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與南蘇丹同意立即實施停火[2012-04-04]

2021-01-09 網易新聞

新華網喀土穆4月4日電(記者邵傑)據蘇丹《輿論報》4日報導,正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談判的蘇丹和南蘇丹代表團3日達成一項6點協議,同意立即實施停火。

報導說,協議內容除立即停火外,還包括兩國保障邊界地區和產油地區安全,停止輿論宣傳攻擊,以及由非洲聯盟設立專門機制監督雙方、以防出現緊張局勢等。

兩國代表團同意就其他分歧點繼續進行談判,著重解決導致最近兩國邊界地區軍事衝突升級的問題,特別是兩國在支持對方國家反政府武裝問題上的分歧。雙方都表示,存在解決當前危機並爭取在本輪談判中達成安全協議的政治意願。

報導援引蘇丹執政的全國大會黨政治書記哈薩布·穆罕默德·阿卜杜勒·拉赫曼的話說,從與南蘇丹方面談判的初步情況看,雙方將在安全問題上取得積極成果;而其他問題的談判能否啟動,將取決於安全問題談判的結果。

蘇丹和南蘇丹軍隊上周在邊界地區發生衝突,不僅使兩國之間緊張局勢升級,還導致兩國總統原定4月3日舉行的會晤被取消。由兩國國防部長和內政部長等高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3月底抵達阿迪斯阿貝巴,並在非洲聯盟調解人員斡旋下展開談判。此前,雙方舉行了專家級別的會談。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蘇丹和南蘇丹的區別?
    1 國家蘇丹在2011年分裂為蘇丹和南蘇丹,成為了兩個獨立的國家,現在一分為二:蘇丹,南蘇丹。歸根結底其實是人種、宗教及文化差異,導致分開,分開以前其實也一直分治。南部是黑人主要為基督教和當地原始宗教,北面為阿拉伯信伊斯蘭2 港口:蘇丹港口有3個,其中主要港口有1個,蘇丹港口主要包括:蘇丹港(port sudan)、蘇丹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the Sudan),簡稱蘇丹,南蘇丹獨立後有時也被稱作北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撒哈拉沙漠東端。
  • 解讀:南蘇丹為何從蘇丹分裂出來?
    對於南蘇丹和蘇丹這兩個國家來說,大部分讀者會感到陌生,都會認為這蘇丹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當然,那是也只是曾經了,但現在已經分裂為南蘇丹和(北)蘇丹!可能很多人會問,一個好好的國家為什麼會分裂成兩個國家呢?南蘇丹為何極力從蘇丹分裂出來?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首先來回顧一下蘇丹的歷史,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蘇丹為何一分為二了。
  • 南蘇丹,先了解後投資!
    由於歷史原因,19世紀末英國佔領蘇丹南部地區(即現在的南蘇丹),開始了其殖民化進程,受英國統治的影響,當時南蘇丹的官方語言為英語。  後來英國將南蘇丹交給蘇丹代管,南蘇丹官方語言改為阿拉伯語,阿語隨後逐漸成為各部落的通用語言。2011年獨立後,南蘇丹官方語言改回英語。
  • 南蘇丹現群屍坑 政府否認實施種族屠殺(圖)(1)
    當天,聯合國調查人員還透露,在南蘇丹反政府軍控制的一座城市發現兩處群屍坑,兩坑內至少有34具屍體。鑑於局勢動蕩,中國開始在南蘇丹撤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名中國公民撤離南蘇丹。     反政府軍製造屠殺?
  • 南蘇丹獨立
    「南蘇丹很可能對阿拉伯國家保留警惕,尤其是埃及和沙特。」國旗藍本為蘇丹第二次內戰結束後採用的南蘇丹自治區區旗,來源於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的黨旗。獨立意味著什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希瑟·夏基(HeatherSharkey)告訴本刊記者:「獨立意味著南蘇丹人將擁有一個支持多元民族文化的政府。」
  • 【樂施會簡報】雨少、歉收和戰爭——南蘇丹糧食安全狀況
    雨少、歉收和戰爭——南蘇丹糧食安全狀況樂施會南蘇丹辦事處    斯特拉·馬德特
  • 4月2日 南蘇丹要聞 【第559期】
    原外交部長巴拿巴稱不會因被解僱而痛恨基爾總統 據蘇丹論壇網2016年4月1日朱巴報導,南蘇丹前外交部長巴拿巴·馬裡亞爾稱,他不會因被解僱而抱怨基爾總統,也不會挑戰總統的決定,因為憲法規定總統有權任命和解僱部長。在一份據稱與巴拿巴被解職有關的文件中,稱來自有爭議的阿卜耶伊的前內閣部長魯卡·比昂·鄧並非南蘇丹人。對此,巴拿巴表示,自己並非那份有爭議文件的作者。
  • 4月6日 南蘇丹要聞 【第563期】
    1.聯合監督與評估委員會稱馬夏爾將在4月12日抵達朱巴據蘇丹論壇網2016年4月5日朱巴報導,監督《南蘇丹衝突解決協議》執行的聯合監督與評估委員會(JMMC)稱,南蘇丹指定第一副總統、蘇人運-反對派(SPLM-IO)領導人馬夏爾將在4月12日回到朱巴,同總統基爾共同組建全國團結過渡政府。
  • 中國人類學研究者在南蘇丹
    英國新教在南部蘇丹的傳教活動始於1899年,比義大利天主傳教士達尼埃萊·孔伯尼進入的時間要晚四十年。南蘇丹和蘇丹新教聖公會在1976年建立,在南北蘇丹的信眾多達250萬人,當然其中絕大部分在南方。站在教堂二層,拱形的教堂沒有彩色玻璃的裝飾,素雅乾淨。前方大屏幕上一首接一首地放著聖歌歌詞。今日的演講請了一位名為威廉的牧師,演講題目為「末日即將來臨」。
  • 中南傳媒向南蘇丹交付援外教材 向世界展現湖南出版擔當
    援南蘇丹項目由商務部主導、由中南傳媒承接,包括頂層教育規劃、教材開發、教師培訓、ICT教師培訓中心建設和教材印刷等五大板塊,目的在於為南蘇丹建立現代化的完整教育體系,滿足南蘇丹人民對教育的渴求。項目自2017年1月15日正式啟動以來,歷時20個月,此次教材交付,標誌著項目全部內容完成,援南蘇丹項目順利結項。項目實施以來,「南蘇丹模式」不斷贏得南蘇丹方面的高度讚譽。
  •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向南蘇丹贈口罩儀式在南蘇丹駐華大使館舉行
    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電(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張潔副社長推薦,張藝露報導)1月18日,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組織福建愛心企業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繼續捐贈醫用防護物資,向南蘇丹捐贈50000隻醫用口罩,用於南蘇丹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 教宗方濟各、韋爾比總主教等宗教領袖致函南蘇丹領導人
    在聖誕節之際,教宗方濟各、英國聖公會首席主教和蘇格蘭長老教會領袖共同致函南蘇丹領導人,並證實有意訪問該國。他們在聯合信函中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你們取得的微小進展,但是我們知道這還不夠」。
  • 蘇丹分裂之路的歷史淵源 英殖民者始作俑
    本報駐埃及記者/方文軍蘇丹南部公投通過獨立,民眾對南北蘇丹「和平分手」表示歡迎之餘,也不禁深思蘇丹南北問題背後的歷史因素。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南蘇丹問題確實由來已久。其中,殖民統治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英殖民者始作俑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國土面積為250萬平方公裡,是非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 蘇丹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籤署最終和平協議
    10月3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南蘇丹總統基爾和查德總統代比(前排左至右)展示最終和平協議。新華社發(戴尼斯 攝)  新華社奈洛比10月3日電(記者楊臻)朱巴消息:蘇丹過渡政府與反政府武裝3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籤署最終和平協議,以結束長達17年的敵對狀態。  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代表蘇丹過渡政府籤署協議,反政府武裝聯盟「蘇丹革命陣線」旗下多支武裝領導人籤署了協議。協議內容涉及權力和財富分配、安全、司法以及幫助流離失所者返鄉等。
  • 非洲國家也殖民:埃及對蘇丹的殖民統治為何以失敗告終
    1824年,叛亂徹底被平息,標誌著埃及最終確定了對蘇丹中部的統治,隨後埃及還進行了多次入侵行動,在1840年攻克蘇丹東部的卡薩拉(Kassalā),1855年佔領法紹達(Fashūdaẗ/Kūdūk,在今南蘇丹)及其周邊的白尼羅河上遊地帶,1865年進佔包括薩瓦金(Sawākin)在內的蘇丹紅海沿岸地區,1870年攻佔蘇丹最南端的赤道州(Equatoria,在今南蘇丹),1874年佔領蘇丹西部的達爾富爾
  • 中國女兵在南蘇丹維和:上廁所帶塊布 半夜遇槍戰
    從馬裡到賴比瑞亞,從剛果(金)到南蘇丹,越是在戰火紛飛的地方,越能看到中國維和人員的身影。目前,2400多名中國維和人員正在7個非洲任務區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是2015年4月8日,應聯合國邀請到達南蘇丹首都朱巴執行維和任務的。與之前中國派出的維和部隊都是工兵、運輸、醫療和警衛分隊不同,這支部隊是中國向國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製作戰力量。
  • ...呼籲納卡地區交戰方停火,並敦促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承諾立即...
    【普京川普呼籲納卡地區停火】據法新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總統川普發表聲明,呼籲納卡地區交戰方停火,並敦促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承諾立即進行會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7日上午開始在納卡地區交火,相互指責對方挑起新一輪衝突。
  • 俄羅斯維和部隊遭襲擊,俄軍立即實施報復,出動大批戰機反擊
    雖然在俄羅斯的壓力下,亞塞拜然最終同意籤署停火協議,但由於土耳其在背後挑事,慫恿亞塞拜然繼續發動進攻,使得納卡地區一觸即發。意外的是,連俄羅斯維和部隊也遭受襲擊!俄羅斯立即做出反擊事發後沒土耳其發布聲明稱,土耳其沒有參與這次襲擊事件,這可能是一場誤會。雖然土耳其稱這是個誤會,但俄羅斯可忍不了,立即實施報復性反擊。另據敘利亞官方通訊社21日報導,俄羅斯維和部隊在遇襲後,立即採取反擊,多架戰機出動,對土耳其支持的武裝分子實施猛烈空襲。俄羅斯炸了敘利亞西北部的多個武裝分子據點和陣地。
  • 南蘇丹槍聲裡的中國人: 死亡近在咫尺
    南蘇丹是個只有5歲的年輕國家,由於宗教、歷史、民族等原因,經歷了近50年斷斷續續的內戰後,從原蘇丹共和國獨立出來。獨立是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通過停火協議、全民公投等方式,和平完成的。 因此,南蘇丹國旗上特意留有兩道白色,象徵多年解放鬥爭後終獲和平。
  • 俄外長剛宣布停火,土耳其就大潑冷水,阿利耶夫:「這是葉里溫的最後...
    據俄羅斯之春10月10日凌晨報導,在俄羅斯調停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同意執行人道主義停火。 聲明稱,為了人道主義目的,自2020年10月10日中午12:00起實施停火,以交換戰俘及其他被拘留者和死者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