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6發子彈幹掉203名敵人,後來「怕」罐頭的貴州人

2021-02-10 嗨貴陽

鄒習祥,上甘嶺戰役中聞名的神槍手。他在戰場上,創下206發子彈殺敵203人的戰績,曾受到金日成接見,其所在連隊曾榮立集體一等功。在近期熱播的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中,鄒習祥亮相螢屏,並因打死敵軍203名讓聯合國軍咬牙切齒,英勇事跡再度引發人們關注。

解甲歸田,鄒習祥回到家鄉遵義務川慄園,深藏功與名,躬耕田間。1993年,英雄溘然長逝。1月28日至29日,記者前往英雄故裡,採訪了他的親人及相關文史工作者,還原英雄生前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泥高鎮慄園村,離縣城40多公裡。寒冬臘月,1000多米高海拔的慄園,草葉枯黃。但在何家磏組一處名為打熊坪的高地,卻松柏蒼翠。
1月28日,42歲的鄒銀強,走了20多分鐘山路,來到打熊坪,穿過石門,跪在一座墳前,焚香化帛,又從煙盒裡小心地取出一支煙在燭上點燃,小心地放在碑前:兩側除了子孫名字、生卒年月、立碑時間外再無其他文字。
誰曾料到,這座普通的墳墓中,長眠的竟是在朝鮮戰場上令聯合國軍聞風喪膽的神槍手鄒習祥。抗美援朝,已過去70年。參與這一重要歷史事件的鄒習祥,辭世已有27年。鄒銀強告訴記者,爺爺鄒習祥1922年農曆四月二十四出生。由於家貧,為了生計,從小就上山打獵。他眼力極好,槍法很準,而且非常有忍耐力,為了捕獲獵物,常常趴在地上數小時不動。漸漸地,鄒習祥的槍法越來越好,成為當地有名的神槍手。成家後,鄒習祥仍經常上山打獵。為了養家,他還幹過木匠。1948年2月,鄒習祥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後來參加解放軍,參加過淮海戰役併入了黨。之後,他曾參與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時,鄒習祥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4日,鄒習祥參加上甘嶺戰役,任一三五團一營一連班長。就是在這裡,鄒習祥發動戰友開展狙擊敵人行動,嚇得敵人膽戰心驚,連大小便也不敢走出戰壕。《務川縣誌》上如是記載。1954年4月,鄒習祥所在的連隊獲記一等功。

集體一等功證書

「我上小學讀到黃繼光的相關課文時,爺爺就說,他和黃繼光有過接觸。」

上甘嶺,世界軍事史上罕見的殘酷戰役,上萬志願軍戰士犧牲。鄒習祥,是這一戰役的參與者並有幸活下來的見證者。鄒銀強告訴記者,他10來歲時,爺爺經常帶著他山上放牛,閒著無事,會給他和其他孩子講在朝鮮戰場浴血殺敵的歷史:

「有次敵軍反撲過來,我方戰士傷亡慘重,爺爺急中生智,在身上摞了七、八具屍體。但是,狡猾、兇殘的敵軍似乎知道層層屍體下還有活人,於是用刺刀朝著屍體堆一陣亂刺。刀尖離他最近的時候只有兩寸。」

出版於1984年的《務川文史資料》第二輯中,作者呂華以《冷槍射手鄒習祥》為題,記錄了這一慘烈的戰事:遭敵圍困七天七夜的一連,鄒習祥所在陣地已成焦土,戰士們彈盡糧絕,無水可飲,稍溼潤的巖壁也會去舔幾下解渴。開始大家喝尿,後來連尿都幾乎沒有了,僅有的尿也要留給傷員解渴。為尋找補給並搬救兵,鄒習祥匍匐前進,尋找掩體,剛出坑道,就是一陣機槍狂射。好在鄒習祥敏捷矯健,躲過子彈。好不容易到達上級指揮所,他只報出了部隊番號就昏倒在地。鄒習祥再次醒來,得知自己的戰友們全部殉國。此時鄒習祥不禁淚如雨下。49歲的鄒軍,是鄒習祥的另一個孫子。在泥高鎮政府接受採訪時,鄒軍打開一個布袋子,從裡面小心翼翼地取出4本證書,其中兩本為朝鮮文字,上面寫有鄒習祥的名字。
兩本朝鮮文字證書封面文字均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功獎牌證。據呂華《冷槍射手鄒習祥》記載,鄒習祥創下206發子彈冷槍殺敵203人的最高命中率。後來因殺敵有功,他與戰友們一起受到金日成接見。一人槍殺200餘人,對於敵軍來說,這是奇恥大辱。在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電視劇中,敵人說鄒習祥太狡猾。為了對付鄒習祥,他們甚至用上了大炮。而鄒習祥,依然活躍在戰場上。

《跨過鴨綠江》截屏

或許對於鄒習祥來說,這些大個子美國佬,比自己在家鄉打獵時打的狐狸、兔子更容易命中。「其實父親也是幾番與死神擦肩而過。在印象中,父親臉上、脖子上滿是彈片留下的傷痕,身上很多。父親曾說,有次一顆子彈飛來,打在他手上,正好他戴著表。表被打得粉碎,但也因此降低了子彈的速度,只傷及肌膚,讓他逃過一劫。」「更為兇險的是有一次,一顆子彈擦著脖子右側飛過,所幸子彈只擦破了皮肉,沒有傷及頸動脈。但父親的脖子上,有一道肉瘤,就是當時受傷留下的。」殺敵203人,自己何以一次次幸運躲過子彈?鄒習祥向後輩們講起了原因,那就是巧妙利用地形:他所隱蔽的地方有一塊石頭,石頭上方正好有一個缺口,他以缺口放槍,石頭為他擋住了一粒又一粒子彈,他以這塊特殊的石頭為天然屏障,狙殺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鄒書容擦拭父親遺像

1956年12月1日上映的電影《上甘嶺》,是抗美援朝電影的經典之作。在八、九十年代,這部電影,也曾在務川多地上映。
幼時,鄒軍也曾和爺爺鄒習祥一同觀看過這部電影。時隔多年,他仍能回憶起電影中的一些片段,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爺爺竟然也出現在電影中。相關報導稱,韓戰結束後,鄒習祥和他的戰友應邀參演《上甘嶺》。據呂華《冷槍射手鄒習祥》所載,戰爭結束後,鄒習祥所在連隊自始至終,參與了電影《上甘嶺》的拍攝工作。「那時我六、七歲的樣子,看完電影回來,爺爺就問我記不記得電影中丟罐子故意發出聲音吸引敵人開槍的戰士。爺爺說,這個戰士就是他演的。」後來他陸續從爺爺的故事中得知,韓戰結束後,爺爺在回國之前,參與拍攝了《上甘嶺》,並在片中演真實的自己。「父親還給我說過另一個情節,就是自己在影片中出場的時間和位置。他說自己在一排4位戰士出場的那個場景中,倒數第二個便是他。」鄒習祥舊宅堂屋神龕上,供著一張老人的遺像。這是一張黑白素描,老人胸前別著多枚勳章,老人臉龐瘦削,但目光炯炯。畫像上沒有任何文字,解甲歸田的英雄,似乎不願過多提及當年的壯舉。
也許,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功勳卓著的英雄,總不愛顯擺自己。或許也因如此,老人留下來的物件少之又少。老人生前極少與外人說起這段歷史。他的子孫後世,也只能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窺見先輩氣吞山河的英勇壯舉。鄒習祥歸來很長一段時間後,當地政府才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有關方面曾抬著全豬、流動紅旗來慰問鄒習祥。至此,鄒習祥的事跡,才漸漸為世人知悉。轉業歸來,鄒習祥曾在務川縣濯水區任武裝部長,後因種種原因一度歸鄉。1982年4月,老人離休回到慄園老家。「爺爺離休那年,發了一筆慰問金。他拿出一部分給當時已成家的4個子女每家買了一頭牛,每頭牛的價格是400元,另外還給了在上班的小女兒400元現金。」記者了解到,鄒習祥的6名子女,除最小的女兒鄒書容有正式工作外,其餘5名子女、孫子也大多生活在農村。步入晚年,鄒習祥仍習慣早起。有時,他會到年輕時打獵的山坡上走一走,順帶挖點野菜回來。有時,他起床後會喚醒孫子鄒銀強,幫他生好炭火,然後自己坐在爐邊,吸著旱菸,靜思;有時,他會燉點瘦肉坨,就著包穀燒,與兒子們一起飲酒。親戚來拜年,給他帶罐頭製品,他一看見就搖頭,就會想起自己在上甘嶺時的情景。鄒軍說,在他印象中,爺爺從來不吃罐頭製品。「或許,那段慘烈的過去,爺爺不願再提及。罐頭讓他想起當年戰場上死去的戰友,因為那是大家最喜歡的東西。」鄒書容說,她記得小時候父親有許多的獎章,每年親戚家孩子來拜年,他都會把獎章送給孩子們作紀念。1992年,老人的身體越發糟糕,經檢查,他不幸得了胃癌。1993年,農曆三月初四,老人在一陣陣春雷中,離開了他與戰友們用生命換來的無恙山河,溘然長逝。此時,他已與胃癌抗爭了一年多。鄒銀強清楚記得,爺爺出殯時,天降暴雨,發喪後村民抬著靈柩沒走多遠,雨停住了。次年,後人為老人立了碑,碑文上,隻字未提老人的赫赫戰功。這位英雄,並未沉寂。據悉,務川正打算在鄒習祥老家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這位英雄。

-END-

更多生活信息

美食旅遊信息

「嗨貴陽首頁查詢

▲識別二維碼關注▲

留在貴州,就找個熱搜中的貴州溫泉過年? 點擊了解

點擊這裡,直接進入購買頁面

記者 | 黃寶華

編輯 | 很忙

籤發 | 安輝

相關焦點

  • 朝鮮戰場上中國神槍的威懾,206發子彈打死203人,美軍不敢露頭
    志願軍戰士用鋼鐵般的戰鬥意志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讓世界再次認識到中國的力量。隨著戰爭的爆發,美韓聯軍在這場戰鬥中屢屢敗北。聯軍將軍麥克阿瑟的繼任者李啟偉決定與中國談判。不過,談判過程並不順利。在此期間,美軍多次挑釁志願軍,中國軍隊決定反擊,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冷槍殺敵軍事行動。
  • 一個人幹掉一個團,9小時打光上萬發子彈,戰鬥最後一幕感人落淚
    "一個人幹掉了一個團,九個小時打掉了1.2萬發子彈之後,又使用步槍掃射了400發子彈。"這種神一樣的戰鬥力,如果不是確實有史實記載發生過,我絕對會以為這是電影裡才會出現的事情。
  • 志願軍狙神張桃芳,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在這樣慘烈的戰鬥環境下,我們的志願軍中竟出了一位,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的神槍手,在上甘嶺歷時40多天的戰鬥中,擊斃美軍多達214名,事後還驚動了志願軍的中將前來觀摩。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一位志願軍英雄,張桃芳。
  • 最冷的槍:抗美援朝狙擊之神,32天,436發子彈擊斃214名美國兵
    我是燕雙鷹,我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最冷的槍》講述的是一名抗美援朝狙擊手的故事,他原型名為張桃芳,是中國神級狙擊手,當年在甘嶺以436發子彈,32天內擊斃了214名美國兵,被譽為世界十大狙擊手。世界十大狙擊手都有誰?再講張桃芳之前,我們先說下世界十大狙擊手。所謂狙擊手就是咱們常說的神槍手。有些人是某行業的天才。
  • 志願軍「神槍手」:用1條槍33天斃敵214人,入選世界十大狙擊手
    後來,被俘的美軍也交待:因為「死神」的存在,當時聯軍士兵個個惶惶不敢終日,很多人連上廁所都不敢,就怕一下出去命就沒了。當年在上甘嶺,他在33天的時間裡,用442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因此張桃芳被稱為狙擊王,世界十大阻擊高手裡就有他。那麼,張桃芳是怎麼創造這個傳奇的呢?
  • 從菜鳥到槍神,426發子彈斃敵214人,張藝謀新片以他為原型
    抗美援朝戰爭時,張桃芳曾以一己之力創下斃傷214名美軍敵人的擊殺紀錄,在世界狙擊手排行榜上名列第八。根據資料統計,在二戰時期的歐洲正規戰中,每殺死一名敵方士兵,普通戰士需要耗費2.5萬發子彈。在越戰那樣複雜地形中進行的遊擊戰,殺死一名敵軍,需要耗費10萬發子彈。可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一名狙擊手,幹掉一個目標,平均下來只需要1.5發就夠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是數字太懸殊了,叫人難以置信!
  • 烈士傅平山:用七發子彈與敵人周旋6天,遺體被敵人澆築在水泥裡
    傅平山邊打邊走,餘地周旋,順利讓偵查大隊突出重圍,自己則孤身一人在敵後與敵人周旋。 傅平山與戰士走散的時候,他身上僅僅只有小手槍和7發子彈,就這樣,傅平山還是與敵人周旋了六天五夜。由於敵眾我寡,幾百名越軍對傅平山形成了包圍,已經無路可退的傅平山拒不投降,開槍打死了一名越軍,打傷了一名越軍。
  • 上甘嶺狙神的「讓子彈飛」,單兵作戰32天,用442發子彈斃敵214人
    張桃芳在抗美援朝時期單兵作戰長達32天,用422發子彈就消滅了214名敵人,是當之無愧的「狙擊王」。 狙擊天賦異稟的張桃芳 不要以為張桃芳是一名老兵,他的狙擊能力是通過戰場經驗不斷總結的。其實並非如此,在抗美援朝戰役爆發前,張桃芳還是一名剛入伍的新兵。
  • 用敵人的武器消滅敵人!從美軍屍體上扒掉武器,擊退敵軍7次進攻
    作者:原志願軍第十五軍一三五團二營機炮連二等功臣 周繼成連長萬福來命令:無坐力炮班,把鐵烏龜(坦克)幹掉。班長王連海命我和馬懷明、張景昆3人去完成任務。1952年5月28日4點過鍾,我們3人扛著炮和炮彈出發了。
  • 憑藉1顆子彈幹掉6人!這名狙擊手創造戰場神話,現任女王保鏢
    導語:憑藉1顆子彈幹掉6人!這名狙擊手創造戰場神話,現任女王保鏢眾所周知,子彈對於槍類的武器來說必不可少,子彈的性能也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子彈的性能分很多種,最主要的是子彈的殺傷力,還有穿甲能力。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都少不了子彈,就算沒有戰爭,在給警察的配備設施中也少不了子彈的身影。那麼,世界有誰最能能夠靈活運用子彈呢?此人1顆子彈就能夠幹掉6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原來他就是服役於冷溪衛隊的一個士兵,現在目前還不知道他的姓名,但他確實是創造戰場神話的狙擊手,因為他在不僅在1.3公裡外打死了一名了一名塔利班武裝人員,並且還擔任了英國女王的保鏢。
  • 中國狙神,442發子彈擊斃214名敵軍
    據報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年僅22歲的張桃芳在537高地創下擊斃214名敵人的紀錄,堪稱「中國狙神」。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展覽著一把步槍,這是前蘇聯1944年生產的莫辛·納甘步槍,可連打五發子彈,解放軍習慣稱它為「水連珠」。
  • 1305發子彈幹掉美軍215人,這樣的戰例,能拍成電影嗎?
    除了換裝美式裝備外,113師重點是多帶彈藥,每支步槍備彈達到了120發、每挺輕機槍1200發、每挺重機槍3000發、迫擊炮達到每門60發,基本上配齊了2到3個彈藥基數,比戰士們出國時攜帶的彈藥還多。 由於攜帶了大量彈藥,因此113師的官兵都是負重狀態,基本每名戰士的負重都有四五十斤,甚至是六七十斤。
  • 狙擊手執行任務前,子彈要在陽光下暴曬,第一發子彈還不能用?
    最早誕生於一戰之時,而在早期,由於槍械的命中率太低,排隊槍斃的隊形才能保證殺傷力,隨著膛線的發明,槍械的精準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狙擊手也隨之誕生,他們能以自身的隱蔽性和精準的槍法使得敵人不敢集中聚集,而且對於高價值目標能用極小的代價擊殺,對於作戰來說有很大的價值。 但是一名優秀的狙擊手的萬中挑一,除了槍法以外,對戰場敏銳的感知力,沉著冷靜的判斷力缺一不可。
  • 志願軍神槍手442發子彈殺敵214人!被後人評為世界十大著名狙擊手之一
    幾個月前在部隊的射擊測試中張桃芳以3發子彈0環的成績成為隊伍中的笑話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名險些被淘汰的新兵後來會一躍成為志願軍中的狙擊之王張桃芳正是透過這樣簡單的瞄具在18天的時間裡用250發子彈殲滅了71個敵人並在團裡第一個突破百名大關被授予「百名狙擊手」
  • 1個人1.24萬發子彈,9小時幹掉對方一個團,這不是電影
    在戰場上,子彈往往都是成噸成噸的往外傾瀉,但是最後殲敵數量卻是不成正比的。在二戰中卻曾經有一個人在9個小時內,利用1.24萬發子彈幹掉了一個團。很多人聽到這個的時候,肯定會覺得這完全就是在吹牛吧,現在的抗日神劇都不敢這麼拍。不過我要告訴你,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就是在諾曼第登陸戰中。
  • 中國傳奇狙擊手,用沒有鏡的狙擊槍,436發子彈消滅214名美軍
    初試身手  上甘嶺戰役打響之後,張桃芳並沒有像其他戰士一樣上陣衝殺,而是發揮一個狙擊手應有的責任,埋伏在暗處,狙擊著戰場上的敵人,年輕的他雖是初次來到戰場,可是卻並不驚慌,反而像個老手一般沉著冷靜,
  • 要是子彈管夠,我能放倒100個鬼子!可為什麼八路軍總缺彈藥?
    電視劇《亮劍》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李雲龍的獨立團有個神槍手,叫喜子,在辛莊陣地上幹掉了19個鬼子,在掩護團長、魏和尚和老百姓突圍的戰鬥中幹掉9個鬼子,犧牲前還用刺刀殺了2個鬼子,總共殺了30個鬼子。他坦言:要是子彈管夠,我能放倒100個鬼子!可為什麼八路軍的彈藥總不夠用呢?
  • 八路軍「最強女戰士」,106歲仍健在,曾肉搏幹掉7名日軍
    八路軍「最強女戰士」,106歲仍健在,曾肉搏幹掉7名日軍 各位朋友大家好啊,小編今天又準時帶著文章來看大家了,一起來看看我們今天的話題吧!歷史上的中國受盡了很多苦難才迎來了我們國家現在強大的新面貌,以前的中國曾被別的國家一次一次的侵略,那些侵略國家在中國肆意燒殺掠奪,幹盡了許多壞事。
  • 內藏六顆子彈,可以出其不意解決敵人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刀槍都是單發裝填,也就是說發射子彈的機會只有一次,一旦沒打中一旦,重新裝填子彈會非常麻煩,而MB16F的優勢在於它的刀柄裡內置的是轉輪手槍,可讓士兵連續發射六枚子彈,從而更有效地殺傷敵人。
  • 靠一桿老式步槍,用436發子彈滅敵214人,回來後為何不再碰槍了?
    戰鬥打槍後,張桃芳一共用了240發子彈,消滅71個敵軍,創造了當時狙擊手的最高記錄,但是張桃芳畢竟是個入伍才一年的新兵,當時大家都不敢相信,尤其是軍長皮定鈞。 但皮軍長又覺得小夥子是個可塑之才,便讓張桃芳去了訓練班進行專業訓練,經過和他人的交流學習後,很快張桃芳學成歸來,第一件事當然就是檢驗學習成果。張桃芳沒有讓大家失望,五發子彈打中了四隻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