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Susan
近年斷斷續續回答了不少英語啟蒙相關的諮詢,自己本身也想做一個學齡前英語啟蒙梳理,所以在此一併分享給大家。
我記得孩子是六個月大左右的時候進行中英文啟蒙的。是的,我幾乎是同時進行中英文啟蒙。當時也比較茫然,作為英語老師,直覺能想到的就是買書。
記得當時買的是小餅乾(Biscuit)的自然拼讀系列,非常簡短的句子,非常簡單的圖片。當時肉嘟嘟的孩子,瞪著圓滾滾的黑亮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書看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好懷念啊,哈哈。
那時候幾個月大的孩子英文漢語都不會說,只有我一個人唱獨角戲。我當時心裡的那個感覺,相信很多家長也有。孩子聽得懂嗎?我要講多少次啊?我一邊懷著疑慮,一邊堅持著,作為每日的一個例行事務來完成。
因為太簡單了,我和孩子講故事時經常講得心不在焉。邊講故事,我總是忍不住想,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睡覺,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備課,或者什麼時候去曬衣服。但好在我還是堅持在講,每天講一點,逢年過節,出遊度假都沒有間斷過。
1、不管是什麼,堅持最重要。
用哪個app,讀哪個系列的書,可能關係都不是很大,關鍵是你堅持了沒有。語言學習真是太需要堅持了,當然,不要堅持錯誤的辦法吧。
我一邊堅持,也一邊尋找新的思路。因緣巧合,我加入了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倡導的是磨耳朵理論。他們給了我一些英文兒歌的材料,讓我堅持給孩子播放英文歌曲,跟孩子一起學,同時也要記錄。
本來可以一起唱,一起跳,是最好不過的。但是我是音盲啊,也不愛唱歌跳舞。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很難,我也做不到。難道我就不啟蒙了嗎?這個問題也讓我困惑了一段時間。但是一樣的,我雖困惑,卻也在堅持著。
後來我發現孩子對書本比較感興趣,因此我買書也越來越多,很早就給孩子讀英文繪本了。
我記得我加入機構花了一千塊錢左右,錢是小錢,不過現在大家完全可以省了,因為各大平臺、公眾號都有很多免費的英文歌曲資源。(不過付費的好處是:付費了我就總想有所收穫,也更加有動力去堅持下來了)
2、找到適合自己和自己孩子的方式。
如果你個人喜歡唱歌,那很好,和孩子一起來。如果你實在不愛唱歌,也沒信心給孩子讀繪本,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聽歌啊,念歌詞總是可以吧。如果你的孩子愛點讀筆,那也很好,各種點讀書買起來。如果你的孩子熱愛同伴,你的英語學習預算也很充裕,或許機構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的孩子內向一點,或者比較樂於接受線上各種app,也一樣可以利用起來。
一入書坑深似海,不知不覺幾萬塊錢的書也都買了,看了,或者正在看。剛開始還在記錄,後來實在買太多,沒法記錄下來了。也沒那個記錄的精力。買了那麼多的書,孩子也大了,越來越挑剔。
3、孩子小時候儘量買各種書,各個領域的。
不要讓自己的視野限制孩子的未來,你不感興趣,並不意味著孩子不感興趣。
比如英文詩歌這方面,孩子小時候我就忽略了。現在孩子大了,有了比較明確的喜好,是幾乎不可能去給他讀英文詩歌了。孩子指定要買變形金剛、機器人方面的書。這類書哪裡有那麼多啊?儘量買各種書,儘量買正版書。萬一孩子不喜歡,還可以轉讓。或者過一個階段孩子也可能就喜歡了。
有的家長會說,你是英語老師啊,英文語音語調比較靠譜啊,所以可以給孩子讀。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吧。首先,如果家長一起努力學習,當然是最好不過。其次,即使家長由於各種原因,不太方便給孩子讀。那麼外界的因素也有很多幫助:比如mp3音頻,比如動畫片,比如點讀筆(有的孩子喜歡,有的不喜歡)。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口音不是孩子唯一的輸入來源,所以不太可能成為影響孩子口音的重大因素。
退一萬步來說,我們應該都不是在培養播音員吧,不能為了一點小問題就止步不前。孩子的語音語調也是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的。其實即使是成年人的語音語調,也是可以不斷進步的。
4、孩子的學習,不管是哪一項,都是多管齊下的結果。
多管齊下,博採眾長,方能開花結果。指望只靠其中任何一個,可能都沒有多管齊下的效果好。
所以目前呢,我也是爭取每天播放音頻,英文動畫片每天看點,各種英文書,每天也都讀點。心情好了,記得了,也跟孩子說一點英語。
群裡的孩子有大有小,小的孩子,對各種方式的接受度都比較高。因為母語並未佔據強勢地位,啟蒙起來相對順手一點。但並不意味著大孩子就很難啟蒙了。學習永遠不會晚。找到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方式吧,然後堅持下去。
就算是大孩子,只要不太討厭英文歌曲,一樣可以聽。不太排斥英文動畫,一樣可以看。條條道路通羅馬吧。大孩子挑剔一點,更需要家長用心觀察,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孩子喜歡蜘蛛俠,那就找找這方面的英文書。蜘蛛俠英文書太難了,怎麼辦?往簡單地講啊,孩子喜歡就是王道。尤其是大孩子,也可以中英文同時讀,不用過於排斥中文,總有個過渡的過程。
第二個部分想給大家聊聊英語啟蒙方面的誤區,幫大家避避坑。
誤區一 :零基礎學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是給有一定聽說基礎的孩子準備的。一般聽說詞彙在三千左右可以考慮自然拼讀。機構若打著零基礎學自然拼的旗號,非蠢即壞。尤其是在學齡前的啟蒙,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的聽說能力,而不是拼讀。聽說的能力能夠帶動起讀寫的能力。
誤區二:怕自己的語音帶歪了孩子
這點其實上面已經解釋了。這裡就嘮叨一下。只要你的口音語音不是孩子唯一的輸入,你的語音不可能帶歪孩子。相反,很可能孩子會糾正你的語音。因為我有時候讀得比較心不在焉,查過的詞的發音會忘掉,所以我也會經常問孩子,這個發的什麼音。孩子經常給我的都是正確的答案。是的,我也是要查發音的。什麼變形金剛、機器人、或者精靈啊,鬼怪的,那些書上的很多英文單詞,大學英語裡面沒有啊,我也有點無奈的。
誤區三:重視精讀,忽略泛讀
我個人建議是:在家啟蒙儘量泛讀。泛讀的意思是閱讀量要廣,精讀的事留給老師。
啟蒙階段主要就是建立詞彙量這個基礎。而且這個詞彙量,儘量是你能夠運用的詞彙。也就是說,這個詞彙最好是用在句子裡的。
什麼?單詞沒記得兩個,就要句子了嗎?是的。可以是很簡短的句子,What’s this?這類,一般家長都能搞定。
很多人有感觸,過了四六級,詞彙量好像不少,但是對話或者寫作都是大問題。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詞彙量積累的過程當中,你積累的不是句子。積累單詞做什麼呢?難道真的單詞像磚頭,積累多了就可以蓋房子了嗎?不是這樣的。不管是聽說還是讀寫,我們最終的輸出都是以句子為單位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積累句子呢?事實上我也經常不讓學生背誦單詞,都鼓勵學生背句子。那麼對於娃娃們,句子當然在分級讀物裡面最合適了。
怎麼泛讀呢?我們可以選擇從分級讀物入手。很多分級讀物的缺點是藝術性不夠,美感不夠,優點是難度有等級,可以很容易找到適合孩子的,比如我經常推薦的牛津閱讀樹。
之前我也困惑過要不要使用分級讀物。後來我想明白了:藝術性和美感可以靠繪本來彌補,英文啟蒙不過於強求藝術性和美感。所以我入了大量的分級讀物。為什麼是大量呢?一個單詞在這個句子這個情景裡的運用,和在另一個句子另一本書的另一個情景裡的運用,可能類似,也可能不同。孩子們需要在不同的書籍裡去領會,去學習一樣的詞彙在不同背景下的運用。
誤區四:要求孩子背誦或復讀
首先應該說的是,孩子如果樂意背誦或復讀,那沒問題。孩子如果牴觸,那麼就完全不必強求。兒童通過背誦或復讀來學習是否真的有效果,在學術上是有爭議的。我只想說,孩子有學習語言更高級的能力,是家長看不到的。不要讓背誦磨滅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好。沒錯。我幾乎從來沒有要孩子背誦或復讀過英文讀物。但這一點也沒影響孩子的英文輸出。他小時候是很長一段沉默期(對的,沉默期不要強求孩子開口,啟蒙沒多久就要看到效果是家長急功近利了,啟蒙期過早開口只有壞處),但是一開口就是一個漂亮的英文句子。
以上便是我給大家分享的英語啟蒙點滴。總結起來,四要四不要。
四要:一、要堅持;二、要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三、要儘量買各種各樣的書;四、要多管齊下。
四不要:一、不要零基礎學自然拼讀;二、不要怕自己的語音帶歪了娃;三、不要過多精讀;四、不要強求背誦或復讀英語。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如果你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有任何困惑以及啟蒙經驗,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