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濱海區大家窪街道周疃二村的村民袁明友給本報打來求助電話稱,他今年在村裡包地試種了100畝洋蔥,受疫情影響,洋蔥價格大跌且沒有銷路。成熟的洋蔥遲遲賣不出去,袁明友天天愁得睡不著覺。
轉型種洋蔥卻滯銷
6月18日,在濱海區大家窪街道周疃二村,袁明友僱傭的勞務工人正在洋蔥地裡忙碌,但他的臉上卻沒有笑容。
袁明友告訴記者,他們村裡的地不少,但一直以來多是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根本賺不到多少錢。去年,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包地種了100畝地的洋蔥和15畝地的地瓜。
在種植之前,袁明友打聽到以往洋蔥的銷路還算是不錯的,尤其是出口訂單不少。讓他沒想到的是,洋蔥種植得挺不錯,長勢也很好,但受疫情影響,出口訂單銳減,洋蔥價格暴跌。
記者了解到,袁明友種植了100畝洋蔥,一畝地的產量大約在1萬斤左右,總產量約有100萬斤。如今早已經到了洋蔥上市的季節,可他地裡的洋蔥卻遲遲賣不出去,到現在賣了還不到2萬斤,愁得他天天睡不著覺。
哪怕虧錢也要賣
袁明友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大規模的訂單,他只能自己拉著洋蔥到市場零售,零售價格0.7元一斤。可單靠零售,銷量實在太小了。
最近,袁明友也在千方百計聯繫客商,希望他們能夠上門收購,批發價跌到了0.5元一斤,比普通的洋蔥批發價還要低。但僅靠他個人努力,上門的客商數量還是很少。
據了解,袁明友種植的洋蔥品種是秦紅,口感非常不錯。「由於是第一年種植,我們也想打響自己的品牌,幾乎都是有機種植,成本相對要高不少,就是希望能夠種出高品質的洋蔥。」袁明友說,他初步核算了一下,加上租地、種子、澆水、肥料、人工等,一畝地的成本少說也得在4000元左右。
「種植這100畝洋蔥,耗費了我很多心血,真是不捨得看它們爛在地裡,哪怕虧錢也要賣出去。」袁明友說,希望有意願收購的客商可以撥打電話13793666591聯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