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朱宸濠——健壯的瘸子是怎樣發飆的

2021-02-13 日日節


在周星馳的名作《唐伯虎點秋香》裡,寧王親自跑去別人府上發飆找茬。

但在現實中,都是藩王把官員召喚到自己府上,而非親自登門拜訪。

在大明王朝的歷史上,藩王懷揣謀逆之心或直接叛亂的例子並不鮮見。但他們當中真正和官軍進行過戰場角逐的,就只有建文朝的燕王朱棣和正德朝的寧王朱宸濠二人。燕王朱棣自不必多言,親率大軍攻克南京,已成為後世藩王造反的標杆。而寧王朱宸濠就比較倒黴了,起兵僅43天就被朝廷討平,連個安慶都打不下來,更別提那時的陪都南京。他的失敗一方面令自己淪為千古笑談,另一方面還成就了心學家王守仁用兵如神的傳說。不過,假使我們從細節上分析寧王從準備到起事的全過程,就會發現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寧王朱宸濠雖然軍事上無能,在別的方面卻絕不是廢柴人物。王守仁雖然屢戰屢捷,卻並不能因制服寧王而證明其軍事造詣有多雄奇。

 


讓我們先把時鐘倒轉回正德年間,從朱棣篡位至今,明國境內的宗室已經被削藩政策搞得跟宅男無異。他們固然生活富足,但行動上很受限制,想出門旅遊都很困難。國初賜予的護衛,此時也基本被剃個精光。正所謂縱有造反的想法,也沒有造反的機會——總不能拉著親眷、婢女和小廝跟官軍剛正面吧?

 

不過,重重阻礙難得住其他藩王,卻難不住就藩南昌(今江西省會南昌)的寧王朱宸濠。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藉由人際公關,朱宸濠很快就攀上了皇帝身邊的當紅大太監劉瑾。他派內官梁安用二萬金銀買通這位「立皇帝」,奏請朝廷把南昌左衛改成了自己的護衛,還獲取了一處河伯所(徵收漁稅的官署)的控制權。

 

話講到這裡,可能僅憑一個事件還不足以讓人認識到寧王有多高明。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就使人不得不佩服朱宸濠的政治手腕了。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劉瑾失勢,兵部收回了寧王的護衛。可到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朱宸濠靠著兵部尚書陸完等人的關係,神奇地再次恢復了護衛。

 

原來,早在陸完做江西按察司時,朱宸濠就與之交往甚密,還經常稱讚說:「陸先生他日必為公卿。」結果陸完果然於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被提拔為兵部尚書。但對於恢復寧王護衛一事,朝中反對的聲音也不小。光靠陸完一人之力,尚不足以辦成此事。於是朱宸濠又通過深受明武宗寵信的伶人臧賢,將金銀運至京師,分送給朝中權要。諸如什麼錢寧、張銳、張雄等武宗身邊的近臣自不必說,甚至連當朝首輔楊廷和也被他拉下了水。糾結了如此龐大的政治力量,那還能有辦不成的事情?最終朱宸濠不光如願以償地恢復了護衛,還順道整垮了朝中帶頭反對他的大學士費宏。


在《唐伯虎點秋香》中,寧王身邊文武人才都很頂級。但在歷史上,寧王身邊嚴重缺乏能打的將才。

 


在寧王的宏偉計劃裡,得到護衛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畢竟南昌左衛總共也就五六千人的編制,靠這點兵力作死,還不夠官軍塞牙縫的。公開徵募良民是不可能的,那相當於明面上造反。怎麼辦呢?朱宸濠想出一個劍走偏鋒的法子——收納綠林好漢,結交市井流氓嘛!但自己的私房錢除了用於養兵,還得用於在朝中活動關節,「兵」養得太多軍餉就不夠發了。這就又帶來一個連鎖反應,朱宸濠開始縱容部下當土匪,到處打家劫舍、掠取民財。動靜鬧得還挺大,讓江西的地方官都緊張起來,開始紛紛彈劾他包庇盜匪。但靠著朝中的關係,這些地方官哪兒有可能撼得動他?很快就被朱宸濠以各種手段壓了下來。

 

除招撫盜賊壯大自身軍事實力外,寧王也積極網羅謀臣和軍事人才。應當承認,在網羅謀臣方面,朱宸濠還是幹得頗為成功的。比如,寧王身邊的第一謀臣李士實(不是下圍棋的那個),就曾官至都御史,是朝中的正二品大員。又如安福縣舉人劉養正,素有才名,熟讀兵法,也被他收為己用。還有些江西官員,或遭逼迫,或為自願,也依附於朱宸濠。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朱宸濠的團隊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陷——沒有具備實戰經驗的統兵人才。要麼是文官老油條,要麼是中二書呆子。唯一一個武官出身的葛江,不過官至指揮(明代衛所的統領),在和平的南昌也不可能參與過什麼大戰。這樣的組合,耍耍政治詭計尚可,想玩軍事奪權就明顯是痴人說夢了。

任賢齊主演的娛樂劇《龍鳳店》中,寧王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的部下是百戰精兵。然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朱宸濠的部署多為強盜土匪,是貨真價實的烏合之眾。



王守仁一直被後世吹捧為文才武略都達到了巔峰的男人

但仔細想想,他在軍事上其實並未有過什麼像樣的對手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因武宗身邊的寵臣不和,太監張忠等意圖搞垮錢寧,遂舉報朱宸濠與錢寧勾結不軌。外加朱宸濠「預備造反」搞得過於誇張暴露,原本支持他的朝中大臣們怕牽連自己,也開始計劃削奪他的兵權。這就把朱宸濠逼到了牆角,要麼老老實實交出兵權安度餘生,要麼馬上造反也不枉十幾年的辛苦布局。朱宸濠自然選擇後者。經過長期經營,他已擁有六萬多兵力,大量金錢物資,還仿製了葡萄牙人先進的弗朗機炮(明代有據可查,最早仿製弗朗機炮的記錄,就出自寧王朱宸濠)。至少從帳面上看,江西周邊在短期內很難形成威脅到寧王的軍事力量。朝廷這時候才想起要制約他,似乎有些太遲了。

 

然而,實際上了戰場,寧王才發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他部下的六萬大軍圍困安慶半個多月,居然不能攻克。這裡簡單說明下「攻克不了安慶」是個什麼概念。要知道明代遼東地區作為軍事重鎮,屯駐兵力也不過十多萬人,其中又有七成是種田軍士,理論上講真正的常備軍僅有三、四萬。相當於寧王率領將近兩倍於遼東正兵的人力,卻奈何不了安慶這種幾千守軍的小型城市。可以說,安慶戰役嚴重挫傷了朱宸濠的鬥志。當王守仁率軍拿下他後方的基地南昌時,雖然李士實建議他直取南京,但他還哪有信心冒這種險。得,先回去收復老巢再圖後進吧

 

佔據南昌的王守仁大約有三萬左右的兵力,只得朱宸濠的一半。但一者,王守仁率領的主力是正規軍,朱宸濠的主力則是一群盜匪流氓;二者,王守仁有實戰經驗,主持過南中地區的剿匪工作,朱宸濠及其臣僚的實戰水平則跟菜鳥差不多。換言之,戰爭的結果從朱宸濠決定武力奪權時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別說對手是王守仁,就算換成其他邊將,要碾壓寧王軍也是妥妥的。

從農曆七月二十四日起,經數次大戰,寧王軍雖有兵力優勢,卻始終被官軍暴打。換做懂門道的,都應該看得出朱宸濠的部隊問題出在哪裡。但朱宸濠可不覺得自己敗局已定,反而散盡錢財賞賜軍士,妄圖做最後一搏。

 

綜而述之,寧王朱宸濠作為一介宅男,雖不曾親赴京畿,卻能在千裡之外影響到朝廷的決策。至少從人際社交的角度講,無疑擁有過人之處。但他的視野和朱棣相比,畢竟還是有限。軍事指揮是最起碼的帝王之術,連這個都不懂就想憑藉體量壓死對手,實在過於天真。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8月20日,官軍利用寧王舟師連鎖在一起的弱點,以火船在前,合兵總攻。寧王軍大潰,戰死、淹死三萬多人,寧王本人亦被俘虜,後於農曆十二月被明武宗賜死。經此一役,大明王朝再未有過不自量力的藩王舉兵謀反,王守仁的名號也順勢被吹上了九霄。


有任何問題請提問日日菌

 內容皆為原創,轉發才是美德

相關焦點

  • 寧王之亂,從頭到尾充斥著荒誕色彩
    在無釐頭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寧王是一個從頭到尾叫囂著要發飆的人物,動不動就來一句「你別逼我發飆」。最後被唐伯虎逼得沒辦法,在華太師府裡當眾脫褲子尿尿,算是發過飆了。寧王系與朱棣系的恩怨這個造反的藩王,正是寧王朱宸濠。而朱宸濠也成為明朝歷史上最後一個公開挑戰皇權的藩王。
  • 西莊三百勇士阻擊叛軍朱宸濠
    說到歷史上有名的寧王朱宸濠叛亂
  • 揭秘王陽明智擒寧王朱宸濠真相
    王陽明偽造兵部文書,傳檄天下兵馬勤王。安慶都指揮楊銳,故意辱罵激怒朱宸濠,將其主力牽制於安慶城下。王陽明領兵直取匪巢南昌,一鼓而下。朱宸濠忙回師。眾將見其來勢洶洶,皆意堅守待援。王陽明言「先人有奪人之氣」,令兵馬乘夜急進,迎頭而上。官軍詐敗,將朱宸濠誘入十面埋伏,兩天兩勝。朱宸濠調兵增援,厚賞勇士,於鄱陽湖上連舟以為方陣,拼死一搏。王陽明乃使小船載荻草縱火,恰如赤壁大戰。
  • 白鹿洞|三百勇士邀擊寧王朱宸濠·達觀捨身救南康知府·久宅何不去逍遙
    拾 遺 說到歷史上有名的寧王朱宸濠叛亂,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但是叛軍路經吳城發生的故事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明史》卷一百七十七《忠義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宸濠謀逆期間,葉景恩者,以俠聞,族居吳城。劉養正讀書知兵卻屢舉進士不第,自認為懷才不遇而牢騷滿腹,他得知寧王朱宸濠心懷異志,正四處網羅高手,便伺機投奔寧王府。在劉養正等人慫恿下,寧王的叛逆之心越發膨脹,他勾結宦官,掠奪民田,私藏兵甲,地痞流氓、雞鳴狗盜之徒皆招入府中。這天,劉養正奉朱宸濠之命前來勸說葉景恩。劉養正說:「江漢有顆『帝星』正在升起,他就是寧王,你若願意投奔寧王,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 寧王被活捉朝臣高呼:放了他,王陽明送太監兩箱子,大家鬆了口氣
    正德十四年七月,寧王朱宸濠藉口皇帝朱厚照荒淫無道,趁機起兵叛亂,王陽明此時正在福建平叛,剛到豐城 (今屬江西)聽聞此消息,便赴吉安,會同知府伍文定商討方略。王陽明在得知寧王造反之後,《明史》上用了一個詞:「急趨」,「知善而為善,明責而承擔」,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之道。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朱宸濠為什麼要發動叛亂? 第一,朱宸濠的祖先曾被明成祖朱棣欺騙,這讓朱宸濠內心不平衡。朱宸濠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五世孫,朱權的後裔。當年,還是藩王的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朱棣為了獲得更多兵馬,他請求英勇善戰的朱權幫助。
  • 微型小說:曾瘸子
    曾昭發是個殘疾人,左腿有點瘸,大夥才稱呼他為曾瘸子的。至於腿是怎麼瘸的,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人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這絲毫不妨礙 大夥叫他曾瘸子。       曾瘸子生得五短身材,體格健壯,特那雙眼睛總是閃著令人難以猜透的光芒。       那個年代,人們吃豬肉都要憑票。祥雲橋轄區的肉票都在曾瘸子領導下的食品站印製發放。
  • 有多少人喜歡沈曉海的寧王!
    《機靈小不懂》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古裝喜劇,小時候喜歡不懂老師,覺得他太逗了,張衛健演的也很好,現在看居然喜歡上了反派寧王,沈曉海真的太帥了演技也好
  • 後媽與瘸子的醜事
    林迪又羞又噁心,她用手抓杜瘸子的臉,腳在後面亂蹬。 杜瘸子就狠狠扇她耳光:「小娘們放老實點,老子快活夠了自然會放了你,再敢胡亂動,老子掐死你。」 說著就又把他那臭烘烘的嘴貼了上去。 林迪的手在地上亂摸,除了滿地的土疙瘩,玉米葉子,林迪找不到任何對付杜瘸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