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南蘇丹概況
南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北緯4-10度線之間,系內陸國。南蘇丹國土面積64.4萬平方公裡。東鄰衣索比亞,南接肯亞、烏幹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西鄰中非共和國,北接蘇丹。陸地邊境線總長5413公裡(與中非邊境線989公裡,與剛果民主共和國639公裡,與衣索比亞934公裡,與肯亞232公裡,與蘇丹2184公裡,與烏幹達435公裡)。
首都為朱巴,位於東3時區,比北京時間晚5個小時,不實行夏令時。
全國地域習慣上劃分為大加扎勒河地區、大赤道地區、大上尼羅地區3大地區。2015年以前,全國共10個州。2015年10月,南蘇丹總統基爾宣布將全國重新劃分為28個州。2017年,基爾再次宣布將28個州劃分為32個州,其中大加扎勒河地區有10個州,大赤道地區有9個州,大上尼羅地區有13個州。
首都朱巴市(Juba),位於朱貝克州(前中赤道州的一部分),人口約50萬,是全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州以下的地方政府分為縣(County)、帕亞姆(Payam,相當於鄉)和博馬(Boma,相當於村),分別由縣長(commissioner)、行政主管(administrator)和書記(secretary)領導。
南蘇丹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石油、鐵、銅、鋅、鉻、鎢、雲母、金、銀等,水利資源也很豐富。土地肥沃,適合大規模農林牧業發展。南蘇丹探明石油儲量約47億桶,可採儲量為22.6億桶,剩餘可採儲量約9.3億桶。
尼羅河是南蘇丹最主要的地理標誌,該河縱貫南蘇丹,是重要的水源以及航運路線。由於南蘇丹地質勘查尚未進行,各種資源儲量未探明,暫時沒有發現有位於世界前列的自然資源。
南蘇丹基本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每年5-10月為雨季,氣溫20-40℃,11月-次年4月為旱季,氣溫30-50℃。
南蘇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習俗?
南蘇丹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不同語言和地域文化的部族多達60多個,其中分為尼羅特人、尼羅哈姆人、班圖人和努巴人四大族群,主要部族有丁卡族(35.8%)、努爾族(15.6%)、希魯克族(8%)、阿贊德族、巴裡族(5%)等。
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拉伯語,當地居民大多使用當地部落語言,如丁卡語、努爾語、贊德語、巴裡語和希魯克語等。由於歷史原因,19世紀末英國佔領蘇丹南部地區(即現在的南蘇丹),開始了其殖民化進程,受英國統治的影響,當時南蘇丹的官方語言為英語。
後來英國將南蘇丹交給蘇丹代管,南蘇丹官方語言改為阿拉伯語,阿語隨後逐漸成為各部落的通用語言。2011年獨立後,南蘇丹官方語言改回英語。
南蘇丹約1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約1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而大多數人信奉原始部落宗教。
由於原始部落宗教和基督教徒佔多數,在飲食和行為方面禁忌較少,可飲酒食豬肉,衣著方面也沒有什麼太嚴格的要求。
南蘇丹人較為熱情,見面時行拍肩禮或擁抱,女士之間相互擁抱,男女之間一般沒有身體接觸。南蘇丹人時間觀念不強。
南蘇丹的治安如何?
【治安狀況】南蘇丹社會治安狀況很差。「12·15衝突」以後,刑事犯罪案件有所增多。「7·8衝突」以來,南蘇丹社會治安趨於惡化,公路伏擊、持槍搶劫等惡性治安事件頻發。南蘇丹官方不公布刑事犯罪率或刑事案件總數等數據。在南蘇丹可通過辦理登記手續合法持槍,私藏槍枝屬於違法。近年來南蘇丹政府大力收繳槍枝,但仍有大量武器流落民間。
2015年以前,南蘇丹未見針對中國企業或中國公民的恐怖襲擊、綁架案件等事件,主要治安威脅為武裝搶劫。但2016年「7·8衝突」以後,赤道地區發生多起襲擊平民的暴力事件。2017年上半年,一名進行商務考察的中國公民在東赤道地區的卡波伊塔州遭不明武裝分子伏擊身亡。
【安全形勢】目前,南蘇丹安全形勢複雜嚴峻。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之間、不同部落之間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南蘇丹反政府武裝為蘇丹人民解放運動/解放軍反對派(SPLM/A-IO),「12·15衝突」爆發後,由南蘇丹前副總統馬夏爾創立,目前控制著南蘇丹北部上尼羅河州和團結州的部分地區,對產油區的正常作業造成潛在安全威脅。雖然衝突雙方於2015年8月籤署《解決南蘇丹衝突協議》,但是並沒有真正實現和平。2016年7月7日,忠於總統基爾的軍隊和馬夏爾曾領導的反叛軍再次發生衝突。7月10日的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在衝突中遇襲,2名維和人員犧牲、5人負傷。
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提醒在南蘇丹中國公民和機構務必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範,減少不必要外出,切實採取措施,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
南蘇丹近幾年的經濟表現如何?
1
投資吸引力
2011年南蘇丹獨立之後,因為飽受戰火,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落後,國家處於戰後重建階段。
南蘇丹對外資的吸引力主要表現為:
(1)自然資源豐富,投資潛力巨大。
南蘇丹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擁有原蘇丹85%以上的石油產能,除石油外,大多數礦藏資源尚待開發;擁有原蘇丹大部分原始森林資源,赤道大區是柚木、桃花心木和各種熱帶硬木的著名產區;水力資源豐富,水電發展潛力巨大;可耕地2800萬公頃,但由於戰亂、土地所有權和農業技術等因素的限制,農業尚處於原始狀態,生產效率低下。
(2)南北蘇丹和解,經濟復甦提速。
南蘇丹經濟嚴重依賴石油資源,石油收入佔政府財政收入的98%。自2009年以來,南蘇丹當局一直試圖推動本土煉油能力的建設,並籌劃建設從朱巴通往肯亞拉穆港的輸油管,以減少對北方的依賴。但這些項目進展緩慢,其主要原因是經濟上的可行性問題,如果沒有新的大型石油發現,新建輸油管道不經濟,同時也存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缺乏等制約。2013年4月,經過國際社會斡旋和兩蘇艱苦談判,南蘇丹石油恢復生產,設計日產能力可達36萬桶。但是在「12.15衝突」爆發後,南蘇丹石油產出跌至16萬桶/天。
(3)成立投資管理局,提供政策保障。
南蘇丹投資管理局(SSIA)是蘇丹南方政府於2009年按照投資促進法成立的投資促進部門,該局先後出臺了多項投資保障措施和優惠激勵政策。
世界銀行《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南蘇丹在全球190個經濟體營商環境便利程度排名第187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第181位,辦理施工許可證便利度排名第178位,獲得電力便利度排名第187位,登記財產便利度排名第181位,獲得信貸便利程度排名第177位,保護少數投資者情況排名第177位,納稅負擔排名第66位,跨境貿易便利度排名第178位,執行合同規範度排名第81位,辦理破產便利程度第168位。
由於南蘇丹經濟過於薄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未將其列入國別競爭力排名。
2
宏觀經濟
南蘇丹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道路、水電、醫療衛生、教育等基礎設施及社會服務嚴重缺失。南蘇丹經濟發展嚴重依賴石油資源,石油收入一度佔政府財政收入的98%。由於連年戰爭,南蘇丹經濟極端落後,除石油開採外,幾乎沒有規模化工業生產,生產和生活資料嚴重依賴進口。
農牧業方面,受戰亂、土地所有權和農業技術等因素的限制,農業尚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狀態,基本靠天吃飯,糧食不能自給;畜牧業以牛羊為主,遊牧較為普遍,生產效率低下;蔬菜、水果和經濟作物種植水平低,農產品處於淨進口地位。
【經濟增長率】2012年,由於和蘇丹就石油利益分配問題矛盾不斷升級,南蘇丹單方面關井停產,財政收入受到極大衝擊。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南蘇丹當年GDP增速為-55%。2013年4月,經過國際社會斡旋,南蘇丹石油恢復生產,經濟增長逐步恢復。但隨之而來的武裝衝突和國際油價大幅下挫,使南蘇丹經濟再次陷入危機狀態。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負增長,南蘇丹鎊急劇貶值,以美元計價的GDP總量和人均GDP均出現大幅下降。
【GDP構成】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6年南蘇丹貨物和服務出口佔GDP的比重為54.95%,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為89.54%。
【外匯儲備】2015年11月份,南蘇丹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總量為2.41億美元,2015年12月以後實行浮動匯率制,不再公布外匯儲備數據。據IMF2017年南蘇丹宏觀經濟報告,南蘇丹外匯儲備規模現為3000-5000萬美元,僅供支付約一周的進口額。
【政府收支】根據南蘇丹財政部數據,2017/18財年目標收入402.31億南蘇丹鎊、新增項目貸款21.72億南蘇丹鎊,發行8.35億南蘇丹鎊國債,扣除需償付的110.93億石油預收款後,全年可利用的財政資源為321.45億南蘇丹鎊(約合2.07億美元);目標支出465.93億南蘇丹鎊;考慮到新借款以後的財政赤字預計為141.32億南蘇丹鎊(約合0.91億美元)。
【通貨膨脹】2013年4月之後,石油恢復生產,南蘇丹收入大幅增加,加上國際商品價格始終處於低位,國內物價水平快速下跌,由通貨膨脹轉為通貨緊縮。2013年南蘇丹國內通貨膨脹率為2.5%,2014年南蘇丹國內通貨膨脹率為-1.8%,2015年南蘇丹國內通貨膨脹率為0.3%。但受2016「7·8衝突」影響,南蘇丹物價急劇攀升、貨幣黑市匯率大幅貶值,惡性通貨膨脹壓力巨大。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6年南蘇丹通貨膨脹率達到創紀錄的273.4%。此後物價漲幅趨於溫和,但仍保持在200%以上。
【外債】南蘇丹國家風險評估等級差,嚴重製約外來投資。據南蘇丹財政部預算報告,截至2017年3月,南蘇丹政府總債務初步估計為547.67億南蘇丹鎊,佔GDP的25%。其中向商業銀行借款22.12億,向中央銀行透支199.7億,石油預收款182.89億,從世界銀行和中國金融機構貸款142.96億;如果再加上對國內的應付款以及對蘇丹4億美元的應付款,政府債務水平佔GDP的60%。
【債務等級】標準普爾、惠譽國際和穆迪三大評級機構均未對南蘇丹主權債務等級進行評定。
3
重點/特色產業
南蘇丹產業結構單一,重點和特色產業是石油和農業。
【石油】南蘇丹經濟嚴重依賴石油資源,生產的石油全部出口,佔全國出口額的9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佔政府財政收入的80%以上,最高達到98%。探明石油儲量約47億桶,可採儲量為22.6億桶,剩餘可採儲量9.3億桶。主要石油區塊為3/7區、1/2/4區和5區。
2012年以來,南蘇丹石油生產因國際糾紛、戰亂等原因而多次中斷,其中1/2/4區塊油田自2013年底以來一直處於停產狀態。2012年初,由於與蘇丹就石油利益分配問題矛盾不斷升級,南蘇丹單方面關井停產。2013年4月,經過國際社會斡旋和兩蘇艱苦談判,南蘇丹石油恢復生產。
「12.15衝突」爆發後,南蘇丹石油生產再度受到嚴重影響。2016年12月,南蘇丹和蘇丹政府達成一致,同意將2012年籤署且即將到期的石油合作協議延期3年。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南蘇丹石油產量約6620萬桶,平均油價每桶約97.8美元,總產值約64.7億美元,佔年GDP的50%左右,其中60%的石油出口至中國。
2015-2016年,受武裝衝突和國際油價下跌雙重影響,南蘇丹石油產量和收入大幅下滑,2016年石油產量約為4500萬桶。2017年下半年,國際油價持續上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每桶46美元升至60美元以上,對南財政收入構成較大利好。
2017年1月,南蘇丹政府對石油合作項目勘探開發期限予以延長,同時南蘇丹政府加大了油區安全和基礎設施保障力度。2017年,南蘇丹石油主產區3/7區採取一系列措施抵消了單口井產量遞減的效應,石油產量從每天12萬桶回升到13萬桶左右,保持了穩產和增產態勢。
據南蘇丹政府2016/17財年預算報告,2016/17財年預計石油總收入為468.33億南蘇丹鎊,扣除對蘇丹、地方轉移支付及國家石油公司補貼以後,預計淨收入92.56億南蘇丹鎊(約合1.32億美元)。根據南蘇丹財政部數據,2016/17財年前9個月,南蘇丹石油淨收入141.53億南蘇丹鎊,比全年石油收入預算多出48.97億南蘇丹鎊。
【農業】南蘇丹擁有豐富可耕地,面積約為2800萬公頃。適合耕種的作物種類很多,特別是一些熱帶和亞熱帶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粱、小米、麥、阿拉伯膠、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馬鈴薯、芝麻等。森林覆蓋率超過36%。
南蘇丹國家經濟發展規劃重點領域包括:加強農業生產,改善和擴展道路基礎設施,有效管理石油行業資源,提高畜牧生產,擴展和改善飲水和衛生基礎設施。
改善基礎設施以支持農村發展,使私營部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得到多元化,改善生活條件和減少貧困。主要舉措包括:延伸和升級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道路;澄清有關的土地問題,保證獲得土地及使用權;改善獲得獸醫服務、基本農具和投入以及市場的條件;確保私營部門發展擁有穩定、透明和扶持性的政策和監管環境;深化和擴大金融服務。
飲用水和衛生設施服務以及電氣化,因其對減貧、成長和人類福祉的重要影響將受到重點關注。鑑於石油生產在該計劃期和未來十年仍然是政府收入和外匯的主要來源,要確保石油部門得到良好的管理。
該發展規劃將提高農作物產量以及土地/植物的覆蓋面。不斷提高穀類作物產量和全面提高其他主要糧食作物產量。
在南蘇丹辦企業需要哪些手續?
1
設立企業的形式
南蘇丹政府歡迎外國公司到南蘇丹從事商務活動,外國國營、民營公司或個人都可在南蘇丹當地開展投資,但必須在投資所在地註冊公司。
在南蘇丹設立企業的形式包括獨資公司、合資公司、分公司和股份公司。在南蘇丹註冊外國公司分為三種形式:合資公司、股份公司和分公司。
【合資公司】多為外國公司出技術、資金、設備等,當地公司或個人出場地、廠房、部分資金或承攬項目等合作形式。
【股份公司】按照南蘇丹法律規定,為保護南蘇丹國家和商人的經濟利益,不允許外國公司或個人在南蘇丹註冊獨資公司,只能與南蘇丹公民或法人註冊股份公司,南蘇丹公民或法人所佔股份應不低於31%。
【分公司】如果母公司不在南蘇丹,由於經營需要,根據法律規定,可在南蘇丹設立分公司。
2
註冊企業的受理機構
南蘇丹司法部受理所有企業的註冊申請。外國企業在南蘇丹投資一般需經南蘇丹外交與國際合作部致函司法部辦理註冊手續。
外國投資者可以委託律師事務所代理向司法部辦理註冊手續。
3
註冊企業的主要程序
在南蘇丹註冊企業,首先在司法部申請公司營業執照,獲取一個註冊號,憑此註冊號辦理稅務登記證、南蘇丹工商會會員資格證、貿易許可證、進出口許可證,併到相關銀行開立帳戶手續。以上手續也可以委託律師、會計師代理辦理。
(1)營業執照
申請營業執照,一般2周內即可完成。根據南蘇丹現行法規,中國企業在南蘇丹設立分公司、辦事處、代表處的文件,需要在中國公證機構辦理公證,經中國外交部認證和南蘇丹駐華使館再認證後,由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經商參處出函,介紹至南蘇丹政府有關部門辦理註冊手續。公司文件如下:
①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英文翻譯件;
②公司章程副本及英文翻譯件;
③關於設立辦事處的董事會決議副本及英文翻譯件;
④董事會對辦事處負責人的授權文件及英文翻譯件;
⑤企業資信證明或過去3年財務報告及英文翻譯件。
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經商參處對上述文件進行覆核無誤後,將通過南蘇丹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出具推薦函,提請該部將企業申請轉司法部辦理註冊手續。
(2)申請稅務登記證;
(3)申請貿易許可證(如需要);
(4)申請進出口許可證(如需要);
(5)申請加入南蘇丹商會,獲取會員證;
(6)申請銀行帳號。
在申請第(2)至(6)項證件時,還需要提供如下文件:
①有限公司合同或股份公司章程;
②資金到位證明或實物評估證明;
③廠房租賃合同或土地購買合同;
④授權公司註冊代理人的公證材料;
⑤企業基本情況;
⑥股東護照複印件;
⑦股東有效證件複印件;
⑧ 護照照片兩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