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敵人的武器消滅敵人!從美軍屍體上扒掉武器,擊退敵軍7次進攻

2021-01-07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作者:原志願軍第十五軍一三五團二營機炮連二等功臣 周繼成

連長萬福來命令:無坐力炮班,把鐵烏龜(坦克)幹掉。班長王連海命我和馬懷明、張景昆3人去完成任務。

1952年5月28日4點過鍾,我們3人扛著炮和炮彈出發了。當我們摸到距敵坦克常停位置500米的山腳下的小河溝裡時,便隱蔽起來。10點,敵3輛坦克「轟轟隆隆」開過來了,馬懷明立即裝彈。敵坦克在公路剛停,我便瞄準開炮,坦克油箱爆炸起火。

隨即向第3輛坦克開炮,第3輛坦克也油箱爆炸起火,我又迅疾向夾在中間的坦克開炮,正想逃跑的坦克履帶被打斷。我大聲喊:「快撤,順小河溝跑。」敵炮彈、機槍彈往他們開炮位置傾瀉過來。我們3人已脫離危險區。

此戰後,我被提拔為無坐力炮班班長,張景昆為副班長。

上甘嶺戰役中,我們班摧毀敵裝甲車25輛、地堡25個。10月19日夜,當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槍眼時,他們班隨尖刀排衝上597.9高地。敵山頭上還有1挺機關槍對著我尖刀排掃射,我即令副班長張景昆用炮將其消滅。萬福來連長命令我班守住右側支撐點,我答:「堅決完成任務!」我的衝鋒鎗打光了4個彈夾(每夾50發子彈)只剩下1個彈夾子彈了。

炮手李學林(沐川人)喊:「只有兩發炮彈了。」我心裡一下緊張起來,令副班長張景昆帶領劉功傑、李學林去把美軍屍體中的武器抓來。藉助敵人探照燈、照明彈的光亮,他們三人邊找邊運,一會兒就找來了3挺輕機槍、1挺重機槍、11支卡賓槍和近2000發子彈、40多顆美式手榴彈。此時,我邊挽袖子邊喊:「沉著氣打,用敵人的武器消滅敵人!」

敵人向陣地衝上來,我們班打退敵人兩次衝擊,第三次血戰中,我左顴骨被彈片擊中,鮮血把左眼糊住,衣服沾滿鮮血,我邊包紮邊指揮戰鬥:「與敵人拼到底!」因流血過多,口乾得要命,好想喝水啊!戰士李學林喊:「敵人又攻上來了!」我用右眼觀察了一下敵情,使勁喊:「同志們沉著氣,聽我的命令打!」

敵距70至80米時,我一聲「打!」五六顆手榴彈在敵群中爆炸,敵混亂時,我和張景昆用輕重機槍打了幾十個掃射,殲滅了大片敵人,餘下的敵人逃了回去。敵人炮火猛烈襲來,戰士王化龍右腿被打斷,他忍著巨痛,手握莫洛索夫手雷,憤恨地說:「老子與你拼了。」爬在掩體上,燈籠似的眼睛盯住敵方,英勇戰鬥著。

副班長張景昆喊:「敵人又攻來了!」我一看,兩三百敵人羊群似地攻來,即令張景昆、李學林堅守右邊山嘴,馬懷明、劉功傑守住左邊山包,我居中,想把敵人放近點再打。每人留兩顆手榴彈或手雷,萬一有情況,就同敵人同歸於盡。敵人距四五十米時,我一陣機槍掃射。敵人忙往山下退,另3挺機槍也猛掃敵群,打得敵人狼狽回逃。

戰鬥中,我們發揚我軍英勇作戰、一往無前的精神,以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團結協作,奮勇向前,視死如歸,把祖國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此次戰鬥,我們班打退敵人7次進攻,殲敵300餘人。全班12人,英勇犧牲9人,在後來的戰鬥中,我和張景昆、劉功傑都受了重傷。

戰後,上級組織給馬懷明、劉功傑記三等功,張景昆記二等功,給我記了一等功。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焦點

  • 代理連長3次重傷兩腿皆斷,擊退19次反撲,南朝鮮軍扔下400屍體
    ▲美軍轟炸機夜襲朝鮮城市7月18日黎明,南朝鮮軍的反撲又開始了,在麻俊坤的指揮下,3連接連擊退了敵人的四次衝鋒。敵軍面對著既不高也不陡的0182陣地望山興嘆。在調來了更多的預備隊後,南朝鮮軍恢復了攻擊,3連一次次將敵軍打垮。當擊退敵人的第12次反撲時,麻俊坤右腿負了重傷,衛生員急忙給他包紮,他讓衛生員先去照顧別的傷員,同時繼續掙扎著爬到陣地前組織戰鬥。
  • 美二師為方便逃跑,整建制丟棄武器,蔣介石:美軍才是運輸大隊長
    1950年11月25日,在西線戰場上,20多萬志願軍一線官兵對美軍發動進攻,38軍,42軍分別向德川,寧遠地區的南朝鮮軍第二軍團第七師,第八師發動進攻,第40軍向球場以北的新興洞、蘇民洞地區美軍第2師進攻;第50、第66、第39軍則分別在定州、泰川、雲山地區攻擊美軍第24師、第25師和英軍第27旅、南朝鮮軍第1師部隊。
  • 上甘嶺中我軍最鍾愛武器:比衝鋒鎗都牛,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時任聯合國軍駐韓司令的範弗利特非常擔憂之後的發展局面,他向美軍司令克拉克匯報到,目前聯合國軍會屢次敗給中軍都是由於疲於應對敵方的攻擊而導致的,為了讓我軍從當前的困局中脫身,防止相同的事情再次發生,聯合國軍必須以小規模的進攻不斷騷擾敵軍,使之易地而處,將被動的防守變為主動的進攻。
  • 上甘嶺新兵傳奇:陣地剩一人,他卻退敵41次+殲敵280餘人
    那一年秋季,美軍猛烈攻擊上甘嶺,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想要奪下志願軍控制的上甘嶺的597.9和537.7高地。美軍雖然武器精良,用飛機、大炮狂轟濫炸,但也沒能佔領這片高地。胡修道是第一次在真實的戰場上和敵人拼殺,難免會有些心慌。但真正投入到戰場上的時候就忘記了害怕。在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下,年輕的戰士們聽從班長的指令,用扔手榴彈、爆破筒等武器來阻止敵人的進攻。
  • 三國志姜維傳,遊戲中的26把武器,附加特性詳細說明
    煌天,附加特性:遇反擊後反擊,進攻方才有用,攻擊敵方遇到反擊會再次攻擊敵方丈八蛇矛,附加特性:穿透攻擊 三格,進攻和反擊都能貫穿一條線上的三名敵軍,橫豎斜都可以三尖襲嵐破,附加特性:輔助攻擊力+20%鐵鞭,附加特性:突破攻擊,可以把敵方擊退一格,好處就是,如果敵軍是近戰的話,後方又沒人,那麼不會遇到反擊,並且對於後面幾關像鍾會,孫皓,鄧艾這些蹲在城裡的部隊有奇效,可以擊退出城池,要知道城池對於部隊加持是120%全能力,每回合回血
  • 二戰唯一沒有殺死任何敵人卻獲得美軍榮譽勳章的士兵
    戴斯蒙德·道斯,戰爭期間服役於第77步兵師,第307步兵團醫療分隊,在衝繩島戰役中無任何武器的情況下救助75名傷亡士兵,是第一個拒絕使用武器,沒有殺死任何敵人記錄卻獲得美軍最高榮譽-榮譽勳章的士兵。 1942年4月自願入伍。
  • (上遊紀錄)致敬英雄|憑一支槍 他孤身俘獲17名敵人 五次和死神擦肩...
    憑一支槍,孤身俘獲17名敵軍;戰場上多次歷險,五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在方形山戰鬥中連續五天五夜水米不進,殲敵51名......這些驚心動魄的往事,王安明說起來雲淡風輕。當年頒發的「抗美援朝獎章」遺憾失竊,「志願軍」的烙印卻伴隨他一生。三個孫子長大後也跟隨爺爺的足跡,全部參了軍,一代代堅定地行進在保家衛國的道路上。
  • 志願軍一個連3晝夜防守,陣地上只下2人,又打退了敵人七次衝鋒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建立以後,我軍第一次同現代化軍隊的美軍進行的一次交手,要知道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我軍雖然在初期接受了不少蘇軍的武器裝備支援,但面對美軍仍然是不足,每一場戰鬥就要付出很大的傷亡,特別是還要面對美軍空中的封鎖,使得前方戰場能夠得到物資的補充很少,但即便如此,我們最終還是打贏了戰爭
  • 他25歲,為了使命,冰凍三尺挖溝築城,最後用炸藥與敵人同歸於盡
    1950年7月10日,抗美援朝運動開始。10月人民志願軍紛紛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伍先華在第二年1951年3月也跟隨大部隊,跨過鴨綠江,進入到朝鮮戰場。戰場上的濃厚戰友情伍先華入朝立馬就加入到4月至6月的第五次戰役。
  • 一名志願軍戰士發威,上百南朝鮮軍喪膽,敵人軍官威脅踢打全沒用
    在朝鮮中部北漢江東岸的魚隱山西北的883.7高地,是南朝鮮軍第5師團的防區,這裡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密蘇裡」防線的重要支撐點,敵人在此苦心經營了2年多,構築了極為堅固的工事,並且還得到了後方強大的炮兵支援,易守難攻。但為了動搖敵人在朝鮮中部地區的防線,迫使其早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我軍決心對883.7高地進行一次攻堅戰。
  • 郭忠田排長消滅215個美軍,全排零戰死,秘訣是人手一把小鐵鍬
    「郭忠田鐵鍬雖小,但它的作用可不小,可以頂上一個班,一個排的戰鬥力,甚至還要更多。」韓戰,是一場極其不對稱的戰爭。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周年,就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敵人——美國。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後勤供應,我軍都遠遠不能和美軍相比。我軍沒有坦克,沒有重炮,沒有戰機更沒有軍艦。
  • 傷亡比1:100,志願軍被三面包圍,美軍還用中國話招降
    7班佔領陣地後,班長召集小組長開會,研究地形情況,分析敵人可能進攻的道路和制定工事構築計劃。決定再構築輕機槍工事4個,每人挖一個單人掩體,並以交通壕連接;區分各小組任務:3組在右側山腳,1組(輕機槍)在高地中央,便於發揚火力,2組在左側山腰。從17日12時7班佔領陣地開始,到18日拂曉,敵人主要向2排及連主陣地進攻,與該班沒有接觸。
  • 志願軍狙神張桃芳,436發子彈擊斃214名敵人,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雙方共計10萬人的部隊,在上甘嶺地區相互進攻了一月有餘。美軍在戰鬥中,更是在這彈丸之地,一月之間投下了百萬枚炮彈,將上甘嶺炸成一片焦土,把上甘嶺的山頭整整削掉了2米。在這樣慘烈的戰鬥環境下,我們的志願軍中竟出了一位,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的神槍手,在上甘嶺歷時40多天的戰鬥中,擊斃美軍多達214名,事後還驚動了志願軍的中將前來觀摩。
  • 一個連,在一個高不足300米的小山包上,能擋住多少敵人的進攻
    志願軍的一個連,在松骨峰地區的一個無名高地上(一個不足300米的小山包),擋住了美9團、韓3團、土耳其旅、美38團等至少三個多團(土耳其旅已經被打殘,只剩兩個多連的兵力)的輪番進攻,打退敵人7次進攻,堅守了整整一個白天。
  • 志願軍鋼鐵營與敵血戰7晝夜,殲敵600餘人,最後陣地上僅兩人倖存
    1951年2月12日,對志願軍第38軍來說是一個無比悲痛的一天,38軍公認最優秀的「鋼鐵營長」曹玉海和教導員方新一起倒在了他們所捍衛的陣地上,他們用生命實現了與陣地共存亡的誓言,而與他們一起陪葬的還有600多名美軍士兵。這場殘酷的戰鬥便是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期間的350.3高地防禦戰。
  • 新影像丨43天打出國威軍威 美軍寸土未得——《鏖戰上甘嶺》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30分,由範佛裡特指揮的美軍,以320門大口徑火炮、47輛坦克、50餘架飛機對第15軍30公裡防禦正面開始火力攻勢,對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展開轟擊。在美軍空前密集和猛烈的炮火之下,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
  • 中美精銳部隊巔峰對決:27軍如何全殲美軍王牌團?
    那麼,在70年前的那場戰爭中,中國精銳部隊第27軍是如何殲滅美軍王牌團?1950年11月27日黃昏,志願軍第9兵團向駐紮在長津湖的美軍第10軍展開全線進攻。在東線戰鬥中,27軍80師配屬81師242團的戰鬥就是消滅美軍駐紮在新興裡、內峙洞附近的第7師第31團。
  • 英雄不朽丨奮戰8晝夜 粉碎敵人40餘次進攻 鐵血英雄鑄「雄關」
    1951年,在「785高地」防禦戰鬥中,他指揮全連戰士奮戰8個晝夜,機智利用近戰手段,粉碎了敵人在猛烈炮火掩護下的40多次進攻,牢牢控制住「785高地」。在撤離陣地布雷時,周厚剛不幸犧牲,年僅27歲。山東榮成南港頭村,有一座「周氏家祠」,在祠堂的顯著位置,展示著「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周厚剛烈士的照片和事跡。1924年,周厚剛就出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