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的居民都吃得很開心
「老闆,來一份鍋貼,一碗鹹豆腐腦。」
「我要蔥油拌麵,兩碗,中辣」……
早上6點剛過,杭州江幹區採荷街道採荷農貿市場西面的早餐廣場,已經熱鬧起來了。馬大嫂拎過一大袋油條往菜籃子裡放,晨練完的大爺在一旁「咕嚕咕嚕」灌下一大碗豆漿,趕著去上興趣班的小萌娃揉著惺忪的睡眼,慢條斯理地吃著麵條……開業半個多月,早餐廣場似乎已經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在這裡吃早飯,有種老朋友出遠門回來,還帶回禮物的感覺。」49歲的許泓明咬了口油條說,早餐廣場裡吃早飯,不僅吃一種老底子的味道,吃的還是一種感覺和氛圍。
豆漿油條、鍋貼拌麵
杭州人愛吃的早點都有
新早餐廣場設有7個美食檔口,裝修簡潔大方,布局很接地氣。最關鍵的是,市民們想念的杭式早餐全回歸了,而且早餐廣場裡還藏著好幾家「網紅」早餐店。
「豆漿、油條、小餛飩、粽子、拌麵、茶葉蛋……喜歡吃的早餐品種全都有。」78歲的童大伯很開心,他說,大半個月時間裡,他每天嘗一個品種早餐,還沒品嘗完一半的種類呢。
「利兵小吃」是早餐廣場裡最受歡迎的檔口之一。「一大早能賣出1500個至2000個鍋貼和煎包吧。」檔口的王老闆說。來買鍋貼的岑阿姨說,他家的鍋貼皮薄餡足,底部煎得酥脆噴香,一口咬下去還會爆汁。「我10歲的大孫子,一口氣能吃上10多個。」
如果你想吃麵,早餐廣場裡的「從來麵館」可謂一絕。老闆章張林就住在採荷街道,是個退伍軍人,為人豪爽,做事認真,在燒面的活上,有股執念。「每碗面必須我自己燒,面要一碗一碗地燒。」章張林說,對他來說燒一碗好面得到顧客的認同,他很有面子。
「從來麵館」的片兒川、豬肝拌麵、蝦爆鱔面都是爆款。燒面的料都是最新鮮的,比如蝦爆鱔面,必須用現做現殺的鱔魚。除了面好吃,章張林燒面的動作堪稱一場表演。特別是拌麵,淋油那個動作,絕對看得人胃口大開。
「毛估估一天要燒200多碗面。」章張林說雖然燒面很累,但聽到街裡街坊說自己燒的面好吃,心裡還是很得意的。
「不僅要讓大家挑選的種類多,而且品質也要好。」早餐廣場店長劉亞玲說,在早餐廣場招商時,特意挑選了有知名度、品質較好的早餐品牌。
價格親民
還有小炒
早餐廣場這個名字,最早被住在採荷街道一帶的杭州人記住還是2001年。那時,採荷街道在人氣最旺的採荷農貿市場邊造了一幢商鋪,把街邊的流動早餐攤整合到商鋪裡,建起了早餐廣場。
「當時我還在讀小學,每天早上爸爸送我上學去時,會花兩塊錢給我買上一個茶葉蛋、一包豆漿或者一根油條、一碗小餛飩。」5月15日清晨,帶著兒子來早餐廣場用餐的陳秀芳回憶。今年,她剛好30歲,但十多年前在這裡用餐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去年,街道工作人員在民情走訪時,聽到了希望早餐廣場重新回歸的呼聲。今年5月1日,換回最初名字的採荷早餐廣場重出江湖。
現在,新的早餐廣場每天早上6點開門,晚上9點關門,覆蓋了市民們的一日三餐。「除了早餐、點心,這裡還有一個窗口是供應小炒菜的。」店長劉亞玲說。
早餐廣場之所以受到大家歡迎,一方面是接地氣的菜品,另一個原因就是價格。早餐廣場裡幾乎每個窗口,都會有兩樣特惠菜。「這是給70歲以上老年人或退役軍人的額外優惠。」
此外,就餐區域還配備了多名服務人員,確保就餐結束後及時得到清理。
「我們希望把新的早餐廣場打造成街道的樣板,推廣到更多的周邊小區,為市民帶去更接地氣、更實惠的餐飲體驗。」採荷街道的工作人員說。(本報記者 謝春暉 文/攝)
編輯:宋越 責校:劉志媛
主編:陳青 監製:徐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