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裡千餘敵人誤將偵察兵當自己人,成俘虜後才知是50名解放軍

2020-12-24 紅色閩浙贛

1949年8月17日,解放軍十兵團第二十八軍一支隊伍進入福州城,盤踞在福州一帶的國民黨九十六軍官兵聞風而逃。此時,二十八軍偵察科長張憲章、參謀王剛,帶領一個偵察排和一個通訊班共計50餘人,已穿插到永泰縣城以東葛嶺村附近,趕到了敵人前面。

張憲章生前為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8月19日晚,他們偵察到潰敵仍在閩江以南、烏龍江以西、大樟溪以北的山區,立即將情況用電臺報告給兵團指揮部,並改變行動路線,迎頭而上。

出發不久,便下起大雨,泥濘的山路給這些從魯北平原來的解放軍戰士增加了行軍困難。午夜2時許,他們到達一個小村莊。剛休息一會兒,就聽到村子東邊傳來嘈雜聲,看到有手電光搖晃閃爍。偵察小分隊隨即集合起來繼續前進。

走不多時,便發現有隊伍尾隨身後。原來,在黑暗的雨夜裡,逃竄的敵人誤把解放軍偵察小分隊當成了自己的人。敵前衛兵湊上來問話,擔任後衛的崔副排長以他老偵察員特有的機警做了回答,並問對方是哪部分的。敵兵毫無戒備,說是九十六軍軍部的。

崔副排長悄悄擺脫敵兵,跑到隊伍前面向張憲章匯報,急促地說:「敵九十六軍軍部的人,跟在我們後面了。」張憲章一聽,這股敵人就是從福州逃竄,正被我軍追殲的國民黨九十六軍殘部。自己正在找他們,想不到他們主動送上門來了!

張憲章立即與王參謀、劉排長進行研究,要小分隊悄悄做好戰鬥準備。雖然敵人是從福州逃竄的殘兵敗將,又是軍部勤雜人員居多,戰鬥力並不強,但畢竟敵眾我寡,必須藉助有利地形、有利時機,以智取勝,以少勝多。

十兵團南下解放福建

偵察分隊照常前進,邊走邊觀察地形。他們沿著一條兩山相夾的山間小路,爬坡上山,路越走越陡。張憲章判斷前面就有山口,過了山口該是下山的路,便通知王參謀、劉排長,在山口布置兵力,利用山間隘口進行戰鬥。王參謀、劉排長各帶一個班,迅速佔領了山口兩側的山頭陣地,張憲章帶少數人卡住山口,另一個班為機動班,通信班作為預備隊使用。

這時,敵人以槍枝當拐杖,疲憊地慢慢爬上來。待敵人到達山口,偵察兵突然衝出,喊道:「放下武器,我們是解放軍!」順手拿過武器,押俘虜到山下面的一塊紅薯地休息。敵人上來一個抓一個,上來兩個抓一雙。這些國民黨兵迷迷糊糊,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成了解放軍的俘虜。

戰士們邊俘虜敵人,邊不斷地向他們講解我軍的俘虜政策。天快亮了,雨也小了。歷時2個多小時戰鬥,偵察小分隊已俘虜敵人300餘人。

山下的敵人顯然察覺到了什麼,不再向山上行進,撤到了山下,向村子裡集中。張憲章考慮再三,決定用政治瓦解來取勝。於是,他們開始向敵軍喊話,促其繳械投降。

9時左右,敵軍兩個校級軍官打著白旗,要上山來聯繫。張憲章為避免暴露實力,派王參謀和一名戰士下山,在山前以解放軍前線指揮部代表的身份進行談判。這時,敵九十六軍副軍長黃振濤來了,直接提出要求起義。王參謀回來向張憲章匯報,他們認為不符合起義條件,沒有接受。黃振濤又提出與我軍最高指揮官面談。張憲章便帶上警衛員和通信班的人下山,與黃振濤面對面談判,進一步講解我軍政策,說明起義問題需發電請示,可待以後解決,目前先進行武器登記繳械,待有了上級指示再按指示執行。黃振濤考慮後,無可奈何地同意了,下達了投降命令。

經過對武器和人員清查登記,俘虜人員有副軍長黃振濤,黃的副官韓培信,軍參謀長紀舒平,還有軍長於兆龍的副官魏之雅等人,戰鬥人員為軍部警衛營,其餘為軍部八大處的勤雜人員,總計1000餘人。

戰鬥算是結束了,可押送俘虜、運輸武器卻成了大問題。50人要押送1000餘人的俘虜,還有相當數量的武器彈藥,難度很大。後來,他們想出辦法,把槍枝、彈藥分離,槍栓、槍身分開,分別數件捆在一起,把俘虜編成兩個隊,利用俘虜當搬運工來解決。

8月21日早晨,50名英勇的解放軍偵察兵,押著1000餘名俘虜,緩緩地向二十八軍前指所在地前進。這時,敵人才看清楚,與他們對陣的,竟然只是一支50人的解放軍偵察小分隊。

相關焦點

  • 敵人迫擊炮讓解放軍偵察兵犯難,上級急配一雷達,5分鐘解決問題
    上級多次指示偵察分隊迅速查明敵軍迫擊炮發射陣地的位置,不過解放軍偵察兵是採取了許多辦法,但都收效甚微;主要是因為戰地群山連綿、溝壑縱橫、森林茂密,眾多山頭一個接一個地重疊相映,給偵察活動帶來了嚴重困難。加之,敵軍迫擊炮利用其射彈彈道彎曲的特性,配置在高山的背後發射,解放軍偵察兵很難及時觀察到其發射陣地的準確位置。因此,敵軍迫擊炮是更加肆無忌憚地射擊。
  • 他是骨頭最硬的偵察兵,7發子彈與敵周旋六天,30歲葬身異國
    直至1989年,中越邊境的槍聲才平息下來。在這10年裡,無數先烈為祖國犧牲了。黨員傅平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飛虎隊」的偵察任務 1986年12月底,「飛虎戰士」進行了深入的跨境偵察捕捉任務,傅平山任隊長。他們成功潛入敵方領土,抓獲了一名越南俘虜,抓捕任務的第一場戰鬥取得了成功。
  • 1人俘虜63名英軍,13人端掉敵人團部
    63軍的首長也跟劉光子開玩笑:「除了那些被你炸死的,一共俘虜了63個人,咱們軍是63軍,你就俘虜了63個人,要是咱們軍的數字改大一點,英國人一個營都讓你端了。」這次戰鬥後,劉光子被授予「孤膽英雄」稱號,並榮立一等功。
  • 才導致12名解放軍全部殉國
    今天筆者所述的,便是128師偵察兵,在武裝偵察之時,遇到一位68歲的越南老人阮其文,他做一件事,導致12名偵察兵全部殉國。 最初,這12名偵察兵全部殉國,128師首長並不知情,直到128師情報部門監測到越軍電臺,128師首長才得知,這12名偵察兵,已然全部殉國,得知事情的原委後,128師官兵十分氣憤。
  • 我解放軍如何與黃百韜兵團「拉家常」!巧勝敵人!
    解放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的武器裝備比較差,尤其是重火力裝備與國民黨軍的差距極大,更談不上有裝甲兵。隨著解放軍繳獲重武器數量的不斷增加,解放軍的攻堅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在魯南戰役中,解放軍華野部隊繳獲敵人坦克6輛。
  • 越戰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偵察兵,僅七發子彈拖住敵軍六天五夜
    ——雨果 對越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南侵略軍進行的一次漂亮的反侵略戰爭,在這場戰鬥中,解放軍部隊中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傅平山。 傅平山1957年出生在天津塘沽,19歲參軍,先後在部隊中擔任排長、連長等職。
  • 金門戰役後,國民黨軍一直流傳著「共軍水鬼」的傳說,整整幾十年
    1949年10月,解放軍跨海進攻金門失利,金門戰役是解放戰爭後期最大的一次敗仗。此後,由於種種原因,解放軍沒有再次攻打金門。直到今天,金門以及周邊島嶼都還在臺灣方面的控制中。然而,少為人知的是,在這之後,解放軍曾經再度登上金門島,還抓到了俘虜。這支神秘的部隊屬於解放軍中的特種部隊——偵察兵,不過對岸的國民黨軍更習慣用另一個名字來稱呼他們——「共軍水鬼」。
  • 越戰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偵察兵,七發子彈拖住敵軍六天五夜
    ,在這場戰鬥中,解放軍部隊中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傅平山。1984年我軍收復雲南老山地區後,中越雙方在這裡進行了持續三年的拉鋸戰,為配合一線部隊防禦作戰,我軍從各大軍區挑選出了一批精銳士兵,組成偵查大隊,在老山地區和越南軍隊之間進行了一場場慘烈的偵察兵大戰。
  • 烈士傅平山:用七發子彈與敵人周旋6天,遺體被敵人澆築在水泥裡
    前言:新中國的成立是歷經千難萬險,犧牲了無數英雄之後才成立的。從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四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奮戰,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以人民為主的共和國。
  • 「紅色第一小生」王心剛與電影《偵察兵》
    但只批沒禁,《偵察兵》還是得以在全國上演。北影拍《偵察兵》是從八一廠借來王心剛飾主角。影片中,王心剛是解放軍的偵察隊長,帶領一支小分隊,在國軍營地進出自由,捉拿要人、獲取情報、解救百姓,想幹啥就幹啥,如入無人之境。解放軍的偵察小分隊全部美式軍裝,卡其布制服、鋼盔、高腰皮靴,挎司登式衝鋒鎗,甚是威風。
  •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1.9萬餘俘虜,解放軍為什麼搶著要?
    孟良崮戰役中,解放軍一舉殲滅了國民政府整編74師。1.9萬餘名俘虜兵看到自己的事業「第二春」,紛紛加入解放軍,解放軍都搶著要他們。為何俘虜兵如此受歡迎呢? 解放軍對待俘虜很寬容 我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天下的一個絕招就是善於化敵為我軍所用。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善於改造俘虜兵。
  • 1948年,解放軍俘虜一叫方正馨的國軍上尉,審問後,發現來頭不小
    在那段日子中,無數英勇的戰士衝上戰場,與敵人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和廝殺。在他們的努力拼搏下,我國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贏得抗日戰爭之後,我國本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然而國民黨打破了那段休養生息的日子,吹響了解放戰勝的號角。經過不懈奮鬥,國民黨潰不成軍,併集體逃往臺灣地區。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個人物,就是解放軍抓住的一名俘虜,他自稱名叫方正馨,是國軍的一名上尉。
  • 00後上等兵,偵察兵裡當尖兵!
    文圖丨金富強、葉熙 偵察兵被譽為常規部隊裡的「特種兵」,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偵察兵就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累。2018年參加士官集訓,取得個人綜合第4名;同年參加偵察兵海訓,所在班組取得集團軍偵察專業綜合比武第二名;今年4月,參加旅「創破紀錄大比武」,創下偵察專業綜合作業新紀錄,被評為「優秀義務兵」。 初見閆會帆,中等個子、身材瘦小,單看外在,你很難想到他是一名偵察兵。
  • 這兩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戲劇性被解放軍俘虜,被俘後還非常不服氣
    當時國民黨只能通過空投進行補給,但是空投的糧食和彈藥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供應,甚至有的還落到解放軍的陣地上。成了我軍的戰利品。難怪說蔣介石是運輸大隊長,這就是表現之一。這就導致國民黨兵,經常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再加上解放軍天天在戰場上廣播喊話:站對面的國軍兄弟們,放下武器投降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時間一長,黃維兵團的軍心開始渙散,四面楚歌。
  • 決戰上甘嶺:志願軍以弱勝強,偵察兵功不可沒
    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弱勝強,五戰五捷,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其中志願軍偵察兵功不可沒,因為他們獲取的情報是志願軍首長進行決策的依據。在被美軍稱作「傷心嶺」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偵察兵更是頻頻出動,搜集了大量「聯合國軍」軍事情報,為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 我戰士不幸被九名越南女兵俘虜糟蹋多日,他忍受後將女兵全部俘虜
    她們有時候像猛虎讓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她們有時候像狐狸精魅惑敵人一招制敵。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戰士就曾遇到過一大批這樣的越南女兵,不按套路出牌,捉摸不透。小編今天就和各位親一起回憶一場發生在中越邊境上越南女兵用其見不得人的手段俘虜並糟蹋我戰士的的真實故事。
  • "李春林"原型曹興德將軍:每個偵察兵都是演技派
    曹興德將軍說,一個好的偵察兵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應該大膽沉著,在敵佔區如果剛好碰上敵人,就要反客為主,反問對方是哪個部隊的。其次業務素質過硬,要會使用暗號,會化裝。化裝成敵人,要求衣服、武器從裡到外都要徹底化裝;化裝成老百姓,穿著、生活方式、口音都要和當地人一樣。有時候敵人也會化裝成老百姓,但是他們連農活都不會幹,很容易被識破。最後就是要隨機應變。
  • 遼瀋戰役中,我軍俘虜一國軍小士兵,幾十年後直接逆襲成我軍上將
    我軍俘虜一國軍小兵,受到賞識在1948年9月,遼瀋戰役正式打響,這個時候國民黨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完全沒有了抵抗能力,因此在這場戰鬥中,當時的國軍的第32師很快就被中國解放軍打散了,在這場戰爭下來,很多的國軍士兵也都成了解放軍的俘虜,根據當時我軍對待俘虜的政策,我們對這些俘虜都是優待的,因此很多士兵都被釋放回家了,而且我軍還給了他們路費,但當時有一個國軍士兵,我軍當時的一位軍官卻是不想放的
  • 志願軍救回被俘女兵,要拿美軍俘虜出氣,一看俘虜的樣子大家樂了
    第四次戰役中,42軍6個團打砥平裡的「聯合國軍」,由於缺少重武器,奈何不了敵人的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防禦圈,敵軍增援後,42軍撤出了戰鬥。敵人已經走了,警衛營在附近搜索,找到了3個打散的女團員。可她們被嚇壞了,講不清敵人的去向,只知道那些美國兵帶著被俘人員向其大部隊的方向退走了。不知道敵人的行蹤如何救人?警衛營決定抓個「舌頭」問問,也就是俘虜。戰場上,敵我雙方派出小分隊摸哨、抓俘虜的情況很常見,對警衛營這樣的精銳部隊來說,抓俘虜並不難,難的是抓的俘虜不見得知道文工團員在哪裡。
  • 那年的西北大叛亂,為了剿滅這個哈薩克悍匪,解放軍出動了6個團
    在烏斯滿等人發動叛亂後,馬克南完成任務準備出逃,計劃從西藏逃到印度去,可惜的是,馬克南還沒來得及逃到拉薩,剛進入西藏不久就被藏人擊斃。馬克南死後,中情局一直裝作此事與他們無關,其遺孀未能享受的應有待遇。一直到2000年,中情局才最終承認馬克南是他們的特工。因為中情局每一個死亡的特工,都會在其總部的大理石牆上刻一顆星,因此馬克南也被稱為中情局牆上的第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