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傅平山:用七發子彈與敵人周旋6天,遺體被敵人澆築在水泥裡

2021-01-11 騰訊網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前言:新中國的成立是歷經千難萬險,犧牲了無數英雄之後才成立的。從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四年的解放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奮戰,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以人民為主的共和國。

然而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面對的挑戰還遠遠沒有結束,例如抗美援朝戰役,我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帝,迫使他們籤訂了停止協議。在藏南地區,面對印度的挑釁,我們給予雷霆反擊,打得印度不敢小覷我國。珍寶戰役,我們面對蘇聯老大哥的挑釁,更是進行了有力的反擊。還有就是對越反擊戰中,我們更是取得了一場大勝。

大戰前的準備

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原本與越南是有好的鄰國,胡志明還曾經在中國參加過戰爭,是我們的好朋友。但自從黎筍上臺後,為了與蘇聯結盟,竟多次挑釁我國,殺害我邊境將士和老百姓,我國對其再三警告無果後,展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前,我國進行了徵兵,歡迎有志男兒報名參軍保家衛國,當時年僅19歲的傅平山踴躍報名,他想為祖國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傅平山出生於天津市,在當兵前他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同時還是一名在校學生。

年紀輕輕的傅平山,懷有一顆愛國的心,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能勇敢地站出來為國效力,上戰場保衛我國疆土。在對越反擊戰前,傅平山入伍後,根據他的特點,被安排在第十二偵察大隊。

憑藉傅平山的能力,在部隊立下了很多戰功,從一名普通的士兵做到了連長。在對越反擊戰爆發時,傅平山跟隨大部分上前線,臨走的時候,與自己的妻子做了道別,兩人在火車站前拍下了一張照片,沒想到這一邊竟然是永別了。

英雄馬革裹屍還

1986年,部隊偵察兵收到上級情報,越軍在黑山地區擁有較多的兵力,為了搞清楚越軍的意圖,上級要求傅平山所在的偵察連弄清楚情況。當時已經是偵查參謀的傅平山,跟隨偵查4連一起,執行抓捕俘虜的任務,想通過俘虜來弄清楚那方面的越軍情況。

在我偵察連潛伏過程中,所在的位置不幸被一名越南婦女發覺了,我偵察連位置暴露,情況非常不妙。越軍大部分聽到動靜後,出動了幾百人,對我偵察連發起進攻。由於我偵查部隊是輕裝,沒有攜帶重武器,因此面對越軍猛烈火力的攻擊,只能步步後撤。

在激戰中傅平山腳受傷了,但他堅持了下來,一直在戰鬥。為了掩護捕俘的小組突出越軍的包圍,他單獨一個人潛入越軍的腹地,在那裡埋設誘雷,來吸引越軍在追擊我偵查部隊回守他們的腹地。

誘敵成功後,傅平山為了營救被困在敵後的偵察大隊副大隊長及其警衛員,他一個人與敵後的越軍展開了遊擊戰。傅平山邊打邊走,餘地周旋,順利讓偵查大隊突出重圍,自己則孤身一人在敵後與敵人周旋。

傅平山與戰士走散的時候,他身上僅僅只有小手槍和7發子彈,就這樣,傅平山還是與敵人周旋了六天五夜。由於敵眾我寡,幾百名越軍對傅平山形成了包圍,已經無路可退的傅平山拒不投降,開槍打死了一名越軍,打傷了一名越軍。

越軍惱羞成怒,對傅平山下了殺手,對躲在暗處的傅平山採用投擲手榴彈的方式,將傅平山炸死了。那一年,傅平山僅僅只有30歲。敵人為了報復傅平山,對他的屍體進行殘忍的對待。為了不讓傅平山回歸故土,越軍把傅平山的屍體牢牢澆築在水泥上,以此洩憤。

我軍戰士得知後,非常憤怒,誓要將傅平山的遺體帶回祖國,不能讓犧牲的戰士埋在在孤獨的他國他鄉。由於深入越軍腹地需要冒很大風險,我軍懸賞一萬塊錢,在邊民的幫助下,將傅平山的遺體帶回。只不過由於傅平山的身體與水泥沾得太牢固了,無法分開,邊民也只能將傅平山的頭顱帶回。

烈士家屬,拒絕幫助靠自己

傅平山屍體火化後被送往天津塘沽烈士園,對於傅平山的妻子來說,傅平山的死亡帶來的打擊太大了。那時候傅平山的妻子於燕萍的女兒才三歲,失去父親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

出於對烈士家屬的照顧,上級一直想幫助於燕萍,但都被於燕萍拒絕了。由于于燕萍對傅平山的感情很深,一直放不下他,此後的二十多年以後於燕萍一直沒有結婚,這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女人來說,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於燕萍是一個很能幹的女人,他不僅獨自把她和傅平山的女兒帶大了,而且還是武警部隊醫院內二科副主任醫師,被授予大校的軍銜。不僅如此,於燕萍在2006年入選了「中國十大傑出母親」的候選人,對她來說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認可,對於母親這個角色,於燕萍已經足夠偉大。

結語

在對越反擊戰中,像傅平山這樣為國捐軀的烈士不僅僅只有幾個名,而是有千千萬萬名,正是因為他們不怕犧牲,勇於同敵人作戰,才能保衛我們的家園。如今的和平時代,就是如傅平山那樣無數英雄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並且努力學習,將來也要為國家做貢獻,做一個出色的中國人。

相關焦點

  • 男子為掩護隊友,與敵人在深山周旋6天,壯烈犧牲後被封進水泥
    我們也知道 ,有戰爭便會有死亡 ,有些革命烈士甚至連遺體都無法完整地保存下來 ,曾經,就有一位偵察兵 ,用自己薄弱的力量 ,在深山裡與敵軍僵持六天五夜 ,去世還被澆築在了水泥裡
  • 中國版紅翼行動,一個人一支槍與敵人周旋6天,引起越軍高層震怒
    捕俘行動就是要潛入敵後生擒俘虜帶回後獲得有用的信息,因為是進入敵方境內,一旦出現意外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只能靠自己突圍出來,基本都是九死一生。根據之前的偵察得知,1447高地陣地附近有一處水池,每天早上9點鐘就會有一名敵軍前來取水,這就是最好的捕俘時機與地點。
  • 越戰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偵察兵,七發子彈拖住敵軍六天五夜
    突圍中,傅平山腿部受了傷,但為了尋找被困在敵後的偵察小隊副隊長和2名警衛員,他又孤身一人潛入到越軍腹地,並主動暴露目標,吸引敵人火力。    當時傅平山手上只有一把67式微聲手槍和7發子彈,即使在此情況下,他孤身一人在敵後和數百越南軍隊周旋了6天5夜,這簡直是一個奇蹟,沒人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
  • 越戰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偵察兵,僅七發子彈拖住敵軍六天五夜
    ——雨果 對越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南侵略軍進行的一次漂亮的反侵略戰爭,在這場戰鬥中,解放軍部隊中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傅平山。 傅平山1957年出生在天津塘沽,19歲參軍,先後在部隊中擔任排長、連長等職。
  • 他是骨頭最硬的偵察兵,7發子彈與敵周旋六天,30歲葬身異國
    傅平山就是這樣一位戰士,他是解放後犧牲最高的偵察兵了。 傅平山1957年出生於天津。他從小是運動員,上學時是足球運動員。他19歲參軍,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軍營日子很是艱苦,傅平山不僅不抱怨,而且力求完美。次年便擔任38軍114師偵察師副大隊長參謀,多次立功。這種地位對於年輕人而言可以說是身居高位了。傅平山所在的北京軍區第38軍也挑選了838名戰士組成了一支名為「飛虎隊」的偵察隊,傅平山就是其中之一。
  • 用206發子彈幹掉203名敵人,後來「怕」罐頭的貴州人
    鄒銀強告訴記者,他10來歲時,爺爺經常帶著他山上放牛,閒著無事,會給他和其他孩子講在朝鮮戰場浴血殺敵的歷史:「有次敵軍反撲過來,我方戰士傷亡慘重,爺爺急中生智,在身上摞了七、八具屍體。但是,狡猾、兇殘的敵軍似乎知道層層屍體下還有活人,於是用刺刀朝著屍體堆一陣亂刺。刀尖離他最近的時候只有兩寸。」
  • 成昆鐵路永遠的七號橋墩!列車每過鳴笛30秒,烈士熊漢俊於此長眠
    中國人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千萬條公路、鐵路將萬裡疆域連接起來。從此,「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成了人們口中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世界人民感嘆於「中國速度」 ,「基建狂魔」的稱號響徹全世界,成為我國對外的一張閃亮名片。然而,「基建狂魔」也承載了太多一線基建工作者的血肉。烈士「熊漢俊」就是其中一名讓人敬佩的基建工作者。
  • 上甘嶺狙神的「讓子彈飛」,單兵作戰32天,用442發子彈斃敵214人
    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時期單兵作戰長達32天,用422發子彈就消滅了214名敵人,是當之無愧的「狙擊王」。 狙擊天賦異稟的張桃芳 不要以為張桃芳是一名老兵,他的狙擊能力是通過戰場經驗不斷總結的。其實並非如此,在抗美援朝戰役爆發前,張桃芳還是一名剛入伍的新兵。
  • 志願軍狙神張桃芳,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在這樣慘烈的戰鬥環境下,我們的志願軍中竟出了一位,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的神槍手,在上甘嶺歷時40多天的戰鬥中,擊斃美軍多達214名,事後還驚動了志願軍的中將前來觀摩。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一位志願軍英雄,張桃芳。
  • 英雄不朽丨「鐵腿通信員」穿梭槍林彈雨 用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口
    1951年6月,李家發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一次敵機空襲中,他冒著生命危險,幫助朝鮮群眾搶救衣物和糧食。在戰地練兵和修築工事中,他成績突出,榮立兩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員的李家發英勇機智地穿梭在敵人的炮火中,被譽為「鐵腿通信員」。
  • 內藏六顆子彈,可以出其不意解決敵人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刀槍都是單發裝填,也就是說發射子彈的機會只有一次,一旦沒打中一旦,重新裝填子彈會非常麻煩,而MB16F的優勢在於它的刀柄裡內置的是轉輪手槍,可讓士兵連續發射六枚子彈,從而更有效地殺傷敵人。
  • 英雄烈士譜|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爆破大王楊根思
    為了保衛陣地,他毫不畏懼地抱起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展現了共產黨人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英雄氣概。苦大仇深,參加革命隊伍1922年冬,楊根思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五官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在他4歲時,被地主折磨致死,母親含冤成病,不久離世。
  • 王毅剛說戰史:師指的首長們在809高地前遭到了敵人的封鎖
    走在前面的尖兵排剛從樹林裡冒頭出來,但聽得「噠噠噠噠......」一陣刺耳的槍聲震響,隨即一排子彈橫掃過來,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了前面的一個縱隊。「臥倒!停止前進!」也不知道是誰及時喊了一聲,槍響聲落,一聲指令之下,隊伍瞬間就停住了。圖片與本文內容無關。「怎麼回事?發生什麼情況了?」
  • 用敵人的武器消滅敵人!從美軍屍體上扒掉武器,擊退敵軍7次進攻
    10月19日夜,當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槍眼時,他們班隨尖刀排衝上597.9高地。敵山頭上還有1挺機關槍對著我尖刀排掃射,我即令副班長張景昆用炮將其消滅。萬福來連長命令我班守住右側支撐點,我答:「堅決完成任務!」我的衝鋒鎗打光了4個彈夾(每夾50發子彈)只剩下1個彈夾子彈了。炮手李學林(沐川人)喊:「只有兩發炮彈了。」
  • 對越反擊戰珍貴照片:戰士偵察歸來泣不成聲,突擊隊搶回烈士遺體
    戰鬥中,對於敵方頑固陣地,戰士們常常組成突擊隊進行重點打擊。圖上是突擊隊在一次戰鬥打響之前,進行戰前動員的場景。在1988年的一次戰鬥中,一位排長身負重傷後暈倒在了密布的草叢中,當他甦醒時,敵人已經近在咫尺,他毫不猶豫拉響了光榮彈以身殉國。戰友們為了搶回他的遺體,組織了多次進攻,終於在殺傷大量敵人後,將烈士的遺體搶了回來。圖上就是當時戰士們搶回烈士遺體時留下的影像。
  • 東北解放的故事之七:捨身炸碉堡的英雄,除了董存瑞,還有一個人
    梁士英和戰士們帶著笨重的攻擊設備要走60裡路。離城20裡,進入敵炮火控制地帶,前後左右不斷發出炮彈爆炸的火光和轟轟響聲。離城10裡,到了敵人的布雷區,不時看到路上禁止通行的白灰圌,隊伍前後不斷傳著「小心地雷」、「一個跟一個」等口令。到21點的時候,部隊到達預定的攻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