞毛蒜皮,小事一個。佛家講的大三災,那是真正的大災。大三災就是世界將壞時的水、火、風三災,所謂的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小三災是指住中劫時,每一小劫的刀兵、瘟疫、饑饉三災。一般來說,刀兵劫是七天七夜,瘟疫是七個月又七天,饑饉是七年七月七天。水、火、風三災,它能夠摧毀初禪、二禪、三禪,那才是大災難。老法師說,真正無量壽就不會受這個災難了。好像是有生死,壽命有長短,這些幻相總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老法師說,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第八點,老法師說,大乘佛法,自始至終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覺悟。教我們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三個原則,所有一切諸佛菩薩也是教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他說,千經萬論,總不離開這個原則。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真正菩提心現前,你就證得無量壽了。老法師說,你不發菩提心,一天念24小時的佛號,念一輩子都不能夠往生;發菩提心,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接下來第九點,老法師說,第二願,「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這願就是現在我們大家所需要的。我們現在講飲苦食毒,吃水果、蔬菜、吃飯,吃所有一切東西都有毒,毒性的東西在裡面。在人心貪婪及科技所製造食品之中,所謂黑心食品、地溝油,所以說飲苦食毒。老法師說,經文講的就是講我們現在的生活。修什麼方法可以不老、不病、不死。做到的人很多,念佛往生的人,就是離開老、病、死。有的人是站著走的,有的人是坐著走的,像鍋漏匠,他是站了3天,修無法師、中國劉素青居士。有的甚至可以跟親戚朋友辭行,最近的2013年,海賢老法師,也去跟他的同參道友辭行;諦閒老法師的弟子鍋漏匠要往生前,也到城裡面跟人家辭行。他們真正能夠不老、不病、不死的往生,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跟親戚朋友告假。海賢老法師他也做到了,他就做到不老、不病、不死之法。老法師說,依《無量壽經》修學就成功了!首先你對於經典的文字要熟悉、熟讀,第二要深解,第三要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孝廉講堂成立4年來,平常沒有法會,只有念佛及《無量壽經》共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用臺南淨宗學會悟行法師領眾光碟播放。老菩薩們每天準時9:00報到,風雨無阻。每天一部《無量壽經》,道場磁場及道氣就是不同,每天讀誦一次,就是蓮池海會菩薩來佛光注照一次。老法師要大家誦《無量壽經》三千遍;第二個,你要深解義趣;第三個,要落實。老法師說,如果你做到以上的三點,這個問題就解決了,老、病、死都離開了。一切災毒,不害其命。一切的災毒,就講我們現在的社會狀況。悟道法師在三重別院做三時繫念時開示說,他從大連坐飛機到鄭州,那次飛機在兩萬多呎的高空下冰雹,冰雹把駕駛艙的玻璃都已經打出一個縫來。後來這架飛機緊急飛回大連降落。悟道法師說,當時因為在高空上面,他就一直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印光大師有說,當你遇到災難來的時候,你要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可以消災免難。所以當時悟道法師在這個緊急關頭,他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後來飛機回到大連降落的時候,旁邊有出家眾及居士跟著,弟子就問悟道法師說:悟道法師,剛才在高空冰雹下得很厲害,飛機晃動得很厲害的時候,很危急的時候,你那時候有沒有怕死?悟道法師說:我已經來不及怕死了,已經沒有辦法去想到怕死,我就趕快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終於平安降落。老法師說,一切的災毒這是我們現在社會的狀況,災難、病毒,就像SARS來一樣。SARS在2003年來的時候,臺灣也是風聲鶴唳。我在講座裡面有提到過,我也經過SARS的恐怖。我媽媽因感冒住在臺大醫院,肺部感染,醫生判疑似SARS感染,家母被關進SARS隔離病房。照顧我媽媽的外勞也疑似染SARS被關,照顧我媽媽的臺大女醫師也疑似染SARS。唯獨我媽媽未有染煞報告,但仍被關進去臺大唯一重症隔離病房。當時兄弟姊妹已嚇得驚慌失措,沒人敢出來,家母均是我家師姐送稀飯,她也嚇得不得了。依當時臺灣衛生署規定,染SARS病人死去,一律不準家人探視,直接送火葬場火化。我心急萬分,心想家母一生遭逢八難,不能聞佛法,已夠可憐。若如此不明不白死去,見不到子女隨侍在側,一定含恨九泉。家母仿佛在地獄受苦,我不進去盡孝,何人下去?所以不顧一切安危,我當時為了安慰母親,我身穿如航天員之隔離衣帽褲鞋進入重症病房。母親已昏迷狀態,我跪在病床前為母說法念佛。當時因孝心,已不顧自己死活,而孝順確實是最好防毒盔甲。因為那時候我們都在旁邊念佛,外勞跟醫師她們本身沒有念佛。是故念佛是一切災毒不能侵,這句話完全在講我們現在社會的狀況跟災難。所以當你搭飛機,在飛機升空的時候,你是在睡覺,還是在讀《無量壽經》,還是念阿彌陀佛聖號?老法師說,這些災難跟病毒,哪怕是瘟疫、傳染病,現在有伊波拉病毒,你怎麼辦?細菌它是無形無相的,經過空氣中傳播。我們面對當前這樣的環境,恐懼不能夠解決。千方百計來預防,也不能夠解決。就像當時的SARS來一樣,怎麼來的沒有人知道,怎麼離開也沒有人知道。當時SARS正在臺灣肆虐,大家正在恐怖、風聲鶴唳的時候,當時我們臺北的和平醫院,就是隔離中心,那邊的護士都嚇得呼天搶地,害怕得不得了。當時有菩薩找我發願齋戒。我就跟局長請求,發願萬人齋戒念佛。當時我就帶領這些學佛的菩薩,在臺北市警察局地下室餐廳做素食便當,用齋戒、清淨、虔誠的心,來化解這個災難共業。當時真的每天做了一萬個便當,做給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同仁,他們三天所有的中餐跟晚餐均吃素食,還把便當送到警政署、消防署、移民署,還有海巡署。你再怎麼千方百計來預防也不能解決,唯有懺悔,唯有齋戒懺悔。以前要是有災難來的時候,皇帝都是齋戒沐浴,向老天祈禱。像以前蓮池大師在的時候,乾旱,沒有辦法,怎麼祈禱都沒有雨,縣太爺就去請蓮池大師來幫忙祈禱下雨。蓮池大師說,那你跟著我後面念佛。他就帶領縣太爺走在田埂之間,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大師打木魚念佛,念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龍天護法擁護他,龍神擁護他,龍神是負責下雨的。所有的災毒、災難跟病毒,乾旱也是災難,老法師說,要依靠聖教,依靠佛菩薩真實教誨,我們才能夠脫離這些苦難。第十個,老法師說,佛教給我們讀誦大乘,特別是我們學教的人,發心弘法利生的人,讀誦大乘是我們最重要的課程,讀誦裡面包括研究討論。老法師說,如果你不能夠契入這個真實義,過失在你們。以前在臺中跟李炳南老師修學十年,他十年如一日,沒有間斷。那時候老法師的環境,跟我們現在的相比有天壤之別。他說,我們現在人太享受,就像在天上一樣;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就像在地下一樣,沒有時間享福,也沒有錢可以享福。老法師說,當時他們在臺中,同學有7個志同道合,十年都在一起,輪流復講,每個星期聚會一次,三個小時在一塊研究討論。老法師說,每個人都有家庭、有工作,不能夠天天聚會。他說我們現在就算天天在一起,我們也不能夠像他們這樣的有成就。在臺中十年,他能夠善用這個機緣。老法師講這個開示的時候是在新加坡淨宗學會,就是新加坡居士林,當時那邊就有辦內典培訓班,他說你們要好好把握時間。那時候很多人在新加坡居士林念佛,用功精進。所以他說,你們的一年,至少等於我當時在李炳南老居士那個地方的7年。因為新加坡居士林環境特別的好,老法師親自來教,所以他說你們的1年等於我當時在李炳南老居士旁邊的7年,你們的兩年等於我當時在臺中的14年。我要花14年才能得到那個成就,你們只要真正用功,說不定2年就可以成就,3年就可以成就。他說,你們只要用功一年半載,就能夠完成。你們如果不能夠把握這個機會,就太可惜了,沒有這個大福報,不僅沒有這個大福報,還在這裡面生煩惱,可惜。第十一,老法師說,好學心切這四個字,我們怎樣去做到《華嚴經》裡面講的這四個願?他說,我們要好學心切,對於時間,一分一秒都不會讓它空過,每個人都要提升境界,哪有時間去打妄想!這是真正的辦道。時間比什麼都寶貴,現在人講分秒必爭。你要成大功、建大業,這個大業是如來家業。豈只是保壽命、不受災毒而已?你要承擔如來家業,不是只有說保自己壽命,還有不受災毒。老法師說,大家要體會如來真實義,認真努力、依教修行、自利利他。這樣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這一生就沒有空過。最重要的是老法師說要承擔如來家業,那就是要往生淨土,要明心見性。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若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老法師:我們的學習班很多人讚嘆,很多人得到殊勝的利益,今年開這個班也是稀有難逢!黃居士後面還有兩篇,今天我們時間到了。
他的東西很精彩,我們很欣賞他,我相信對我們的同學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