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失業的導遊!五一假期只接到一個單子 只能靠微商、拍短視頻餬口

2020-12-27 騰訊網

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5月1日至5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人數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475.6億元。相較去年,遊客人數下降0.9億人次,收入減少59.6%。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鳳凰WEEKLY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作者|司雯雯 編輯|王畢強

導遊陳靜特意為「五一」假期準備的東西,沒能如願派上用場。杭州天氣熱得早,她提前一周就幫遊客購置了扇子,「男孩用摺扇,女孩有團扇,想著拍照好看些」,自拍杆、充電寶也準備妥當。

但滿心歡喜撲了空。五天小長假沒能給陳靜帶來期待中的遊客量,她只接到一個訂單。想起去年此時,訂單塞滿整個假期,不到10個人的工作室帶了40多個團,「忙到恨不得分身。」陳靜如今只覺得苦澀,「是我高興得太早了」。

原本整個旅遊行業都在等待這個假期。近12年最長的「五一」假期承載著他們的希望,假期是出遊高峰,「日進鬥金」,2019年「五一」假期平均每日旅遊收入超過294億元,更長假期通常意味著更多消費。因疫情衝擊,旅遊行業失去春節假期,「五一」假期成為上半年的最大指望。

陳靜的失望裡也還摻著些「意料之中」。「五一」放假前,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在「五一」假期旅遊提示和防疫知識發布會上介紹,「疫情防控不放鬆」,景區要做到錯峰、限量、預約、有序開放,每日的接待人數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5月1日至5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人數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475.6億元。相較去年,遊客人數下降0.9億人次,收入減少59.6%。

出境遊領隊李晴心「涼」得更早。她第一次度過了悠閒假期,沒什麼工作,只能待在老家。「五一」假期前一周,外交部發布提醒,中國公民在國內的暫勿出國旅行,在國外的避免跨境流動。從去年9月底結束最後一份帶團工作,她已在老家「窩」了七個月,「到2021年,跨境遊行業能恢復正常就不錯了。」張晴說,從周邊遊、跨省遊到出境遊,自己所在的行業顯然排在復甦序列最末尾,她看著同行裡轉行的人越來越多。

挨到「五一」假期,不少導遊已不再像初停工時那麼焦躁,「時間長了,撐得下去繼續撐,撐不下去找別的出路,日子還是要過的」。陳靜和同事偶爾才會聊起「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的話題,「3月復工時,我們期待清明假期,然後推到『五一』假期。說實話,我最希望明天就會好,但是誰說得準呢?只能做最壞的打算。」

疫情暴發、出境遊業務暫停後,李晴在朋友圈發文「各位同仁要堅強」。

失落「黃金周」:「遊客多了,導遊也不一定有活幹」

東北人陳靜做了十年導遊,七年待在杭州,熟悉這裡的山山水水,口音也變得軟糯。時間久了,她開了一家導遊工作室,自己做老闆,招了七八名員工,從在線旅遊平臺上接訂單,提供「私人定製」的帶團服務。

杭州是熱門旅遊地。即使因疫情控制客流,「五一」假期裡的西湖仍是人來人往,三三兩兩地聚在湖邊,前往「斷橋」的遊客被分批安排,戴著口罩在欄杆前排起長隊。在中國天氣聯合高德發布的《2020年全國五一假期出行預測報告》中,西湖預計為自駕熱度最高的景區。

遊客較假期前明顯多了,但陳靜卻沒想像中高興。帶著唯一的客戶走在景區裡,她注意到,身邊大多都是散客,跟團來玩的人很少,「沒什麼人帶著旗子、麥克風」,即使沒有這些,導遊和遊客姿態也不同,他們要負責講解知識、調動氣氛,「同行基本都能認出來」。

這不是個好消息。「沒有人僱導遊,我們也還是沒工作、沒收入。」陳靜解釋說,自駕出遊的年輕人多是本地人,喜歡隨意逛,不太需要導遊,她們的客戶通常是帶著孩子出行的外地家庭團。

「導遊講解大多圍繞景點的歷史知識、名人故事,客戶也想聽學生課本裡會寫到的東西,可以一邊旅遊,一邊學習。」陳靜本想「五一」假期能多接些家庭團,但距離放假的時間越近,生意不好的預感越強烈。

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們來不了了。假期前,河南、浙江、湖北等多地發文,針對當地師生的「五一」假期出行劃定範圍,提出「原則上不要離開本地」或「不要到市外旅行」。陳靜所在的杭州市教育局防控辦也倡導「杭州人遊杭州」,倡導學生家長在「五一」期間也不出遠門。一位朋友告訴陳靜,為了避免跨省出遊,她任職的公司將假期縮短了兩天,「就是怕大家出省」,陳靜哭笑不得,「能理解,也有點心酸」。

導遊陳靜帶團時,客戶通常希望多講解些「孩子課本裡會寫到的知識」,但今年「五一」假期的家庭和學生團客明顯少了。

生意自然差了許多。「五一」假期前,每天諮詢導遊服務的人只有十幾個,最後成交的剩了5個,而去年這會兒,諮詢預訂的消息響個不停,最多時超過100個人在線上等待回復。「每個導遊每天最多能帶兩個團,去年只覺得人不夠用,導遊們只能連軸轉。」陳靜記得清楚,但今年,工作室裡一半的導遊沒能接到活。

這對許多導遊而言,是雪上加霜。自1月24日,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被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後,陳靜的導遊工作室與全國導遊們從春節「旺季」隨即進入「寒冬」。退單,成了她整個工作室的唯一工作,「電話一響,就是客戶打來的退單電話。」陳靜說,有的人想退單,有的人想延長時間,客戶要求不同,協調退轉單麻煩得很。

直到3月底復工後,工作室也只有零星訂單。沒了客人,導遊們的工資也成了泡影。陳靜和員工在「停薪」這件事上擁有「默契」,「不帶團,也就沒薪水,99%的導遊們都是這樣的,員工們也沒抱怨什麼」。

陳靜清楚,大家心裡都著急,「旅遊業復工情況不好,沒收入就是眼前最大的坎」。「五一」假期前,她在發布的短視頻中,提著鐵鍬,鏟了幾下煤灰,看向鏡頭調侃,「大家旅遊不用來找我了啊,旅遊現在不景氣,我要轉行了。」

找出路:出境遊領隊轉行微商、國內遊,國內導遊「扎堆」短視頻

陳靜主做本地旅遊,轉行「宣言」只是句玩笑話,但不少出境遊從業者卻真的撐不下去,換了工作。

「五一」假期前一天,有出境遊領隊在社交平臺上寫下,「沒想到以這樣潦草的方式告別旅遊行業,往事清零,重新開始。」旅遊相關的資料被封進箱子,個人簡介像是沒來得及改,還寫著「我是熱愛生活的旅遊人」。

由於沒有工作,一些出境遊領隊開始在微信朋友圈銷售奢侈品。

同樣是出境遊領隊,趙謙最近已習慣了身邊同行的離開。有的人在朋友圈帶貨,他滑到了會點個讚,大多數人轉行去做銷售,房產、汽車、化妝品,各行業都有,他也動過心,「都是把產品賣出去嘛,也有些經驗,再說銷售門檻相對沒那麼高,做導遊的認識人多,也算是好上手些。」但思忖良久,他還是不願離開旅遊行業,「畢竟幹了好多年,突然幹別的工作也摸不著路」。

反覆斟酌後,趙謙辭職了,選擇轉做國內旅遊線路。辭職前,他已經三個月沒拿過工資,原公司專門經營極地旅遊項目,一年只在兩個時段發團,暑假去北極,寒假去南極。

極地旅遊是長線項目,客戶們早在春節前就定下行程,預交意向金,「去極地的航班、郵輪,住的酒店都很搶手,一般都要提前一個季度預訂。」公司在春節前接到了400多個訂單,趙謙和同事都很忙碌,「要幫客人安排整趟線路所有吃、住、行,大多數客人這輩子也就去一次,所以事事都要考慮周到」。

他沒想到的是,年前忙著預訂,年後卻忙著處理退單。所有預訂的航班、郵輪和酒店都成了棘手的難題,「客人的定金都已經交付給了供應商,國內政策規定要退款,但國外的供應商不一定答應。」從春節假期拖到4月,趙謙公司的退、緩訂單仍沒有「掰扯」清楚,「國外有的供應商不認這些理由,但客人也不願意賠掉定金」。

2月時趙謙想著「到暑假,北極遊應該能恢復了」,他還為暑假的北極行程打了廣告。

夾在供應商和客人之間,趙謙先撐不住了。「上半年肯定是沒收入了,估摸著下半年的團也夠嗆」,找份新工作成了必選項。他開始尋覓工作機會,有人在社交平臺上抱怨設計出境遊線路難,他也會跟帖詢問,「本人有成熟的出境遊路線,需要嗎?價格好商量。」但對方並沒回復,「還是要做長期打算」。

「五一」假期裡,趙謙和幾個朋友自駕從成都出發,跑了趟川西小環線,「這是條熱門線路,攢攢經驗。」他盤算著,國內遊已開始復甦,自己的帶團經驗也能派上用場,就計劃轉做省內遊、周邊遊。

「五一」假期裡,趙謙和幾個朋友自駕跑了趟川西小環線,他計劃轉做省內遊、周邊遊。

省內遊導遊陳靜卻忙著錄製短視頻。「客人不多,總得找些事情幹。」談起不少出境遊領隊轉行國內旅遊,她嘆了口氣,「現在省內遊『僧多粥少』,我們最近三個月的收入也是寥寥」。在「五一」假期,陳靜仍保持著每天更新三條左右的短視頻,「斷更了,粉絲可能就取關了」。

「錄視頻一方面是為了練業務能力,別把導遊詞都忘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吸引遊客,讓大家來到杭州能想起我。」從2月份開始,陳靜在短視頻上費了許多心思,選地點、寫文案、設計劇情和動作,幾分鐘的短視頻通常要花半天錄製。

剛開始時,陳靜不知道怎麼在鏡頭裡講解,「胳膊都是硬的,說話就像背課文」。即使自己不出錯,意外也難以控制,陽光太強了不行,有人路過了重來,一個視頻拍20多遍是常事。有次,她和同事駕車到紹興錄幾個景點的講解,回程時才發現衣服有顆扣子沒系好,陳靜頓時有些崩潰,「一天算白忙活了」。

短視頻也帶來了驚喜。持續更新了一段時間,陳靜的帳號攢了9萬多個粉絲,有人留言說,「到杭州一定找你講解。」還有地方景區的負責人找到她,邀請她為景區做宣傳,或者為員工做付費培訓,「也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陳靜不常抱怨,她覺得心態樂觀些,日子也能好過些。

導遊陳靜希望錄製短視頻在保持業務能力的同時,也能多吸引些客戶。

等轉機:出境遊恢復可能要等到2021年春節

作為歐洲遊領隊,李晴也聽說了不少同行轉行的消息,轉行的方向大致相同,在微信朋友圈做微商通常是第一選擇。「大家的微信好友基本都超過1500個,有許多出國旅行的客人,也算有一定客源基礎。」李晴的微信朋友圈裡,不少同行都做起了奢侈品、護膚品的生意。

她也起過「做副業」的念頭,但很快自己就否定了。「我還是喜歡出境遊領隊這個職業,眼下雖然日子難過些,還能扛過去。」她也擔心,在微信朋友圈發廣告會引起客人反感,影響對自己的評價。

2015年畢業後,旅遊管理專業的李晴就進了出境遊行業,最初是做中國境內的地接,拿到「出境領隊」資格後,她便開始帶歐洲出遊團,如今也已有了三年經驗。「比起其他行業,這份工作讓來自小城的我擁有了許多之前難以想像的經歷。」在她的相冊裡,有捷克聖維特大教堂的玻璃花窗,也有波赫塞拉耶佛一家咖啡館裡悠閒的人們。2019年,李晴的飛行時長是312個小時,飛行裡程為22.4萬公裡。

相對自由的時間安排也讓她更喜歡這份職業。因為籤證和氣溫限制,冬季少有客人出行,她每年工作160天左右,平時待在老家,直到帶團出發。

但她也承認,這份「不轉行」的信心與未婚、沒房貸有直接關係,「和爸媽住在一起,基本沒什麼花銷。」李晴說,再加上自己有些積蓄,日子雖然緊張些,但經濟壓力尚能承受。2019年9月30日,李晴完成當年的最後一個跟團任務,等待著2020年2月的行程,但直到「五一」假期,她仍然沒能復工。

義大利疫情暴發後,歐洲遊領隊李晴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帶團時拍攝的照片,附文「加油,義大利」。

半年沒有帶團工作,也意味著沒有收入。悲觀情緒籠罩了出境遊行業,4月28日,導遊資格證書成績發布,不少「準導遊」曬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也有不少出境遊領隊訴苦,「有證不代表有活」。

部分旅遊企業的年報裡,2020年一季度營收暴跌。眾信旅遊預計,2020年一季度淨虧損2000萬-4000萬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6487.39萬元。攜程CEO孫潔在2019年財報電話會中表示,2020年一季度跟團遊營收下降50%-60%,境外遊的恢復還需依據疫情在國外的發展情況。

背負著房貸和家庭開銷,李晴的同事有的陸續跳槽,「有同事算了筆帳,房貸、車貸加上養孩子,每個月只這幾項支出便超過2萬元」。她熟識的一位經營中餐館的義大利人也正為生計苦惱,他的餐館以中國遊客為主要客源,老闆講得一口上海話,但失去中國遊客後,餐館已關門許久。

決定轉做國內遊業務前,趙謙在街上看到一家出境遊旅行社門店貼上了「轉租」的告示,「估計是房租都交不上了」。他的一位主做歐洲遊的朋友告訴他,前兩天剛和同事吃了散夥飯,「也不能說是裁員,整個公司都撤掉了,老闆和員工一起失業」。

相較之下,李晴從容許多。除去公司每周的視頻交流,她決定多看些歐洲歷史、藝術的書籍,練好外語,提高服務能力,「希望再帶團時,能表現得更好」。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騰訊文旅等基於1.5萬份問卷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72.4%的人群今年有旅遊計劃,國慶節和暑假成為意願出遊高峰,部分用戶將在年末或下一個春節安排出境遊。

5月4日,封鎖了56天的義大利宣布進入疫情防控的第二階段,開始放鬆部分管制措施。對李晴來說,儘管出境遊恢復時間還難以預測,但這已是個好跡象,她最近又想起初進大學時寫下的職業規劃,「要一步一個腳印,做國際領隊,走遍世界」。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姓名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導遊們的悠長假期
    宜昌導遊小武今天又沒上班,她已經記不清今年像這樣不工作的日子到底有多少天。位於長江中上遊分界處的宜昌,8月下旬連日來連降大雨,加之上遊抗洪形勢嚴峻,涉山涉水的景區因此全部暫停開放。新冠疫情,洪水,2020年每一個突發事件都在提醒她們:導遊,是一個靠天收的行業。
  • 山東醫療隊隊員的五一假期是怎麼過的?「天使短」蒲林哲跟家人拍...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日訊 今年「五一」假期是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首個旅遊小長假。剛結束休整的山東醫療隊隊員是怎麼過假期的?閃電新聞記者記錄了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蒲林哲「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從離家到結束休整,蒲林哲與家人分離75天,出發時,蒲林哲長發飄飄,歸來後卻變成了「天使短」,小女兒竟然沒有認出自己。為了彌補家人,蒲林哲一直想拍一張全家福,終於在「五一」假期,實現了這個「小願望」。
  • 百度好看視頻五一直播「雲遊全世界」:十國旅程 覽盡世界奇景
    10年來最長「五一」假期臨近,大家原本計劃的出國遊、跨省遊,因為疫情影響也只能改成周邊遊,或者宅在家裡。為了豐富用戶的假期生活,好看視頻在五一假期推出「十國奇景·雲遊全世界」不間斷直播,將用戶的「雲旅遊」目的地拓展到全世界。
  • 疫中導遊眾生相:轉微商、做直播、修內功……唯鬥志不滅終絕境得生
    這意味著本該處於黃金期的旅遊業被緊急摁下「暫停鍵」,損失慘重,業內一片哀鴻,而導遊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也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他們絕大多數人正經歷著史上最最漫長的假期,「手停口停」的職業性質,讓他們不得不考慮轉型或尋找新出路以度過暫時的危機。
  • 泰國7000多名導遊失業:中國人再不去旅遊,全世界都「撐不住了」
    今天的筆者又是宅在家看世界的一天……我們從來沒有想到,2020年的春節假期竟然會這麼長,當然也不會想到,即便放了平日裡夢寐以求的「長假期」,居然是這種度日如年的感覺。前兩天看一個媒體報導:「泰國已經有超過7000名導遊失業了」,這樣的數字是驚人的,這也足以看出中國遊客給泰國旅遊業所做的「貢獻」。對於中國人來說,泰國這個國家,距離短交通便捷、物價低、地域特色具有吸引力,自然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選擇之一,大家可能也去過,或者經常看身邊的人去泰國旅遊,普吉島和芭堤雅則是最熱門的地方。
  • 拍抖音視頻能賺錢嗎 普通人拍視頻靠什麼賺錢
    抖音是目前最火的一款短視頻軟體,有人問拍抖音視頻能賺錢嗎?普通人拍視頻靠什麼賺錢?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 中國最牛微商:靠賣面膜賣出百億帝國,在人民大會堂開年會
    文:秉文微商作為近年來新興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堪稱「野蠻」。相信大家身邊都有在做微商的朋友,或者自己就做過微商。但近來,微商的發展勢頭已經大不如前,很多之前在做微商的人都慢慢退出,微商似乎開始沒落了。但是,在任何一個行業,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還是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的。
  • 五一假期青島十大重點商超集團銷售額4.56億元
    半島記者 王媛 報導為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降低疫情影響,利用五一假期,全市重點聚焦百貨、餐飲、家電、汽車、文化、體育等五大主題,開展「2020青島百日萬店消費季」五一歡樂購活動,有力促進市場消費回升。
  • 熬夜賣車釐子,結果半個領隊圈被騙 我們聯手「聚划算」,請導遊來當...
    哎~待業的這兩個月,我已經被迫成了名副其實的微商。對,就是什麼都賣的那種,金華火腿、酥餅、舟山的冰凍海鮮、嵊州年糕......只要你想得到的農副產品,在我朋友圈都能找的到,好像一個大型農貿市場。」眼看著臨近中午,楊華胡亂吃了點東西,繼續去朋友圈和各種群裡跟客人巴拉巴拉。「希望可以多幾單生意,一塊兩塊不嫌少,一百二百目前都不可能,有多少是多少。
  • 國慶假期這麼好的日子,鄧倫居然沒有接到伴郎的活兒
    國慶節的小長假對於很多人來說,它僅次於春節假期長度的唯一一個時間較長的假期。當然,還在上學的,以及一眾擁有寒假暑假的工作者除外。對於上班族來說,很多人都會選擇國慶假期辦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說,結婚。今年又恰逢,國慶和傳統節日中秋節在同一天,「國」與「家」撞了個滿懷,很多新人也是願意把結婚的日期放在國慶假期完成。
  • 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成了微商
    但是做為微商的我們卻發現,曾經最鄙視微商的那些人,卻在夢幻般的以微商形式開場。2020全民微商,夢幻開場說幾個代表性的給大家看一看……上海環貿廣場寶格麗店也改微商了迪奧等各大奢侈品牌的櫃哥也行動了,拉起社群,賣起口紅;北京上海很多著名的餐廳,小大董,都開始微信賣貨了,包括直播,微信私域、還有抖音。
  • 一個微商靠不靠譜,就看這3件小事
    「一個靠譜的微商靠的是信任,而不是欺騙;一個靠譜的微商賣的是物美價廉,而不是發財機會;一個靠譜的微商是幫朋友省錢,而不是為商家賺錢。這個段子隱含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還是有很多人會認為微商比較Low,不靠譜。那微商真的不靠譜嗎?今天,我就鬥膽分享下我的觀點,如何判斷一個微商靠不靠譜,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南京一燒烤店一年接到近2000單「求助」外賣,老闆拍視頻成網紅
    這是南京江寧區一家燒烤店接到的外賣訂單上寫的備註。店主彭亮亮說,他一年接到了近 2000 單類似的外賣訂單,不僅有想加料的,也有求助的。他把一些給人提供幫助的過程拍成視頻分享到抖音,這讓他吸粉 50 多萬,點讚量累計近千萬。
  • 8部好看的福音電影 讓你過一個輕鬆又恩典的五一假期
    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小夥伴們也開始計劃三天的時間要如何度過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部不錯的福音電影,喜歡的弟兄姐妹們可以收藏起來,等到五一假期來臨時在家看一看,既能放鬆心情,又能得到屬靈的造就。
  • 2020,傳統生鮮微商大逃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蝸人蒸鴨電影《大逃殺》裡有這樣一個設定:進入「遊戲」的每個人,無論拿到什麼武器,都要拼命生存,互相廝殺,最後只能剩下一名選手,獲得生存的權力。2019年,我們發現傳統生鮮微商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許多在這兩年才進入該領域的創業者紛紛退出,並直呼「生鮮是個大坑!」
  • 比心陪玩怎麼才能接到單子
    我十一月份申請的接單技能,第一單是附近好友下的單,因為挺晚了下的第一單我都沒有接到,然後看見了趕緊回了一個信息過去,他又重新下了一單說不打遊戲這一單送我了,當時就有點蒙覺得這麼好的嘛 我才剛開始就有人送單給我,開秒接單
  • 從一線退回十八線,為了賺錢只能代言微商,現在卻被微商嫌棄?
    從一線退回十八線,為了賺錢只能代言微商,現在卻被微商嫌棄?董璇,我想很多人都是認識的吧?在早期的時候,董璇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很是優秀的作品!接著精湛的演技,也是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其中《雪花女神龍》之中的女神龍,我想應該是很多人童年心中的女神吧?
  • 張庭打造的「微商帝國」能夠一直玩下去嗎?
    說到「喜提」,明明是微商在朋友圈炫富的橋段,怎麼發生在了張庭身上。沒錯,張庭早已淡出影視劇螢屏,轉戰微商的行列,而且做得很大,構建了一個「微商帝國」。可是在張庭最近發布的一條短視頻裡,她自稱每天花費不到10元。平時坐著保姆車,並不是外界所傳的大奔馳。而且,每個月只給老公林瑞陽1500元的零花錢。
  • 五一假期你必備的酷炫歌單
    為了慶祝五一假期的來臨,我們三兄弟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假期必備的十張歌單。▼快把手機關掉!其實五一假期待在家裡也挺好,不用出去被烈日暴曬,也不用在廁所門口等到海枯石爛,更不用在外被人擠成肉餅——反正每年假期在家吃泡麵的時候我都是這樣安慰自己的。你知道嗎這張歌單圓了我的明星夢。自打有了這張歌單,一個人在家吃泡麵我感覺自己像是偶像劇裡的女主角!邊吃邊哭,簡直唯美到落淚,嗯..雖然我是個男的。
  • 導遊罵遊客不購物 網友:旅遊最煩導遊勢利嘴臉
    西雙版納導遊罵遊客!「五一」小長假,外出旅遊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旅遊是為了好心情,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攤上一個「極品導遊」,那就麻煩了……昨天,一段西雙版納導遊罵遊客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發。雲南西雙版納一名女導遊不滿意遊客消費低,大發雷霆,大罵遊客的道德、良心在哪裡,質問遊客是「騙吃騙喝騙玩」,並要求買到指定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