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忙碌的半生,鄭金賽變得更加地從容篤定。現在的他,創作更多的是山水畫,相比人物花鳥畫,山水畫更注重寫意。
對於「寫實」和「寫意」孰更為重?鄭金賽真知灼見: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實為本,升華寫意,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即可氣韻生動。最重要的是,要讓讀者知道你畫的是什麼?你要表達的是什麼?所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切忌天馬星空,胡謅一番。
藝術來源於生活,鄭金賽創作的靈感往往是從日常的生活細節中擷取的。比如他家裡養貓,在與貓共處的過程中,貓的一抓一撓,一跳一鬧,都被其觀察入微。所以你可以看到他筆下的《貓》是那麼地可愛靈動,幾可亂真。
又比如他畫的《鄉情·永不忘記的童年》,遠處煙霧繚繞,叢山隱約可見;近處水流潺潺,稻田滔滔,屋舍儼然;田野鄉間,婦女辛勤勞作,孩童嬉戲打鬧,水牛、雞、鴨等動物相映成趣,靜中有動,畫中有詩,譜寫一曲返璞歸真的田園鄉情讚歌。這正是他深入鄉村,品味生活所感所悟。
「藝術家要有家國情懷,」鄭金賽意味深長,「一副作品既能體現畫家的創作水平,也能體現其藝術個性、個人品質。」鄭金賽主張藝術家要有高雅的情操,拒絕低俗趣味,更別被功名利祿蒙蔽雙眼。他說到做到,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肆虐之時,他為鍾南山院士創作肖像作品一幅,這幅畫作被眾多媒體爭相報導,為全民戰「疫」注入精神力量!
在問到多年來藝術創作的經驗時,鄭金賽分享他成功的「秘籍」——
一、學習繪畫,先學習素描,無論是西洋畫還是中國畫,構圖都是最根本的,夯實基礎,再學習其他繪畫技法,如線條、墨色、光影等;
二、學無止境,永遠保持學習的心態,牢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藝術如浩瀚宇宙,我等學習的不過是鳳毛麟角,在否定自己中不斷進步;
三、保持匠人精神,「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愛國敬業,精益求精。古語云「藝痴者技必良」,誠不欺我!
如今,鄭金賽的書畫作品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其中不乏商界名流、政界大腕,甚至是藝界同行,爭相訂購者摩肩接踵。而他,依然不急不緩、細琢精雕,繪幾筆匠心匠魂,傳一份淡然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